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3270|回复: 24

经济学正义 (值得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1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千里夜行人

一 人 类 的 奋 斗 目 的

(假如一个社会有十个人,平均一个人需要一个馒头,那么总量就需要十个馒头。如果现在只有四个馒头,那么在分配环节,不管怎么分配,不管人们怎么投机钻营,不管怎么使馒头增值,不管赚多少钱,最多都只能有四个人得到满足。这是最简单的算术知识,也是本节要谈的一个基本原理——物质财富的多少决定了人类整体的贫富程度,分配制度决定了个体之间贫富差距的大小。本节还论述了马列经济学中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必然联系的规律。)

人类的奋斗目的是什么?资本主义者说: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共产主义者说: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两种答案都不正确——前者是为了掩盖剥削压迫的本质;后者则没说到根本。那么人类的奋斗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且看我慢慢写来。

要知道人类的奋斗目的究竟是什么,先要知道两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答:人活着还是为了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人为了活着,必须满足四类需求:吃、穿、住、用。满足了这四类需求后,还有更高的第五类需求:玩——旅游、娱乐等。所以,人类的奋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吃、穿、住、用、玩。人类发展科技、改造自然、相互侵掠争斗的最终目的还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吃穿住用玩得好一些;统治阶级制订法律、传播封建迷信和麻痹思想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自己吃穿住用玩得安稳一些。

吃、穿、住、用、玩都要消耗人类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就叫消费品。消费品粗略地可分为生产类消费品、科研类消费品、军用类消费品、生活类消费品、治病救灾类消费品等几大类。生产类消费品指的是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军用类消费品指的是枪炮等,生活类消费品指的是食品、衣服、住房等,治病救灾类消费品指的是医药、医疗器械、救灾设备等。

消费品是财富,财富就是指的消费品。前几类消费品中,生活消费品是最重要的,生产类消费品、科研类消费品都是为生产它做准备的,它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人类的贫富。货币不是财富,也不代表财富,人类的贫富与货币的多少无关。

上面说了,人的生活需要,粗略地可分为吃、穿、住、用、玩五大类,而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很多种类。而一般地,一种生活消费品只有一种用处,只能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要,例如,椅子能满足坐的需要,扇子能满足纳凉的需要,所以,人的多种生活需要就要有多种生活消费品来满足。反过来说,一个人拥有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越多,他被满足的需要也就越多。我们平常所谓的富裕,其实就是物质生活需要被满足的多;所谓的贫穷,就是物质生活需要被满足的少。富人拥有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多,被满足的生活需要多,所以他富;穷人拥有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少,被满足的生活需要少,所以他穷。所以,要想让人一样富裕,就必须使人拥有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一样多,有特殊需要的人,例如残疾人除外。古代,因为生活消费品的种类比现代的少,没有汽车、电话、电视机、空调等,所以古代比现代穷,现代比古代富。如果生活消费品的种类不增加,而只增加某一种生活消费品的数量,那么人获得的满足度就不会增加,或增加极少。例如,某人有一辆自行车和有一百辆自行车,获得的满足度几乎相等。这一点,就是传统经济学里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

只增加某种生活消费品的数量,虽然不能使个人的满足度增加,但是可以使整体的满足度增加,所以生活消费品的数量也是决定人类贫富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个社会只有一辆自行车,那么就只能有一个人得到满足,如果有一百辆自行车,就会有一百个人得到满足,社会成员对自行车的占有率就增加一百倍,那么这个社会整体上就比原来富裕。所以,生活消费品的数量越多,社会成员对它的占有率就越大,获得满足的人就越多,就标志着社会越富裕。但是,当某种生活消费品的数量多到极点,超过全体社会成员对它的需要量,形成绝对过剩后,再增加其数量,也不会使社会成员的满足度增加。例如,每个社会成员已经有一辆自行车,这时再增加自行车的产量,就不会使社会成员的满足度增加。这个也是边际效用递减。

除了生活消费品的种类及数量这两个因素之外,生活消费品还有级别和档次之分,消费品的级别和档次也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贫富。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哪一类生活消费品,都有高、中、低级之分。例如,在当今社会,交通类的,高级的有飞机、轿车,中级的有摩托车,低级的有自行车,再低级的就是天生的两条腿;食物类的,高级的有山珍海味,中级的有鸡鱼肉蛋,低级的有窝头野菜。而在每一级别的生活消费品中,又有高、中、低档之分。例如,轿车有豪华轿车和低档轿车等。不同级别、不同档次的生活消费品,给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度是不同的,当然拥有高级的和高档的生活消费品,就富裕。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档次,指的是经济学上划分的档次,不是市场上划分的档次。例如,同样的月饼,分别使用华丽的和普通的包装,市场就把它们分成不同的档次,而经济学上则把它们划分为同一档次,因为它们给人的营养和口感一样。

把上面几条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知道,人类整体上的贫富由生活消费品的种类的多少,以及每种生活消费品的数量的多少,还有它们的级别和档次这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反过来说,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里的成员,是贫是富,就是由他们整体上拥有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的多少、各种生活消费品数量的多少、各种生活消费品的级别和档次这些因素共同体现出来的。所以说,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它内部的生活消费品的种类越多,每种生活消费品的数量越多,而且每种生活消费品的级别和档次越高,那么它就越富裕。这个道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物质财富的多少决定了人类的贫富。

货币,由于它不是物质财富,而且也不代表物质财富,仅仅是物质财富交换的媒介,所以它的多少不能决定人类的贫富,也不能体现人类的贫富,尤其是市场经济里的货币,更是如此。货币的多少,只能体现出商品交易是否普遍,是否频繁,交易量是否大等等。对个人来说,货币倒是能代表物质财富,个人拿货币可以买来物质财富,所以个人拥有的货币越多,就越富裕。不过,这里仍然要求个人必须把货币兑换成物质财富,才能体现他的富裕。如果他不兑换,或者无法兑换,兑换不到,那么不管他有多少货币都是穷光蛋。所以,对个人来说,贫富仍然是由物质财富的多少决定的。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不仅不是物质财富,连物质财富的代表也不是。因为人类社会之外不再有其它的人类社会,人类不可能用货币向外界购物,不管有多少货币也购买不来物品,所以说货币不是物质财富的代表。因此,人类的贫富与货币的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对国家来说,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不会被其它国家接受,它用货币从外界也购买不来物品,所以一个国家内的货币量也和它的贫富无关。即使某个国家的货币是世界通用货币,它用本国货币可以购买来外国的物品,但是它的国民的贫富最终仍然是由它的国民占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决定的,这和上面讲的个人的情况一样。

因为人类的贫富是由物质财富的数量决定的,而物质财富又是在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所以,生产一结束,物质财富的数量就确定下来了,当然人类的贫富程度也就确定了。而分配是在生产结束之后才进行的,不过是把生产环节中生产的物质财富分配到社会成员手中,其实这是社会成员争夺劳动果实的过程,也是物质财富转移的过程,所以,在分配环节中,不管采用什么分配制度,就是自由竞争也好,就是剥削也好,就是武力抢夺也好,就是按资分配也好,就是按劳分配也好,就是按需分配也好,就是平均分配也好,物质财富的总量都不会再增加了,社会整体上的富裕程度也不会在提高了,不同的分配制度,不过是使物质财富产生不同的流向,偏向不同的人罢了。例如,假设一个社会只有十个人,平均一个人需要一个馒头,那么总量就需要十个馒头。如果现在只有四个馒头,那么在分配环节中不管怎么分配,不管人们怎么投机钻营,不管怎么使馒头增值,不管赚多少钱,还是四个馒头,最多只能有四个人得到满足,不同的分配制度不过是使不同的人得到这几个馒头——如果是平均分配,则是每个人得到0.4个馒头;如果是武力抢夺,则是武力强的人得到的馒头多;如果是按劳分配,则是以贡献的大小按比例进行分配,贡献大的人得到的馒头就多;如果是按需分配,则是以饭量的大小按比例进行分配,饭量大的人得到的馒头就多;如果是按资分配,则是出资多的人得到的馒头多;如果是自由竞争,则是赚钱多的买到的馒头多;如果有剥削,则是剥削者买到的馒头多。总之,不管怎么分配,总量都还是那么多,都不能使全体人满足需要。因此,还是物质财富的总量决定了人类整体的贫富程度,分配制度决定的只是个体之间贫富差距的大小。所以要使人类富裕起来,人人都满足需要,人人都达到差不多的同等富裕,就必须增加物质财富的总量。而要增加物质财富的总量,就必须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仅仅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能使物质财富的总量增加到足够程度,使人人都达到差不多的同等富裕而最和谐地生存吗?由于物质财富的多少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的大小又由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不断增长,物质财富的数量会越来越大,社会成员对生活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会逐渐增加,获得满足的人会越来越多,可是,是不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增长,将来总有一天,人人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从而自动地达到同等富裕呢?例如,现在很多家庭缺少轿车、住房等,是不是随着轿车、住房等生产力的增加,将来总有一天,同样级别和档次的轿车、住房等会分布到所有家庭,从而家家都达到差不多一样的富裕呢?不可能。不要说资源和生产力都有限,就算资源和生产力都足够,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轿车和住房等,也会有许多人买不起。而穷人这一买不起,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住房、轿车等的总量就不能增加了,这时,住房、轿车等的生产力发展到这里也就止步了。这种情况下,生产力并不是不断增长的,它就象受到了绳索的羁绊一样,刚发展一点,产品就要相对过剩,它的增长就要停止。它的增长,很象活塞的往复运动,到了某一程度就要收缩,所以它生产的消费品的产量就不能持续提高,就不能轮到下层的穷人,而只能在上层出现。这时,就算有一些穷人能买起,肯定也是级别和档次很低的,比起富人的华车豪宅来,这些穷人仍然非常不满足,仍然有严重的贫富差距。此外,还要知道,生活消费品的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不会永远只生产几种传统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新产品会不断出现。而新产品一出现,大量的生产力就会转移到新产品上,这样,原有的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就很难再扩大,甚至会缩小,更甚至会被彻底淘汰,那么本来就没有得到这些消费品的穷人就很难再获得这些消费品了,这些消费品也就不能分布到所有需要它的家庭。而且,人的生活需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不会永远只需要几种传统消费品,随着新产品的出现,人的生活需要也要随之增加,已不满足于获得原有的消费品了,所以,这时就算穷人获得了这些原有的消费品,仍然有贫富差距,他们仍不能感到满足了,更希望得到新产品。而新产品呢,因为是刚刚出现,人类才开始生产它,生产规模小,产量很少,根本就轮不到穷人。而等到它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量较高,穷人正满怀希望的时候,更新的产品又出现了,又会有一大部分生产力转移到更新的产品上,原来的新产品的生产势头就要减弱,就很难惠及穷人。依次类推,可知,最终的结果,不管新、旧产品,穷人都得不到,穷人会处于全部落空,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的境地。例如,早些时候,也就是十多年前,许多穷人安装不起固定电话,他们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装上。可是,固定电话还没装上,传呼机就出现了,穷人又羡慕起传呼机来了。可是,还没等他们买起传呼机,手机又出现了,传呼机已被彻底淘汰了。到最后,穷人连固定电话也没有,一无所获。就算他们现在也有了固定电话,也没有开始的那种满足劲了,与富人在通讯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再例如,一百多年前,对于纳凉用具,人的最高追求也不过是一把制作精美的扇子,但是就连这个小小的需求那时都很难满足,没能达到人手一把。不过,那时的人会想,随着生产力的增大,总有一天这个需求是能满足的。然而,就在这个需求还没满足的时候,电风扇又出现了,许多原料、设备和劳动力又投到电风扇上去了,手摇扇的生产势头开始减弱;而且这时人也转而去追求电风扇了,已对高档的手摇扇不屑一顾,这个时候社会上一下子又需要很多的,几千万、几亿台电风扇。而电风扇只能一台一台地生产,所以在刚开始时,价格极高,只有极少数富人才用得起,穷人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但随着电风扇的增加,得到满足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就好比从山顶下来的一股泉水,从山顶逐渐向山下蔓流,依次滋润山坡的草木。这时的穷人想,随着生产力的增长,电风扇产量的增加,将来电风扇也会到我家的,我也会过上富人那样的日子。可是,还没等电风扇进入家家户户的时候,空调又出现了,电风扇的生产势头又开始减弱,而这时许多穷人还没电风扇呢。这就好比,原来从山顶下来的一股雪泉水,还没蔓延到半山腰就干了,接着又有一股泉水从山顶蔓流下来,山腰以下的草木根本就享受不到。空调出现之后,人又开始向空调努力,有电风扇的努力,没电风扇的更是翘首企足。这时就算他们拥有了电风扇,和富人仍然有很大差距,他们也不会满足了。人对消费品这样步步登高的贪求,恰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再拿当今人的需要来说,当今人的最高需要就是飞机、轿车、别墅、游轮等,反正只要是当今最好的,全有,这才能叫完全满足。然而,好东西的产量毕竟是很低的,所以能得到这种完全满足的人极少,其余的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状态,都在向这个目标奋斗。可是,过若干年后,当这些东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那时的寻常百姓已经激动不起来了,因为那时更好的东西已经出现了,这些东西不过是富人的残羹冷炙。那时拥有飞机就象今天拥有自行车是一样的垂头丧气,因为那时富人已经可以经常开着不知什么东西到广寒宫里去喝桂花酒了。从上面几例可以看出,当一种新生活消费品出现时,人类对它的需要量会从零一下子膨胀到很大,而人类对这种新消费品的生产投入则是从零开始缓慢增加的,即生产这种新消费品的生产力从零开始缓慢增长,这样短时间内这种消费品就很难满足全体人的需要。可是,在这种消费品还没满足全体人的时候,又有更新的消费品出现了,人类对这种消费品的需要量又从零一下子膨胀到很大,人类又会将大量生产力转移到这种消费品上,生产这种消费品的生产力也从零开始缓慢增长,仍然很难满足全体人的需要。依次类推,永远都是这样。因此我们说,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不管生产力有多发达,生产力都赶不上人类的需要,生活消费品永远都是有限的,永远都没有“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永远都只能有一部分人得到满足,永远都不能自动实现同等富裕。不光如此,还要知道,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不仅不能使人类实现同等富裕,而且还会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拿纳凉用具来说,古代,穷人和富人之间是草扇和罗扇的差距,而今天则是草扇和中央空调的差距——要知道,今天有许多穷人连电风扇都没有,纳凉全靠手摇扇或手摇树叶。再拿交通工具来说,古代,穷人和富人之间是两条腿和马、马车、轿子的差距,而今天则是两条腿和飞机的差距——要知道,今天许多穷人连自行车都没有,出门全靠两条腿。毫不夸张地说,今天,队首的富人已经进入了21世纪,而队尾的穷人还在史前原地踏步,住的是半坡遗址那样的草棚,用的是泥盆、泥罐等原始家什。

上一段所谈的,就是阻碍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并阻碍人类达到同等富裕的因素。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两个:一个是生产力;另一个是经济制度,也可以说是生产关系。当生产力不足够时,消费品的生产速度就小,就达不到应有的生产速度,那么消费品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即在一个消费周期(消费周期的意思,后面要讲)内布满全社会,这样,就只能有一部分人得到满足,一部分人不能满足,就要出现贫富分化。当经济制度不合理时,由于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所以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分配也就不公,就会有许多人的购买力很低,就算资源无限,生产力足够,有能力生产出充足的消费品,这一些人也买不起,也会出现贫富差距。而且当某些消费品为许多人买不起时,这些消费品就会相对过剩,利润就会很低,商人就会把生产力不断转移到利润高的新产品上,这样,社会对每种消费品的生产都是浅尝辄止,就造成所有种类消费品的产量都不足,都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穷人几乎得不到任何种类的消费品,这也造成了贫富分化。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不光能造成贫富分化,而且对生产力也有不良影响。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当中不是隔着一道墙,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联系的。经济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合理的经济制度,能使人类完全掌控住生产力,能让生产力完全按人类的意愿行事,使生产力顺利又科学地发展;而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不仅不能使人类掌控住生产力,而且还会破坏、浪费生产力,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当某一种新产品(例如冰箱)刚一出现时,因为是个稀罕物,所以通常价格都很高,利润很大,这时会吸引很多商人投资购买机器设备来生产这种新产品,所以这种新产品的生产力就会逐渐增大。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分配也是不公的,许多人的购买力很低,买不起这种产品,那么这种产品很快就要相对过剩,生产很难继续进行,那么商人对它的投资势头也就减弱多了,它的生产力发展到这里也就基本止步了。所以,上文中说这种情况下的生产力就象受到绳索的羁绊一样。而这时,这种产品的数量离全体成员的需要量还差得多呢,按理来说,其生产力还要继续增大,离终点还远着呢。可是这时由于穷人的购买力不足,就只好停止了。这样,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产品一过剩,接下来,就是一些商人开始压缩生产规模,甚至有的关门,有的转产,那么许多机器设备就要闲置毁坏,大量工人失业,所以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又破坏和浪费了已有的生产力。再过一段时间,原来已经销售出去的这种产品已被有钱人消费完,有钱人又要购买,同时还有一些原来买不起的,现在钱已攒够,也想买,于是市场又有了新需要,商人又开始转向这种产品,这种产品的生产又开始增长。过一段时间,又开始相对过剩,这种产品的生产力又开始缩小。不光这一种产品是这样,所有的产品都是这样。所以上文中说,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很象活塞的往复运动。这样的往复运动,不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使生产力发展到全体成员需要的水平,而且每次往复,都造成大量生产力被浪费和破坏。我们平时常见政府施展的收收放放,放放收收,加息减息等宏观调控措施,正是生产力活塞运动的体现,也是活塞运动的客观要求。这样的收收放放等措施,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每次收放都极大浪费和破坏了已有的生产力。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下,虽然每个企业都是有计划地生产的,但是整体上都是盲目地生产,这也会造成相对过剩,引起许多企业倒闭,破坏和浪费生产力。例如,甲洗衣机公司调查了某地,计划生产1000台洗衣机;乙洗衣机公司也调查了该地,计划生产800台洗衣机;丙洗衣机公司也调查了该地,计划生产1300台洗衣机,结果,总产量是3100台,严重过剩。竞卖的结果,会造成两个公司倒闭;或者是打个平手,三败俱伤。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各部类的生产力,上下游的生产力,由于没有社会的统一计划安排,总是不能协调,时时发生冲突,不是这个生产多了,就是那个生产少了,这也会浪费和破坏生产力。尽管市场有自动地调节功能,可是市场的调节是事后的,总要慢几拍。就象战后的调解不能挽回损失一样,这样的市场调节,也不能避免损失。而且等市场反应过来,再调节好,新的矛盾早已出现了。所以市场调节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避免不了生产力受到浪费和破坏。

不合理的制度下,技术都被封锁起来,得不到推广,这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有些商人想生产某种产品,因为没有技术而不能生产,就造成这种产品的生产力很难提高,这种产品也就很难普及。而且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不能交流技术,不能取长补短,不能共同进步,也不能搞技术协作,这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一些已经出现的技术,很多企业还得从头开始研究,这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浪费了科研力量。还有,一些资本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传统产品,会扼杀新技术。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大量的广告、大量的推销行动、过度的包装、投产前期旷日持久的市场调查等,也都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生产力。

如果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对生产力的不良影响仅是上面的那些,倒也罢了,更糟糕的是,它还会使生产力畸形发展,这个造成的浪费和破坏更大。我们都知道,假如一条河的下游被堵死了,那么河水就会被憋得受不了,就必然会冲破河岸,改道流去,毁坏田舍;我们也都知道,如果人体内有邪气出不去,被憋得受不了,它就会向外硬冲,在体表鼓起毒包。生产力也是这样。某种产品由于穷人买不起,大量相对过剩,就得停产。一停产,就没利润,商人就被憋得受不了,就得想办法继续生产。生产什么呢?有新技术的,就生产高级的新产品;没新技术的,就只能在传统产品上打主意。生产高级产品的,就会把大量的生产力、资源等投到这些产品上来,会造成传统产品的生产力和资源更加不足,穷人更难满足需要;同时,新产品的出现也更拉大了贫富差距。而生产传统产品的,由于这个时候,有些传统产品已经相对过剩,有些也快要相对过剩,所以这时商人就只能生产高档的传统产品,或者生产普通的传统产品刺激有钱人超量购买。例如,生产别墅、豪华轿车、房车等;给有钱人造第二套住房、第三套住房等。而这些消费品,对富人来说,都是边际产品,效用是很低的,给他们简直就是白扔。还有的商人则是对传统产品进行稍微改进,就冒充是革命性的产品,是换代产品,哄骗消费者购买。例如,电视机商人对模拟电视机稍微改进一点,进步其实不大,就吹嘘这是高科技的数字电视机,效果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清晰,多么多么环保,败坏模拟电视机多么多么伤害人体,哄骗消费者把正用得好好的模拟电视机扔了,买数字电视机。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反对进步,反对升级换代,我要说的是,要升级,就要彻底升级,革命性地升级,不能改进一点点就称是升级换代,从而把旧式的就扔了。上面所列的几种情况,都是生产力的畸形发展,去了它不该去的方向,生产了它不该生产的东西,生产力虽然大,但是大得不合理。这不仅浪费了生产力和资源,还使富人的生活更加奢华,使他们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和生产力,造成穷人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我们平常看生产力发展很快,生产很红火,可是穷人的生活就是得不到多大提高,原因大部分都出在这个畸形发展上。所以我们考察生产力是不是发展,发展如何,不能笼统地看,应该分门别类地看,看各种类、各级别、各档次消费品的生产力如何。


由以上内容可知,生产力和经济制度对物质财富的总量及人类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都有影响,而且经济制度对生产力也有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制度,就好比分别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硬件,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软件。一台好电脑,不仅硬件要好,软件也要好,不好的软件会降低硬件的效率,或使硬件之间发生冲突。同样的道理,要使人类的经济状况良好,不仅生产力要大,经济制度也要好。不好的经济制度会破坏和浪费生产力,并阻碍生产力的正常发展,使生产力乱窜乱跳,畸形发展;良好的经济制度能使人类完全掌控住生产力,能使生产力顺利又正常地发展(其理由,在计划经济一节中叙述)。这就是马列经济学中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必然联系的规律,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规律,是经济学中的最大发现。所以,没有良好的经济制度,人类要想最长期,最和谐地生存,最科学地发展是不可能的。人类要想使经济状况良好,能使所有人的吃、穿、住、用、玩这个最终目的都能很好实现,人类就必须为下面两个目的奋斗:一是找到并实现最完美的经济制度,二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是自然科学的任务,寻找最完美的经济制度,则是经济学的任务。还要知道,实现这两个目标,是有先后次序的,必须先实现完美的经济制度,然后才能够去顺利又正常地发展生产力;不实现完美的经济制度,想顺利又正常地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的。

虽然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存在必然的联系,可是,主流经济学一直都不承认这个联系,也不承认经济制度对经济状况好坏的重要影响,甚至连经济制度都不承认,一直都把经济上的不良现象,如经济危机、失业、贫富分化、产品相对过剩等,归结于资源的稀缺和生产力低下。这样的说法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前面我们就说明了,就算资源无限、生产力足够大,只要经济制度不合理,经济照样是一团糟。况且,前面我们也说明了,生产力的低下,也有很大原因是经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怎么能说经济的不好完全与经济制度无关?其实,主流经济学之所以那么说,不过是有意或无意地给私有制这个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开脱责任罢了。而主流经济学一边叹息资源稀缺,一边又不得不提倡高消费,刺激消费,同一个经济学体系里出了这个天大的自相矛盾,居然没有人看出来,居然有许多人痴迷这个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经济学。

正是因为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好坏与经济制度无关,只与资源的多少和生产力的大小有关,而资源的多少是无法改变的,所能改变的,只能是生产力,所以世界上一些迷信主流经济学或一点不懂经济学的领导人,当然就要片面地强调发展生产力,而置陈旧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于不顾了。他们以为只要把生产力搞上去就一切美好了。还有的甚至以“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水平”及“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为由,把已经快转好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又变回到陈旧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结果呢,不仅经济搞得乱七八糟,而且由于陈旧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所以生产力也发展得不怎么样,得老是收收放放的。就算发展一点,也多半是畸形发展。主流经济学,害人类不浅哪!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时间,我打算对我原来的《经济学正义》做一次比较大的修改。现在刚改完前言部分。我现在就把这个修改后的前言帖出来,目的是想请大家帮忙修改一下,不管是文学方面的,还是专业方面的;能润润色更好。如果您修改了,请用短信通知我,告诉我地址。]

前言(修改)

什么叫经济?什么叫经济学?

经济是对生产、分配、消费的这一活动过程的统称。

别看经济的意思就是这六个字,可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是有许多学问的。例如,在生产环节,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才能使效率达到最高?是个体单干的效率高,还是相互协作的效率高?企业内部相互协作,而各个企业、各个行业之间却相互分离,各打各的算盘,各顾各的利益,这一生产方式我这里把它称为“小协作大单干”的生产方式;企业内部相互协作,同时各行业之间、各企业之间也相互协作,如同一个企业内部相互协作的程度一样,这一生产方式我这里把它称为“整个社会完全协作”的生产方式,这两种生产方式,是前一种的效率高,还是后一种的效率高?在分配环节,怎样的分配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是自给自足最合理最科学,还是相互交换产品最合理最科学,还是剥削掠夺最合理最科学,还是按资分配最合理最科学,还是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最合理最科学?在消费环节,怎样消费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人类是应该节制消费,还是应该自然消费,还是应该放纵消费甚至刺激消费?应该优先消费什么资源,迟后消费什么资源?上面三个环节之间有没有关系,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不同的生产方式是否对应着不同的分配制度和不同的消费类型?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公有制、私有制)是否有关系,不同的经济制度是否对应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分配制度和消费类型?市场经济里为什么会有贫富差别出现,贫富差别是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等等,问题很多很多。而这些问题,都是要由经济学来回答的。

那么,什么是经济学呢?

对这个问题,历来的大方之家们的回答都不尽相同,定义也多种多样。下面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几种最有权威,最有影响,最流行的解释或定义:

1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使用可以有其它途径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这是美国权威推崇的定义,也是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最流行于中国高校的定义。)

2 保罗?A?萨缪尔森说: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分配商品给不同社会成员的学问。

3 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学问。

4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积累财富,并权衡各种有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的科学。

5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科学。

6 马歇尔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

7 弗里德曼说:经济学是关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如何处理它的经济问题的科学。凡是要用不充足的手段去达到各种各样目标的时候,就存在着经济问题。

上面这些答案如何呢?

在这里,我可以毫不客气毫不谦虚地说:这些答案,无一例外都是不着边际。现在,我先只简单地这么说:经济学要研究要寻找的是人类的最佳经济制度和最佳经济活动方式,以使人类最合理、最和谐地生存和发展;它既不研究财富,也不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也不研究人的积极性和自私性等等,经济学可不愿多揽闲事。至于这些答案的错误,我就不直接批判了,这太费口舌了。这些错误,我打算用中医的扶正祛邪的手法来对付。这个手法就是,不直接攻击病毒,而是先固本培元,扶植正气;把正气一扶起来,百邪自然就没有生存之地了。所以,看到后面,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些答案是多么荒谬了。这里,我也顺便先交代一句,我这篇经济学之所以叫《经济学正义》,就有扶正的意思。

既要扶正,那就得先说出来经济学的正确定义。那么经济学的定义应当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物理、化学都是科学,而物理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说,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学说,所以,科学必须是研究规律的。因此,如果经济学也想使自己成为一门科学的话,它也必须研究规律,即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规律。如果它不想让自己成为科学,把自己看得和臭狗屎一样,反正就这一堆这一摊下去了,就想这么破罐子破摔下去了,那我就什么也不说了。如果它也想成为科学,那它就非研究规律不可。所以,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学说。

一说出这个定义,有人就可能要质问我了:“经济学应该能正确地解释经济现象,而你却说经济学应该研究经济规律,那么研究出来经济规律,就能正确解释经济现象吗?”我要说:“能,一定能。”只要我们研究出来的规律是正确的,就一定能正确地解释经济现象。而且,要想正确地解释经济现象,非研究出来正确的经济规律不可,研究不出来正确的经济规律,就谈不上正确地解释经济现象。

我先拿物理做个例子。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定律之前,人类对落体现象的解释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但都似是而非。一种解释,只能说通一种落体现象,但说不通其它落体现象,很多解释互相矛盾但又同时流行。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定律之后,人类才能正确地解释各种落体现象,而且以前的诸多种解释也都自动消失,被人类逐渐遗忘。再拿化学来说,在氧化规律被揭示之前,人类对燃烧现象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群雄并起,有火素说、燃素说等等这说那说的,都各竖一帜,招兵买马,占山为王,互相攻击,但是没有一方正确。拿燃素说来说,木柴能燃烧,持这种观点的就认为木柴里含有燃素。可是,木柴在密闭的环境里就不能燃烧了,难道同样的木柴,有时有燃素,有时又没有燃素?这样,燃素说就碰到麻烦了。可是,由于它能“正确”地解释开放环境里的很多燃烧现象,所以还是有许多人热捧它,但是它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直到出现氧化说之后,人类才能真正正确地解释各种各样的燃烧和不燃烧现象。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规律是多么重要。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知道,假如某一个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它“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现象,哪怕只有一个反例存在,哪怕是差之毫厘,那么这个理论就是完全彻底错误的,我们就要毫不留情,毫不犹豫地把它推翻,去重新寻找正确的理论,而不要津津有味地死守这个理论固步自封,也不要试图对它进行修补以使它成为真理。当有多个互相矛盾的理论来解释某一种现象时,也不要认为某个理论比其它理论能解释的现象多一些,这个理论就比其它理论离真理近一些,其实它们是一样地荒谬,离真理是一样地远。例如,燃素说尽管比火素说等能解释的燃烧现象多,它也和其它学说一样错误,不要认为把燃素说修补修补就可以成为真理了。谬误和真理,就好象分别在隔这一层薄纸的阴阳两界,虽然近在咫尺却又相离万里,如果不捅破这层纸,人类就将永远在阴界里游荡,就永远离阳界一样远。可笑的是,主流经济学就是始终都在阴界里游荡的,它却吹嘘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与物理相比,可以说,今天的主流经济学(特指马克思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就相当于处在牛顿之前甚至更早之前的物理学时期。在物理学的早期,人类对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现象的解释也是混乱不堪的,每一个所谓的物理学家都有一个和他持相反观点的所谓物理学家存在。比如说,当人们都普遍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时,伽利略却偏能让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落地,尽管他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是什么规律起的作用。同样,在今天的主流经济学领域里也是这样的混乱。通观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说从来都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从威廉?配第(Petty William)和皮埃尔?布阿吉尓贝尓(Boisguillebert Pierre),到亚当?斯密(Smith Adam)和大卫?李嘉图(Ricardo David),到马尔萨斯,再到凯恩斯等等,并一直到今天的各大门派就如同盲人摸象,天天争斗不休。这个人刚把对手打倒,自己还没站稳,又被后面的觑个破绽,一脚踢翻在地。学习者头一天刚拿到张三的“这个说”,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又得扔了,开始学习李四的“那个论”,令人无所适从,劳而不获。可想而知,用这样的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建设,怎能不象瞎子带路一样,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而且由于在经济学上历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经济学就好似橡皮泥一样,经常被一些阴谋家随意地捏来捏去,为他们倒行逆施作开路先锋,失尽了经济学的光彩。

为什么会这么混乱呢?究其原因,就是主流经济学没有找到足够的或者相应的经济规律,甚至连一个正确的经济规律都没找到。

那么,找到了经济规律,经济学就不会这么混乱了吗?这是肯定的,就象物理学的情况一样。

说到经济规律,我倒要先简单说说什么是规律。什么是规律呢?哲学上给规律下的定义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个定义正确是正确,然而就是太抽象,不好理解。在这里,我给这个定义做个通俗实用的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的解释的: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必然有某种现象或结果出现,这就是规律。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必然出现某种现象或结果,这就不是规律,或是错误的规律。例如,每月的初一,某人必然去庙里烧香,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就是个规律。在这里,“一定的条件”就是每月初一,“必然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就是这个人去烧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那么每到初一日,我们就能正确地预测到这个人必定要去烧香;如果发现这个人去烧香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一天有可能就是初一日。当然,这一天到底是不是初一,还要结合其它情况进行判断。只不过,这个例子是个个人规律,我们研究它没有意义,我们要研究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仅仅是作为一个规律的例子。再例如,只要有氧气和可燃物共同存在,并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会有燃烧的现象出现,这也是个规律。这里,“一定的条件”就是氧气和可燃物共同存在,并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必然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就是燃烧,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联系。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只要某地有氧气和可燃物共同存在,并且温度已经达到着火点,那么就必然会有燃烧的现象发生;只要某地发生了燃烧现象,那么基本就可以肯定那里有氧气和可燃物共同存在(应该考虑到还有其它氧化物引起的燃烧),并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如果我们想防止燃烧出现,那么我们只要防止那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出现就行了。从上两例我们可以知道,掌握了正确的规律之后,我们就能对事物的发展作出正确的预测,并且能对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而且还能防止不良现象或结果出现,以及促进良好的现象或结果出现。

既然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那么经济规律当然就是经济活动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一定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某种经济现象或结果;出现某种经济现象或结果,就必然具备某种经济条件。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就是要寻找某种经济条件会产生什么经济现象或结果,以及某种经济现象或结果的出现,必然由哪些经济条件所引起。例如,私有制下必然会有哪些生产方式?失业必然由哪些条件产生?可以想象,当我们把所有的经济规律都掌握后,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所有经济现象了,并且也能正确地预测经济前景了,经济学就不会象今天这样无能了。可见,研究规律是多么应该。

虽然到了那一天,我们能够正确解释所有经济现象,正确预测经济前景了,但是我们还要明白,研究经济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解释已发生的经济现象,以及预测未发生的经济前景,经济学还有意义更大的任务。我们都知道,物理学在发现万有引力等定律之后,能正确解释各种机械运动现象了,但是这个意义还不大,更大的意义在于,物理学利用这些规律,指导人类克服引力,发射卫星并使人类走出地球。我们还都知道,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天象及自然灾害了,但是仅仅预测,意义也不大,我们要求的是,它能指导人类消除这些即将产生的自然灾害,甚至能使人类自由控制某些自然现象。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假如物理学仅仅满足于去正确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并预测自然灾害,而不去改变自然,改变现象,不去指导人类向前进步,仍然让一切都停留在自然状态,那么,物理学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它解释和预测,我们是这样过;没它解释和预测,我们还是这样过。同样的道理,经济学意义更大的任务,就是利用它发现的规律,指导经济建设,即寻找最完美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并指导人类去实现这种制度和这种方式,使人类最合理,最和谐地生存,最科学地发展,避免过度地生产和消费,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贫富悬殊等不良现象和后果。否则,如果任人类的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一直处于自然状态,经济学即使对经济现象解释得再正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尽管经济学应该研究经济规律,尽管经济学研究经济规律是为了指导人类实现最完美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使人类最合理,最和谐地生存,最科学地发展,可是,通观主流经济学的历史和今天,我们就会发现,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迷失了经济学研究的大方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经济学应该研究什么。有的研究财富,有的研究人性,有的研究赚钱的方法,有的研究经营管理,有的研究资源配置,有的则是帮政府到处救火,有的则是干脆大把捞钱。还有一些,则是研究商战的技巧,竞争的门道,把经济学看成和兵法同类;还有的甚至充当起了经济杀手的脚色,试图挤垮别人,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些主流经济学家通通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并且都完全偏离经济学的研究宗旨了。我们应该知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或者是一个假想的与外界隔绝的人类社会,而不是其中的单个国家,或单个地区,或单个人等个体;研究经济学的宗旨是这个社会整体上最合理,最和谐地生存,最科学地发展,而不是帮助其中的某些个体挤垮其它个体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帮助某些个体挤垮其它个体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思想是强盗思想,这样的经济学也是强盗经济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商战最成功的经济学家绝对是最不合格的经济学家,这就好象只善于打仗的宰相绝对是最不称职的宰相一样。还有一种思想认为,使社会中的个体各自为战,相互竞争,使它们分别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这个社会整体上有就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了,这种思想是糊涂思想。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竞争是社会内部的竞争,正如物理上说的物体内部产生的内力不能使物体运动一样,社会内部的竞争,也不能使社会整体上向前发展,也不能使整体获得任何利益,而且还对整体造成的危害不小。其中的道理,正文里再细说。

通观主流经济学的历史和今天,我们还会发现,主流经济学从不谈经济制度,从不谈生产关系,好象经济的好坏和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等都无关似的。而且主流经济学一直都是拘泥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之中,一直都对市场经济恋恋不舍。主流经济学只研究有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一直在市场经济中忙与救火,忙于解释各种市场经济现象,忙于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修补,完全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除了私有制,除了市场经济外,还有没有比私有制更美好的经济制度,还有没有比市场经济更优秀的经济活动方式。有的主流经济学家干脆就把市场经济神化,鼓吹市场万能,企图把人类永远定在市场经济里。而市场经济又是什么呢?市场经济和自给自足一样,是一种自发经济方式。因为商品交换是个人自发形成的,所以市场经济是自发经济,也叫自然经济。过去我们只把自给自足称为自然经济,这是不对的。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的自然经济,政府参与调控的市场经济就是半自然经济。既然市场经济是自然经济,就必然时常有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良现象自然发生,如经济危机、失业、欺诈、乱采乱伐、环境恶化、贫富悬殊等,都不时地或长期地危害人类,人类无法控制。即使是政府参与调控的市场经济,也是如此。这就好比,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掌控的,至少目前是无法掌控的。而那种政府参与调控的市场经济,妄想躲避这些灾害,说起来就很可笑了。一会儿加息,一会儿减息;一会儿压缩这个规模,一会儿扶持那个规模,看起来忙忙碌碌,好象功劳不小,其实就象笨女人和面一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也好象小孩玩跷跷板一样,这头跷起来就按这头,那头跷起来就按那头,劳而无功,可笑至极!所以,政府参与调控的半自由的市场经济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没有多大区别,本质一样,都不能避免掉经济上的自然灾害。前面我们就说过了,如果经济学允许这种自发经济存在的话,那么这就等于经济学自己否定自己——它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这就好比一个写《汽车原理学》的人,老是鼓吹汽车是万能的,既然汽车是万能的,能自动行驶,能自动修理,能自动升级,能自己制造自己,那我们还要《汽车原理学》和他这个作者干什么呢?我以前曾编个笑话专门来找那些鼓吹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的麻烦:
学生问:既然市场是万能的,那我们还要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干什么?
老师答:它们能给我们带来笑话,而这是市场做不到的。

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经济这么热爱,就算补千层万层的补丁也视如珍宝呢?一是学术上的原因。有些主流经济学家认识不足,不知道研究经济学是干什么的,以为就是帮人赚钱等;也有的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除了自给自足之外,就是现在的市场经济,别无选择,或者以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市场经济就是最完美的经济活动方式,所以他们不想再去探寻更美好的经济活动方式。这些人就好比是井蛙固守尺水之坑,小狗没见过大屎,野人以为山枣是天下第一美味,所以要让他们再去探寻人类更美好的经济活动方式,是不可能的,就好比让井蛙去寻找大海,让小狗把眼光从嘴头的一泡鸡屎上移开,让野人去尝五味一样难。二是经济利益的原因。有些主流经济学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当事人——资本家——的利益,其实这也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就要鼓吹私有制、市场经济最美好,妄想让人类永远停留在私有制、市场经济里,宁愿损害全社会的利益,也得维护资本家和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就好比是封建时代的御用大夫,和皇帝沆瀣一气,互相利用,结成一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皇帝要豢养炒作他们,他们要保护皇帝,宁愿损害全国人民的利益,也得鼓吹封建帝制最美好,最合理。这类经济学家,要想让他们去寻找人类最美好的制度,简直是与虎谋皮。所以说,上面两类经济学家,要想让他们去探寻人类最美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是绝对做不到的,他们只会用陈词滥调或者被他们翻新的陈词滥调麻痹人。

俗话说“使唤狗不如自己走”,既然他们不愿意去探寻,我们何不自己努力?于是我就努力起来,于是就有了这篇经济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的这篇经济学也不谈人性,不谈资源稀缺,不谈经营管理,不卖弄赚钱的技巧,没有复杂高深的数学计算,只谈经济规律。本经济学,开篇在继承传统经济学的“物质财富基础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经济活动中暗含的最基本原理,即物质财富的数量决定了人类的贫富、原材料的数量决定了物质财富的数量、生产和消费分别对人类贫富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应有统一计划等。接着,在继承“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价值的含义不放,发现了货币、价格的本质及市场经济里的不等价交换,推翻了价值规律;由此又发现了贫富分化的根源,得到市场经济下必然有贫富分化的结论等,纠正了传统经济学对些方面认识的错误。接着,又分别揭示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并把它们互相比较,又把它们分别和开始部分的基本原理进行比较,得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最优越后果结论。

到这里,经济学终于找到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规律,并找到了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且使过去遗留的许多疑难问题霍然冰释,经济学总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从此,经济学终于可以结束无休止的争斗,一洗过去的耻辱了。

为了和其它经济学相区别,本经济学就暂称《经济学正义》,其它经济学统称为“传统经济学”。名称上之所以用“正义”一词,一是本经济学纠正了传统经济学里的许多错误,二是因为本经济学所倡导的道路是人间的正道。

俗话说“真理一句话,谬论万卷书”,本经济学因为抓住了真理,所以非常简单,只有区区五六万字。如果您看了之后,能把书一扔,叹一句“原来经济学就这么简单”,那么本作者就十分高兴了。

还要说一句,因为本经济学是抱着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修改和补充的目的写的,而且也由于我不想太罗嗦,所以凡是传统经济学里的一些正确的东西,如商品的概念等,本经济学则是直接使用,没作细说;经济学里应该涉及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传统经济学里已讲得比较清楚的,如生产关系,本经济学则没提及或一笔带过;还有一些对本经济学不太重要的东西,本经济学也不谈。

【内容简介】:
本经济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二、三节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阐述了经济活动中暗含的几个最基本原理:物质财富的数量决定了人类的贫富、原材料的数量决定了物质财富的数量、生产和消费分别对人类贫富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应有统一计划等。第四节到第七节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在继承“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现了货币、价格的本质,建立了“货币欠条论”,并由此发现了市场经济中的不等价交换,推翻了价值规律,纠正了传统经济学对货币、价格本质的认识错误,以及对剩余价值和赢亏的计算错误;由此又发现了市场经济里富人和富国致富的另一秘密——贸易掠夺,使资本增殖的连个来源——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一下子暴露无遗,从而找到了市场经济里贫富分化的根源,得出市场经济必然产生贫富分化的结论。这一部分的最后,分别揭示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并分别与第一部分中的基本原理进行比较,得出计划经济最优越的结论。第八节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论述了绝对失业和相对失业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使人民富裕,就必须有充足的生活消费品,而要生产出来充足的生活消费品,就必须有充足的原材料。这是很简单的倒推过程,也是本节要讲的一个基本原理——原材料的数量制约着人民的生活水平。)

富国富民是我们常提的口号,可是,究竟什么叫民富,什么叫国富,它们又有什么关系,从目前各国的做法以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来看,这些问题并没有弄清楚。世人基本上把它们混为一谈了,以为民富就是国富,国富就是民富。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也有联系。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上是至关重要的,若不把它弄清楚,经济学就不配叫经济学,谈不上对经济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一)民富的含义

上面说过,人活在世上,就是追求吃穿住用玩这五个方面的满足,只有这五个方面都满足了,或者说至少要满足前四个,而且必须是长久的满足,不是只痛快一时,才能称得上富裕,否则就不富裕。所以,民富指的就是人民长期拥有充足的消费品,使吃穿住用玩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例如,有一个人,当他饿的时候,米饭、馒头、鸡鱼肉蛋任他挑;冷的时候,厚的、薄的、棉毛皮缎任他选;住得宽敞明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不叫富裕叫什么?如果他天天忍饥受冻,各方面都是死努硬凑乎,或者顾此失彼,不叫贫穷又叫什么?

然而,这里说的富裕很少有人能实现。实际上,与之相比,几乎每一人、每一家或每一个群体都处在程度不同的贫穷状态。怎样衡量它们的贫富程度呢?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贫富程度,要从它们占有的消费品的种类、数量及档次上去衡量;一个群体的贫富程度要从该群体中的消费单位对各种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上去衡量。什么叫消费单位呢?答:对某种消费品来说,至少要拥有该种消费品的一份才能满足需要的人群,就叫该种消费品的消费单位。例如,电视机一家至少要有一台才能满足需求,所以电视机的消费单位是家庭;鞋一人至少要有一双才能满足需求,所以鞋的消费单位是个人;假设拖拉机一个村至少要有一台才能满足需求,那么拖拉机的消费单位就是村;假设一颗通讯卫星能满足1000万平方公里地域的通讯需要,那么通讯卫星的消费单位就是每1000万平方公里内的人。

第一节中已谈过,一个群体中的消费单位对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受生产力的制约。除此之外,它还和消费周期以及坏损速度有关。什么叫消费周期呢?答:某种消费品的消费群体,全部更新该种消费品一遍所需的时间就叫该种消费品的消费周期。在数值上它等于该种消费品的平均寿命。例如,假设中国每年电视机的产量是一千万台,电视机的平均寿命为十年,那么第一年就有一千万户拥有电视机,电视机的消费群体就是这一千万户;到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千万户,电视机的消费群体增为两千万户。一直到第十年,电视机的消费群体就达到了一亿户。可是到第十一年,社会上虽然又生产了一千万台电视机,但这时电视机的消费群体却不再扩大了,因为这时第一批用户的电视机已坏,这批电视机全部用于补充消耗了。而且从此以后,电视机的消费群体将不再扩大,固定为一亿户。它们每年对电视机的需求量为一千万台,全部更新一遍需十年,这十年就是电视机的消费周期。消费周期对于消费单位对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影响很大。还接着上例来说,在上例中,电视机的消费周期为十年,消费群体为一亿户。若再假设中国共有四亿户人家,那么对电视机的平均占有率就是25%,可是如果把电视机的平均寿命提为二十年,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下,平均占有率可达50% 。

什么叫坏损速度呢?答:在一个消费群体中,某种消费品在单位时间内的坏损量即为该种消费品的坏损速度。理论上,其值等于一个消费周期前,该种消费品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在上例中,第一年生产的电视机要到第十一年才坏损,坏损量等于第一年的产量,故在第十一年电视机的坏损速度为一千万台/年。坏损速度同样也影响消费单位对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若坏损速度低于生产速度,占有率将增大,否则将减小。

从上例还可以看出,当一种新产品刚刚问世时,社会对它的平均占有率增加得很快,可是当一个消费周期过去之后,增加得就很慢了,这是因为这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产品要用于补充消耗。所以在比较两个国家或两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时,不能光看数字,还要看它们各处在什么时期。

这里还要顺便就消费群体讲几句。每种消费品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的大小与消费品的产量和消费周期成正比。所以越是高档消费品,其消费群体越小。可是,别看这些消费群体小,社会上大量的原料及生产力都被它们消耗了,致使社会财富很难积累,永远有许多人处在贫困状态。

这里还要顺便对高级和高档消费品讲几句。既然高级和高档消费品受众人的关注,而且又是很有限的,那么应怎样分配呢?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竞争,谁争到归谁,别人不准眼红;另一种主张是平均分配,即按照贡献的大小、需求的多少进行相对的平均分配,有人不服也不行。以这两种主张为基础,人类自然就产生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一派主张私有制,如国民党;一派主张公有制,如共产党。由于受各自理想的驱使,这两派的阶级斗争永远都不能停止——在私有制社会里,穷人为了平等,要进行斗争;在公有制社会里,能人为了不平等,也要进行斗争。

高级和高档消费品是很少的,怎样进行平均分配呢?这也应当弄清楚。因为经常有人说:平均分配,就是把一辆轿车拆散,你拿一只轱辘,他分一块玻璃。这是对公有制的诬蔑,或者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流毒。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在高档消费品刚问世时,公有制社会应当禁止对它们的生产,或者只生产极少量的用于奖励有功之人,省下的原料及生产力用于生产中、低档产品,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例如,两吨钢铁只能造一辆轿车,只能满足一个人,但可以造一百辆自行车,可以满足一百个人。但是这不等于说公有制社会就不生产这些高档消费品了,它要时时刻刻为生产这些高档消费品作准备。什么时候原料的产量及生产力都达到要求了,什么时候再大张旗鼓地生产。不过,这时它们已只能算中档的了,因为更高档的新产品又已经问世了。所以,实际上,公有制社会只生产中低档产品,不生产高档产品。公有制社会是不应该让产品更新换代过快的,一是制度不允许,二是不利于节约。

(二)民富的前提条件

前面说了,要想使人民富裕,社会就必须能生产出来充足的生活消费品。而要生产出充足的生活消费品,就必须有充足的原材料。只有原材料充足,才能生产出充足的机器设备、厂房,然后才能生产出充足的生活消费品。没有充足的原材料,就生产不出来充足的生活消费品。所以,原材料的数量制约着人民整体上的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科技水平和经济制度对生活消费品的数量也都有制约作用。如果只有原材料,没有科技,也生产不出来生活消费品。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制度,生活消费品的数量也生产不足。但是,科技是自然科学上的事,这里就不谈了;经济制度这里也不谈。这里只谈原材料的事。所以这里要说的是,民富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必须能生产出来充足的原材料。

而原材料一般都是重工业生产出来的,所以,一个社会要使原材料充足,就必须有发达的重工业,没有发达的重工业,要想使人民都富裕,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社会,要想使人民都富裕,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发展重工业,也需要原材料,重工业需要的机器设备都需要用原材料来生产。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把初期的原材料都尽可能多地投到重工业上。只有等重工业发展起来了,生产的原材料很多了,然后才能把原材料投到轻工业和农业上,这样才能生产出来充足的生活消费品。

原材料中,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粮食,二是钢铁。所以,毛主席曾说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一切都好办了。”这句话真是至简至真,不懂经济学的人,说不出来这样的话。本文中,是把粮食当作原材料来看的,馒头、米饭等直接入口的,才被当作生活消费品。

(三)国富的含义

什么叫国富呢?因公有制国家与私有制国家不同,故把它们分开来谈。

在公有制国家里,在经济建设方面,国家有三大任务:一是给人民提供生活用品;二是国防建设;三是公益事业。国家要完成这三大任务,必须生产出充足的消费品(这里的消费品是广义的,包括生活用品、军用品、生产和运输设备等)才行。而要生产出充足的消费品,必须有充足的原材料才行。只有国家拥有充足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充足的消费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消费者(这里的消费者也是广义的,包括人、军队、工厂等),满足它们长期的需要,它们要什么就造什么,要多少就造多少。例如,部队需要更新装备,国家马上就能生产好送过去;道路需要改善,钢筋、水泥立即调齐,很快就铺好了;老百姓需要汽车,抓紧建几万条生产线,一眨眼就造出来了。相反,如果原材料很有限,那就要窘态百出喽!顾了百姓,就顾不了军队;顾了生活,就顾不了教育;顾了东部,就顾不了西部;顾了张三,就顾不了李四;面面都顾,就等于面面都不顾。再假设到了极点,国家一点原材料都没有,那就成了真正的穷光蛋,想干什么都不可能。如果老百姓叫喊:“我们要汽车”,国家只能说:“很抱歉”;部队强烈要求:“我们要武器”,国家只能回答:“先凑乎凑乎再说吧”;学生说:“我们要纸笔”,国家只好推脱:“请耐心等一等”。什么叫贫穷?这就叫贫穷!这些供应上的不足,表面上看好象是消费者自己没钱造成的,而实际上则是国家的原材料不足造成的。可见,原材料的多少就决定了国家的贫富。国家有原材料,什么都好办;没有原材料,什么都办不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国富毫无疑问应当是指国家时时刻刻都有充足的原材料。试想想:假设现在我国年产粮食十亿吨,年产钢铁二十亿吨等等,我们还怕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要求不能满足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品是用原材料制造的,自身就包含着原材料,它们的多少能不能作为国家贫富的标志呢?不能。因为消费品一旦被生产出来,马上就要到消费者手里,而一旦到了消费者手里,就象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样,国家已经无权支配它们了,而且它们也很快就要被消费者消耗掉,不管它们有多少,都等于没有。例如,生米一旦被煮成熟饭,就意味着它快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如果想把它长期存放,是不允许的;如果再想用它来生产米粉,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些消费品自生产出来后始终都被锁在仓库里,或者某些消费品的寿命很长,没有很快被消耗掉,可是,由于它们包含的原材料都已固定在它们自身上了,不可能再有其它的用处,故它们仍和不存在一样。例如,在某一年末,当国家把最后一批钢铁投入生产,制造出来一批汽车后,突然发生战事,急需一万辆坦克装备部队,可是再到哪儿去弄钢铁呢?虽然刚制造出来的那批汽车身上包含着大量的钢铁,但是却不能挪去制造坦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这时国家如果有一批现成的钢铁,该有多好。可见,消费品只对消费者有用,对国家、对政府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原材料才对国家和政府有用。国家手里只有时时刻刻都攥着充足的原材料,或者时时刻刻都预备着一批用于应急,才可以游刃有余,遇变不慌。

既然原材料的多少决定了国家的贫富,那么国家的收支也就只能从原材料的产与耗上去看。国家生产多少原材料就收入多少,消耗多少原材料就支出多少。

私有制国家和公有制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公有制国家里,财富完全由国家掌管,私人一无所有,生活用品全靠国家发放。当然这里指的是理论上的纯粹的公有制国家。而在私有制国家里,财富完全掌管在私人手里,一无所有的是政府,政府每花一分钱,都得向私人伸手,所以私有制国家政府的贫富是由税收的多少决定的。私有制国家政府的税收多,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富裕。人们常把国家和政府混同,私有制国家所说的“国家富裕”“国库充盈”,就是指的政府的税收多。这里的国家,指的其实是政府。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私有制国家办企业赚钱了,所以这些私有制国家的收入不光有税,还有这些国办(其实是政府所办)企业的收入。

尽管私有制国家在谈国家的贫富时,只以政府的收入的多少来衡量,从不提原材料的多少,但是原材料的数量仍然在暗中起作用,原材料的多少仍然制约着人民的贫富,并且还制约着私有制国家的贫富,因为没有原材料,神仙也造不出来东西,孙悟空变小猴子,还得揪一把猴毛呢。所以,私有制国家里的国富仍然应该指其国民原材料的产量。

(四)民富和国富的关系

到这里,大家对民富和国富的含义都应该明白了,那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前面已经说过,要使人民富裕,国家非有充足的原材料不可,所以国富是民富的基础。反过来,人民富了,国家必然要消耗许多原材料,国家就会穷下去。这时国家如果能及时生产出那么多原材料补充过来,倒还显不出来;如果补充不了,就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了,这样人民的富裕也就只能是那么一阵子,没有多大意思。所以说,民富定使国穷,民富是国富的障碍。这就是民富与国富的关系。它们的这种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按照通俗的话说,就是锅里有饭碗里满,碗里有饭锅里干。原材料的数量越少,这个矛盾就越明显。“人民富了,就可以多缴税使国家富起来”,这种财富倒流的歪理今天实在害人类不浅。碗里的饭如果需要往锅里倒的话,不如当初就少盛一点。而且税收发生在分配环节,税收是武力抢夺的分配制度中的一种形式,它不过是财富的转移,不管税收有多高,国家内的财富也不会增多,只是政府的财富增加而已。而且还有,许多税是纯消费行业交的,例如旅游、餐饮,这些税收越多,则意味着国家越穷。之所以会有人认为税收增加可以使国家富裕,是因为这些人是在私有制社会里长大的,赚钱、缴税等观念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而且他们都从个体的收入多少来衡量个体的贫富,而不能从整体上来看问题,所以就误以为政府(政府是国家内的一个消费个体)的税收多就代表了国家富裕。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讲的是生产和消费对民富和国富的作用规律,生产和消费必须有社会的统一计划的原理。)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有人说:“不,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交换。”其实,交换的目的还是消费,所以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消费。

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材料的生产,一类是消费品的生产。原材料的生产是创造财富,使财富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消费品的生产则不能使财富增加,不过是把各种原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只相当于把鸡蛋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做成蛋糕。这个过程中,物质财富的价值是增加的,即人消耗在物质财富上的劳动时间增加,而物质财富的数量,或者说它的总重量不增加,只是其形态发生改变。

原材料的生产使国家(或社会)富裕;消费品的生产使国家(或社会)贫穷,但使人民富裕;消费使消费品减少,使人民贫穷;生产制约着消费,消费引领着生产。这就是生产和消费对民富和国富(或社会富裕)的作用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规律。

懂得了民富和国富(或社会富裕)的关系以及生产和消费对民富和国富(或社会富裕)的影响之后,就很容易知道应当怎样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使人民和国家(或社会)尽快地富起来。

一个国家内的原材料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生产,另一个是从外国掠夺。这两个来源的量加起来,就是这个国家内的原材料的总产量。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那么原材料的来源就只有一个,就是人类自己生产。当原材料的产量大于消费品的产量时,国家(或社会)积累的原材料就越来越多,国家(或社会)的机动性也就越来越大,这就表明国家(或社会)越来越富;当两种产量相等时,国家(或社会)的贫富就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这就是我们常说“挣一个,花一个”;当消费品的产量大于原材料的产量时,不仅要把原来积累的原材料耗尽,而且接下去还要借债,这就表明国家(或社会)越来越穷。对公有制国家来说,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必须出现,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哪种应该,哪种不应该。但对私有制国家来说,由于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消费量必须与生产量相等,不存在积累原材料的情况,所以通常只有第二种情况出现。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人民和国家的贫富也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因为它除了与消费品的生产速度、消费周期有关外,还与坏损速度有关。这在第二节中己进过了。

当消费品的生产速度大于其坏损速度时,消费单位对消费品的平均占有率将增大,也就是消费群体将增大,这就表明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以此类推,当消费品的生产速度等于其坏损速度时,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变;当消费品的生产速度低于其坏损速度时,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下降。

生产与消费对民富与国富(或社会富裕)的影响总起来可用图一表示。在这个图中,泵1表示原材料生产厂,也可以认为表示的是重工业;泵2表示消费品生产厂,也可以认为表示的是轻工业;阀门A表示政府对消费品生产速度的控制;B处的流速表示消费品的分配速度,D处的流速表示消费品的坏损速度(也可以认为是消费速度)。左边容器内原材料的数量越多,表示国家或社会越富裕,生产供应能力越大。右边容器内生活消费品的数量越多,或流经该容器的消费品越多,表示人民越富裕。从这个图还可以看出,泵1的流速制约着泵2的流速,泵2的流速制约着分配速度,即制约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故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增加泵1和泵2的数量或功率。当然,这还得有前提条件,即资源不成问题。



鉴于民富和国富(或社会富裕)的特殊关系,及生产和消费对民富和国富的作用,国家或社会应当特别慎重地对待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比例问题。什么时候该增加消费量,什么时候该降低消费量,国家或社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既要让人民和国家(或社会)都能尽快地富起来,又不能让它们产生太大的矛盾。那么什么时候应当增加消费量,什么时候应当降低消费量呢?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开始时重工业的规模都很小,即泵1很小,这时的原材料的生产速度根本都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尽可能地控制生活消费品的种类和生产速度,只生产一些非常急需的生活消费品,即把阀门A关小,而把阀门C开大,让大量的原材料沿C管回流,用这些原材料生产重工业设备,例如机床、炼钢炉、采矿机,以增加泵1的数量或功率。当然,这段时间里,人民的生活应该是非常艰苦的。其实,就算不这么做,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是非常艰苦的,因为本身原材料的产量就不够,不这么做也不能生产出充足的生活消费品,最多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要。所以,这段时间里,政府要教育人民,使他们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艰苦的必要,不能一味迁就人民,讨他们的欢心,拼命地生产消费品,甚至不惜借债。等重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原材料的生产速度能满足全体人民的生活需要之后,再制造轻工业设备,即增加泵2的数量或功率,然后才能生产出充足的生活消费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民。如果原材料的生产速度虽然已经很大了,但是还达不到全体人民的需要,这时就不能冒然提高消费品的产量,只能把这些原材料用在刀刃上。因为一提高消费量,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就会跟不上,就必然造成短缺,这样国家就保持不住消费品的这个产量,消费者的富裕也就只能是那么一阵子。这就和一个穷人把房子、土地都卖了,到高档饭店里大吃大喝一顿是一样的没意思。而且消费者的胃口一旦被吊起来,再一突然断线,他们的怨气会更大。中国正在吃这个亏。1980年以前,中国曾经通过发行票证,提倡“越穷越光荣”等多种手段限制人民的消费,来建设重工业。这一段时间,虽然重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不够全体人民的需要,还应该继续发展。然而自1980年工业普遍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自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可惜,好景不长,原材料供应不上,许多工厂都紧缺原料,政府不得不靠借债来应急,后来借债不济就“吸资”,“吸资”不济就“入世”,一直残喘到今天,真是难为它了。上面所说的道理和一个家庭的生活情况一样。在一个家庭创业的开始,家长应该对生活开支控制很严,应该教育家庭成员懂得这么做的道理,不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家长绝对不能光想陶醉于家庭成员们盲目的欢呼声中,飘飘然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挣一个花两个,这就成败家子了。但是这一阶段,对非常必需的花消不大的生活消费品,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应该添置的,不能太抠门。

借债,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不能避免的。不过,借债也讲究原则,不能说借就借。借债的一般原则是:只可用于生产原材料,不可用于生产消费品。一个穷国如果资源很丰富,病根就在生产力不发达上,就可以借债购买设备,购买或钻研技术等开发资源,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但是就是不能用它买吃的、买玩的,建什么高楼大厦、园林美景。还有一点要注意,一定不能与外国合伙开发,有你的一半也有它的一半,这样的生意做不得,除非你的资源无限;除非你是一个想普渡众生、愿拿自己的血肉喂蚊虫的大慈善家;除非你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蒙头睡”,一切吃了用清,不替后代着想一点的混子。当然,与外国合伙开发比自己单独开发要快得多,所以就富得快,一开始是满诱惑人的,可是这么做,实际上是拔苗助长,不会长久,和上面说的把房子、土地都卖了,到高档饭店里大吃大喝一顿的那位的行径一样。就拿中国来说,如果把江南那一半卖了,江北那一半肯定很快就能富起来,可是我们能这么做么,又能富多久呢?同样,如果我们把地下那一半卖了,地上这一半虽然也很快就能富起来,但我们能这么做么,又能富多久呢?一个穷国如果资源又很贫乏,这个国家可以说是瞎子害眼——没治了,永远都富不起来,除非去掠夺。但掠夺也需要本钱,“空手道”是不行的。需要本钱就得借,这种借债也算作用于生产。当然,原则也有例外的时候。假设有一个国家穷到连吃的、穿的都没有,老百姓饥寒交迫,都快要死了,这时就必须借债,买来原材料生产吃的、穿的,或者直接买来吃的、穿的,以解燃眉之急。这和小家庭过日子的道理也一样。比方说,有一户人家,穷得连一粒粮食都没有了,这家人借钱买吃的,谁都不能说什么。可是如果这家人虽然比较穷,但是温饱还不成问题,然而他们却借钱买大鱼大肉猛吃猛喝,买汽车游山玩水,就是些地地道道的败家子。不过,如果他们买汽车是做生意的,不管结果是赔是赚,都算是走正路的。

还可能有一些无赖一样的国家,虽然很富,但是它们也借债。它们借债不是为了用,而是有意放在那里闲着,目的是阻碍其它国家发展。不过,这属经济战术上的事,另当别论。

上面讲的提高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力,是有前提条件的,得资源无限才行。可是,实际上,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生产力的提高也是应该有限度的,这就要求必须限制人民的消费量,而不能放纵人民的消费,甚至刺激消费。政府应该一边限制人民的消费量,一边研究寻找新资源,不能让青黄不接。

但是不管是资源无限下的发展生产力,还是资源有限下的限制生产力,都要求生产和消费必须有社会的统一计划,受统一安排。没有统一计划,没有统一安排,生产力也发展不好,也限制不住。在私有制下,生产量和消费量是受经济规律制约的,政府无权过问,也没能力过问,所以就不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而使重工业始终都发展不起来,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好象专门给富人架设了一根加粗的管道供应他们消费。这样就限制不住生产力的畸形发展和富人的过量消费,只能眼看着地球上的资源一天天枯竭下去,而新资源还没着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明: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会误入歧途,主要原因是它们都把货币的本质搞错了。为了消除各位读者心中的痼疾,使货币的本质得到重新认识,本节不厌其烦地对货币最可能的起源作了阐述。这是使经济学步入正轨最关键的转折点。)

本来,民富与国富、生产与消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简单明了的,跟货币没有任何牵扯,我在前面几节中的了了几千字就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因此经济学也简单得称不上什么学问。可是自打货币从半路上杀进来之后,古往今来各门各派的经济学都把它也拉进来,致使问题就变得异常复杂起来,于是经济学也就俨然成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了。问题之所以会变得异常复杂,是因为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据我所知,除了大卫?李嘉图(Ricardo David)之外,都把货币的本质弄错了。他们普遍认为“货币天然是金银,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个观点不妨叫“货币等价物论”。那么这个观点错在哪里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因为货币产生以后,货币插入了商品交换之间,使原来的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间接交换,可是货币要插入商品交换之间参与交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交换双方都愿意接受才行,所以以往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货币要插入商品交换之间参与交换,只有一条途径,即:“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且能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于是就产生了“货币等价物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然而,以往的经济学家都没有想到,货币要参与交换,还有另外一条途径,即货币以欠条的身份代替商品参与交换,这就是本经济学要阐述的“货币欠条论”。可是这个观点又见得正确吗?要彻底弄清谁是谁非,最好还是让我们一起回到原始社会,亲眼看一看货币最有可能、最合理的起源吧!

假设我们所处的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那时产品的种类已有很多,商品交换已很普遍,但还没有货币,还处在物物交换阶段。物物交换非常麻烦,不一定一次就能交易成,有时需倒换几次才行,把货物带来带去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人开始动脑筋了。

这一天,有个织布匠叫张三的,想用一匹布换一口袋小麦吃,但他又不想把布扛到市场上去,或者是他没有现贷,因此他就想了个法子,拿自己家特有的一样东西作信物到市场上去交换,或者在一片龟甲上刻上“一匹布”的字,并把龟甲砸成两半,拿其中的一半到市场上去交换。到了市场上,碰到个想拿小麦换布的,叫李四,他们就要交换。当时市场上布和小麦的正常交换比例是一匹布换一口袋小麦,于是张三就要用那半片龟甲或那个信物换一口袋小麦。当然他要跟李四讲明:“以后拿这半片龟甲(或这个信物)就可以到我家换一匹布。而这个时候李四肯定不愿意。所以这次交易能成功的条件有三个:⒈这两个人必须相识,或有中人介绍;⒉李四知道张三是个织布的,家境富有,确实能支付起一匹布;⒊李四知道张三一贯很守信用。有了这三个条件,这次交易才能成功。第一次明显要费不少口舌。当李四把龟甲或信物拿回家后,到需要做衣服穿的时候,他就可以拿着龟甲或信物到张三家去换布。如果他不急需衣服穿,而是急需镰刀、锄头用,他就可以拿着龟甲或信物到铁匠铺找朱五去换。当然朱五也不会同意,所以这次能不能交易成功,也取决于朱五对张三和李四的了解程度。同时,朱五还要到张三那儿去核对,李四拿的龟甲或信物是不是他给的,能不能换一匹布?当查证属实后,这次交易又成功了。后来,朱五就拿着龟甲或信物到张三家里换了一匹布用,这一轮交易就算完结了。张三把龟甲或信物收回后,可以销毁,也可以保留起来,下次使用。往后,张三每次交换都用龟甲或信物作替代,一次比一次好用。原来他给雇工的报酬都是用实物支付的,这时也一律改用信物或龟甲支付。工人拿着信物或龟甲,可以到张三家去换东西,也可到市场上去换。什么时候需用什么时候去,要多少换多少,格外方便、灵活。随着使用次数增多,人对它越来越熟悉,愿接受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不管是谁,不管他了解不了解张三,只要见到这样的信物或龟甲就给货。这时,这种信物或龟甲就可算作货币了。再后来,又有几家大户跟着仿效,于是市场上就同时有几家的信物或龟甲在流通,又产生了新的不便——各家的不能通用。例如,有人拿杨六家的信物或龟甲到张三家去换布,张三不同意,这人没法,只得去找人兑换。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几家经过协商,各家的信物或龟甲可以通用,然后各家再交涉。再后来,经过发展,各家都采用了统一的信物或龟甲,上面不注明实物及数量,改成统一的单位,于是真正的货币就诞生了。接下来,随着对货币数量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又出现了专门别造货币的工厂。谁需要货币,谁就到它那儿租借,用完后要悉数归还,并付租金,它就靠这个生活。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现在。

回过头去,再看看一开始张三使用过的信物或龟甲,就可知道这样的信物或龟甲就是现在说的欠条。因为人家手里拿着他的信物或龟甲,就说明他欠人家一匹布。所以说货币起源于欠条,其本质就是欠条。

从货币的整个使用过程来看,货币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即:制造——发行——流通——销毁或终止流通。
1.制造。货币在统一之前,都是各家制造各家的;统一之后,由专门的工厂制造。对制造量的限制不严,但要够使用,多一些无妨,只要不发出去就行。

⒉ 发行。货币制造出来后,不能直接使用,需经过发行之后才能使用。货币不经过发行就使用,和假币没什么区别,可以把它列为假币。请大家注意:这里说的货币的发行与我们通常说的货币的发行不同。我们通常说的货币发行是指货币被制造出来后,政府把它发到银行或者银行放贷,而这里的货币发行是指商品的主人赋予货币以商品的实质,用它代替商品进行交换或者用它来支付报酬、偿还债务等的行为。例如,织布匠张三指明信物或龟甲就代表一批布,用它来代替一批布进行商品交换,使信物或龟甲在市场上流通起来,这才叫发行货币。对于货币的发行,其中有几个要点要搞清楚:

① 只有商品的主人才有货币的发行权。物物交换就是拿商品换商品,你一无所有就换不到别人的商品。货币参与交换,只是使交换更方便、更灵活,并没有破坏物物交换的这个原则,所以只有你手里有商品才能发行货币,你没有商品就没有资格发行货币。而且,从一开始张三发明货币的前提条件来看,如果他家里没有布作担保,别人肯定也不会接受他的货币。然而,要是真出现了没有商品而发行货币的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假设张三发行的信物或龟甲在市面上已使用得很顺利之后,他的织布坊倒闭了,家里的布也卖光了,但他仍然拿信物或龟甲去换东西,假使他换的还是李四的小麦。李四看信物或龟甲很熟悉,而且他还不知道张三家里已无布,于是就很痛快地把小麦换给了张三,然后李四再到朱五那儿去换铁器。可是当朱五到张三家去换布的时候,张三只好闭门谢客,朱五也只好大骂一场而去。朱五为什么换不到东西?根源就在张三的欺诈。张三家的小麦是怎么来的,是交换来的吗?不是,是骗来的。所以,没有商品而发行货币,这种货币就是空头货币,它的介入,破坏了“一物换一物”的交换原则,纯粹是“空手道”式的掠夺行为。在货币统一之前,谁发行了空头货币,众人都可以直接找到他的头上,可是在货币统一之后,谁发行了空头货币,究竟是政府还是哪一个私人,就不好找了,所以这样的货币照样流通不误,但最后市场上必然要多余一批货币出来,引起货币贬值,甚至造成有人拿钱买不到东西,守着一大堆钱冻饿而死。既然没有商品就无权发行货币,那么显而易见,在私有制社会里,政府也无权发行货币。同样,银行也无权发行货币。银行只是货币的仓库,银行发放贷款是租借行为,贷款者将钱花出去才是我这里讲的发行货币。如果政府和银行用刚制造出来还没经过私人发行的货币购物或发放薪水,就和上面张三的行为一样,属于欺诈,要引起货币贬值。政府购物和发放薪水只能用税,银行购物和发放薪水只能用利息。

② 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全社会对货币的需要量至多为待售商品总价格的一半,故不需每个商品的主人都发行货币。通常,谁急需购物谁发行货币,但是他要考虑他的商品是否畅销。

③ 对每一个货币发行者来说,他发行的货币量必须和他的待售商品量相当,也就是说,货币和商品之间一定要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某人有总价格为100元的商品,他就只能发行100元的货币;他发行100元的货币,就必须有总价格为100元的商品,或不久之后就能制造出来填补也可。

⒊ 流通、销毁或终止流通。当货币从发行者手里出去,在市场上流通一圈又回到发行者手里后,如果货币是他自己制造的,就要把它销毁或留作下次有了商品后再发行使用;如果是借贷来的,应将它归还。总之,该批货币已完成了使命,应终止其流通。

综上所述,可知:货币是代替商品进行交换或支付的信物,它是商品的代表,它的本质是欠条。货币就是货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更不是一般等价物。

那么,“货币等价物论”又错在哪儿呢?我姑且不说用一般等价物参与交换比物物直接交换还麻烦,它只是以往的经济学家们为探究货币的起源而臆造出来的,就假设历史上真出现过一般等价物,而且还假设是羊,那么金银能取代羊充当一般等价物吗?

乍一看,这只是某人一句话的事,或者是瓜熟蒂落的事,所以一直都没有引起以往经济学家们的注意,从而就使上面的那个错误结论名正言顺地坐上了真理的宝座,最终导致了经济学上疑难重重。因此,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绝不能忽视。它就和几千年、几万年来天经地义的“苹果落地”也很不天经地义一样,从这里入手,就可以发现另一片新天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银和羊不一样,羊的肉可以吃,皮可以穿,它能满足人的最基本的两个需要,因此,用羊作为一般等价物,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还能接受。而金银呢?在当时什么用处都没有,最起码对普通老百姓是这样,所以,如用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肯定没人愿意接受。还是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来想一想吧。假设你处在那个时代,在金银成为货币之前,某一天,你拿一口袋小麦到市场上去想换点什么。这时突然有个人冒冒失失地拿一大块金子要和你交换,你能同意吗?你肯定得先想想,你要金子有什么用,垫桌子腿?所以,你肯定不会同意。只有那个人给你说明用那块金子可以换其它商品,你才有可能同意,不过,这时金子的实质已经是欠条了。因此说,金银自然而然地取代羊成为货币是不可能的。金银成为货币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官府或民间常将它作为信物使用,或达官贵人喜欢金银美丽的质地,愿意用物质财富换老百姓的金银作为玩物、装饰物,遂逐渐演变成货币;二是政府强制使用。可是这两条途径,不管是通过哪一条,金银的本质都是欠条。第一条就不说了,单拿第二条来说,如果金银是一般等价物的话,就不存在强制使用的行为,传统经济学上也是这么认为的。

既然货币的本质是欠条,所以凡是不易伪造、便于携带、久藏不坏、易表示多少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货币,并不是非金银不可。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观点也该修改了。况且,现在使用的纸币、硬币和即将广泛使用的电子币,都符合货币的四个条件,它们都是很合格的货币,比金银还要合格,所以用它们彻底取代金银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纸币、硬币和电子币比金银好在那里呢?第一,纸币、硬币和电子币由国家统一制造,统一管理,不经过发行,不会进入市场。但是金银很难管理。无论是谁,从地下挖出个金元宝出来,或者偷偷摸摸到深山老林里掏座金矿,挖出来金子,都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买很多东西,爆发起来。这些金子都没经过发行,会对市场造成不良的冲击。这可不是可以忽略的个别现象。自从金银成为货币之后,几乎都是这样进入市场的。然而,好就好在金银的产量很低,而且市场的缓冲能力都很大,每年有一些金银非法进入市场,市场很快就会把他们消化掉,不会受多大影响。金银之所以能久居货币的宝座不下,受众生的膜拜,主要原因就是产量低。如果它们的产量也象煤炭、铜铁的产量那样突飞猛进,市场早就被冲垮了,它们也早就被撤职了。第二,金银的流通量不稳,随着科技的进步,金银的作用逐渐被挖掘出来,如做耐腐蚀材料、特殊的导线,这就要造成金银在流通过程中,有一部分可能要被消费者截留,从而退出流通领域,使流通量小于发行量,影响市场交换。纸币、硬币、电子币又都没这个缺点。所以它们都是比金银还好的货币,让它们彻底取代金银是完全应该的。而传统经济学却不承认它们是货币,把它们说成是货币符号,纯粹是为了迁就货币原来的那个错误定义,这在科学上是不应该的。该彻底砸烂就要彻底砸烂,要象相对论砸烂经典物理的老框框一样,这样科学才能有飞跃。

因为货币的本质是欠条,所以发行货币不能违背打欠条的原则。打欠条有什么原则呢?答:不能超过自己的偿付能力,更不能耍“空手道”欺骗人。这点前面其实已经讲过,此处不在罗嗦。然而,世上什么样的角色都有,所以违则发行货币是难免的。不仅私人有这么做的,政府更厉害。因此,用货币参与交换,方便是方便,就是有风险,忽而贬值,忽而作废,总不如物物交换实在。不过,政府如能对自己和私人严格约束,会好得多。

以上讲的都是关于私有制社会里的货币,公有制社会里的货币和它大体上相同,但略有下面三点区别:

⒈ 发行者不同。在公有制社会里,财富都被政府掌握,一无所有的是私人,故货币的发行权在政府手里,由政府发行,由政府收回。

⒉ 发行量不同。公有制社会实行的是供给制度,不是交换制度,故货币的发行量必须与待分配的消费品的总价格相等。发行量不合适,将造成币值不稳。

⒊ 作用不同。在私有制社会里,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在私人与私人之间起作用;在公有制社会里,货币是供给的媒介,在政府与私人之间起作用。

最后给大家说明一点:本节主要只是建立了“货币欠条论”,并没有对“货币等价物论”进行直接批判,因为这还要用到后面价值的知识。所以如果您看了本节之后,还有点摇头,对“货币等价物论”仍恋恋不舍,那就请您硬把“货币欠条论”记下来。到后面您会感到,从此开始,经济学的研究就好比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五价值与价格

(作者说明:本经济学是从2000年9月份动笔的,在动笔之前,我以为“劳动价值论”已成定论,所以就没加说明,直接将它继承。但今年自我到网上转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现在对价值的争论还是很激烈的,有“技术价值论”“资本价值论”“机器价值论”“心力劳动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新论,我以为是这些理论的创立者们还没有真正理解传统经济学中价值的作用,也没把价值与财富分开。财富是物质,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但价值是附着在财富上的劳动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财富越多越好,但价值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本经济学仍坚持传统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当读者们看到第六节的贸易掠夺之后,您就会知道“劳动价值论”是多么正确了。)

㈠ 价值、定价值
当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斧头进行交换,应按怎样的比例呢?值得庆幸的是,经济学界的前辈们找到了商品交换的原则——等劳动时间交换[1],给我们后人省了不少力。知道了这个原则,我们就容易找到商品生产者赢亏、贫富的原因了,所以,这在经济学上是最大的功劳。
⒈ 价值的含义
传统经济学中,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另外还说价值的大小叫价值量,价值量由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然而,在这上面,我们都犯了错误,传统经济学自己也犯了错误。例如,我们平常好说,某某商品的价值是多少元,这句话实际应该说成“某某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元”。我们平常都把价值和价值量搞混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把它们区分开来意义也不太大。为此,本文删繁就简,而且也为了迎合大家的部分习惯,就取消了价值量这个概念,把价值和价值量两个定义融合在一起,重新给价值下了定义。
我给价值重新下的定义是: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一把斧头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个工日,那么它的价值就是1个工日。大家注意,价值的单位就是时间的单位,如日、时、分、秒,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圆。把价值的单位说成货币的单位,说价值是多少多少圆,是错误的。
在价值的这个定义下,商品的等劳动时间交换,就是等价值交换,简称等价交换。


⒉ 定价值的方法
明白了价值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确定下来,这就是给商品定价值。只有确定了各种商品的价值后,才能按各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商品的种类成千上万,怎样给它们一一定上价值呢?这就要看每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那么怎样确定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
传统经济学里,是把每种商品的绝大多数消耗的劳动时间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例如,织布,有的布是用手工织的,织一匹布要用10个工日;有的是用机器织的,织一匹布要用1个工日,如果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布是用机器织的,那么布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取机器织布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为1个工日/匹(为了简单,没计原料的价值)。
我不太同意上面的观点,我主张取平均劳动时间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拿织布作为例子。假如全社会在一年内共织1000匹布,共消耗必要劳动时间2000个工日,我不管其中有多少是手工织的,多少是机器织的;不管其中有多少是笨人织的,多少是灵巧人织的,反正是取总平均,即拿2000个工日除以1000匹布,得到2个工日/匹,这就是一匹布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一匹布的价值。

按理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用标准工日来衡量。这里说的标准工日指的是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与外界无贸易的区域)内,一个具有全区域内所有劳动者平均劳动能力的人(标准人),正常工作一标准天(如8小时)。简单地说,一个标准工日就是一个标准人工作一标准天。每个标准工日生产的商品均是等价的,可以互换。例如,有一个标准人(当然是全才),让他种地,他平均每天可产小麦5斤;让他打柴,他每天可打100斤;让他捕鱼,他每天可捕10斤,那么这5斤小麦、100斤柴、10斤鱼的价值就都相等,可以互换由此类推下去,就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及交换比例测试出来。为什么要用标准工日来衡量呢?因为人的劳动能力差别很大,不用标准工日衡量会有人吃亏,有人占便宜。例如,有一个人,比较笨拙,干什么都笨,他打柴一标准天只能打50斤,而另一个人则是心灵手快,他一标准天可打柴150斤,或做一件衣服,那么如果我们认为前一个人打的50斤柴和后一个人打的150斤柴或一件衣服的价值相等,可以互换,那么显然后一个人吃了亏。所以只能用标准工日来衡量。然而,话虽这么说,但是事实上这样全才的标准人是找不到的,也很难让他一一去试验。

那么怎么办呢?办法还是有的。我们知道,人的个头相差很大,但是我们从任意两个行业来看,两个行业内的工人的平均身高则差别很小。同样的道理,人的劳动能力虽然差别很大,但是各行业的工人的平均劳动能力差别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就可认为各个行业的工人的平均劳动能力一样。这样,各个行业的一个工日(例如都是8小时)就全是标准工日了,价值就是一样的了。然后我们就可以用每个行业的单位产品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来定价值[3]。这个劳动时间就是我这里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例如,可以认为农业上的一个工日和挖煤的、织布的、炼钢的等所有行业的一个工日的价值都相等,都可以互换。假设全区域内一斤小麦平均要消耗0.2个工日,则一斤小麦的价值就为0.2个工日;假设一吨钢平均消耗100个工日,则一吨钢的价值就为100个工日。

在后文中,1个工日就简称1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单位商品消耗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作为商品的价值,有什么好处呢?这比传统经济学里把绝大部分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商品的价值,更科学,更严格。例如,如果某人换得一顶帽子,这顶帽子的价值是5工,即每顶帽子平均消耗5工,那么我们就知道,全社会中,共有5个人在这顶帽子上付出了一标准日的劳动,或有1个人在这顶帽子上付出了5标准日的劳动。
由于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可以统计出来,所以在经济学的计算当中,可以认为价值是已知量。又由于生产力的大小和资源的多少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在变化,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化的。

⒊ 商品价值的构成
上面对于价值的计算,均没计入原料成本,或者认为原料上自产的,而且也没计入设备折旧。实际上,设备折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多数生产者的原料都是购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是由设备折旧价值、原材料的价值及生产者新创造的价值构成的,如图二所示。设:C=设备折旧价值+原料价值,那么商品的价值构成可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的价值 = C + 新创造价值……………………(1)

举个例子来说,某织布厂的机器设备及棉纱等原料都是购买的,这些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它们的价值都是原来各自的生产者创造的,是个已经确定下来的量。假设该厂织一匹布要消耗棉纱100斤,价值为10工;消耗设备的价值为1工,再假设织这样一匹布,整个织布行业平均要消耗两工,那么
一匹布的价值 = [ 1 + 10 ] + 2 = 13工

其中,新创造的价值为2工;其它行业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为11工,转移到了这匹布上,即其它行业的劳动者在这匹布上消耗了11工。如果再用这匹布做10件衣服,那么这匹布的13工的价值就转移到了10件衣服上。


㈡ 价格
什么是价格?

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例如,一件衣服卖了1两银子,或卖了10圆钱,那么这件衣服的价值就是1两银子,或10圆钱。在商品交换时,它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它的价格,它的价格就是1两银子或10圆钱。

大家能看出来传统经济学在上面犯了什么错误吗?

传统经济学在开始说,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是到这里,却一下子把劳动时间抛弃了,转而认为价值(量)是商品所卖的价格,这就造成价值(量)有两个定义。在这里传统经济学犯了概念不统一的错误。而且传统经济学还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多少,价格就是多少;价格是多少,价值就是多少。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如果一件衣服的价值是10工,那么它卖了1两银子,一两银子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正好是10工吗?如果同样的一件衣服,换了个地点,或换了时间,卖了10两银子呢?显然,一件衣服的价值和它换得的银子的价值是不可能相等的。既然这样,那么商品的价值就不可能由其价格表现出来,价格也就是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价格又是什么呢?

因为商品之间是以价格为依据进行交换的,所以价格体现了各种商品间的交换关系。一种商品的价格高,它能换到的其他商品就多,反之就少。例如,若每把斧头的价格为1圆,每斤小麦的价格也为1圆,那么一把斧头就可以换一斤小麦。当每把斧头涨为2圆时,一把斧头就可以换到两斤小麦。可见,价格反映的是商品的交换能力,只不过这个能力是用货币表示的。所以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商品的交换能力。这就好比物体的长度是用“米”表示的,商品的交换能力是用“圆”表示的。价格体现了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例如,当一把斧头的价格为1圆,一斤大米的价格为1圆时,则斧头和大米的交换比例是一把斧头换一斤大米。

价格虽然是用货币表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没有价格,那时的价格是由对方表现出来的。例如,用一只羊换50斤大米,那么一只羊的价格就是50斤大米,50斤大米的价格就是一只羊。所以,在货币出现之前,价格应定义为: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换取其它商品的数量。在货币出现之后,也可以这么认为。例如,有一个人的一只羊卖了40圆钱,他用这40圆钱买了50斤大米,就可以认为这只羊的价格是50斤大米。而传统经济学却认为商品交换的双方表现出来的是对方的价值,这是错误的。怎么这么巧,偶然的一次交换,或者是每一次交换,都能把对方的劳动时间表现出来,双方消耗的劳动时间都正好相等。

弄清楚价值与价格的含义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解决第四节遗留的一个问题: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等价物?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它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靠它的交换对象表现出来的。商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它的价值就确定了,不会随着交换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假设有一口袋大米价值是40工,那么当它与一只羊交换时,它的价值仍是40工,不是表现为一只羊的价值;换了一个地方,当用这口袋大米换两只羊时,它的价值还是40工,也不是表现为两只羊的价值。而实际上,等价交换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实际上,任何一种商品都不能表现出其他商品的价值,它表现出来的只是其他商品的价格。所以说,不管在什么时候等价物都是不存在的,一般等价物就更没有了。当然,货币就不可能是等价物,更不可能是一般等价物。


㈢ 价值规律的错误

传统经济学里有个价值规律,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该理论还认为,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前面它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意思是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价格和价值只不过是一种东西的两种表现形式,可是后面它又认为价格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意思是价格有时和价值也不相等,这就出现矛盾了。在上下波动的多种价格中,究竟哪一种表现的是价值呢?传统经济学也没有交代,它也无法交代。举个例子来说,同一个人在同一天制造的三把斧头,价值都是一样的,可是其中的一把斧头可能卖8圆,还有一把可能卖5圆,第三把可能卖3圆,那么这三种价格表现的都是斧头的价值吗?不可能,因为这与价值的定义相矛盾。可是如果说其中只有一种表现的是斧头的价值,那么是哪一种呢?另外两种价格表现的都不是斧头的价值,那么价格的定义又怎样处置呢?对于这些问题,传统经济学是不能圆满解决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想到,在价值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人在商品交换时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去考虑自己的产品和对方的产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商品交换全是凭感觉进行的。卖方觉得“这样卖合适,我有赚头”,买方觉得“我需要,我能买起”,于是买卖就成功了。价值出现之后,它也只是躲在书本里,买卖双方也均没有人去考虑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商品买卖仍按老习惯来进行。况且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赚钱,他们总要把价格抬得高高的,直到卖不出去时才慢慢往下降,结果就造成双方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差很大。这时就不能很死板地认为双方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了。虽然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即根据价值来定价格,但是实际上没有做到,而且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只是经济学家的理想。现在我们应该彻底摆脱传统经济学的这个错误影响,在心中重新树立这样的观点:价格和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价值表示的是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价格表示的是商品的交换能力。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低的,价格可能很高;价值高的,价格可能很低。虽然平时我们常看到价格上下波动,但是它是围绕某一价格波动的,而不是围绕价值波动的。而且,价值的单位是工,货币的单位是圆,两者的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所以不能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例如,我们不能说3米和5米围绕4斤上下波动。

在经济学中,价值固然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它没有任何作用,商品从生产到交换均用不到价值,只有经济学家在探讨贫富分化的原因、计算赢亏时才能用到它。传统经济学之所以理论与实际脱节,就在与它看错了价值的作用,把“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为基础”,看成了“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即把理想当成了现实,始终认为价值与价格一样,在商品交换中作用非凡。当看清了价值的作用及把价值与价格分开之后,读者们下面就会发现,经济学的前景随即豁然开朗了。

㈣ 商品交换的完整过程

在货币出现之前的物物直接交换时代,一个人用衣服换另一个人的大米,换完之后,两个人各自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故整个商品交换完成。
在货币出现后,一个人卖了衣服得了钱,然后再用钱去买大米,买来大米后,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商品交换过程。他卖衣服得了钱,只是整个商品交换过程的一半,这时就等于他把衣服送给大米生产者,从大米生产者家里拿来了一张欠条,并没有得到他需要的东西,所以不能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商品交换过程,只有他买来大米后,整个商品交换过程才完成。

可是,由于传统经济学把货币也当作商品,所以传统经济学就把那人卖衣服得到钱看作一个完整的商品交换过程,这就不正确了。因此,这也就引起了后面一连串的错误。


(五)赢亏的计算
商品交换时,商品的主人最关心的是他赢利还是亏损,这就涉及了赢亏的计算问题。本来赢亏的计算是很简单的,可是由于传统经济学在这方面的指导思想有误,最终导致了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相符。为了改正大家在这方面长期形成的错误习惯,本经济学特意在此单辟一小节来论述应该怎样正确计算赢亏。

要正确计算赢亏,首先得弄清楚赢亏是怎样产生的。在物物直接交换时代,这个是非常明了的。当一个人用价值1个工日的商品去换其它商品时,若换回来的价值等于1工,则他不赢不亏;若超过1工,则他赢利;若低于1工,则他亏损。由此不难看出,赢亏是由不等价交换产生的。所谓不等价交换,就是价值不相等的两种商品进行交换。价值不相等的两种商品进行交换,必然造成一家赢一家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赢亏是由不等价交换造成的,所以赢亏应当用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的价值之差来计算。换句话说,就是以价值的收支来计算。例如,一斤小麦的价值为0.5工,一尺布的价值为2工。当农民用五斤小麦换一尺布时,五斤小麦的价值是2.5工,意味着农民用2.5工换 了2工,农民亏了0.5工。反过来看,织布匠用2工换了2.5工,赢利0.5工。这个农民亏了0.5工,意义是这个农民白干了半天,这半天是给织布匠白干的。

上面讲的是物物直接交换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参与交换的对象少,只有两个,故对赢亏的计算较直接明了,没有弯子拐。可是当货币产生使商品交换出现了一个停顿之后,情况就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由于传统经济学没能排除货币的干扰,误把“将商品卖出去得到钱”作为整个商品交换过程的终结,用销售前后货币的收支来计算赢亏,而将原来的那个计算原则扔到九霄云外去了,致使它在赢亏的计算上犯了弥天大错。下面就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传统经济学究竟错在哪儿。

一天,有一个木匠花3圆钱买了一根木料,并用它打了一把椅子,卖了8圆钱,请问这一天木匠赢利多少?

传统经济学以及我们每一个人习惯上都是这样分析和计算的:这把椅子的成本为3圆,销售额为8圆,故木匠一天赢利为(8圆?3圆)=5圆。这样分析和计算看起来合情合理,但现在要明确告诉大家,这样分析和计算都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呢?

货币产生之前,赢亏是用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相减来计算的,货币产生之后,仍应当这样计算。货币只是个媒介,赢亏和它没关系,不能因为货币在当中一搅和,就把原则忘了。所以上面的分析和计算有三点错误:

⒈ 错把价格当成价值。赢亏要用价值来计算,故不能用价格代替价值来计算。

⒉ 成本价值计算错误。在计算商品的成本价值时,不能只把原料的价值计入,还要把生产者新创造的价值计入。为什么呢?这要先明白原料价值的含义。虽然表面上原料是生产者买来的,但实质上是生产者用自己的商品换来的,即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的劳动,所以生产者在原料上也花费了自己的劳动时间,这就是原料的价值。后来,当生产者把原料加工为成品之后,又花费了一段时间,这两段时间加起来,就是生产者花费在成品上的总时间。这两段时间同样都是生产者花费的时间,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在计算商品的成本价值时,应全部计入,不能只计入前一段,丢了后一段。在上例中,计算椅子的成本时,只考虑到木料,没考虑到木匠一天的辛苦,是不对的。

⒊ 错把销售当交换。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交换,而货币本身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即使有,生产者的目的也不是得到货币,最终还是要用它购回商品的,所以销售仅是交换的前半步。因此计算赢亏不能在销售完成之后马上进行,而应该在整个交换完成之后再进行,也就是说,要等到生产者把销售额全部花出去,把需要的商品买回来之后,把买回来的商品的价值和卖出去的商品的价值相减来计算他在整个交换过程中的赢亏。这样,赢亏就与货币收支的多少没有关系了,这才符合它媒介的身份。在上例中,木匠一把椅子卖了8圆钱,不能代表椅子的价值,那么它能代表多少价值呢?不能确定,这要看他买什么东西。所以他的赢亏也暂时不能确定。假设他用这8圆钱买了一双鞋,就可以拿椅子的价值和鞋的价值相比较来计算赢亏。假设那8圆钱他只花了4圆,买了一顶帽子,剩下的4圆存到银行里,那么整个的赢亏就无法计算了,只能计算出半把椅子的赢亏,另半把椅子的赢亏要等到他再花掉4圆钱后才能计算出来。假设他把那8圆钱全部放在家里不花出去,等到后来战乱一起,他的那8圆钱作废,则他这一天白干,亏得一干二净,何来的赢利5圆?这样计算是不是更有道理?

下面用一个较全面的例子来说明以上的内容。假设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内,有甲、乙两个铁匠专门打造斧头,甲铁匠平均每个工日打造1把,乙铁匠平均每个工日打造2把,每把斧头均用铁1斤,售价为3圆;有一个织布匠,平均每个工日织布1尺,原料自产(自己种棉、纺线)[6],每尺布售价为4圆;有一个炼铁匠,平均每个工日炼铁10斤,原料自产(自己烧碳、采铁矿石),每斤铁售价为1圆。某一天,甲铁匠卖了一把斧头,买了三斤铁;乙铁匠卖了两把斧头,买了一尺布、两斤铁;炼铁匠卖了五斤铁,买了一把斧头,半尺布;织布匠卖了一尺半布,买了两把斧头,试计算在这一轮交换中各家的赢亏。
解:

先计算各家商品的价值:
1. 布:因为全区域内只有一家织布,所以布的价值 = 1工/尺;
2. 铁:同样,铁的价值 = 0.1工/斤;
3. 斧头:因为斧头的原料是购买的,所以其价值分为两部分。每把斧头的价值均由其耗铁的价值和铁匠新创造的价值构成。因在这个区域内,三把斧头要消耗两个工日,平均每把消耗0.67工,故铁匠在每把斧头上新创造的价值为0.67工,每斤铁的价值为0.1工,代入公式(1)中得:

斧头的价值 =0.1 +0.67 = 0.77工?把。

下面计算各家的赢亏:
甲铁匠:卖了一把斧头,买了三斤铁。一把斧头的价值为0.77工,三斤铁的价值为0.3工,故亏损0.47工。
乙铁匠:卖了两把斧头,买了一尺布、两斤铁。两把斧头的价值为1.54工,一尺布的价值为1工,两斤铁的价值为0.2工。故亏损0.34工。
织布匠:卖了一尺半布,买了两把斧头。一尺半布的价值为1.5工,两把斧头的价值为1.54工,故赢利0.04工。
炼铁匠:卖了五斤铁,买了一把斧头,半尺布。五斤铁的价值为0.5工,一把斧头的价值为0.77工,半尺布的价值为0.5工,故赢利0.77工。
在这一轮交换中,有两家赢利,共赢利0.81工;有两家亏损,共亏损0.81工。由此可看出,市场经济就如同赌博一样,结果也是有赢有亏,赢亏相抵,而且也需要本钱,也需要计谋,也需要运气,也可以耍奸使赖。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肯定都已懂得了应该怎样拂去价格的迷惑来正确的计算赢亏了。为了彻底消除传统经济学在这方面的错误影响,下面再用传统经济学的方法对上例计算一次,以进行比较。

甲铁匠:打造一把斧头耗铁一斤,投入成本1圆,一把斧头卖了3圆,故赢利2圆;
乙铁匠:打造两把斧头耗铁两斤,投入成本2圆,两把斧头卖了6圆,故赢利4圆;
织布匠:因原料自产,故投入成本为0圆,一尺半布卖了6圆,故赢利6圆;
炼铁匠:因原料自产,故投入成本为0圆,五斤铁卖了5圆,故赢利5圆。

可见,这两种计算结果大不一样。这种结果只有赢利,没有亏损,皆大欢喜。而且在上种计算方法中几乎没赢利的织布匠,在这里却成了赚钱大户。这两种结果,究竟哪一种合理呢?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就以甲铁匠为例,用实物来说明。在某一天早上,甲铁匠投入了一斤铁,到晚上收回了三斤,去掉成本,还剩二斤,若按照我们的习惯或传统经济学的计算方法,会认为甲铁匠这一天净赚了二斤铁,可喜可贺。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呢?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是平等的,各种商品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在同一个行业内,只要有相同的劳动效果就应当得到相同的回报;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来说,只要花费了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量)也就应当得到相同的回报。拿甲铁匠来说,他在一把斧头上花了0.77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一把斧头应当换7.7斤铁才够本,而他只换了3斤,因此说他亏损了0.47工。这就意味着他的0.77工中,有0.47工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偶尔一次还没什么,长此以往,会穷断筋的,应该痛哭才对,何喜何贺之有?

(六)交换价值
从上例可看出,商品交换时,双方的赢亏不仅与双方单位商品的价值有关,还与它们各自的价格有关,因为价格决定了双方商品交换的比例。所以,若单从价值上或单从价格上,均不能看出双方的赢亏,必须从两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才行。这样就比较麻烦,还不直观。能不能将价格与价值结合在一起,使赢亏一目了然呢?为此,本经济学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交换价值(这个交换价值和传统经济学中的交换价值不同)。什么叫交换价值呢?答:交换价值是指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换取其它商品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知道了一种商品对其它商品的交换价值后,就可把交换价值与这种商品的价值直接进行比较,计算出赢亏。例:假设小麦的价值为0.2工/斤,价格为0.8圆/斤;斧头的价值为0.3工/把,价格为2圆/把,那么当农民卖了小麦买斧头时,小麦对斧头的交换价值=(0.8/2)×0.3=0.12工/斤,意味着农民的一斤小麦只能换斧头0.12工的价值,农民每斤小麦亏损=0.2-0.12=0.08工。反过来,若是铁匠卖了斧头买小麦,那么斧头对小麦的交换价值=(2/0.8)×0.2=0.5工/把,意味着一把斧头能换小麦0.5工的价值,铁匠每把斧头赢利=0.5-0.3=0.2工。

交换价值与价格的区别主要有下面几点:

⒈ 一种商品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只能有一种价格,但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不同的商品交换,就会有不同的交换价值。例如:假设世上有三种商品——小麦、斧头、帽子,它们的价值分别为0.2工/斤、0.3工/把、2工/顶;价格分别为0.8圆/斤、2圆/把、4圆/顶,则小麦对斧头的交换价值为0.12工/斤,对帽子的交换价值为0.4工/斤。在这里,虽然小麦的售价为0.8圆/斤没变,但交换价值却有两种。

⒉ 商品只要一售出,价格即已确定,而交换价值则要等到商品售出再购进其它商品后,才能确定。如果商品售出后,主人把钱存起来不购物,则交换价值不能确定;如果只花一部分,就只能确定一部分。

⒊ 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它体现的是商品在数量上的交换比例,体现不出价值上的交换比例。而交换价值货币的干扰,体现了物物直接交换时商品间的价值交换比例。

⒋ 价格体现的是虚假的赢亏,交换价值体现的是真实的赢亏。

因为一种商品可有多种交换价值,所以在计算赢亏时,应取其平均交换价值,用平均交换价值与其价值进行比较。在某一阶段,如果某生产者的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低于其价值,则在这一阶段该生产者亏损,否则赢利。例如,在上例中,当农民卖了小麦去买斧头和帽子时,他要卖2.5斤小麦才能买一把斧头,卖5斤小麦才能买一顶帽子,所以小麦的平均交换价值=(0.3+2)/(2.5+5)=0.31工/斤,那么农民平均每斤小麦赢利=0.31-0.2=0.11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公有制下的定价原则

上面讲的价值和价格都是私有制社会里特有的,公有制社会里则不存在,原因还在于供给制度和交换制度不同。公有制里没有商品,也没有货币,产品也没有价值和价格。虽然公有制里的产品也要消耗劳动时间,但是这个劳动时间不能叫价值。因为价值是随着商品交换产生的,它是经济学家们为了防止在交换时一家吃亏、一家占便宜而特意找出来的一个交换依据,而在公有制社会里,由于没有商品交换,所以公有制社会也就不需要价值,任何产品都没有价值。比方说,拳击比赛时,为了防止一方在体重上占便宜,就规定了重量级别,如70公斤级,可是我们平常人不参加比赛,虽然我们也有体重,但是我们的体重不算级别,就是算级别也没意义。

虽然理论上公有制里不需要货币,产品也没有价格,然而,在公有制下,如果直接分配实物,则很不方便灵活,所以公有制社会最好还是采用发放货币,然后让消费者自由购买的方法。既然有了买和卖,就必须先给产品定价。怎样给他们定价呢?最好是借用商品的价值来定价。借用又有全借和半借之分。全借就是完全按照商品的价值来定价,半借就是只按照产品消耗的原材料的价值定价,不把加工产生的价值计入。例如,造一辆马车要消耗木材一方,一方木材的价值为10工;把木材加工成马车又消耗100工,若按前一种定价原则,该马车应定为110圆;若按后一种定价原则,该马车应定为10圆。这两种定价原则各有利弊。前一种较合理,能使消费者有“一分钱,一分货”的感觉,心里平衡,但定价困难,政府不易控制;后一种容易,但定价不合理,消费者拿同样的钱买不到同样的东西,易产生矛盾。例如,有甲、乙两辆马车,均消耗木材一方,一方木材的价值为10圆。在把木材加工成马车的过程中,甲马车做工精细,消耗100工,价值为100圆;乙马车做工粗糙,消耗50工,价值为50圆。若按前一种定价原则,甲马车应定为110圆,乙马车应定为60圆。谁想买好的,就多花一些钱;谁想省钱,就买差的,合情合理。但这样定价很困难,因为全国不只这一种产品,有千千万万种,每一种产品的品质又千差万别,很难把它们严格区分开。若按后一种定价原则,则两辆马车都应定为10圆,这样显然消费者都想买品质好的,买不到的就只能买差的,这就必然引起一些消费者不满,但非常容易定价。这两种定价原则哪种好呢?综合比较起来,我认为还是第二种好。若这一种再能与票证相结合,即可弥补缺陷,尽善尽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市场经济

㈠ 统述


市场经济就是产品的主人互相交换产品进行消费的经济活动方式。过去曾一直叫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共有三种,一种是自给自足,一种是市场经济,一种是计划经济。


人类的经济制度共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简称私有制;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简称公有制。私有制下,必然产生自给自足或市场经济;公有制下,只能产生计划经济。反过来说,要建立自给自足或市场经济,就必须先实行私有制;要建立计划经济,就必须先实行公有制。这就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的必然联系的规律。


市场经济,就是相互交换产品的经济活动方式,而要交换产品,就要求产品必须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人,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先实行私有制。私有制,现在也叫非公有制。


私有制下,当生产力很低,产品没有剩余的时候,各个个体必然都是自给自足。当某些个体的产品出现一点剩余的时候,就必然会自动产生产品的交换,这也就产生了微小规模的市场经济。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剩余食物的增多,就会有一些人去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用来换食物等,这就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和频率,增大了市场经济的规模。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的基础有两个,一是私有制,二是社会分工。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私有制,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没有社会分工,市场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说到社会分工,我这里干脆顺便再把社会分工简要地说一说。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看作是人类的第一次意义很大的社会大分工,而我不这么看。我觉得,畜牧业和农业,都主要是生产食物的,它们的分工意义不是很大;意义很大的分工,应该是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这样的社会分工,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而要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出来,并不是说谁想让分离就能分离的,社会分工是需要客观条件的。它需要的客观条件就是农业上的食物必须有剩余,同时还要有科技,还要有资源。如果农业上的食物没有剩余,养活不了手工业者,那么就不可能有人从农业中分工出去。如果没有科技,除了食物之外不会生产其它的东西,那么也不可能有人从农业中分工出去。如果没有资源,也不能分工。所以上面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到解放前,社会分工都不明显,农牧渔民一直占劳动者的绝大多数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两个条件实现得不好。所以,要促使社会分工,一就是要发展农牧业,使食物有剩余;二就是要研究科技。而资源,是人力很难增加的,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而要研究科技,最好就是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而这也是社会分工,也要求农牧业上的食物有剩余。所以要实现社会分工,焦点的问题就是有足够的食物,要发展农牧业等。


而要发展农牧业等,使食物增加,仅靠人的干劲是不够的,还得有其它条件。还得哪些条件呢?需要好的经济制度,能使农牧业上实现整体协作,不出现产品相对过剩等。但这是软件,我这里就不说了,单说硬件。在硬件方面,要发展农牧业,优良品种、高效肥料等是必需的,还得有足够的铁器,甚至农机等。而要有足够的铁器等,就必须有大量的工人来制造。而要有大量的工人,就必须有充足的食物。问题到这里,似乎进入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里去了。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让社会自然发展,那么发展速度肯定是十分缓慢的。因为,农牧业等的生产力低下,只能有少量的食物剩余,那么就只能产生少量的工人;少量的工人就只能生产出少量的农牧业等需要的工具,使农牧业等的生产力发展缓慢。而农牧业发展缓慢,工人的数量增加的就慢,就不能使农牧业发展速度快。过去,人类社会就是一直这样自然发展的,所以速度很慢。


那么如何解决上面的难题,使人类快速发展呢?办法还是有的,就是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时候,就是要所有人都紧衣缩食,尽量节约食物,以养活尽可能多的工人和科研人员,使他们从事非农牧业工作,以尽可能多地生产出优良品种、高效肥料、农机等,加速农牧业的发展,使农牧业上的食物获得最大的剩余。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样才能去生产其它的生活消费品。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号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把农业上大量的粮食征集出去,并从农业中招收了大量的工人,就是为了加快重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等的发展。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同与中国基本情况最接近的印度来比,印度在1950年的钢产量是200万吨,中国是61万吨,而到1980年,印度的钢产量是943万吨,中国的是3712万吨,发展速度是印度的13倍。印度就是按上面说的自然地发展的,中国则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自然发展的状况。


古代,政府也从农牧渔业上征集大量食物作为捐税,但是这些食物都被官员挥霍了,以及豢养他们的军队了,他们征集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工人数量,所以这样的征集和上面的征集性质不同,这样的征集我们是要反对的,而上面的征集我们是要理解并支持的。


上面几段是本节插入的一笔。下面接着说市场经济。


㈡ 贫富分化的根源


在私有制社会里,各个人、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一样,有的穷,有的富,贫富不均。穷人、穷国为什么穷,富人、富国为什么富?几千年来,经济学家都在寻找原因,但到今天穷的依然穷得莫名其妙,富的依然富得稀里糊涂。看了本节之后,各人各国就都能知道各自为什么穷或富了,穷人和穷国也就能对症下药了,免得病急乱投医,聋子治成哑巴,越治越重。那么造成贫富不均的根源是什么呢?


如果各个人或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封闭的,相互没有财富流动,即没有经济贸易,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方式,同时也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事发生,那么在这种前提条件下,造成贫富分化的根源就是科技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能力与习性的差异等。例如,有两个国家,科技水平一样,但一个处在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地方,一个处在资源匮乏、土地贫薄、气候恶劣的地方,这样必然是前一个富,后一个贫。如果两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一样,但科技水平不一样,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低,有资源开发不出来,有原料造不出东西,这样也要造成贫富分化。有相邻而居的两个人,一个体质强,一个体质弱;或一个勤俭,一个好吃懒做,这样也能造成贫富分化。几百年前,交通不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与侵略很少,所以那时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异主要是上面几个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都不是人为的,不可避免,与社会的性质、制度也都无关。


当然,政治上的某些因素也能造成贫富分化,如有的国家发生内战或内乱或政府决策失误等,但这些原因都不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如果各个人、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之间有财富流动,那么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除了上面几个之外,还有掠夺和剥削。下面就重点来谈谈这两个。


⒈ 贸易掠夺


一提到掠夺,可能有人马上就会想到敌人用飞机、大炮轰开国门,将好东西席卷而去;或者歹徒用刀架在脖子上,逼着缴出财宝来。虽然这都是掠夺,不过这样的掠夺是暴力掠夺,非常直截了当,财富的得失一目了然,没有什么道道可讲。这里要讲的是一种面带笑容而且又非常隐秘的掠夺——贸易掠夺。


读者们要注意,在传统经济学里,据我所知,贸易掠夺和剥削基本上是被混在一起了,这里则把它们严格分开了,贸易掠夺和剥削是两回事。


那么什么叫贸易掠夺呢,它是怎样掠夺财富的呢?秘密在哪儿呢?


一提到贸易,大家就要想到商品交换,所以贸易掠夺是在商品交换时发生的,它的秘密就是不等价交换。对于不等价交换,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不等价交换必然产生赢亏,所以贸易掠夺是通过不等价交换实现的。赢的一方就是掠夺的一方,亏的一方就是被掠夺的一方。下面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让大家看一看不等价交换过程中财富的流向,看清楚贸易掠夺是怎样实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在原始社会末期,在一个经济封闭的部落里,人们全部从事农业,用的还是石刀、石斧,但那时已有了冶铁、锻打的技术,而且有不少家庭的粮食、衣服已有了剩余,打造铁刀、铁斧的条件已经具备。这时有个叫朱五的精明人,心想打造铁刀、铁斧肯定能发财,于是他就弃农从商,开了个铁匠铺,专门打造斧头,平均每个工日打造一把。因为这个部落内打造斧头的就独他一家,所以他的斧头的价值为1工/把。再假设农民平均每个工日能生产小麦二斤,则小麦的价值为0.5工/斤,那么一把斧头就和二斤小麦等价。当朱五把斧头打造出来后,就要进行交换。那么一把斧头换几斤小麦呢?如果他老老实实地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把斧头换二斤小麦,这样的结果朱五满意不满意?当然不满意。因为这和他当农民时一样,辛苦一天只能得二斤小麦,永远都不能截然地出人头地,这就违背了他弃农从商的初衷,所以他肯定是不愿意等价交换的。当然那时他也根本不懂得什么等价不等价,他只是想尽量地多换小麦。假设他想拿一把斧头换二十斤小麦,能成交吗?肯定没问题。因为铁斧是新产品、时髦货、稀罕物,锋利轻便,有之则趾高气扬,无之则昼思夜想,人人都急切得到手,而且有些农民家的粮食足够支付,所以交换成功不在话下。这就象电脑刚问世时,价格虽高得烫手,但照样有不少人咬着牙去抱是一样的。当朱五以一把斧头换二十斤小麦的价格开始交易后,一年他就囤积了七千多斤小麦,成为轰动一时的爆发户。别人有看着眼馋的,也跟着效仿,或者说是在朱五的带动下吧,于是就有了第二家铁匠铺。这家铁匠铺有俩人,平均每人每个工日打造斧头两把。这时该部落内斧头的价值就降为0.6工/把,一把斧头与1.2斤小麦等价。但他们仍以一把斧头换二十斤小麦的老价钱交换,也很快就发了。但好景不长,往后市场逐渐饱和起来,能换起的家庭都换了,不能换起的家庭还是换不起,于是斧头的价格被迫一降再降。当降到一把斧头换1.2斤小麦时,这时正好属于等价交换,铁匠和农民各不吃亏。当斧头的价格继续下降时,铁匠开始亏损,朱五更觉得不合算,不得不关门大吉,回家种地,只剩一家半死不活地撑着。如果朱五无地可种,又无其它生意可做,他就有可能坚持到底,哪怕一把斧头只能换一两小麦,他也要干,在他认为,总比白睡一天要强。又过了一段时间,农民的余粮又积累多了,而且有些人家原来换的斧头也该更新了,于是斧头的生意又红火起来,朱五又开始重操旧业。私有制社会一路上就是这样步履蹒跚地过来的。


一开始铁匠为什么能发财?他们的财富是从哪儿来的?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吗?不是,他们每天创造的价值和农民的一样多,按理不会比农民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更不是。是掠夺农民的。是怎样掠夺的呢?归根到底是通过不等价交换。斧头的价格抬高了,就等于小麦的价格被压低了,农民本来用二斤小麦就可换一把斧头的,却用了二十斤,农民亏了十八斤,铁匠赚了十八斤,这十八斤就被铁匠白白掠走了。这就相当于一个铁匠白白占有了九位农民的劳动成果,九位农民每天产的十八斤小麦白白地被铁匠占去了,所以说,赢利的本质就是掠夺。千万不要误以为只要是掠夺就得拿刀枪对着你,其实凡是以无换有、以少换多、以次换好的都叫掠夺,而且还是更高明的大手笔。比方说,有人抢了你一根金条是掠夺,那么有人拿一把烂稻草换你一根金条算不算掠夺?算不算高明?相比之下,拿刀枪明抢就显得蠢多了,为智士所不齿,只有实在换不成时才不得已而为之。因此说,掠夺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在正讲的贸易掠夺,是商品交换者之间以低价值商品换取高价值商品的行为。 它是商品社会中比剥削隐藏得还深的富人致富的另一个秘密。另一种是非贸易掠夺,是不通过商品交换而占有他人财富的行为,包括偷抢、诈骗、贪污、受贿等。这两种掠夺,虽手段不一样,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说它们不同的话,也不过一种是明枪,一种是暗箭。


赢与亏、贫与富、掠夺与被掠夺都是互相依存的矛盾,有一方必然有另一方,不可能单独存在。所以,这个人赢利,那个人就得亏损;这个企业赢利,那个企业就得亏损;这个行业赢利,那个行业就得亏损;这个地区赢利,那个地区就得亏损;这个国家赢利,那个国家就得亏损。拿上例来说,铁匠赢利了,农民就亏损,铁匠是掠夺农民富起来的;铁匠富了,农民就穷了。铁匠的财富是农民不知不觉的“集资”,是财富的转移集中。这就好象原来一般高的一把筷子,都截下来一截,往一根上接。不过,由于农民比较多,铁匠只有两家,所以各个农民的亏损不会很多,表面上也许只能看到铁匠暴富,看不到农民暴贫,没有偷抢那么明显,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铁匠的财富是他们自己的勤劳所得,农民都不勤劳。但是,这也没关系,只要我们牢记物质不灭定律——山不会无缘无故地高,海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洼,就不能轻易被假象迷惑住了。


既然掠夺与被掠夺决定了一个经营者的生死存亡,那么应当怎样判断哪个是掠夺的一方,哪个是被掠夺的一方呢?可以通过平均交换价值来判断。如果一种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高于其价值,则表明该行业掠夺了其它行业,如果低于其价值,则表明该行业被其它行业掠夺;如果一个企业的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高于其价值,则表明该企业掠夺了其它企业,如果低于其价值,则表明该企业被其它企业掠夺。还是拿上例来说。当第二家铁匠铺刚开业时,斧头的价值为0.6工/把,小麦的价值仍为0.5工/斤,一把斧头换二十斤小麦,则斧头对小麦的交换价值为10工/把,高于其价值0.6工/把,所以是铁匠这一行掠夺了农民。反过来,小麦对斧头的交换价值为0.03工/斤,低于其价值0.5工/斤,所以说农民被铁匠掠夺。


怎样计算掠夺和被掠夺的价值呢?如果是计算一个行业掠夺其它行业的价值,把该行业换来的商品的总价值与该行业换走的商品的总价值相减即可。也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甲行业掠夺的价值 =(甲行业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 - 甲行业商品的价值)×甲行业商品的数量……(3)


例如在上例中,开始斧头对小麦的交换价值为10工/把,斧头的价值为0.6工/把,假设某一个月内铁匠共换掉斧头150把,则在这一个月内铁匠掠夺的价值=(10-0.6)×150=1410工。


如果是计算一个企业掠夺外界的价值,把该企业换来的商品的总价值与该企业换走的商品的总价值相减即可。也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甲企业掠夺的价值=(甲企业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 - 甲企业商品的价值)×甲企业商品的数量……(4)


例如,在上例中,斧头的价值为0.6工/把,小麦的价值为0.5工/斤,后来当一把斧头只能换一斤小麦时,斧头对小麦的交换价值为0.5工/把,假设某一个月内朱五共换掉30把斧头,则这个月内朱五掠夺的价值=(0.5-0.6)×30= -3工。


贸易掠夺不仅能引起贫富分化,而且还能引起经济危机,暴利掠夺尤其明显。每当有新产品问世时,通常就会有暴利掠夺出现。从朱五的例子可以看出,暴利掠夺使社会财富很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导致正常的商品交换无法进行,最终引起许多企业减产甚至倒闭。例如,在上例中,假如有些农民还想换帽子戴一戴,可是倾其所有换了斧头之后,就没有余粮换帽子了,导致帽子的生意不景气。而且暴利也会使该种产品的产量猛增,很快过剩,造成自杀。只有等一段时间后,其他消费者手里又积攒了一些财富,或者原来购买的该种产品需要更新,或者又有新产品出现,才会使商品交换有些恢复。这就好象用一台大水泵抽一眼小水井,当水泵开足后,很快就把井水吸干了,只好停机,等井水又泉一些,才能再开机。


贸易掠夺的特点:


贸易掠夺发生在两个互相交换商品的主体之间,例如国家与国家之间,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贸易掠夺,通常情况下,都是生产新产品的一方掠夺生产传统产品的一方。如果我能生产的,你也能生产,而你能生产的,我却不能生产,那么我就要处于被动地位,你生产的新产品的价格就要由你说了算,交换时我就要受你的贸易掠夺,所以只有自己掌握新技术,能生产新产品,才能防止被贸易掠夺。


⒉ 剥削

剥削是私有制社会里造成贫富分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剥削是雇主对雇工创造的或换取的价值的部分占有。估计剥削应当出现在贸易掠夺之后。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本来是平等的,可是由于贸易掠夺,便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贫富分化后,才出现了富人雇佣穷人,这才出现剥削。剥削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好了,对于剥削,革命导师马克思已经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就不想再狗尾续貂了。但是,由于没能把价格与价值分开,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的计算上出了毛病,我在次给予纠正。

首先得搞清楚雇工创造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雇主把原料买来之后,雇工把它加工为成品要消耗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雇工创造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公式(1)中的第二部分,它和原料的价值加起来构成了商品的价值,所以,

雇工创造的价值 = 商品的价值 – c ………………(5)
也可以表示为:

雇工创造的价值 =(单位商品的价值-单位商品消耗的c)×商品的数量…(6)

例:已知斧头的价值为0.5工/把,每把斧头耗铁一斤,每斤铁的价值0.1工;又知甲工人每天打造斧头两把,乙工人每天打造斧头三把。故由公式(6)可得:
甲工人每天创造的价值 =(0.5-0.1)×2=0.8工;
乙工人每天创造的价值 =(0.5-0.1)×3=1.2工。

马克思认为,雇工创造的价值是商品的销售额去掉购买原料款后的那一部分,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一部分是虚货币的增加量,不是价值的增加量。
雇工创造的价值既然已经确定了,那么应当怎样来计算剩余价值呢?能不能用雇工创造的价值直接减去薪水?当然不能,因为两者的单位不同。要把薪水折算成价值之后再相减。怎样折算呢?很简单,只要根据商品的售价,看薪水中包含多少商品,然后计算出这么多商品的价值,即为薪水中包含的价值。这个价值称为薪水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薪水价值=(薪水/价格)×单位商品的价值…………………(7)

那么

剩余价值=雇工创造的价值 -薪水价值
=[(单位商品的价值-单位商品消耗的C)×(总销售额/价格)]-[单位商品的价值×(薪水/价格)]……(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公式(8)可看出,当薪水大于或等于总销售额×[1-(单位商品消耗的C/单位商品的价值)] 时,剩余价值≤0,意味着雇工不受剥削。在这种情况下,雇主的财富是由掠夺得到的,不是由剥削得到的。所以读者要注意的是:劳动者成为雇工不一定要一无所有,高薪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一个农民一天只能生产小麦两斤,铁匠想雇佣他打造斧头,每天的报酬是三斤小麦,这时这个农民就可能弃田受雇,而且,有些农民在农闲时也可出卖劳动力。

同马克思把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相类似,这里也把雇工生产的商品分为付酬商品和酬外商品(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产品”)两部分。薪水中包含的商品叫付酬商品,其总价值等于薪水价值;薪水外的商品叫酬外商品,其总价值等于剩余价值(用m表示)及全部商品消耗的原料设备的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酬外商品总价值 = c + m
= 单位商品的价值×酬外商品量…………(9)

现举一例对以上内容作说明。假设在某个经济封闭的区域内只有一家鞋厂,该鞋厂有10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日做鞋5双,每双鞋消耗的布、胶、线等原料的价值为0.5工,每双鞋的售价为5圆,每个工人的日薪水为4圆。问:该厂每天从工人身上剥削的总剩余价值是多少?
解: 因为该区域内只有一家鞋厂,所以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创造的价值就是1工。
那么工人在每双鞋上新创造的价值=1/5=0.2工
由公式(1)得:鞋的价值=0.5+0.2=0.7工/双
又因为鞋的售价为5圆/双,每个工人的日薪水为4圆,所以
付酬商品量=4/5=0.8双(意味着资本家每天拿0.8双鞋给一个工人作报酬)
每个工人的酬外商品量=5— 0.8=4.2双(每个工人每天给资本家做鞋5双,资本家拿出0.8双作报酬,自己还余下4.2双)
薪水价值=0.7 X 0.8=0.56工(0.8双鞋包含的价值为0.56工)
由公式(8)可得:每个工人每日创造的剩余价值=1?0.56=0.44工
则100名工人一天创造的总剩余价值=0.44 X 100=44工。
上面这个例子应当这样来理解:早上资本家给每个工人送去了价值为2.5工的原料,一个工人用一天的时间把它们做成了5双鞋,这5双鞋的价值就增为3.5工。晚上,资本家拿出0.8双鞋作报酬,自己还余下4.2双。4.2双鞋的价值=0.7×4.2=2.94工,比早上多出了0.44工,这就是一名工人一天的剩余价值。一名工人一天共创造1工的价值,自己拿走了0.56工,故还给资本家留下0.44工。

对某些非生产性的企业来说,虽然它们没有创造价值,但它们仍有设备折旧和工人的劳动价值,所以这类企业收入的货币可看作是设备折旧价值和劳动价值共同换到的,剩余价值的计算可仿照上法。即先计算薪水中包含的价值,然后从劳动价值中扣除该价值,即为剩余价值。可是,因为每个工人的效率不一样,故劳动价值应取实效劳动价值。实效劳动价值即为工人用服务实际换取的价值。

换取价值= 一个工日的劳动价值×(一个工日收入的货币量/全社会同行业平均一个工日收入的货币量)

故:

剩余价值=换取价值-(一个工日的设备折旧价值+换取价值)×(一个工日的薪水/一个工日收入的货币量)……(10)

其实这个公式和上面的公式(8)只是换汤不换药。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薪水价值=(总销售额/薪水)×[1-(单位商品消耗的C/单位商品的价值)]-1,它反映的是雇工受剥削的程度。它不仅与薪水有关,还与总销售额有关,所以薪水高的,不一定受剥削的程度低;薪水低的,也不一定受剥削的程度高。

⒊ 贸易掠夺和剥削的区别

贸易掠夺和剥削虽然都是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但它们也有不同。贸易掠夺只产生在交换者之间,例如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剥削只产生在雇主与雇工之间,例如奴隶主与他的奴隶之间、地主与他的雇农之间、资本家与他的工人之间、帝国与殖民地之间。

通过合理的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大量的剥削应该出现在贸易掠夺之后。因为,在开始自给自足的时候,大家的贫富情况相差不大,后来因为少量的商品交换产生了贸易掠夺,使某些人越来越富裕,如上面例子中的铁匠朱五,这样就会有雇佣出现,也就出现了剥削。

㈢ 捐税

捐税是私有制社会的特产。在私有制社会里,因为财富都掌握在私人手里,政府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要供养官员,要搞国防建设及公益事业等。这些钱从哪儿来?只有向大家筹集。谁赚得钱多,谁就多贡献一点。政府就象一个开赌场吃抽头的老板,稳赚不输。

捐税也是影响生产经营者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计算收入时不能把它们落了。但是因为捐税是用货币缴的,故也应把它们折算成价值,然后再计算。

怎样折算呢?因为捐税是生产者卖商品之后缴的,故可以仿照薪水的折算方法。即先计算捐税中包含的商品量,然后再计算这么多商品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捐税价值=单位商品的价值×(捐税额/价格)……………………(11)

同付酬商品一样,捐税中包含的商品叫付捐税商品。从全部商品中去掉付酬商品和付捐税商品,剩下的一部分叫净剩商品。净剩商品是资本家用来同外界交换的商品。也就是说,资本家买东西的钱,是销售净剩商品得到的。

净剩商品量=总商品量-(付酬商品量+付捐税商品量)
=[总销售额-(薪水+捐税)]/价格……………………(12)

净剩商品的总价值 = 净剩商品量×单位商品的价值
= c + m – 捐税价值 …………………(13)

㈣ 借贷

如果原料、设备是借贷买到的,就需要还本付息,也就是还款。还款额也应折算成价值,这个价值就叫还款价值。

还款价值=单位商品的价值×(还款额/价格)…………(14)

还款额中包含的商品叫还款商品。这种情况下的净剩商品是指从全部商品中去掉付酬商品、付捐税商品、还款商品后剩下的那一部分。这时

净剩商品量=总商品量-(付酬商品量+付捐税商品量+还款商品量)
=[总销售额-(薪水+捐税+还款额)]/价格………………(15)


净剩商品的总价值 = 净剩商品量×单位商品的价值
=(c + m)-(捐税价值+还款价值)………(16)

㈤ 企业的收入

这里还要强调:收入不能用货币的收入来衡量,只能等企业将商品卖掉又购回商品后,用价值的收支来衡量。

收入有总收入和纯收入之分。所谓总收入,是指企业用净剩商品换回来的商品的总价值。纯收入是指比投资(不包括薪水)多出来的价值。
如果原料、设备是自己掏钱购买的,那么纯收入是指从总收入中去掉原料价值及设备折旧价值后剩下的价值,故:

纯收入 = 总收入 – c ………………………………(17)

就拿上面那个鞋厂来说,鞋厂一天投入原料的总价值=0.5×500=250工。生产出500双鞋后,共卖2500圆,去掉400圆的薪水,如果再去掉100圆的税,还剩2000圆。这2000圆就是400双鞋(净剩商品)的总销售额。假设鞋厂用这2000圆买了一台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就是鞋厂用一天的全部净剩商品(400双鞋)换来的。早上鞋厂投入了250工的原料,到了晚上,只收回来一台电视机,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这台电视机就是鞋厂一天的总收入。假设这台电视机的价值是270工,那么鞋厂这一天的总收入就是270工。纯收入=270-250=20工。

如果原料、设备是借贷购买的,那么这就说明生产者手里原来是空空如也,他用净剩商品换回来的价值是多少,他手里的价值即多出来多少,所以这种情况下,纯收入=总收入。如果是分期还款,则情况要复杂一些,但只写到此为止。

㈥ 企业赢亏的计算

企业的赢亏可以用平均交换价值来计算,但前面已交代得比较详细了,此处不再烦人了。因为大家习惯于用收入来计算赢亏,所以此处单讲讲如何用收入来计算赢亏。

在用收入来计算赢亏时,大家首先应更正一个长期养成的错误观点,即认为当总收入超过原料价值及设备折旧价值时,也即当纯收入>0时,就为赢利。例如对于上例来说,我们就会认为鞋厂那一天赢利20工。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前面就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在计算商品的成本时,一定不能只计入原料设备的价值,还要计入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这一点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同时还因为资本家同外界交换用的是净剩商品,所以应当用净剩商品的总价值来计算赢亏。当资本家换回来的价值(即总收入)正好等于净剩商品的价值时,资本家天经地义就应该得这么多,不能算赢利;当换回来的价值超过这个价值时,才能算赢利。故赢亏应当用总收入与净剩商品的总价值进行比较。
赢利价值(贸易掠夺价值)= 总收入 - 净剩商品的总价值………(18)

在上例中,鞋厂的总收入是270工,净剩商品(400双鞋)的总价值=0.7×400=280工,故鞋厂赢利价值=270-280=-10工。鞋厂亏损10工,而不是赢利20工。

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到了,纯收入和赢利是两回事,纯收入高于零的不一定赢利。这是因为赢利其实是指该收入到某一个数量却超过了这个数量,亏损是指该收入到某一个数量却没有收入到这个数量。还拿上例来说,鞋厂用价值280工的鞋去交换商品,换回来的价值也应该是280工才对,但它只换回来270工,所以尽管它有20工的纯收入,却仍亏损10工,因为它应该有30工的纯收入却没达到。

㈦ 企业收入的来源

资本家将原料投产并进行买卖后,收回来的往往比投入的多,所以资本家大多都过着富裕的日子。那么这多出来的一部分是从哪儿来的呢?马克思认为,多出来的一部分是雇工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不全面的。在商品社会里,每一个企业都不仅与自己的雇工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还与其它企业有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一个企业在剥削了自己雇工的剩余价值之后,它得到的这么多价值并不是就固定不变了,当它与其它企业交换时,这部分价值有可能被掠走一些,使它拥有的价值减小;也有可能又掠来一些,使它拥有的价值继续增加。所以,企业的纯收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剩余价值,一个是贸易掠夺价值。当然,还不要忘了缴税,因此企业的纯收入可用公式表示为:

纯收入 = m + 贸易掠夺价值 - 捐税价值………………(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一段内容可以这样理解:早上,企业把原料投产后,雇工用一天的时间把它加工为成品,价值增加,增加的这部分价值是企业的第一步纯收入;晚上,当企业把成品拿出去交换后,又赚了一些回来,价值又增加一部分,这部分价值是企业的第二步纯收入,两步加起来,就是企业的总纯收入。在鞋厂那个例子中,工人为鞋厂创造了44工的剩余价值,但在交换时,鞋厂没能保住,又拱手送出去了10工,再加上又去掉14工的税,故纯收入只有20工。

如果资本家也参与了必要的生产经营管理,那么他的劳动也应该算入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他每劳动一标准天创造1工的价值,所以这时公式(19)应该变为:

纯收入=产品主人自己创造的价值+ m + 贸易掠夺价值 - 捐税价值……(20)

如果原料、设备是借贷购买的,那么原料、设备的价值即为企业的第一步纯收入,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分别为企业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纯收入,同时还应去掉捐税价值和还款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下,

纯收入 = c + m + 贸易掠夺价值 - 捐税价值 - 还款价值……(21)

在商品社会里,资本家的贫富是由企业的纯收入决定的,与赢亏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纯收入是由剩余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共同决定的,赢利企业并不一定比亏损企业的纯收入高。例如,有一些已近暮年的大企业,工人多,它们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多,虽然在交换时亏了一些,但是纯收入仍然很高,资本家仍然很富;有一些新兴的小企业,工人少,它们剥削的剩余价值也少,虽然在交换时赚了一些,但是纯收入仍然很低,资本家仍然很穷。

按照企业纯收入的多少,可把企业分为上、中、下三等。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很多,甚至还有些企业在商品交换时又从外界掠进了许多,这些企业就是上等企业,财大气粗,或者兴旺发达。这些企业有很多是生产新产品的企业,价格最虚假。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比较多,但在商品交换时又被其它企业掠走一小部分,或者剥削的剩余价值比较少,但在交换时能从外界掠进一小部分,这些企业就是中等企业,能安然度日。有些企业剥削的剩余价值本来就少,但在交换时又被其它企业掠走一大部分,甚至连原料成本都贴了进去,这些企业就是贫困的下等企业,油将尽、灯将熄。

有什么办法能挽救贫困破产的企业吗?没有。只要有竞争,就有赢有亏,有贫有富。在商品社会里,上面的三类企业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类都不能少。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内,哪怕企业被兼并得只剩下两家了,也是赢亏分明。这就象地上只要有高山,就必然有平原和大海一样。我们想消除贫困破产,就象我们又想保留高山,又想填平大海是一样地不可能,除非把海底架空或到月亮上取土;也象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赌博不败秘术,也不能让赌博的都赢钱一样。即使我们运用回春妙手救活了一些贫困破产的企业,也是道婆子驱鬼——兴一家、灭一家,或者说救了小羊,又饿死了狼,或者挖一个坑去填另一个坑,毫无意义。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内,如果谁要为“今年又有××家企业脱困”这样的消息欢欣鼓舞的话,就说明他不懂辩证法。

竞争是残酷的,贫困破产是必然的,任何的贫困破产都不能去同情。古人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优胜劣汰看起来很残酷,其实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再说,不管谁赢谁亏,反正是肉烂在锅里,只要不亏到外国去就行。所以,政府对待贫困破产的企业,最好的态度就是冷眼旁观,让它们自生自灭。政府只要做好残兵败将的安抚工作,以护好“赌场”的秩序,对得起自己提的抽头就行了。

下面举一个较实际的例子,对商品社会里的剥削、贸易掠夺、赢亏等作全面说明。已知在一个经济封闭的部落里,有若干户农民,平均每个工日产小麦两斤,售价为1圆/斤;有一个炼铁匠,平均每个工日炼铁十斤,原料自产,售价为1圆/斤;有一家铁匠铺,内有三名雇工,平均每个工日打造斧头两把,每把斧头耗铁一斤,售价为5圆/把,每日缴税5圆,每个雇工的日薪水为1.5圆。假设某一天,铁匠卖掉六把斧头后,发去4.5圆的薪水,缴了5圆的税,又买回六斤铁,14.5斤小麦;炼铁匠卖掉六斤铁后,买了一把斧头、一斤小麦;农民卖了15.5斤小麦后,买了三把斧头,手中还余0.5圆,试计算这一轮交换中各家的赢亏及纯收入。
解:

⒈ 计算各种商品的价值:
小麦:因每个工日产小麦两斤,故小麦的价值=1/2=0.5工/斤;
铁: 因每个工日产铁十斤,故铁的价值=1/10=0.1工/斤;
斧头:因每个工日产斧头两把,故雇工在斧头上新创造的价值=1/2=0.5工/把,
又因每把斧头消耗的原料价值为0.1工,故由公式(1)得:
斧头的价值=0.1+0.5=0.6工/把。
⒉ 计算各家的赢亏及纯收入:
炼铁匠:卖了六斤铁,买了一把斧头、一斤小麦。
因一把斧头的价值为0.6工,一斤小麦的价值为0.5工,
故卖六斤铁的总收入=0.6+0.5=1.1工。
又因六斤铁的总价值为0.6工,故由公式(18)得:
赢利=1.1-0.6=0.5工;
又因炼铁匠投入的原料成本为0,故由公式(17)得:
纯收入=1.1-0=1.1工。(这1.1工的纯收入,包括自己创造的0.6工,掠夺来的0.5工。)
农民:共卖15.5斤小麦,买了三把斧头,还余0.5圆。
因三把斧头的价值为1.8工,余下的0.5圆钱的价值不能确定,
故卖15.5斤小麦的总收入可记为:1.8工+0.5圆;
又因15.5斤小麦的总价值为7.75工,故
赢利=(1.8工+0.5圆)-7.75工=-5.95工+0.5圆。
又因投入的原料成本为0,故
纯收入=(1.8工+0.5圆)-0=1.8工+0.5圆。
铁匠:卖了六把斧头,得30圆,发去4.5圆薪水,缴了5圆税,买了六斤铁、14.5斤小麦。
由公式(7)得:薪水价值=(4.5/5)×0.6=0.54工(0.9把斧头的价值),
因三名雇工在六把斧头上新创造的价值为3工,故
剩余价值=3-0.54=2.46工;
由公式(11)得:捐税价值=(5/5)×0.6=0.6工(一把斧头的价值);
由公式(12)得:净剩商品量=[30-(4.5+5)]/5=4.1把(铁匠用4.1把斧头换铁和小麦);
由公式(13)得:净剩商品的总价值=0.6×4.1=2.46工;
因六斤铁的价值为0.6工,14.5斤小麦的价值为7.25工,
故铁匠的总收入=0.6+7.25=7.85工;
由公式(18)得:赢利=7.85-2.46=5.39工;
因六把斧头共耗铁六斤,价值为0.6工,故由公式(17)得:
纯收入=7.85-0.6=7.25工(包括剩余价值2.46工、贸易掠夺价值5.39工,去掉捐税价值0.6工)。

因为农民还余下0.5圆,铁匠还欠外界0.1把斧头,所以这一轮交换还没有完全了结,因此总的赢亏不能正好相抵。从这个例子大家还应该看出,在全部参与交换的商品中,15.5斤小麦的价值是农民创造的,为7.75工;六斤铁的价值是炼铁匠创造的,为0.6工;六把斧头的新增价值是三名雇工创造的,为3工,但通过交换及付薪水及缴税后,价值被重新分配,农民得到了(1.8工+0.5圆),炼铁匠得到了1.1工,铁匠得到了7.25工,三名雇工得到了0.54工(薪水价值),政府得到了0.6工(捐税价值)。所以说,商品交换的过程,就是掠夺和被掠夺的过程,也就是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㈧ 富裕个体致富的秘密

市场经济下,不管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时期,总有富人、富国、富裕的地区和行业,那么这些富裕的个体,致富的秘密是什么呢?它们拥有的财富是它们自己创造的吗?
我们来看看公式(20): 纯收入 = 产品主人自己创造的价值+ m + 贸易掠夺价值 - 捐税价值。这个公式告诉我们,那些富裕个体的财富的来源有三个,一是自己创造的价值,二是剩余价值,三是贸易掠夺价值。由此公式可知:

如果一个人,自给自足,也没雇工,也不和外界进行商品交换,即公式中的剩余价值=0,贸易掠夺价值=0,那么他的财富的来源就是自己创造的价值(按理来说,自给自足之下没有价值,但是这里为了比较,就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有剥削,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商品交换,没有贸易掠夺,例如奴隶主或早期的地主,那么他的财富的来源就是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他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其他人差不多,因为大家平均起来每个人劳动一标准天创造1工的价值,所以他每天创造的价值不会比平均数高多少,所以按理来说,如果仅凭他自己创造的价值,他不会比别人富裕多少,会比较接近于平均数,而实际上他拥有的财富比平均数高出许多,比穷人高出的更多,那么他这多余出来的一部分就来源于剩余价值,所以他致富的秘密就是剥削。如果一个人,他没有剥削,只有商品交换,例如没有雇工的个体手工业者或农民,那么他的财富来源就是自己创造的价值和贸易掠夺价值。与上面同理,他致富或致贫的秘密就是贸易掠夺。而资本家呢,他们既有雇工,又参与商品交换,那么他们致富的秘密就是剥削和贸易掠夺。那些富裕的地区和国家,它们致富的秘密也是这两个,既剥削外界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又对外界进行贸易掠夺。那些富裕的行业,致富的秘密就是剥削和贸易掠夺其他行业。

可见,市场经济下,富人、富国和富裕的地区等个体之所以富裕,并不是因为它们自己创造财富而富裕的,而是因为剥削和贸易掠夺才富裕的。而剥削和贸易掠夺发生在分配环节,不能使财富增加,因为在生产环节,财富的总量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剥削和贸易掠夺只是使财富发生转移,向少数人身上集中。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把许多筷子都截掉一截往少数筷子上接,本来一样长的筷子结果变得有长有短,但是总长度没变。因此我们说,富人富裕,并没有使社会财富的总量和总价值增加,只是他们把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和价值聚拢到自己身上。而且又因为不可能人人都剥削别人,人人都贸易掠夺别人,所以富人不可能带动穷人致富,市场经济下,必然总是有穷有富。富是穷的根源,穷也是富的根源。


㈨市场需求和生活需求

市场需求和生活需求(也叫生活需要)是不同的,必须能把它们区分开来。

我们现在经常说“需求”的问题,如需求不足、需求旺盛等,其实,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市场经济时代,所以这里所说的需求都是暗指市场需求,用句时髦的话说,现在“需求”的默认值是“市场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什么是市场需求呢?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在市场经济里,假设你需要某种东西,而你又有钱买,能买的起,而且正拿着钱焦急地等着买,那么你的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因为商人认为这时市场上正需求这种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形成市场需求有两个必要条件:一 人民在生活或生产上需要某种东西;二 人民有钱购买。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假设大家都象乞丐一样穷,虽然需要面包,但是没有钱,面包卖不出去,所以商人就认为没有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认为大家都不需求面包;假设大家都象一样财主富,已经吃腻面包了,或者家里的面包吃不了,虽然有钱,但是暂时不想买,也就是大家不再需要面包,那么这时商人也认为没有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认为大家这时都不需求面包。

知道了什么是市场需求,那么也就知道了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就是:在一定的价格下,需要某种产品而且又能买得起这种产品的一些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例如,电脑是4000圆一台,有十万个人每人需要一台电脑,但是只有一万个人能买得起,那么在4000圆的价格下,电脑的市场需求量就是一万台,就是那一万个人的需求量。

可见,要想增大市场需求量,只有三个办法:一 降低商品的价格,使原来接近能买起的人现在也能买起;二 刺激富人消费,例如刺激那个财主撕开肚皮吃面包,使他多买;三 寻找新市场、新人群,例如到没有面包的地方去推销面包。

什么是生活需求呢?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生活需求是人天生就有的需求,和有钱无钱没关系。为了生存,为了活得更好,人总要需求某些东西,这样的需求就是生活需求。例如,人一生下来就得吃饭、穿衣,这就是生活需求。乞丐虽然没钱,但是他看到别人有轿车,他也需要轿车,这也是生活需求。

生活需求有这样三个特点:一 每个人的生活需求都是一样的。例如,你需要面包,他也需要;你需要轿车,他也需要,而且你喜欢最高级的轿车,他也喜欢。这个是不要挨家挨户调查的。当然,也有特殊的人,需要不同。例如残疾人需要轮椅,老人需要拐杖,近视眼的需要眼镜,这些特殊需求要单讨论。不过,这里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暂时不考虑特殊人,只考虑正常人,即把所有的人都抽象起来,认为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人。二 生活需求随着新产品的产生而增加。例如,昨天没有空调,那么人们就不需要空调;今天生产出来空调了,那么人们在生活上就需要空调了,生活需求增加了。三 人们对某种消费品的生活需求量是稳定的。假设社会有1000户人家,每家需要1套住房,那么这个社会就需要1000套住房,这个量是稳定的。假设今天生产出来第一台空调了,那么你就应该知道社会需要1000台空调,如果资源和生产力允许,那么你就应该把1000台空调列入生产计划。这个量也是稳定的;也是不需要调查的,你需要,别人就需要,察己而知人。

市场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关系是:
一 生活需求是市场需求的基础,没有生活需求就没有市场需求。例如你在生活上不需要拐杖,那么商人卖给你拐杖你是不会买的。只有既有生活需求,又有钱,才会有市场需求。
二 生活需求量大于市场需求量。上面我们就证明了,市场经济社会里总是有穷有富,购买力不同,那么一些钱少的人,他们在生活上需求的东西因为缺钱而买不起,所以市场需求量小于生活需求量。例如,现在社会有1000户人,对住房的生活需求量是1000套,可是因为能买起住房的只有100家,而且1家买1套,那么住房的市场需求量就是100套,小于生活需求量。

市场经济里所说的需求都是指市场需求,它的教科书里所教的需求也都是指市场需求,它从来不提生活需求,学生们也不知道有个生活需求。市场经济为有钱人而生产,对于穷人,它则认为他们不需求,掩盖了穷人的生活需求。例如,一个房产调查员向大街上的一个行人调查:“你要买房子吗?”那人说:“我不买,我买不起。”那么这个调查员就说这个人不需求房子。其实那个行人在生活上是需求房子的,而这个调查员却说行人不需求房子,这里调查员说的需求指的是市场需求。大家看看,这就把人的生活需求给掩盖了。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还有个生活需求,买不起,不等于生活上不需求,只是没有市场需求。

计划经济是为全体人而生产的,计划经济里没有市场,所以它所指的需求是生活需求。只要你是人,而且只要你参加劳动,那么计划经济就为你生产,产品就有你的一份。例如,假设社会有1000户人家,而且每个人家都参加了劳动,那么对于住房来说,计划经济就要计划生产1000套,每户都有一套,不漏一家;对于衣服来说,每人都有一身或几身。

过去,有人攻击计划经济,说需求是复杂多变的,计划经济里根本无法计划。其实这是他们不知道市场需求和生活需求的不同,把需求完全理解为市场需求了。市场需求确实是复杂多变的,比方说一个人原打算买房子,可是因为生病,就不买了;有钱人想买最高级的电脑,钱少的人想买低级的,究竟生产多少高级的,生产多少低级的,厂商很难把握;有10000个近视眼,当中有多少能买起眼镜的,有多少能买起高级眼镜的,这也很难掌握,等等。而生活需求呢,上面就说了,人的生活需求是稳定的,根本没有多大变化,很好计划。例如,那10000个近视眼,就给他们生产10000副眼镜就是了,不要调查谁“要”谁“不要”。当然,生产多少200度的,多少300度的,这是需要调查的,不过这个调查就简单多了。至于眼镜的级别,当然要根据社会的情况来决定——如果社会的资源充裕,当然尽量生产高级的,如果社会资源不充裕,生产中低级的就行了。

因为生活需求量远大于市场需求量,又因为资源和生产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不限制消费,计划经济里,永远都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例如,当第一辆轿车生产出来的时候,这时整个社会里每家都想有一辆轿车,社会要想满足人民的这个需求是很困难的,实际生产量远远不够需求量。而市场经济里就不一样了,市场经济里,当第一辆轿车生产出来的时候,虽然整个社会每家都想有一辆,可是绝大多数家庭都买不起,市场需求不多,只要生产少许的给富人就行了,稍微生产一点就马上相对过剩。

计划经济里,因为人民的需求很大而必然造成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很多习惯了市场经济理论的人,可能认为这是好事——供不应求,生产始终旺盛难道不好吗?这可是市场经济求之不得的——实际上这是坏事。要知道,不管是市场需求还是生活需求,需求越大,消耗的资源就越多,社会就越贫穷,人民的需求大永远都是坏事。所以计划经济里害怕人的生活需求太多太高级,害怕出现供不应求。因此,如果资源和生产力不允许,计划经济应该限制人的生活需求,只让人们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不提供给人们高级的生活需求。这样就能使整个社会长久地、稳定地生存下去。例如,如果资源、环境、生产力等不允许人们都拥有轿车,那么计划经济里就不生产轿车,或者只生产少量的用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没有轿车,所以大家也就不攀比,也就没有治安问题。

而市场经济里,因为都是各自为政,各赚各的钱,所以就没有人为整个社会的前途担忧,没有人为资源担忧,商人都害怕市场需求不足,都想方设法扩大市场需求。即使有些社会人士为资源担忧,他们的呼吁也没人理,阻止不了市场经济对资源的无节制地开采。这就好象一大队人流都向前跑去抢财宝,社会人士大声呼喊前面有悬崖,阻止人去,但是人都疯了,哪有人理睬他,最后他也被人流裹着去了,一起掉进悬崖里。所以,单从市场经济刺激需求这一点来说,市场经济就是不合理的,应该消灭市场经济。

关于计划经济里害怕生活需求太大,市场经济里害怕市场需求太小的问题,我打个比方。假设你是个开商店的,你的孩子天天向你要巧克力吃,要鞋穿,等等,这就是他的生活需求,你就非常害怕,因为他的需求量越大,你就越穷。而你邻居的孩子,天天向你买巧克力、鞋等,他这就是市场需求,你就希望他的需求越大越好。可是,不管是谁的需求,就算是你邻居孩子的市场需求使你发了财,但是你邻居孩子在过量消费的时候,整个社会的财富还是减少的,对整个社会还是个坏事,这个不能不知道。

总起来说,大家要能知道,除了市场需求之外,还有个生活需求,要能分清这两种需求的不同含义。还要知道,市场经济里既存在市场需求,也存在生活需求,但是市场经济只为市场需求而生产,不理会生活需求;计划经济里只存在生活需求,没有市场需求,计划经济为生活需求而生产。


㈩商品的生产规律

第三节中已讲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比例最好由政府根据自己国家或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这样最有利于国家或社会的稳步发展。可是在商品社会里,政府是无权调节生产和消费的,生产和消费是由市场调节的。政府倒落个清闲,只要给企业打好场子,让它们安心厮杀,最后等着吃抽头就行了。

那么市场是如何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呢?

由于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交换其它商品,所以各种商品的产量必须协调,当一种产品的产量很高时,就要求其它产品的产量跟上来,“孤阴独长”不行。也就是说,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或一定的价格下(如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一把斧头换一尺布),各种商品的产量必须符合这个比例。否则,就必然有一些商品找不到交换对象,造成过剩,被迫停产。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时世界上只有两种商品:斧头和小麦,而且这时斧头和小麦的通行交换比例是1把斧头换20斤小麦,那么这时就要求社会上每生产1把斧头,农民就得生产20斤商品小麦。如果不符合这个比例,假设斧头有10把而商品小麦只有100斤,那么就要有5把斧头找不到交换对象而相对过剩,斧头就得停产,尽管这时斧头的产量还远远达不到全体人民的需要量。所以说,商品社会里的各行各业就象被链在一起的一大群男女老少,产量互相制约着,哪个如跑得太快,非被摔得鼻青脸肿不可,很符合“木桶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商品的产量不仅受其它商品产量的制约,而且还受具有消费它的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的制约。前面我们就已经证明,市场经济下必然有穷有富,这样就必然有许多人的产量很低,或薪水很低,因而就造成他们的交换能力很低,或者说购买力很低,他们就必然交换不起或购买不起一些价格比较高的商品,只有富人才买得起,因而这些商品的产量也就受到了这些富人对这些商品的需要量的制约。

例如,在一个经济封闭的区域里,有三十户农民和一户木匠,木匠专门打造马车,当时马车与小麦的通行交换比例是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三十户农民中有一户是地主,他们共有剩余的小麦两万斤,但其中地主占一万斤,请问木匠应该打造几辆马车才合适?虽然三十户农民对马车的最低需要量是三十辆,但是因为他们只有两万斤小麦,所以木匠最多只能打造二十辆。但是二十辆就一定能全部卖出去吗?由于两万斤小麦被地主占了一半,其余的二十九户农民平均每户才有三百多斤,有的有200多斤,有的有400多斤,没有一户能交换得起,或许能有几户愿意凑起来换一辆,而地主最多需要两辆,所以木匠最多打造三辆就够了。在这个村庄里,地主和那几户凑起来换马车的农民是具有消费马车能力的消费群体,他们对马车的需要量是三辆,所以马车的产量不能超过三辆。如果再假设马车的平均寿命为10年,那么10年之内地主都不再需要马车,如果其他农民在这10年之内仍然买不起马车,那么这10年之内木匠都不能再生产一辆马车。

这个例子说明,一种商品的产量虽然受其它商品产量的制约,但是因为市场经济下必然存在着少数人(例如地主和资本家等)占有大量财富,许多人购买力很低的现象,而且富人的需要量也是有限度的,所以一种商品的产量最终是受具有消费它的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的制约的。

所以市场规律要求: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或一定的价格下,任一种商品的产量均不能超过具有交换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即它的市场需求量。这就是商品的生产规律。如果一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这个需要量,就是过剩。过剩就要降价,以增大具有交换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如果不降价或无降价余地,该种商品的生产马上就要受到抑制。

因此,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是自动地相互制约的,这就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也就是传统经济学里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生产和消费之间这种自动地相互制约关系可用图三表示。

大家可以把这个图和图一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区别。因为市场经济里,政府无权控制各个商人的生产,所以这个图里没有阀门,这是和图一最大的区别。这个图中,泵1表示的是原材料生产厂,它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把资源加工为原材料(例如粮食、煤炭、钢铁);泵2表示的是消费品生产厂,它把原材料加工为消费品(例如馒头、蜂窝煤、自行车)供人民消费。容器E是封闭的,内部装的水表示原材料,它的容积表示的是某种原材料加工企业所能承受的产品的最大积压量。当这种原材料的积压量超过企业能承受的最大积压量时,企业就要停产或破产,即当容器E被充满时,泵1就停止工作。容器C也是封闭的,内部的水表示消费品,其容积表示的是某种消费品加工企业所能承受的产品的最大积压量。当消费品的积压量超过企业能承受的最大积压量时,企业就要停产或破产,即当容器C被充满时,泵2就停止工作。活塞S的位置表示的是消费品的价格,S的位置越高,表示消费品的价格就越高。S的下面是弹簧,S在图中所处的位置表示的是消费品的成本价格,即消费品所能降到的最低价格,此时弹簧被压缩到接近它的最短值。活塞S上面的水量表示的是容器C内的这种消费品被消费者的拥有量,即这种消费品已经被售出并且在消费者手中正在使用还没损坏的量。右侧从上到下有许多水龙头D,最富裕的人拥有最上面的水龙头,在活塞S上面的水龙头下都能接到水,即可以买得起这种消费品。



这个图表示的意思是:原材料企业给消费品企业提供原料,消费品企业生产的消费品提供给消费者。在这个系统里,消费品的生产速度(泵2的流速)不能高于原材料的生产速度(泵1的流速),人的消费速度(几个水龙头的总流速)也不能高于消费品的生产速度(泵2的流速),这就是泵1的流速制约着泵2的流速,泵2的流速制约着水龙头D的流速,即生产对消费有制约作用;反过来,泵2的流速也不能高于水龙头的流速,泵1的流速也不能高于泵2的流速,因为如果泵2的流速高于水龙头的流速,泵1的流速高于泵2的流速,容器C和E就要逐渐先后被充满,泵2和泵1就要先后停止,这就是水龙头的流速反制约着泵2的流速,泵2的流速反制约着泵1的流速,即消费对生产有反制约作用。这就是市场经济下消费量对生产量的反制约作用。图的最右边表示的意思是:当某种消费品刚问世时,产量很少,故活塞S的位置很高,这种消费品的价格也就很高,所以只有最富的人才能买得起。当这种消费品的数量逐渐增多时,富人就完全拥有了这种消费品,所以他们就不再购买,这时活塞S就被往下挤压,这种消费品的价格也就低下来了,次富的人也就能买起了。当活塞S被挤压到最低位置,即图中的位置时,所有能买得起这种消费品的人都已经拥有了这种消费品,市场已经不对这种消费品有需求,那么容器C内的积压量也就逐渐增多,直到充满。接着就要引起泵2和泵1停止工作。

正是因为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和消费对生产的反制约作用,所以要想正常运行,即整个系统要想长时间地正常工作,泵1、泵2、水龙头三处的流速必须正好相等才行。


可是实际上,三处的流速是不可能正好相等的,通常D处的流速总是小于泵2的流速,也就是说,通常总是有过剩存在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各种商品的生产速度、消费周期以及社会对它们的需要量不可能完全相协调,所以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或一定的价格下,各种商品不可能都正好交换完毕,总有剩余的,有不足的。还拿上例来说,假设木匠共打造二十辆马车,如果按一辆马车换一千斤小麦进行交换,就会有十七辆马车过剩,地主有八千斤小麦过剩;如果马车的价格降为一辆马车换三百斤小麦的保本价格,那么可能就有十户农民能换起,马车还会过剩七辆,地主也有八千斤小麦过剩;而其他十九户农民就没有马车用,处于贫穷状态。总之,不管按怎样的比例交换,它们都不能正好交换完毕,所以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产品过剩,这就迫使活塞S逐渐下降,当降低到成本价格的位置时,已经很难再下降,容器C内就会被装得满满的,企业已经生产不下去了,这时经济危机就出现了。资本家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市场,刺激消费。

这里我们拿住房的生产做个例子。假设现在建筑公司刚分工出来建造住房,人民一套住房都没有。当第一套住房建造出来时,活塞S就被从最高点挤下来一点,这时这套住房的价格最高,只有最富裕的人才能买的起。当后来住房越来越多时,活塞S就被挤得越来越低,住房的价格也越来越低,次富的人也陆续能买起了。当住房越来越多,活塞S被挤到住房的成本价格位置时,建筑公司就不会再生产了,这时就出现住房这方面的经济危机(因为仅以住房为例,所以不是全面的经济危机),当然活塞下面的穷人就不可能有住房了。


接下来房产商就要刺激消费。虽然穷人买不起住房,但是房产商却刺激富人买第二套、第三套住房,或者买别墅。等到富人买了住房,容器C内就会誊出一点空来,即活塞S又上升一点,这时住房的生产又能持续一阵子,但是活塞S还是降到原来的那个最低位置就停止了,所以穷人还是买不到住房,接下来房产商又开始刺激富人买房了。

为什么商人要刺激消费?因为不刺激消费,生产就进行不下去。生产停止,商人就没法赚钱了,政府也没有税收了,所以政府也支持刺激消费,而且还帮着刺激。只要那个系统中有水流动,商人就有钱赚,政府就有税收;没有水流动,商人就没有钱赚,政府就没有税收。


刺激消费,只能使富人更加浪费,穷人的生活需求更加不能满足,这本是畸形的经济活动,可是很多赞美的人却认为,刺激消费是正常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发展经济所必须采取的最完美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如果他们还知道有个计划经济,他们就会知道他们是多么可笑了。这就好比一个瘸子国里的人都拄拐杖走路,他们就认为拄拐杖是最美好的,如果他们到正常人的国家里去看看,他们就会知道他们拄拐杖是多么的不妙的了。又好象市场经济里的人全在一个垃圾堆里刨食,可是,他们却不知有一个一边计划,一边生产,愉快地生活的地方或社会。

过剩有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之分。绝对过剩指的是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它的全体消费单位对它的生活或生产需要量,造成有一部分卖不出去。绝对过剩极少出现,多数是相对过剩。相对过剩指的是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具有购买该种商品能力的消费群体对它的需要量,但却低于它的全体消费单位对它的需要量,即超过它的市场需求量。其实这是虚假的过剩。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想买的,买不起;能买起的,不想买。”

还拿上例来说,所有的农民都想买马车,但买不起,地主虽然能买起十辆,但是买两辆就够了,造成木匠的二十辆马车有十几辆卖不掉。但是,剩余的十几辆马车如果分配给农民,仍然不能满足全区域人的需要,所以这是虚假的过剩。再拿当今社会来说,穷人需要住房、需要空调、需要轿车,但买不起;富人能买起住房、能买起空调、能买起轿车,但他们不买,因为早就买得很多很多了,什么都不缺。置厦万间,夜宿不过七尺;积粟千仓,顿餐仅止满腹,买那么多干什么,他们肯定要把钱存放起来,这也造成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因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就无法继续,生产与销售陷入僵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2-5 02:49 , Processed in 0.0804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