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16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會議的“機會成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14:2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會議的“機會成本”

近年來很多人喜歡開會,大事小事、有事沒事總要找個理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尤其是現在大興“會議經濟”之風,開會就成了招財進寶的冠冕堂皇的招牌。但我們常見到的卻是臺上講者吐沫橫飛,台下聽者懨懨欲睡。“一些老大難”問題並不因開會而有額外起色,順利的工作也不會因缺席一兩次會議或漏聽一兩個指示而受阻。日子照樣過,事情照樣做,當然會議也照樣開。

研究者對於會議氾濫做過各種各樣的探討,見仁見智。但就經濟學角度來看,衡量一次會議的意義則不能不考慮其機會成本。

其實,喜歡開會不獨是中國的“專利”,對於開會採用機會成本的經濟學方法研究當然也不是筆者首創。根據一家研究機構對美國最大的1000家企業的200名老總所做的調查,老總們估計在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中,平均15分鐘用於打電話,32分鐘用於閱讀或抄寫不必要的備忘錄,而竟然有72分鐘用於不必要的會議。可見,開會不僅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在十分注重效率的西方也司空見慣。華盛頓和日內瓦似乎也是因開會(開得多、開得大、開得高)而開出了名,這無疑給美國和瑞士帶來了效益,但是對於世界和整個人類未必就有同樣的效益。現在看來,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不僅是人類和平與環境污染,似乎還有開會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社會學家尤其是經濟學家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著名的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早在筆者呼籲之前,就作了大量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他認為,不必要的會議難以控制,重要原因在於人們忽視了機會成本。“無可否認,每個會議都具有一定目的,通常我們只能在會後對會議的必要性下結論。要命的是,企業在安排會議的時候,常常因為不必為參加會議的人額外付錢,便相信會議的成本為零。他們忘了,如果不開會,這些工资很高的老總們會去做別的有用的事情。”

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洋洋灑灑的分析之後,還自信地開出了這樣一個醫治藥方———主要是糾正人們對會議“零”或“低”成本的認識,加強與會者的緊迫感,以提高會議效率。他建議,在會議室顯眼處設置一塊計時牌,累計並顯示全體與會者的工资數額,直到會議結束。舉例來說,20名工资為45美元/小時的與會者參加的會議,每小時的成本就是900美元。此外,還可加上諸如會議室的使用成本和組織費用等。有了這塊分秒必爭的計時牌,“時間就是金錢”便真正成為一種壓力。對他的這種設計,這位經濟學家頗為得意。他說,試想,當薪金數位跳到四位數時,還有哪個大老闆願意付錢讓一群職員毫無成效地空坐下去?還是長話短說為妙,趁早結束會議,把職員送回各自崗位上為公司多幹活吧!

當然,這種度量應以時薪制為前提。經濟學家的錦囊妙計,企業家可以仔細斟酌,政治家能否量體裁衣?對於非開不可的會議,日本的老闆早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在空蕩蕩的辦公室,大家都站著說話,沒有舒適的桌椅,沒有香甜的咖啡,更沒有免費的午餐。
2#
发表于 2011-11-10 14:27:41 | 只看该作者
会前有准备,
会中有主题,
会议有时效,
会后有追踪,
开那种无时效的会议简直就是浪费金钱......
3#
发表于 2011-11-10 14:27:47 | 只看该作者
有会无议,有议无果,有果无行,这是中国人的开会大忌!
4#
发表于 2011-11-10 14:27:5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们的会太多的都是有议无果的呀,唉,无奈,中国特色的会议,呵呵!!!
5#
发表于 2011-11-10 14:28:16 | 只看该作者
开会好啊,名正言顺不用干活了。管理者主要的作用就是开会。经济学家研究的是人类的共性,开会的机会成本。中国还有另一样东西,就是孔老夫子的“正名”,干什么事都要师出有名,在国有企业里,在私下的谈话中,你发现每个人都是理论家,对问题看的一清二楚,但一开会,什么都变了,“庙堂之语”自有他自己的逻辑,哪怕是真正想干实事的人也必须学会这套语言。你不开会,干的事情再多,也是白干,使入不了“正史“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2 22:50 , Processed in 0.0395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