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2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质管理工作难于开展的根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6 09:4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企业品质管理制度,起源于美国。因为泰勒等人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而将工厂的分工更为明确,每个工人只要负责产品的某一部分的生产。工人们不再直接面对使用者的品质判定,甚至不用对最终产品的品质负责,这样带来的恶果是生产者对品质的不重视。而经理们应对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将品质管理部门从生产管理部门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部门。这是现代品质管理制度的起源,这些内容,在朱兰品质手册或其它介绍品质历史的书籍中都能找到。
这一制度的形成,颇有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制的味道,可以说,是适合于美国这种具有高度民主意识的国家的。两百多年的民主历程,让美国人习惯了三权分立或者制衡的做法。品质管理部门对制造部门在品质问题上的制衡,在他们看来,是当然的合理要求或者家常便饭的事情。就如美国总统也对官的判决要尊重而不干涉一样。
而几千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集权统治,让国人习惯了一人独裁的思维模式,“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啊!虽然在五四时间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大有改变这个千年集权的国家的趋势。但是后来的发展,还是让中国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这个模式,集权的思维仍然无法脱离。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到中国企业(包括大部分的台湾与香港企业)中来,不过是二三十年的时间。整个国家的民主思维还没有强化,怎么可能很快习惯在一个企业中运用这种民主模式。大家还是习惯什么事情有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当然就是老板。老板,就是一个企业中的“真龙天子”。在老板决策之外的事情呢,不是相互制衡,而是要争夺控制权。谁能够强势,谁就拥有控制权。而规章制度,权责分工,只不过是强势单位(或个人)行使控制权的一个幌子或工具而已。部门的地位,往往与主管的地位相当。主管强,则部门强势,主管弱,则部门弱势。
所以,在国人的企业中,才会有生产与品质部门对立甚至对抗的现象。而这时候,品质部门的惟一做法,就是上报老板,请求决策。老板往往是以生产和业务为重心的,品质部门在这种争夺中,十有八九会成为受伤的单位。所以,国人的企业(包括其它资本,但是中高层由国人担纲的企业)中,就常常能听到品质部门“品质难做”慨叹。
要改变品质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整个国民的民主意识的强化,以适应现在的品质管理制度。但这可能需要整个国家制度的改变才可能做到。W; (美国建国之初,大部分人也还是想要有一个国王来治理。但开国精英们最后议定的制度,运行了两百多年之后,才培养了国民的民主意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有生之年,我可能看不到了。V;
二是寻找适合国人思维的品质管理制度。但是,这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力之外。不知我能不能等到品质精英们的创造。
我的个人之路:
做了几年的品质管理之后,我最终决定放弃单纯的品质管理,转而寻求对生产的控制。将生产、品质管理统统纳入我的管辖范围,然后,在品质管理部门中培养强人,或将生产与品质管理的主管进行轮换,让他们习惯换位与制衡的思维。但是,这只是我的个人之路,也只能在现在的公司中去试行。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09:42:50 | 只看该作者
本贴可能被删,所以,在此声明:以上观点纯属个人建议,与标准下载网站无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0-27 17:22 , Processed in 0.0907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