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5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做多错”的大智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5 01:0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日两只闹钟在闲聊。甲钟抱怨道:“我昼夜忙于走时,偶尔出错主人非骂即怨,甚者还动粗。而你多月休停,却悠哉安哉卧着舒坦,真是让人羡慕!”乙钟黠意地说:“啊哈,既然走时不准,还不如不走呢!吃力不讨好!”不日,主人在收拾房子时将乙钟弃于垃圾桶。不月,主人购得新钟又弃甲钟于垃圾桶。
现实中,我们常陷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如不做”的泥潭中。

一个人做得越多,依概率学推理,其犯错的机率就越大;同样,其犯错的次数越多,挨骂的次数也就越多!多做了事却经常被骂,反而不做事的人看起来悠哉安哉,特别是现阶段国内民营企业管理还不是很规范,大多在责、权、利并不是很对等的前提下,“聪明”的人们于是乎便有了一些想法,而企业里也就表现出下面的一些形式:
1、 为什么又是我?
2、 这件事不归我管!
3、 我考虑考虑,以后再说
4、 我不太清楚
5、 我得请示我的上司……
以上几种表现形式,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所谓“聪明”的人们是犯了职场中的一种慢性病,称之:“习惯性懒惰综合症!”得了此病的职场中人,已将之上升为无意识的习惯,且还自认为老成;反倒忘记了自己正钻进狭隘小我的死胡同,而失去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被否定是因为还在被关注”,“被批判是因为还有价值”。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在面对“做得多、错的多、被否定的多”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那是耻辱,并不能深层次的认识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关爱”。可惜的是,既然认为是耻辱,却没有纠正的动作发生。开始是怕被否定,继而逃避否定,所以最后大多数人最终都选择了放弃,直到连自己也被放弃。
如何彻底纠正“习惯性懒惰综合症”呢?民企治理专家团队结合部份代表性民企案例和人性分析,试着开出以下几味药方:
1、 思维转变
要从根本上转变习惯,就必须先从个人思维也就是价值观上转变。要意识到多做的大智慧!其实,我们在尝试多做一件事情的同时,虽然自身也付出了精力和时间,但你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做事的过程中获得了锻炼,工作业绩也获得了很好的提升,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这是为你带来的显性价值!而为你带来的隐性价值,包括融洽河蟹的人际关系,上司及协力部门对你的良好评价等等,这些都是认你获得职场加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小事做起
转变习惯最好的方式是从小事做起。《汉书》记载:“阳朔中,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莽,从一介书生到夺取西汉王朝政权,靠得就是把多做养成了习惯。
3、 适当的拒绝
凡事皆有章、有法、有度!过多的负重也可能使你不堪重负。多做并不意味着盲做,要知道分清哪些事是该做的,是附加值高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是没有附加值的。
4、 量变到质变
只有当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发生质变。多做事的习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寂寞的过程。只有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才有可能有力量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从前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而增加错误的机会就是多做!所以,少做并不代表不愚蠢,多做也意味着大智慧。 努力做到“在顺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努力求知”,主动迎接挑战,跨过面前的这道坎,只要你坚持不懈的耕耘,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2#
发表于 2011-11-5 01:04: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对啊,事情做的多不一定好,要每件事做好,才好
3#
发表于 2011-11-5 01:04:2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和我们以前的老大一样,要求多做,而且多做多错,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不知道对不对,不过从他的经历和最后的能力来看,对错参半!
4#
发表于 2011-11-5 01:04:30 | 只看该作者
工作多,事情杂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点错,,,相信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我的宗旨是,可错一错二,不可错三错四!!!!
5#
发表于 2011-11-5 01:04:36 | 只看该作者
做得多,错得多,好理论,。,。。。
6#
发表于 2011-11-5 01:04: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思维非常人所有呀...心境至高.难以学模呀..只能用心去意会!!
7#
发表于 2011-11-5 01:04:48 | 只看该作者
记住: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5 07:58 , Processed in 0.0961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