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30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9 19: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读了崔卫平的《人既有尊严又有邪恶(二)》这是对于08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浪潮》或(魔鬼教室)的观后感。我一直都有看影评选电影的习惯,也有看过电影再去看影评的爱好,这部电影我没看过,读过影评后,我把这部片子列入下载清单,这应该是一部好电影。

虽然我没看过这部片子,从影评的字里行间透露的情节,却唤醒了我尘封的记忆,是我在韩系公司的记忆。相似的培训内容相似的情节我都亲自经历过,建立团队,同样的制服,同样的行为,同样的礼仪,通过同化消除个性,从而导致人对团队的认同,对纪律和团体的依赖,变成某某公司人,某某社人,某某班人,反正就不是某某人,更不是某人,我和你。

我算得上是工科生中的另类,因为我本来就是喜欢文史更多,只是在人生选择的时候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才学了工科,所以我一直都有读各种社科,文艺类书的爱好。我们那个年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似乎一夜间就有了尼采,卢梭,萨特,弗洛姆,弗洛伊德...,有了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这样让人难懂的二十世纪现代文学,顶着文艺青年的我,也就踏踏实实地去读《精神分析引论》,《成为你自己》,《实现者》,《梦的解析》等等与心理学和行为学和哲学有关的书。当我加入这家韩系公司的时候,我发现我与他人的不同,当其他人会为融入团队,消除个性而欢呼雀跃,我却对此心存问号,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总部的培训中心,有一个姓刘的高级讲师,他的思维方式和学识都让我欣赏。当时公司要做一种类似拓展的团队建设活动,我在休息的时候和他探讨了这个问题,我说在我看过的西方的理论里,这样的活动就是洗脑中的一种,是通过群体无意识替代个人意识,这样做除非有特别的需求,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有害的。有特殊需要的如军队,士兵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共同战斗,只有服从纪律才能形成战斗力,一个合格的士兵即便面对的敌人是自己的父母也会将他们消灭,因为他是士兵,只是一个特殊的战争单位。拓展还是类似的团队建设,在加深群体认知同时也加深了排他性,很难说获得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只是这是最快速的一种团队建设方式,是团队建设中的毒品,精神鸦片,会害人的。 刘很认真地听,没有反驳,然后给我一个标志性的微笑说:“给你个意见,你去欧美公司吧,你说的是对的,但不符合韩国的文化,你如果无法适应会很难受。”

后来我离开了韩系去了美资的公司,公司也搞team-building 我按照习惯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到了地方才发现,原来就是玩,在一起吃饭,游戏,运动,聊天,谈生活,吹牛,唱歌,跳舞,骑马,照相...在这里没有经理,没有主管,只有张王李赵,ABCD。team buidling 的目的是让大家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认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融合,不是建立一个团体,让这个团体异化于社会,让其成员异化于社会人。

后来我一直在欧洲公司工作,参加过多次team building ,party ,也都大抵如此,而且可以带着家人,孩子参加。在欧洲公司里,你会看到工作中针尖对麦芒的冤家,在私下里两家关系很好,孩子在一个学校,两个人又在同一个红酒俱乐部情况,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的情况。在韩国公司里,相互称呼要带上级别,课长,部长,经理,team长,甚至一个小组长,在欧美的公司里相互只称呼名字。这个看起来没所谓的差异,其实在说明一个大的文化差异。韩国的是把公司建立成一个异化于社会的封闭的团队,因此团队内是要有纪律和等级的差异的,等级就代表了尊严,而欧美的公司是把公司看成社会的一部分,即便你是CEO,走在大街上,在别人眼中你还是Mike,Luca,Bob...,你的尊严不是因为你的职位,等级而是你的人格。

这两种团队建立方式,现在都存在,不同的管理者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但后者与前者的社会问题是不一样的。


------------------------------------------------------------------------------------------------------------------------------------------------------
人既有尊严又有邪恶(二)

2008年3月份在德国上映的 《浪潮》(又译 《恶魔教室》),导演丹尼斯·甘塞尔(DennisGansel)是一位34岁的年轻人,2004年拍过一部影片 《英雄教育》,关于1942年一所纳粹军官预备学校的故事,获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德国电影节最佳剧本奖,人们惊讶时下沉湎于享乐与电子游戏的年轻人怎么会持续关注上个世纪的纳粹现象。当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便以一种毫不犹豫的口吻说道:历史会在当下重复。当人们遭受贫穷、不幸或者其他原因,便需要一个看上去能够使他解脱的团体。几年之后他用影片进一步做出回答。

正如影片开头所表明的,这个故事来自真人真事。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大胆地进行了一场试验,在五天的时间之内向他的班级灌输整齐划一的集体主义和纪律性,最后导致的却是不可收拾的混乱结果。1981年这桩事情被写成小说《浪潮》,继而美国广播公司又制作了电视系列短片《浪潮》。由来自德国的年轻导演再次激活这个话题,则更加具有意义。电影剧本也由导演本人撰写,细节极为饱满、富有层次和有说服力,为极权政权如何诞生这种看似复杂的理论问题,提供了一部形象版的简易教科书,纪录片的拍摄风格也使得影片虎虎有生气。2008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独立电影节)上放映年轻导演的这部影片时,当年实验的发明人罗恩·琼斯出席了首映式。这样一部影片,也居然在德国获得了年度票房冠军。

这门叫做“独裁政府”的选修课与另一门课“无政府主义”一样,原意都是为了培育年轻人的民主观念。课堂上的高中学生对于“第三帝国”这类话题听得厌烦了:“又来了”。“这种事情反正不会再发生了。”“又不是我们做的,我们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背负着罪感?”实际上学生们所厌倦的不仅是这类话题,而是还有更多。酒吧里两个男孩这样的对话,多么像发生在上海或者北京的同样一幕:“我们这一代人想要反叛却找不到方向,因为所有价值观都不存在了。我们所缺少的,是一个能够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因此在年轻人party上喝过量的酒、做出猥亵的动作、有人吸大麻,寻求不同刺激,这也并不奇怪。

对于赖纳老师的针对性措施,我们就不应该感到陌生了,而是熟悉得不得了,因此,开头看这部影片是带着微笑的。第一步,将原来分散的圆桌式的课桌,集中为全部面朝黑板,取消任何其他的“课堂中心”;第二步,确立老师的最高权威,发言之前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之后起立发言,原先直呼其名“赖纳”要改为“文格尔先生”;第三步,“一起跟我做双腿运动”:“左、右、左、右、左、右”,教室里立刻发出雷人的咚咚声响。这种做法还有一个顺便的作用,就是向别人示威,文格尔先生进一步启发道:“维兰德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课就在下面,我想让我们的敌人吃吃天花板上落下来的灰尘。”在体验与他人的界限和区别中,教室里的脚步声更欢了。为了使得“我们班作为一个整体”而更加突出,重新安排的课桌根据这样的原则:一个 “好同学”搭上一个“坏同学”。

不同建议之间的争执,开始于是否需要穿上统一的“制服”。白色衬衫与牛仔裤,这不难办到,赞同的女生还给出了充足的理由:原来每天上学,需要考虑今天穿什么衣服,现在统一服装,便不需要操心了。同为女同学的卡罗则不同意,她从镜子里看出白衬衫不适合自己,内心深处也反感这种统一着装:“制服排出了差异,也排除了个性”。一个外号叫做“软脚虾”的男同学胆小懦弱,给别人弄来大麻却不敢收钱,在这项驱赶孤独的集体主义活动中(文格尔先生命名为“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他感到兴奋莫名,甚至将自己的其他衣服点上汽油,烧得精光。

穿上了统一服装的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团体命名:“恐怖小分队”、“梦想俱乐部”、“觉醒者”、“海啸”、“基石”、“核心”,人人都有一种自己正在干一件大事的感觉,最后决定取名“浪潮”,本片片名来源于此。统一服装、名称之后,接下来还要有统一的标志,男孩子们在夜晚将这标志贴编了大街小巷,有一条还出现在正在建设的高层市政府大楼建筑工地上,并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最后一项是统一问候手势,右手在胸前先俯下然后抬起,令穿上白衬衫的男孩女孩觉得很好玩,也很自豪。

学校有其他老师对于文格尔实验感到反感,包括他的妻子。但是,恰恰有家长来信支持,说自己的孩子这几天精神百倍,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教务长对这样的来信表示满意。后来有一位同学写下的有关体验,令人想起了文革时期我们这里年轻人的同样感受: “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然而,事情并不能够以个人一时一地的主观感受作为判断尺度。需要问的是,这个理想和目标要将这些年轻人带往哪里?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种团体需要不停地制造异己和敌人,不让组织之外的人加入他们的活动,哪怕是玩滑道这样的游戏。很可能,赖纳·文格尔先生一度也有些不能自持了。从未有过地被他人抬到这么一个权威高度,他多少有些顺水推舟,有些飘飘然,这才爆发了妻子与他之间的一场争吵:“这段时间你变成一个混蛋”,“你通过崇拜而利用他们”。紧接着,战场在班上一对男女同学之间展开。始终冷眼旁观、保持批判性的卡罗,被男友打得面部出血。男友开始反思卡罗所说的,这一切都失控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9:23:29 | 只看该作者
五天的实验结束,本来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但是成员们对于这样罢休感到不甘心。他们觉得需要开一个大会,讨论“浪潮”的前途。当被称之为“叛徒”的学生被“五花大绑”地押送到主席台上,身为教师的赖纳开始发话,承认自己做得过火了:“谁让你们这么干的?如果我说杀了他,你们就杀了他吗?”“回到我们原先的讨论——这样的独裁专制在今天是否能够再现,而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吗?”“我们以为高人一等,将所有反对我们的都排除出去,……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来。他继而宣布“浪潮结束”。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软脚虾”最不能接受解散“浪潮”的事实,在开枪打伤同学之后,他饮弹自尽。

在“恶魔教室”中呼唤出来的人性中的魔鬼,并不能够适时回到原处;没有人挑战的至高权力,最后变得不能控制自己所释放的局面。这场试验的运作原则,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树立权威、整齐划一和排除异己。在网上看到年轻人将这部影片又称之为《纳粹速成》,这些没有见过纳粹的另一代人,并不表明他们彻底远离了这种病毒。

这部影片有力地说明,所有这些导致灾难的因素,导致极权政府产生的因素,并不在别的地方,人们用不着到别处去寻找它们的起源,而就是埋藏在人们自己的人性深处,与人们自己人性中的黑暗一一相对,在人们自身人性中拥有肥沃的土壤。当然,它们也需要某些现实的浇灌,比如感受无聊、失落、孤独、空虚,这一切很容易被这样那样的名目收编,经常是它们单等一声号令,马上倾巢而出。顺便需要指出的,并不是所有人与人的联合,都只能导致类似的灾难。人们总是在寻求互相支持与联合,分而治之是专制统治惯用的手段。区别在于,这是一个允许个性与差异、包容五光十色的共同体,还是一个只允许一种颜色、一个权威的那种团体。

假如纳粹的现象也有可能重来,那么,其他还有多少历史可以再度上演呢?我们对于自身人性的估计,需要多么悲观才能够与之相适应呢?想到这个问题,不免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无论如何,感谢这部影片在今天给人们提供了诸如此类的思考。
3#
发表于 2011-10-29 19:23:35 | 只看该作者
人类历史上大致有两种思潮。一说是主义胜于生命,一说是生命胜于一切。发动战争时,他们多以前者为借口,而结束战争,又会拿后者作理由。千百年来一直如此重覆着。
----杨威利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9:23:41 | 只看该作者
不如说是田中芳树说的。也可以看看高达UC系列的作品,所有的战争都没有正义可言,放到微观,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是悲剧。若有时间也可以看看龙枪系列,正义可以是邪恶,正义可以是懦弱,正义可以是欺骗,人迷失在意识森林里不能自拔,纠结在善与恶之间,就像Tanis纠结在人与精灵之间,龙骑士steel纠结在光明与黑暗之间。
5#
发表于 2011-10-29 19:23:47 | 只看该作者
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讲究精细化的西方科学难免陷入细节而缺乏宏观认识。
西方的心理学有不少流派,无法说明谁对谁错,似乎大家同样有道理。而人类社会也在无法控制的周期性繁荣、衰败
6#
发表于 2011-10-29 19:23:53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人旁边站一个天使,天使旁站一个上帝,上帝再看着人类。
7#
发表于 2011-10-29 19:23:59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值得借鉴
8#
发表于 2011-10-29 19:24:05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沉重了些,政治人物操纵大众就是这样的过程,但大众大多时候就是“软脚虾”,总希望依靠团体。
你我都跳不出。
好文,收藏了。
9#
发表于 2011-10-29 19:24:1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你们也看银英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2-1 06:58 , Processed in 0.0648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