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87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久弥新的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7 00:2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作教我认识、走上品质管理的工作之路

前言:现在论坛上关于品质管理、ISO9000的现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品质体系管理顾问行业的发展前景的主题永远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直忙于项目,我没有太多去深入的思考。这些日子,手上的单子少了下来,前景问题是该好好的想想了。基于目前ISO9000咨询顾问的现状,我们这一行难道真不看好了吗?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回忆和回味着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从初次接触ISO9000到逐步认识了解品质管理,到走上专业品质管理顾问的经历。以下就是我在行业基本相同(一个国营大厂和一个世界知名的日本工厂),同样实施ISO9000体系,但有着不同管理效果的两 个工厂的一段工作经历的真实所见所闻和感受,就算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现在将此段经历陆续写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声明:纯属个人的经历,欢迎大家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重声我发贴的宗旨:以文会友、经验共享、共同进步。




大学毕业之后,我分配到成都的一家大型国营电子企业(有五千来人),从事一种陶瓷电子元器件的工艺设计开发的技术工作。
那时,工厂号称全国同类元件的最大工厂,我所在的分厂刚被评为一种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基地,心气很高。总厂领导经常到分厂来关心关心,在场内的宣传资料上,不断的宣扬整个项目的美好前景。分厂的另一个车间同时也承担一种军用元件的生产,利润很高,同时也很稳定,因此分厂厂长也信心十足的将部门精力放到863项目的产业转化上来。当时这个项目按说确实钱景看好,因为市场很广阔,产品供不应求,只要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产量能保证,就等着收钱吧。对于这个赚钱前提的成立,所有人都不怀疑会有问题,因为这个是863项目呀,是清华大学的专家研究出来的,并通过国家在本行业权威专家的评审,而且还进口了一套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正在调试待产。
在这个背景下我来到了这间车间,热火朝天的参与这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上班后,车间指定了技术组长L兄(技术组哥几个称之为大师兄,资格老地位高)带我进行从事陶瓷浆料的配制、成型工作。刚上班,没有人给我介绍什么,叫我到资料室领资料自己看,资料看了一个星期,我才有点明白自己要做的工作。
配制陶瓷浆料就是将已烧制好的陶瓷粉料(另一个车间制陶瓷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纯净水(真正的纯净水,比现在市面上的纯净水的纯度到了几个数量级,哥几个戏称用此水装瓶卖比做技术赚钱)混合后研磨,直到陶瓷粉的直径达到小于微米级后再将陶瓷浆料和有机粘合剂、纯净水、一些化学添加剂二次配料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需的陶瓷浆料。然后用配制好的陶瓷浆料进行成型加工再经后续加工得到电子工业最常用的陶瓷电子元件。陶瓷浆料的配置时整个工艺的开始,决定产质量量首要工序,很重要。按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关键工序。
我跟着大师兄不到一个月,只顺利的配了一次料,在第二次配料时就遇到了一次非常大的品质事故。我们将刚出炉的陶瓷粉料按规定的配方配料后,放进研磨机进行粉碎,到规定的时间后,我取小样进行粒度测试,结果达到规定的直径。大师兄宣布出料,也就是将陶瓷浆料从研磨机中取出来进行二次配料。我和二个工人师傅兴高采烈(当时大家刚领上月的奖金)的打开研磨机盖子,一下全傻眼了。一大罐子的陶瓷浆料像浆糊一样稠稠的(研磨后正常状态下陶瓷浆料应该是像山洪暴发的洪水一样褐黄色,粘度低流动性很好),不能从罐子里流出来,没有办法,师傅们只好用勺子把浆糊样的陶瓷浆料舀出来,边舀边叹气:下月的奖金看来要泡汤喽。
因为我才到厂不久,不知道原因,忙问为什么,他们叫我去问大师兄。大师兄告诉我,因为是新产品,出现这种异常状况的原因还没有弄清楚,以前也出现过一两次这种情况,估计原因可能是前面在烧制陶瓷料的温度有异常,导致加水研磨时出现异常,根本原因不了解。我接着问出现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大师兄说前两次都没有好办法,最后把二次配料的陶瓷浆料全倒掉了。我忙说,那可是两万多元喽(一罐陶瓷料材料钱都要二万多,还不算人工和其他材料钱)。大师兄说没办法。我着急问这次怎么办?大师兄说接着试。大师兄吩咐我按照正常的配方继续加有机粘合剂、纯净水、添加剂做二次配料,试一试这次情形是否好点。
在加入有机粘合剂之前,我多留了一个心眼,用一个容器将浆糊样的陶瓷浆料留了几公斤。正常二次配料后,我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出现,配好的浆料继续稠稠的,像浆糊一样,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加工。再试了加水等其他办法来试图降低浆料粘度,但都没有成功,最后请示分厂领导,将浆料倒掉。看着哗哗倒掉流向废水沟的浆料,我犹如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跑掉了,对于一月300多元薪水的我来说,二万多元无疑是一批巨款,那个心疼啊,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
二.攻关(1-----实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谈何容易。我大学的专业学的有机化工工艺(也不知为什么在联系工作的时候,工厂选择了我,因为同时进工厂的从事技术工作其他毕业生大都是电子类专业的,后来听主任说是为了专业互补才接收了我)。才参加工作,对电子元件和电子陶瓷生产工艺、性能完全没有经验。为了攻克难题,我马上向同事借了大量的电子材料的书籍,同时也忍痛购买了几本相关的工艺书进行恶补,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学习,我基本了解了整个陶瓷电子元器件的加工流程和关键的控制点,同时也熟悉了电子陶瓷的基本性能和烧制方法和控制要素。

经过分析,同时也请教了其他工程师的建议,我基本找到了发生问题的原因在于陶瓷烧结中温度异常,导致瓷料性能异常,在加水后进行研磨粉碎时整个陶瓷浆的PH值异常从而导致浆料的粘度发生巨变,使加工难以进行。

找到原因后,我留样的几公斤浆糊状陶瓷浆料,分成几份,进行测试,记录了我所认为有用的所有数据,同时也寻找正常性能的瓷料进行对比试验,测试对比数据。因为是工厂,没有很好实验室和试验设备,我千方百计的利用分厂的一切设备。一台试验用的小研磨机是我最急需的,因为正常的研磨生产设备不可能给我用来做实验也不能用来做实验,大设备一投料,最少五十公斤,一万来块钱,就是领导让我做试验,我这穷人家出来的小子还真心疼那份钱。没有试验用研磨设备,就无法进行二次配料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让我在一个旮旯弯找到了台制样用的小的研磨机。如此一来,我便可以进行模拟试验了。

厂领导特别是书记见我如此用功,也挺支持,不时给些鼓励,这对那时的我自然很是有些鼓舞作用。不过同时我也看出他们以及同事们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甚至有些人还在等着看我的笑话,要知道你算老几啊。那个小研磨机震动起来声音很大,由于研磨效果不好,通常一次试验要开机十几小时,由于研磨机放在车间,确实多少有些影响人。于是一看我要开机试验,就有人会调侃到又要地震了。

利用留下的浆料和以前的配料数据,经过几轮近二十多次的实验测试,我基本得到了我所要的数据的正常标准,同时考虑到电子陶瓷的特性(加工过程中不能引入即使是微量的其他物质,不然电气性能可要发生大的改变),我找到了一种添加剂,可有效的把异常的浆料各项指标调整到正常状态而又不会在电子陶瓷中增加新的元素,引起元件电性能的改变。实验刚有了眉目,留下的浆料用完了,不能进一步试验了。虽然我认为已基本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没有经过生产大样试验,心里也直打鼓,也不敢宣布我的发现。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7:42 | 只看该作者
就在我将数据整理完成时,离上次异常状况发生不到两月(记得在10月),我们配料时又出现了这种状况,短短三月出现两次这种状况,如果再这样损失几万元,分厂里也损失不起,更令人害怕的事如果经常出现这种事情,生产还怎么能进行下去,最初那个诱人钱景不就成了镜花水月吗?情况报告到车间和分厂,领导这下可真急了,急忙赶到技术组来问有什么办法。包括技术厂长、大师兄在内的人都不发言,这种沉默让我心理惴惴不安,没有人问我,虽然大家知道我一直在做实验。我该不该有些行动?
二.攻关(2-----成功

毕尽才参加工作不到三月,大家都沉默,就你能耐?由于有了前一阶段的试验数据底气,我鼓起勇气表示,如果大家信得过,就让我试一下。那时的我确实是稚嫩,无论如何想不到这样也会得罪人,这是后话。眼看也没有其他人吱声,领导们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同意让我一试。

得到这个任务后,我马上重复了前一阶段的试验,结果重复了前面好的试验结果。接着我安排工人师傅进行五十公斤的大样试验,加入了微量我新发现的一种添加剂,陶瓷浆料的粘度立刻降了下来,然后按正常的二次配料的配方进行配料,没问题。立即进行下工序的成型试验和元件的制造,最后电子元件成品出来了,进行电性能的测试,结果非常好。再进行型式试验,也和正常的产品一样。当最后测试报告出来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喜悦。要知道,那两天,为了试验测试数据,一天晚上加班都到晚上两点多,真不容易,车间主任为了等结果也陪我到深夜,也不容易。现在结果令人满意,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最后整批异常的陶瓷浆料按我新的配方进行处理后,生产正常进行,结果令人满意。等这批产品生产完成后,分厂上下都夸我不错,才参加工作三个月,就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经过这次事故处理后,我将整个试验的结果和相关的一些数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先后写成了十多篇工艺论文,都毫无保留的上交了工厂。也得到工厂上下的肯定。

在我毕业后的那年12月,这时车间主任兼分厂的技术厂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工作近半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告诉我,鉴于我的表现,分厂整理了我的资料已报总厂要给我提前半年转正的奖励。三天后,总厂人力资源部通知我去,人事经理是位大姐,她问了我的一些情况,最后对我说,她看了我写的技术论文,内容详细,数据充实,并说好多年来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在评工程师或高工时需要交两篇论文,他们都难得交出来,现在我倒好,半年写了十多篇,很不错,总厂同意了分厂的报告,给予我提前半年转正定级的奖励,并鼓励我好好干,有事可以找她(看来我确实给她的印象比较深,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年我调户口打电话回厂询问一些事情,她还记得我的名字)。同时对我说,这是总厂建厂三十多年来首次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定级的奖励,希望我好好珍惜。元旦前人事部又在总厂的门口贴出了大红的奖励喜报,这么多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总厂上下认识我的同事见到我都问我:这么大的喜事,分厂奖励了我多少钱,我如实说明没有,没人相信,我也只好笑笑应付过去。说到奖励,我在之前确实没多想过,因为我确实认为这一切都是我该做的。精神上的奖励应该是够多了,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应该是获得了更多的物质奖励,比如涨薪水、发奖金之类的,但我确实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物质上的奖励。由于问我奖励了多少钱的次数太多了,我也就有了些期待,我是穷人啊,这对我无疑是有很大诱惑的。

放元旦假前的一天下班前,车间主任叫住我,到办公室,递给我一百元钱,说我这段时间的表现不错,分厂奖励我一百元钱。妈的,不给我钱便罢了,一谈到奖励给我钱,我心里却开始很不舒服起来。我不是正在期待着物质奖励吗?怎么会拿到钱后,反而不高兴起来,是钱太少了吗? 原因在于按照公司的规定,车间应该给分配来的大学生每月发放100元的津贴,我一直不曾拿过。原来我并不知道这一规定,但分厂的总工老是问我拿到该津贴没,我告诉他没有,他当时很是惊讶,说是帮我去问问。在车间主任给我发放所谓的奖励时,我刚从其他几个同时分配来的同事那里知道他们一进厂就领了这份津贴。你要是我,你又作何感想呢?给我发奖励的车间主任,也就是和我一起熬夜等结果的主任,后来也因为这件事情被提拔为分厂技术厂长。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各位能帮着分析一下吧。
3.困

1

从我毕业到提前转正的这半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法陶瓷浆料的配方改进,解决配料工艺中出现的难题上,等我有时间关注其他工序时,发现这个863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没有宣传的那么简单。整个电子元件的加工过程中,到处都是问题。很多事情也就越干越困惑。

首先发现虽然号称由国内最权威的材料专家研究成功的这种电子陶瓷,具备性能优越,与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成品低廉的特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时远不是那么回事。就拿成本来说,虽说国内的原材料价格低,但性能不稳定,每批原料配制的电子陶瓷性能如绝缘性都不一致,造成我们的元件加工出来时好时坏,很不稳定。一段时间下来一算成本,并不比直接采用进口陶瓷料的进行生产成本低,产品电性能也不比用进口原料制成的的稳定。为什么不直接用进口料呢?为什么这种电子陶瓷研究的结果能通过鉴定呢?这在当时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疑问。

第二在生产中我们技术人员包括哪些老的技术工人确实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也提出来,但我们没有好的手段进行控制,如在成型陶瓷元件会首先形成一层陶瓷薄膜,其厚度要求精度非常高,但由于设备原因,生产过程中薄膜厚度容易变化,虽然我收集了不少数据,但就是不知该怎么进行分析,得到一个比较的精确的误差范围。同时在生产过程怎样来监控其变化,我也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在后加工中的丝印、切割时碰到的尺寸控制,在陶瓷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焊接时的强度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我们这些技术员确实拿不出好的方法进行控制,也只有干着急。

第三是最好笑的,就是最开始我提到的引进的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套生产设备,在调试中竟然发现,有两个生产的工序的设备居然不配套,调试了半年,一点进展也没有?听说在引进设备时,厂里的好多技术专家出国考察了不少设备商,精心选择了这套设备,这些设备那可花了国家二三百万美金啊。

生产上遇到的好多问题没法一一说清楚,也就不说了。我们翻遍相关的资料也找不到解决之道。慢慢的我也理解了毕业后我所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一直久久不能解决的原因。
在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我期待着厂里能多给我几个项目让我做,我是个任务越多越有干劲的人。但在分配攻关项目时,却没有让我再承担新的任务,我很失落,无奈……

由于薪水低(到第二年技术人员薪水都长了一点,不过也就500多元)生活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第二年,女朋友考到成都读研究生。我们两个对于成都来说都是外地人,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在她考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结了婚,我向厂里递交了住房申请(大家不要有错觉,我说的房间不是套房也不是带洗手间厨房标准间的那种,只是一个独立的单间,其他公用),书记说尽量照顾,但由于我不会也没有去走关系,所以直到我离开这家工厂也没有分到间房。不过我倒不时听说某某分到了房。我们只好自己租房住了。

书记鼓励我们买厂里的集资房,由于工厂的宿舍区在市区,集资房算下来也需要10多万,我和妻子的收入加起来就700多元(即使妻毕业,如果留在成都,一般也就多几百元),又要租房,又要生活,还要回家看父母(不同的省份),一年下来也结余不了几个钱,10多万元对于我们来说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赚到。在工厂里搞技术,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增加收入,这个困惑就更大了。

我们对前途感到很是茫然。
3

2----初识ISO9000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7:48 | 只看该作者
工作的第二年,总厂开始宣传起ISO9000来。记得那时公司宣传ISO9001的主要重点:一是ISO9000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没有ISO9000就不要想和外商打交道;二是通过进行ISO9000认证拿到ISO9000证书,产质量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那时整个工厂的产品电子元器件主要是为整机电子厂做配套,同时也想把产品销到国外去,或争取做外资企业的配套商(付款信用好)。我所在的分厂更是瞄准了一家欧洲知名的电子元件工厂,想做它的ODM。那家工厂也答应可以合作,前提是产品的性能指标能达到它的标准。这个信息让分厂长很是激动。如果成为ODM,那前景不可想象!因此听到总厂的宣传,也给我们开了动员大会,总之一句:如果我们拿到了ISO9000证书,工厂将会怎样!大家的收入将会成倍的提高,一幅美好的蓝图就在眼前实现。分厂上下为此也激动了一阵子。

动员大会一完,安排也出来了。首先是培训,请了总厂标准化室的专家给分厂全体管理人员进行ISO9000知识培训(需要补充的是毕业的那年,总厂的其他一个分厂已完成认证,过年后,由XX国际认证公司颁发的ISO9001证书摆在工厂的进大门的显著位置,我为此还驻足观看了整整10分钟),培训的场景我记得十分清楚,先是已通过认证的友邻分厂领导介绍经验,接着是我分厂大小领导讲话,提出要求,然后是专家讲解标准条文,整整一个下午,晚上进行大聚餐。那时工厂处于内地,很少听说ISO9000,对此也不感兴趣,加上可能那时实施ISO9000的经验确实不多,讲解条文的专家讲解的的确是枯燥,我听起来只想打瞌睡。那时的我由于缺少管理的理念,缺少一个系统的思想,一心想的是如何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虽然经过培训但对ISO9000的认识甚少。

培训完成后,技术人员的ISO9000任务是编制和修改自己负责工序的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由分厂总工(大家都叫他张总,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干标准化干了工作三十年,精通电子元件各类的标准。同时对年轻人极为热心辅导乐于帮助年轻人,问他要资料准没错)编写。文件编制完成后,管理、技术人员人手一本进行学习,张总时不时给大家进行讲解。作业指导书按工序发放给工人进行学习。经过这样一折腾,我总算明白了一点ISO9000是怎么回事(所以现在我在进行ISO9000培训后,会提醒学员听课后肯定有很多人云里雾里的,没关系,下来大家会继续学习,慢慢会明白的)。接着大家按照要求填写记录,不过这时做法和以前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多了几份表单而已。

经过几个月的操练,终于等来了认证的日子。认证前几天,大家不停的打扫卫生,抹玻璃、擦桌子、拖地、不易乐乎。由于工厂与认证公司原来是同级单位,关系良好,认证那天,就来了一个审核员,就在厂里办公室审核了一天记录,问了几个问题,连车间都没有看一下就宣布ISO9000顺利认证通过了。

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厂长也很高兴,当月给大家发了一百元大奖。没多久证书也拿到,被摆在工厂显著的地方。这时工厂仿佛真的拿到了产品的国际通行证,产质量量会好起来,销售也会好起来。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发现,生产状况并没有发生大的好转。该有的问题还是不断出现,发出的产品时不时被退了回来,这时工厂上下再也没有人提ISO9000了。

这时我心中又多了个困惑?工厂热火朝天搞的ISO9000究竟有没有用?
4.离

整个下半年,工厂没有多大的好转,薪水没由涨,生活也没好转,其间,技术组的有两位同事离职到了南方,我的心活动起来。同妻仔细商量了一下,最后的结果是妻同意我有机会也出去,毕竟是树挪死,人挪活,到了外面可能能学到更多现在学不到的知识,年轻时闯一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是一个冒险,但也值得一试。我开始留意起相关招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找工作的是一直没有进展。

逐渐地到了年底,找工作的事还是没有进展,工厂也没有任何起色,我的心不由更加急起来。一天上班午休的时候,我到办公室拿起一张报纸看新闻和招聘广告,一条招聘消息吸引了我,广告内容是这样的:厦门特区一家世界知名大型电子企业,工作环境良好,提供空调住房,以吸引力的待遇招聘十几类人才,其中就有招聘我从事的电子元件生产的工程师职位,时间是本周星期六上午市在人才中心,但没有公布招聘的公司名字。我看了这条消息,心不由的怦怦直跳。回家后我把消息告诉了妻子,妻鼓励我好好准备,抓住这个机会,我问她,到时候是否舍得我走,她说,你还是好好准备,先应聘上再说。

星期六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骑车在8点之前赶到了人才中心(报纸上要求在8点开始应聘)。有两个一胖一瘦的中年男人(后来才知道一个是总经理、一个是人事部经理)在那里接待,并登记人名,这时我才知道了这家公司的名称,以后我就称为T 公司,我好像听说过。8点刚过,他们俩就起身来,把大门掩起来,开始发卷子。发卷子时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有不少的人进来要应聘,但都给他俩赶了出去,原因是不守时。我看了招聘的项目共有十多种职位,总共参加考试的人共有七八十人。

考试的第一项称为性向测试,方法是:一张长卷子中,共有10行的阿拉伯数字,每个数字中间有一空格,要求是将相邻的两个数字相加,将结果的尾数填在数字的中间,没有尾数的就填接过本身,如538就填897166。第一行填写时为一段时间,到时间后,停笔,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开始填第二行,到时间后,停笔再休息一段时间。如此循环,直到将十行数字填完。大家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考试可说经过千锤百炼,可我从没有经历过这种考试,不知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中间休息时,也和边上的人嘀咕,大家也不知怎么回事。大约经过一个小时,第一场开始结束,马上收卷子,他俩就开始改卷子,并宣布二十分钟后宣读考试结果。事后知道这其中学问很多,大家可以考虑考虑。

他们在前台忙碌的改卷子,大家就开始聊起T 公司来,经过大家的相互介绍,知道了这确实是一家大公司,一个应聘的人介绍说他的朋友去年到这家公司上班,很不错。听了这样的消息,我不由得希望我能通过这场考试。

二十分钟后,人事部经理(后来知道的)宣读考试结果:读到姓名的请离开考场,可以回去了。然后开始宣布姓名。这场考试淘汰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员。还好没有我的名字,谢天谢地。剩下的人继续进行专业内容的考试。按事先的职位发放专门的试卷,发到最后,没有我的卷子,这下我急了,忙举手问为什么没我的卷子,人事部经理说别急,等一下。别人都开始动笔后,人事部经理请我到前面,对我说,你这个职位没有考试卷子,就和S总(我才知道胖胖的是总经理级的人物)面谈吧。S总找张座子我们坐下来,他问了我的工作状况,还问了我做的产品的生产流程,影响产品的因素及控制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我对答如流,大约谈了四十分钟,S总说可以了:今天到此为止,多谢我的应聘,下来后他们会综合考量,让我等通知。

接下来就是忐忑不安的等待,约一个一星期后在上班时间,车间办公室的大姐叫我听电话,是T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7:54 | 只看该作者
公司打来的,通知我面试成功,被录取了(真的很幸运,后来才知道这次共录取了三个人)。听了这消息,我心中一阵狂喜。没过两天录取通知也从厦门寄到了,在车间没看,回到家才拆,信中通知了上班时间(在春节后)、地址、乘车方式、联络人、假期、薪水待遇及加班薪水计算等内容。和妻看了待遇(当然比当时高,但不算理想)后,我又有些犹豫起来,毕竟要出远门,离开结婚不久的妻子,薪水又不算高------最后还是妻帮我下了决心,在成都的工厂再呆下去也没什么发展,明年形势更难,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至少可以多见识些,至于两个人不是至少还有寒暑假可以在一起吗。

不知是受了前面同事的影响或是当时气盛,离厂时我没有正式向厂领导辞职,趁着放春节假我离开了工厂(如果是现在,这件事可能会处理得更好些),临走前只和几个好友说了一下。

在家里过完了春节。考虑路远,咬牙买了张机票,和妻分别后,提了个箱一个人去那遥远的厦门,看着飞机离开家乡飞向远方,我的心沉重而又急切,那遥远的T 公司能在未来给我希望吗?
二.入

1)环境

飞机在下午四点左右到达厦门,在厦门的上空,我见到大海!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岛屿,那时有一座大桥连通陆地。厦门风景优美,干净整洁,几乎没有灰尘。蔚蓝的天空、美丽的沙滩、永不停息的浪涛声叫人流连忘返。还有美丽鼓浪屿、厦大,虽然离开厦门多年,但我仍然喜欢这个厦门这个美丽的地方。

第一次到厦门,按照通知书上的行车路线,我上了通往T公司的公车。车上的售票员看我扛个大箱子,打听T公司,就问是否是到T公司上班,知道答案后,对我说,T公司是个好公司。
公车到了T公司门口,我下了车,扛着箱子在厂门口办了进厂手续,进得门来,不由得眼前一亮:宏大的厂房,整洁的厂区环境,一块块绿荫荫的草坪,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好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引人注目的是在进门的广场边,立了很大的一块不锈钢牌子,牌子上写着质量方针:满足客户要求、确保制程质量------品质方针的牌子在落日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办公室门口,中间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在人事部办好所有的手续,已到吃饭的时间,我跟随人事部的同事,一起来到食堂,又吃了一惊,好大的食堂,差不多有八九百人在吃饭。所有的员工都穿着整洁统一的天蓝色的工作装,打饭的员工一排排的顺着画好的线有次序的向前,吃完饭后的员工又排队将盘子放到洗碗机中,没有插队的现象。近两年没有排队打饭了,不由得想起了在大学了吃饭的情形,不过那时的次序------

吃完饭后,人事部的同事将我带到宿舍。宿舍管理员已安排了床位,办理入舍手续,领到一整套新的床上用品。宿舍是六层高的楼房,我的房间在三楼。到房间的路上,见到每层宿舍走廊铺着一块块塑胶地板,反射着明亮灯光,到处都很干净,连角落也无一点积垢,想起在成都工厂的集体宿舍,黑乎乎的,连路灯都没两盏,经常到处都是垃圾------

据宿舍管理员介绍,工厂得大学生都会被安排住在一起,说有利于大家交流。到了房间,已有同事在休息,大家打过招呼,卧铺好床,就和其他人聊了起来,大家感觉工厂还不错。

到了新地方,先熟悉一下环境。整个生活区条件还不错,和生产区利用空地隔开。有三栋员工宿舍和一栋干部宿舍,绿草、灌木丛、鲜花和树木都被井然有序地安排在宿舍周围。有一个羽毛球场地,四个篮球场,还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听说是二期发展用地,还有不少人在空地上在最后的夕阳下踢球。对于喜爱运动的我来说,这些场地令人高兴。整个宿舍区显得非常干净,整齐。

在另一栋女生宿舍的地下室,还有几乒乓台、桌球台、小超市,一切常用生活用品在超市中都可买到,还有年轻人喜爱的舞厅,最让人意外的还有一个不小的阅览室,里面有杂志、小说、还有很多的管理书籍,很不错。阅览室有桌椅供大家阅读,阅览室很多人,也很安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我赶紧买了信纸和信封写信向远在成都的妻子报告我的第一时间的感受。写完信,就交到超市中,有专门的员工收集第二天交给邮递员。

回到宿舍,宿舍的中间有个很大空房间,放了台大彩电,可以看电视,已有不少的人正在看,居然是台湾的卫视节目!电视房间对面就是女宿舍的电视间,透过玻璃看见对面的也都在看电视,不少人人还在悠闲的打着毛线衣。回到房间,和同房间的人谈了初次感受:整个宿舍区有点像学校的感觉。他们也同意我的看法,不过比起学校来,这里的条件还要好些,因为这里还有空调可用,夏天不会那么热,还干净。并且这里的生活比学校还要规律些和自觉些,因为明天大家要准时上班。
2)融

第二天上午,我被人事部的同事带到了我被分配的部门,是某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部门,据介绍,这个部门线大概有八百人左右。当我进入车间的时候,很震惊:宽大的厂房车间,设备运转的声音有规律响着,手工的员工紧张的在工作,车间内光线充足很明亮,地面也铺着塑胶地板,平整光洁,整个车间一副生气勃勃的忙碌景象,好久没有见到如此忙碌的景象了。

在车间和办公室会议室的之间有玻璃墙,非常的透明,一尘不染。我被带到了会议室,人事部的同事叫我等一下,然后她到了隔壁的办公室通知去了。隔壁就是办公室,真大,四五十张办公桌。四周靠墙放着两排电脑。不一会,有个小姐(L小姐,是我所在质量技术组的助理)过来,给我到了杯热水,叫我等一下,说课长(姓陈)和主任等一下过来,还聊了一下(课长级别高,主任类似于组长)。

课长和主任没有多久就过来了,课长和主任表示了欢迎的话,然后课长和我谈了我过去的工作经历,并详细询问了我以前所生产产品的情况和我以前工厂的一些情况,他也谈了一下T公司和现在部门的一些情况和他的一些工作经历。原来他也是从国营厂出来的,并且还带过成都我在的工厂。最后他说,欢迎加入质量技术课,现在T公司和部门发展很好,很需要向我这样的技术人员,今后好好干,并吩咐主任安排我的座位和我谈谈,然后他工作去了。

主任介绍了公司和部门日常的运作情况,需要介绍的是:每天上班前10 分钟到办公室做早操,然后办公室全体管理技术人员开早会,由管理人员轮流谈谈自己的一点质量体会(每天一人并做早会主持),然后宣布重要事情后开工。主任带着我,到了办公室指定了办公桌,然我带着我到经理和每个课长处向他们介绍我的简单情况。部门共有一个经理(我会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介绍他)、五个课长,经理和其中的设备课长和一个制造课长是台湾人,其他的三位课长是内地人。经理和课长们都表达了欢迎的意思,其中设备课长还是在一台机器旁指导维修工作,我在现场见到了他。

到了下午下班前一个小时,陈课长到我跟前说,叫我准备一下,明天早会上向所有办公室人员作自我介绍。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十五分钟到了办公室,跟着大家做早操,是一套台湾的广播体操。开始我一直不是很会,直到有了后面的正式培训后。操毕,开早会。首先由今天的早会主持介绍他的质量体会,然后由陈课长带我带前面,介绍说是质量技术课新来一位同事,简单介绍了我的情况并在今后的工作安排,然后叫我自我介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介绍自己还是第一次,压抑了激动的心情站到众人的前面,望着许多陌生的面孔,简单的自我介绍完毕,大家鼓掌。经理接着发言再次欢迎我的加入,然后他宣布其他事项。早会后大家开始工作,我正式加入到T公司的行列,开始了我新的工作。

介绍了这么多,别的我不想多说,只想说一点,T公司每个新来的同事都会这样介绍给大家,这种过程看似简单罗嗦,但至少让我和别人明确了我的责任,让我理直气壮的展开我的职责。比起一声不响的参加工作多了一种融入的感觉。

当我坐下来的时候,一份我的培训计划已摆在我的台面。
三.培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00 | 只看该作者
1.岗位培训

这份培训计划是前面提到的L小姐在昨天做好的,培训计划上详细了列出了我第一周的培训课程和时间安排和授课人的姓名和职位。这份计划已发到各部门,请各部门注意。我现在记得培训的课程有:产品生产技术、部门质量体系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方法、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行政管理等,授课人大多是个部门的主任或课长,培训的对象就是我一个人。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所有新进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会由本部门的助理制定一份这样的培训计划,接受这样的全面培训。

首先是产品生产技术的培训,也是我今后的工作,所以是培训的重点包括产品原理、结构、生产中常见的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产品质量分析的技巧,生产中关键制程的关键控制点,由本部门的主管的工程师给我进行讲解。讲课的方式上午讲解产品的理论,马上到生产现场学习,同时将我介绍给现场的生产组长相互认识便于今后的沟通。本部门的产品共有五大系列,共有象我这样的技术工程师共4人,我来之前三人。经过三天的讲解培训,我很快了解了整个部门的生产的产品状况,通过三天的了解,我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现代化的元件生产(同我在成都的工厂相比),什么是效率(下面的内容我会详细的介绍)。这个现象在后面我所见的许多行业都存在这种现象。

听起来介绍了这么多,这些产品知识和我以前从事的产品相似,其中一种产品就是我以前生产的产品。由于T公司在厦门的工厂只做后段加工,材料的配方和生产都在日本或台湾进行(保密啊)。对于产品的原理和设计等理论知识,其他工程师的知识没有我认识深入,但生产的控制水平完全超出了我的认识。

产品的知识培训完成后,分别由生产课的课长、生产管理课的课长和设备主管工程师来分别介绍生产现场控制方法、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方法及生产设备的管理方法。结合现场管理的实际操作,我很快就全面了解整个部门的生产运作控制的常识,为我很快的独立工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培训完成后,按照主任的要求,我写了一份培训的认识总结报告,交给了主任和课长,课长很快审核后交给了我,还签了回复建议,建议是培训认识还不错,叫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实习期中好好理论联系实际,尽快进入角色。培训的认识报告和审批建议全部被放入了质量技术课的文件柜中,公司的文件控制又让我开了眼。

根据实习期计划,我还会在部门的各个产品生产现场分别实习四天,约三周的时间,加上培训一周,实习期共计一个月。在接下来的实习期,结合文件和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生产制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实习不到两周,已接近月底,这时一份新的培训通知又送到了我的手上,原来是公司组织的新人培训又要在月底开始了。同组的同事知道要去公司新人培训都对我说,要去打铁了。



写得很累,今天写完新人培训(1),奉献给大家。
为了大家的期待,继续。
不过为了辛苦收取3可乐元,不知大家有建议没有?呵呵
2
.新人培训

1

公司组织的新人培训一般每月举行一次,新人培训主要是针对公司本月新进入工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新进普通员工也会进行入厂培训,方式会在下节给大家进行介绍。
公司新人培训会根据当月新进公司的人数安排培训时间,一般四五个人以上就要开班,这样几乎每月都要进行。我参加的培训时共9人,我所在的部门有两个,有我和一个比我后进厂几天的一个设备工程师,这次还认识了从成都和我一起招聘过来的一个计量工程师。其他参加培训的有其他的两个制造部门的工程师和品保部的计量工程师,还有财务部和行政部的管理人员。公司新人培训包含了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新进公司的主任和课长也会参加,不过很少,因为T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会从公司进行提升,不过每次升职前还会进行多达一周的各种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新人培训的时间一般都会进行一周,脱产学习。学习的内容大致如下有总经理鼓励讲话、公司历史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产品、公司级的管理程序介绍(如计量、培训、品保、财务流程等)、ISO9000知识、品管手法、人事管理、礼仪培训、广播体操、5S培训、考试、手工、打铁。
总经理(就是在成都主持招聘的S总)讲话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他的工作经历,他在T公司干了30年,从员工升到现在这个职位他的体会就是勤奋努力和有效的工作成绩。
从公司历史介绍培训中了解到这家公司是成立于三十年代的日本,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吧)。在六十年代在台湾投资,厦门的工厂是由台湾分公司和总公司一起出资的兴建,在厦门建厂有五年的历史,已经从一家几十人的办事处发展成有近三千名员工,产值近四亿元人民币的现代化工厂。公司企业文化宗旨是在制造行业建立一种产业文化,人文关怀的产业文化,秉承这种文化,公司经历了漫长的七十年,专注于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好的电子元件的公司之一。
公司的管理理念就是人性管理,管理人员决不许打骂员工,员工违反错误主管首先会接受批评,对主管的考核和员工的表现挂钩。员工管理主要通过私下批评、教育、培训来进行。每月会召开生活评议会,员工对管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及建议可及时向上反映。公司行政部会收集建议进行处理。总之管理口号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来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关爱的企业文化。
公司组织结构是董事会、总经理、顾问、质量保证部、然后是生产各部、资材部、行政部等。顾问是日本人,其他管理人员都是台湾人或内地人。先说说顾问,他原是T公司日本总部的品保部经理,退休后聘请到厦门T公司做质量管理顾问,地位在总经理下,各部门都接受它的指导。讲课的人是品保部的负责培训管理的同事,在介绍完顾问后,私下告诉我们,顾问的月薪是35万人民币,还不包含他的退休金,全公司最高。我的天大家都惊呼,他一个人的薪水在当时几乎就是我所在部门全部内地人近800人的薪水总和,这下品保的印象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公司品保部的经理地位在各部门经理之上,主要管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和改善、计量、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我才想起我的部门培训计划上有送质量保证部的字样)、对外客户投诉的管理,公司的提案改善管理、来料检验等。
公司各制造部门(主要按产品种类分)下有质量技术课、生产课、设备课、生产计划课、人事文员等,在质量技术课下有专门的质量体系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体系维护和改进和产品最终检验,公司品保部会直接监督管理部门的质量技术课的运作(具体的运作后面的内容会有具体的介绍)。
新人培训(2

ISO9001
的培训很简单,只简单介绍了ISO9000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20个要素的讲解以及公司开展ISO9000的过程,这时T公司已通过了ISO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06 | 只看该作者
9002的认证,还过3个月认真公司回来进行ISO9000的复审。现在想起来,据介绍T公司没有请咨询公司,完全按照公司原有的管理程序和流程,各部门在质量保证部的领导之下,按照ISO9002的要求进行了内审和改善,准备和补充了一些文件就通过了认证审核。这一点,我完全相信,在实习的十多天中的发现,T公司平常的质量管理已经相当的完善,认证ISO9000完全没有问题。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整个T公司的管理非常的感兴趣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识的学习、体会和锻炼,逐步的全面了解了T公司的运作状况。同时也深刻认识了管理体系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虽然了解了不下150家各种类型的工厂的管理,虽然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的企业在很多方面管理方法有许多优秀的地方,但从管理的体系性、完整性、自主性和有效性的全面比较,T公司的排名无疑是最优秀之一。

人事管理的内容由人事副经理讲解,人事部属于行政部管理。人事管理包括休假、薪水的发放、加班的管理,一切都按照国家和厦门劳动的相关法规进行,特别的是公司还有一个暑假,即在7月底和8月初放假一周,路远的员工在暑假内就可回家一趟看看父母。培训内容印象最深的他讲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生理需求、第二层安全需求、第三层社会需求、第四层尊重需求、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工厂的日常管理中,根据员工的需求在不同阶段进行鼓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普通员工出来打工,根本需求是解决温饱,但当他(她)们进入T公司后,得到的不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得到了相对的安全(公司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社会的需求(公司人性化的管理、相互关怀的团队)及尊重的需求,怎么能做到的尊重的需求,人事部经理说公司在厦门地区的声誉,员工在社会上良好的行为举止所受到的赞扬,员工向家乡父母写信说在工厂的好处引起父老乡亲的羡慕,连员工的父母都来厦门想到工厂来亲自感受一下。公司正是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工厂的员工能安心的工作,使员工保持很好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发扬员工的积极性,做好生产管理,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保证公司的快速发展。

礼仪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日常工作中常用礼仪,特别细节。如面对上司、开会、站立、鼓掌、注目礼、早晨问好、送人------等等情况时的常用礼仪,这些礼仪都要求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礼仪老师强调,别看这些礼仪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了,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送客,有车的客人,送人的一方应该先送客人上车,然后挥手再见,日本人会鞠躬,目视客人的车开动知道出了厂门送客才算完成,这样才能显示对客人的尊重。礼仪的养成,除了本身素质之外,培训和平时的锻炼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不是一天就建立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教育的推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极佩服这公司开展的礼仪培训这一点。

通过5S培训,我才知道位什么工厂环境、车间、生活区、宿舍为什么会能保持的那么的整洁干净明亮。才知道的什么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知道了和成都工厂的卫生评比的区别。老师说其实5S很简单,关键是坚持。

整个培训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品管QC手法的培训和打铁。


新人培训(3

在培训课程的间隙,培训人员会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大家学习广播体操。学习体操的目的就是锻炼身体,锻炼自主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品管QC手法的培训花了半天时间,培训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但是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培训的QC手法有解决问题的步骤,品管常用手法及其在工厂的运用。记得培训的内容有点检表、层别法、柏拉图、鱼骨图、直方图、推移图、相关性图、控制图等。在听到柏拉图时,就感叹这柏拉图真是一个好工具,找主要问题真准。记得考试中就考了柏拉图的制作,利用我所在部门的案例。介绍体他工具时,感受不深,因为没有实际应用过,但只感到这些方法真表达问题的很形象,用于分析问题时很实用。在以后的工作中,真的所有的工具都用到了,用于分析工程异常。当开始讲到控制图的制作和用处时,我不由仰天长叹,要是我早知道这个控制图就好了。在成都工厂时,碰到的许多的工程问题当时只知道问题的存在,但就是不知该怎样进行控制才最好,那么多的厚度、尺寸、浓度、温度、强度的控制当时只凭经验,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才导致那么多的失败和重复的工作。如果在成都时了解了这些工具的使用,在生产时对关键的参数加以控制,分析,那该多好!没办法,那时真的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啊。在成都工作时,我试图用在大学学的得统计理论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但自己不是那块料,大学的统计知识太理论,应用起来无从下手。现在好了,有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么强的方法,该多学点。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又在部门的文件资料中发现了一本经典的现场管理用统计知识的教材(七十年代由日本很多知名的电子公司共同编写,当然在现在大家都能找到),好好学吧-------
培训的最后一天,是手工和要来参加培训时同事就给我说的打铁。记的做手工的内容就是拿钢锯子锯已大块铁,将之锯成规定尺寸的长方形铁块,每人三块,不管男女。大铁块不小还不是很规则,要用锯子锯开起来很困难,大家开始拿着锯子无从下锯,我们学员们在一起琢磨了好一阵子才商量出对策,开始动手。男学员还好,一旦动气手来,还有进展,可怜两位娇小的姑娘,进展缓慢。最后大家协作起来帮女孩的忙,分工合作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老师点评时介绍,做手工的就是锻炼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我们完成不错!
最后是打铁,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一块我们锯好的铁块和一个榔头,把铁块夹在老虎钳上,要求我们用榔头往铁块上敲,要求不能停,也没说要我们敲个形状出来,布置完任务完,他就出去了。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该做什么东西,只好按照要求往铁块上砸。
大家边砸还边讨论,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要考大家什么内容,有个人就说了,可能是看大家谁能把铁砸扁的越多成绩越好。可能是附和,于是每个人都用力砸起来,九个人在同一间屋子里使劲的砸铁块,打铁的声音叮叮当当好难听,嘈杂的很,大家耳朵受不了,慢慢的砸铁的声音统一起来,大家按照一个节奏砸以来,象有在喊号子,大家同时使劲一样,节奏非常的整齐。当声音统一起来,一起使劲砸铁时一种不曾想到的震撼同时激荡在大家的心灵。那种声音,是那么的动听,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激荡,这是从前没有听过的美妙的声音,贯穿于全身,听起来就象一曲宏大的交响乐一样。这时人的心思是相同的一样,大家同时起锤,同时砸下,还能慢慢一起变换节奏,象一个乐队似的。大家逐渐明白了这节课的含义。
太整齐了,就会有变异,当然总有一两个捣乱分子,将锥子砸下时故意不按大家的节奏,杂音出现了,大家不理会他,还按节奏来。没有多久,自然而然的那两个杂音么慢慢的由融入的整体的节奏,这时大家又明白了另一层道理。一节课下来,这种节奏基本都能保持,累了慢一点,体力恢复快一点。总能保持一种节奏。
最后老师点评,问我们的感受。不用说,都能说两条。老师笑着总结: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大家的团队精神。只有互相协作,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组织,工作才能做好。如果大家相互拆台,结果可想而知,相信大家在打铁中感受颇深。最好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共同创造T公司的美好明天。鉴于大家良好表现,本次培训大家顺利通过。听了这话,大家共同欢呼(因为在培训开始时通知,整个培训不及格需补训)成功毕业。
新人培训完成后,又开始了本部门最后的实习工作,还有培训考核等着我。

员工培训(4

新人培训完成后,又回到部门,继续我的实习工作。就在我进行的同时,在公司的培训部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普通员工的入场培训。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12 | 只看该作者
T公司的普通员工一般都要求初中以上学历,由人事部根据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招聘。所有新进公司的员工会集中进行公司级的新员工培训,培训的内容:公司历史介绍和文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产品简介、薪资计算、广播体操、5S培训、基本礼仪培训、工厂安全知识等培训。时间一般是两天,培训完成后,根据需要,分配到制造部门。

制造部门接到新员工后,直接分配到生产班组。员工到班组后,由生产班组长在早会上给其他员工进行介绍新近的同事并表示欢迎。组长首先安排新进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新员工会指定一个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指导生产,在没有完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前,不能算上岗,公司提供产品进行练习,待现场组长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

工厂制造部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班次每班有负责的组长,组长上有主任和课长。一个课长两个主任。正常情况每8个小时一班,每班交接时,每班组长都会有工作交接,在每班开工前,都会有5分钟的班前会议,在会上组长会根据上一班的组长的交接情况,向员工说明目前产品的质量状况和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所有事项交待清楚后开工。在班前会议上重点都是强调产品的质量状况和现场管理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的现场5S的管理。他们的口号:每天花5分钟进行整理,现场干净又整洁。

每半年公司培训主管部门都会调查普通员工的培训需求,然后计划培训事项。因为普工大部份都是年轻的女孩子,所以我所见到的培训内容有打毛衣、插花、舞蹈、礼仪、普通话、文化学习等内容,只要愿意在公司的员工在各方面都会有提升的机会。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车间检验室,和检验员谈起平时兴趣培训的事,问他们最喜欢哪种培训,一个女孩说她最喜欢礼仪培训,一个说最喜欢学打毛衣,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喜欢学打毛衣的回答说她学会打毛衣后,就要马上去买一斤纯羊毛线来织一件毛衣给家里的妈妈寄回去,孝敬一下妈妈;喜欢礼仪培训的说她学习后提高自己的形象,好找一个男朋友。
3 转正

回到车间后,按照产品类别,我继续进行实习。

在转到一种产品(yuantong)刚实习了两yuantong产品天,陈课长叫我到他的办公做前,说上个月yuantong产品的生产不良率较高,问我能不能调查一下原因,我说试试。收到任务后,我很快的找到了yuantong产品的相关资料,加上产品培训和两天的实习,我很快的了解到yuantong产品的特性,这是一种材料性能不稳定的产品,在原料的制备中,由于为了提高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添加了一些不稳定的物质,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性能比较容易受加工中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生产的不良品率指标设定在5%以下,但上月的不良品率达到7%,肯定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查看了生产QC工程图,了解到在生产过程中有三处加温的过程,分别为涂布、卷线焊接、涂绝缘油干燥。由于涂布的温度低于容易引起变异的温度界线(下称零界温度),对这到工序暂不考虑。重点调查对象就在卷线焊接、绝缘油干燥两道工序,这两道工序的加工温度都超过了零界温度。卷线焊接、绝缘油干燥的温度差不多,卷线焊接时间大概在1秒左右,绝缘油干燥的时间需半小时。我选取了500个产品,先进行性能的测试,然后按正常工艺进行卷线焊接,在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记录数据。然后再选取200个产品,按正常工艺生产到绝缘油干燥工序,在绝缘油干燥前后测定产品的性能指标。根据两组对比测试的数据,按照主任得要求我计算了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那时,计算标准偏差还只能用计算器,我一个数一个数的按计算器,才得到了结果。结果显示卷线焊接前后得均值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标准差也差不多,绝缘油干燥后比绝缘干燥前的均值大了5%左右,标准差大了10%左右。

我将数据整理好后,交给陈课长,心里还期望得到他的一句赞扬。他看了我的报告后,没有说什么话就把他还给我,问我一句,你试验的结果是什么。我将我得到的数字结果告诉给他,他又对我说,这样能看出与生产的不良率的关系么?我愣了一下,确实他们的关系在哪里?课长看出我茫然的样子,对我说,你在新人培训中不是学了QC手法吗,你用直方图画一画图。我拿回报告,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在这以前,我从没有用过QC手法,在新人培训时虽然学了,但对直方图的印象不深,具体的制作方法不熟悉,对它的用法也不熟,现在要用它进行分析,该怎么办?还在记得资料柜中翻看过好像有这样的资料。我马上找到了这本资料,是一本完整的讲述QC手法的具体运用的教材,还是铅印的。

我如饥似渴的看完了整本资料,收获太大了。按照书中的说明,我重新选取了150个产品进行重新对比试验,得到数据后,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数据量进行分组,确定组数,计算每组的组界和每组中心值,然后计算组数,对比着画直方图,再画上产品的规格值、中心值、均值和标准差。当直方图画出后,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直方图清楚的显示了产品在加工前后的分散状况和超出规格值的大致比例。图形显示,产品在卷线焊接后性能指标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在绝缘油干燥后产品的性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产品的整体均值上升,分散度增大,不良率增大。接着我又选取了其他的温度对绝缘油干燥进行了实验,通过计算和直方图,基本找到了对性能影响较小的温度,根据数据和图形我重新撰写了分析报告和改进建议交给了陈课长,陈课长看后比较满意,接着又带我到经理办公台前,让我向经理报告我的实验结果。

接下来,课长让我填写了临时工程更改通知书,向制造部做出了工艺更改通知,对生产中的产品(这种产品体积小,批量特别大)做出工艺更改。制造部收到通知后,马上进行更改,到月底生产报表显示,产品的不良确实下降,降到目标以下。主任告诉我将分析报告整理好,放到技术组改进文件资料中,临时更改通知纳入文件控制。全部放入资料柜中。
(不久,我又在资料柜中找到了根据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不良率的方法,我又对数据进行了重新的计算,得到的不良率和画直方图分析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接下来,我又转到其他产品实习,最后完成了一个月的实习期,主任叫我总结实习感受,写实习报告,我将一个月学习和感受写成实习报告交给主任和课长,最后顺利转正,填写装证报告,批准后正是成为T公司的一员。

转正后没有几天,课长通知我,本周四下午四点,经理要找我谈话。
四.

经理是台湾人,年龄四十多岁,不高,头发都已花白。他在台湾T公司已干了几十年,在台湾是个课长,深受T公司文化的熏陶。

经理是个和蔼的人,非常有教养,而且日语说的非常好,行事作为很有日本人的味道,不过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有一件事我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那是他从有一次从新加坡出差回来在早会上谈他的新加坡之行的感受,他说到了新加坡感受最深的是新加坡的清洁、整洁和美丽,在去新加坡之前他认为厦门已经是很美丽和整洁的了,到了新加坡,看到新加坡比厦门更加的清洁而美丽。而能保持新加坡这样的整洁和美丽,关键的是制度,有了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新加坡才能成为世界最美丽的花园城市之一,新加坡能做到的为什么厦门台北不能做到呢,新加坡人大都是中国人的后代------关键是大家都没有新加坡人认真。说这些话的时我看出来他说的非常的动情,而不是做作,故意讲点冠冕堂皇的话来教育大家。他还说大家有了认真的精神那公司的管理,大家管理水平的、产品的品质不是做的更好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18 | 只看该作者
经理的管理方法很有一套,在部门里他可以说是做到了无为而致的境界。经理充分信任部门内每位课长的能力,放手让课长们处理工作问题,平常不插手那个课的具体的事务,他对课长的管理都主要集中在每月的质量月会和每半年的业绩考核上。经常可以看到他坐在办公室,同日本顾问讨论事情,可以经常看到他背着手在车间了转一转,看到那个员工不熟悉,就会停下来,问一问这位员工,在车间看到些不正常的事情,会停下来看一看,但从不责问下面的操作员工,有事他会回到办公室,然后找相关的主管来了解。也从没有看到他在办公室发火,每个课长不必每天向他报告,只有会涉及其他部门和比较大的问题时才会向他报告。有时日本顾问和他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时,他会交课长进行调查,然后向他报告。如果是由工程师来调查问题并向他报告都会由课长带领,事情报告完毕后,如果他不清楚他会继续问,直到弄清楚为止,最后他都会向工程师和课长表示感谢,说辛苦你(们)了,谢谢。

不看他从不发火,但大家都对他比较佩服,一是对他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而是管理上抓到点子上。在他的领导下,我所在的部门在两年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产量增加了好多倍,可以说经理深受大家的爱护。

在我转正后,经理找我谈话,会谈什么呢?我猜测会是好事或坏事或别的什么事。到了周四下午四点,课长叫我到会议室,同时到会议室的还有和我先后进厂的其他两位同事,两位都是设备工程师。

经理检我们到齐后,请我们坐下,首先向我们到T公司B部门表示欢迎,然后简单询问我们以前的经历、原籍和家乡的风土人情,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T公司的成长经历,介绍了B部门的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他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他说我们有什么事找我们的主管和课长解决,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直接向他报告。最后经理希望我们在B部门好好干,我们的表现他会看到的,干出成绩来他会看到的,部门里有很多的机会,但机会有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希望到明年考核能见到我们有很好的表现。

听了经理的一番话,心里很是激动,下定决心好好干,在这样的公司里干出成绩来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番苦心啊。
五.生产管理

1
.计划

转正之后,我被任命为yuantongP产品的技术品质工程师。任命书同时也随之发到各部门,发任命书的作用就是让各部门了解我的工作职责,以后yuangtongP产品相关的品质问题都有我来处理。

T公司品质工程师的职责主要有:分析工程中产品的品质问题/解决工程异常/调查各种不合格产品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进行工程改善/调查处理产品客户投诉/产品所有材料的确认/协助进行供应商管理/进行相关品质培训/修订相关的技术文件/样品的确认等。作为主管工程师后,我有更多机会和制造部门接触,能更深入的了解其生产的控制过程。

公司有独立的产品销售部,产品部分出口,可以直接内销。因为产品实在是太出名,业务员基本都在厂里进行销售。当有新的客户需要新样品时,由销售部下样品审请单到质量技术部,技术部的助理会将会根据要求,到样品室取要求数量的产品并将审请单和样品交给我们工程师,我们的进行测试后填写样品承认书,并将样品和相关测试数据交给助理,由助理进行登记,样品承认书由主任和课长确认后给业务部。当样品数量要求比较多的时候,就会到生产线取产品进行样品承认。当样品得到客户确认后,一份批准后样品承认书会交回技术部,由助理存档保存。样品承认书作为今后与客户沟通、解决争议的依据。

正式的批量订单由生管部助理接收,生管课每个助理负责一俩类产品的生产计划和跟进。生管助理收到订单后,根据生产能力、订单状况安排生产出货计划交给生产课,同时根据订单数量和产品的材料清单制定采购计划每月定期交采购部门。每天生产课会根据生产的进度交一份生产日报给生管助理,由生管助理负责与业务进行沟通、安排出货。

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出货的安排都会在公司的ERP系统上进行,我没有用过那套ERP系统,不过我进行了一些了解。记得那是IBM的一套小型机系统,ERP也是IBM的,全部在DOS下进行操作,黑白界面而且复杂。我通过我们助理看过好多次操作,操作起来很是复杂。要把这套系统熟练操作也真是难为了。不过这套IBM的系统很稳定,很少出错。通过系统,公司所有的成品、半成品、各种材料的数量状态都非常清楚的显示出来。要不那样大的数量要手工管理,不知会成什么样。

生管助理经常会到生产现场进行生产进度的核对,以保证计划的准确性。每一周,生管课长都会安排生管助理进行开会总结,同时当有问题时会找生产课的课长进行协调。生管课在整个生产管理上是一个龙头,出点小差错就会有大麻烦。生管课长是个要求很严格的人,生管课管理非常的严格,在办公室里经常加班的就是生管课的各位小姐,一次一个助理因为打错了一份文件,给课长发现给她指出来,这位助理难过的在办公室哭了,最后还是经理劝她才止住。别看生管助理个个都是娇小玲珑的小姐,可个个都很能干,把一月上亿的生产量安排得井井有条。

接触多了,我了解到生产助理和我们的质量技术课的助理,还有办公室里的其他课的助理都是出自一个职业高中,她们大都是同学校友,进到公司后经过严格的培训才对业务如此的熟练。在整体上T公司的助理是我见到的最出色的助理人员之一。

生管课的计划出来后,会交给生产课的助理,生产助理人员会将计划交给生产课长审查后交生产主任安排生产,T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助理的作用和职责也是很有特色的。
2.现场管理(1

现场管理的是生产管理的基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也最能体现现场管理人员的水平。现场管理就是将现场的人、机、原料、工具、通道、产品等管理的井井有条,保持整洁、美观的状态,能使生产更加的顺畅,减少差错的发生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又 能提高员工的士气。

T
公司的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命和使用很有特点,同大多数公司不同,所有的现场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从本公司员工提拔、培训产生,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现场管理的按照T公司的传统来做,保持了现场管理的一种文化。

记得进入转正不久,yuangtong产品的一个现场管理的生产主管(组长)离开了工厂,立即我所在的质量技术部的一位技术员就被任命为现场的主管。这位同事才从学校毕业不到一年,经过培训和锻炼已是一名称职的技术员。调到现场任生产主管后,很快就成为生产现场管理的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通过了解现场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从办公室,生产现场的设备保全、维修工程师等职位提升起来做现场主管的,少数从工人直接提上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下面会讲给大家:一个员工提升为现场管理人员经过)。这些人员的有技术,接受能力快,进厂后经过各种培训很快就具备了现场基层主管的素质。他们在现场的管理中,能用学到的各种工具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现场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一点是一般的电子工厂难以做到的,因为一般的得电子厂的现场主管绝大多数是从老员工中提升起来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24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有一位设备工程师出生的现场主管,在他担任现场主管后,在生产中发现了他所管辖的产品的外观的不良率总是难以降低,但这不良率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因此以前所有的报告分析都称此不良为慢性不良,不好改善,但他在生产中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加工中固定产品的顶针在运转中容易产生微小的变形,变形的结果造成加工中产品外观不良,从而引起产品的外观不良率始终存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而且将改善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提案改善的报告提交质量部,在当月还获得了特别的奖励,发了几百元奖金,请大伙海吃了一顿。

不过现场做现场管理人员比较辛苦,工作环境没有办公室条件好,还要跟着工人倒班,很累人,但有付出就有可能收获,在办公室人员比较稳定,上升的职位有限。在现场虽然辛苦些,但锻炼的机会多。在T公司锻炼的现场管理人员素质都比较高,相对来说在当地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相对来说管理人员的流动稍微大些,提升的机会也都多些。虽然工程师和现场的主管同级别(不过现场主管的有津贴),大多数的人员都还是希望到现场做主管,毕竟上升的机会多些。但还是有人不愿做主管,就喜欢做工程师,和我一起负责yuantong产品的一个设备工程师,来工厂三年,部门几次要提升他做现场主管,他就是不愿意,不为别的他不喜欢管人,就喜欢管机器。看来承担什么样的职位工作跟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T公司的传统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现场各组的现场管理都很有特点。
2.现场管理(2

前面我深有体会:一进入T公司的生产车间,到处都给人以整洁,井井有条的感觉,实际工作才体会到这里的做法。

首先是车间区域的划分要合理,按照产品生产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之间有非常明显的标示线和走道隔开,每产品生产区域又按功能进行划分。标示线也要经常的管理,标示线擦掉了、不清晰了、区域功能变更了组长一定会及时进行处理。划定的标示线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不准压线超出。工作场地得清扫每班进行,每半个月或每个月车间都会组织进行大扫除,再次进行整理,由于是塑胶地板每次进行大扫除时都会进行全面的清洗,打蜡。所以车间每天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光亮。

每次大扫除时,全体员工齐动手,扫地的、打水的、清洗、拖地、去出脏水、打蜡,每个人都参与。每个小组负责自己所在的区域,一般课长都会参加。大扫除活动是个沟通协调参与的过程,每个人的性格或热情程度都会在活动表露无疑。不知大家注意没有,那些在活动中始终热情积极的人的发展机会更多些。

公司的员工的穿戴以统一的,每个人都会爱护自己的工衣,同时公司也规定以旧换新的办法。有一次,我在现场工作时不小心将衣服挂破了,我正不知该怎么办好时,我们课的助理小姐问我是否愿意她给我去换一件,当然愿意,没过多久她就到总务给换了一件新工衣回来。

每个现场区域,按规定都可申请大的白板,因此每个生产组都建立的自己的看板,这些看板或立或挂,都放在显眼的位置。每块看板都有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建立。看板的必要内容就是每个组长都会在看板里建立生产计划和进度推移图和每班实际生产产量进度、生产效率、生产中的合格率或不良率。这些内容每班都会更新,每班交接前每组的员工都会看一看上一班的生产状况,当合格率低于规定的目标时,组长都会在推移图上注明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不良率升高时,组长大都会将员工叫到看板前进行教育,告诉员工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看板的内容有根据不同组长的性格进行不同颜色的标注,不同的组长根据自己生产产品的情况记入更多的其他内容,如关于产品的培训教材、关于质量的漫画或标语、组的奋斗目标、还有产品特性的控制图、生产设备的效率等,有的将客户投诉的内容和解决的办法也写在看板里。每个看板都体现了每个主管的才智,在现场生产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长和经理也很重视看板的建设,经常到车间看看问问。有一次,我正在一个组的看板前看内容,旁边站过来一个人,我以为是我熟悉的组长,也没有扭头就对他说,你做的看板内容做的不错,他也没说话,我扭头一看原来是经理,我忙说对不起,经理笑一笑,没有说什么,他问起我负责产品的状况。经理在看看板时,看到有一天的合格率低于目标,仔细看了下面的分析改进内容,还把组长叫来进行询问,了解到问题确实已解决才离开。
2.现场管理(3

现场的设备的保养由员工实施并有填写设备保养的报告,当设备出现小的故障或问题时,由现场的设备工程师停机维修。另外还有设备技术课的工程师,他们负责本部门的所有设备的定期检修。

当员工入厂进行培训时,就有设备保养的知识培训,保养报告表上已详细列出了该设备的保养项目,开机前、关机后保养得项目都规定得很详细,还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的测量方法和监控方法,员工进厂后经过培训,有了设备保养观念后一般都能自觉进行并能及时填写报告。现场的组长和设备工程师随时都可检查她们的操作和记录状况,这一点很难得,因为如果组长没有责任心或他们没有这样的观念,现场的保养记录很难填写的那么完整。

设备的保养当然包括对设备的清洁,很多的工厂虽然都有这样的规定,实施的效果如何很难有保证。在T公司,所有的设备的清洁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现场的员工每天或每班交接时都会对设备进行清洁,整个部门的几百台各型设备看起来清爽干净,即使进行各种清洗剂、油和涂料加工的设备都一样能保持干干净净。一次我到一台涂装机取样测试,看见组长正蹲在地上埋头擦机器,我问怎么啦,他说刚才员工调机时将涂料不小心溅了出来,由于员工不方便,他正在帮忙。

现场的设备工程师一般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生产组的所有的机器的现场维修,他们跟着员工一齐上班。当生产倒班时,他们也要跟着倒班。他们的职责除了进行现场设备维修外,还负责现场设备的调试和改善。设备的改善除了对设备的功能和效率方面进行改进外,还包括设备安全卫生方面的各种改进,在这一点上,T公司也比较舍得投入。记得有一种大型的自动生产设备,在现场运转的很正常,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有时涂料会因本身的振动溅出来,但量比较少。一个设备工程师提出改进意见,结果被采纳,部门所有这种机器全部更换的加料箱,花了好几万元。还有一次,一个工程师发现现场一种设备的线露在外面不好看也有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虽然从没有出过问题,但这项建议也被采纳,所有这种设备的线圈被加装了一种盒子,也花了不少钱。

现场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女孩子,而大多数现场主管和设备工程师都是男的,所以现场管理人员被要求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法,不能打骂员工,甚至都要不要大声的责备,要进行现场指导或指出问题时,最好都要单独的进行。有时女员工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调班、请假)管理人员一定进行调查后采取措施。有时公司还会组织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所以一般来说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能保持比较好的工作关系,各项管理工作实施起来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正是公司推行这种全面的人性化的管理,才能使现场管理才能卓有成效。



1)计量管理

工作中,我认识了几个做设备维护的同事。和我从成都招到厦门T公司的工程师有两个人,另一个是计量工程师姓李。他也是成都的一个国营电子大厂出来的,学的是电子,出来后就从事各种电子仪表的计量和维护,一个很为专业的计量工程师。因为同是成都过来的,所以我和他关系还比较好。

T
公司由于做的是电子元件,在现场和检验组,各种测试设备都非常的多,有的体积还特别的大,很重不好搬运,生产现场的设备又特别的忙,所以李工经常要到车间来现场进 行测试设备的计量,在车间经常都可以看到他。以前的工作关系,我对设备的计量很不熟悉,因此看到他我都要和他聊一下,他也乐意和我交流。T公司几个制造部门的测试设备共有上千台,种类也非常的多。公司质量保证部统一管理测试设备的计量和维修。计量工程师共有三人,分管不同类型的测试设备,同乡李工专门管理大型电子测试设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31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现场来,李工都会带一套精密的标准仪器,用一个小推车推着。所有的测试设备都有编号,按不同部门标号。他那里有一套设备的清单,注明了每台设备所在的位置和详细地点以及计量的周期计划。每次到现场来李工都回带着清单计划,到需要计量的小组进行工作,凭着清单很快就找到需计量的设备。每台测试设备会根据生产的使用频率规定不同的计量周期,有一个月的、一个季度的,还有半年的,生产现场很少有一年一次的。对于不同的计量周期的设备,都有不同的标签注明。

李工到现场来时,还带着测试设备的校正记录,每次计量完成一台设备后都会将校正的数据现场记录,并根据结果贴结果标识。当有设备不符合计量结果要求时,马上就会将这台设备撤离现场,并用备用的设备进行更换。如果这台设备是安装在现场自动生产线上的,会立即停线进行设备更换。发生这种问题时,他会立即写一份计量不良报告交给设备做在部门的质量技术课,技术课课长也会马上将这份报告交给产品质量的主管工程师进行调查,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将调查报告交课长进行处理。

有一次,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李工在我主管的产品生产现场的一次周期计量中发现了一台测试仪器超过标准,他马上通知了我,并将不良报告交给我。我得到消息后,立即展开了调查,首先察看了上次的计量结果,没问题。然后将这台设备的在一个计量周期生产的所有生产单查找出来,并到产品检查组将相关所有的产品最终检验报告找出来,根据生产和检验报告的数据(生产检验数量、产品检验的不良率,生产中不良数量)进行分析,还立即查找所有相关的在库品,并将在库品抽出进行抽样检验,同时还查找了所有相关产品的出货地点。不过还好,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的产品的质量没有什么异常,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也松了口气。赶紧将调查的结果的写成报告,交给我们课长,课长又拿着报告到公司质量保证部找品保部经理进行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最后决定这一问题在公司内部消化,没有通知相关的客户。要是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由异常,公司会按规定进行实施产品的召回制度,要是那样麻烦就打了。不过从以前的报告资料中确实实施过产品的召回活动的,规模不大但费用不小。

我从李工那里了解公司整个设备计量的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了解到许多得电子设备计量的方法,这使我获益匪浅。


2)生产设备管理

胡工是我认识的一个设备工程师,他也是在我进入公司后不久进入T公司的,主要负责生产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

胡工在进入T公司前,在厦门的一家韩国工厂里负责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因为那家韩国工厂的产品要换型,不准备的中国的继续生产了所以关了门,不过在解散前每个管理人员都得到一定的补偿。据胡工讲不过那家工厂的设备管理还不错,挺规范的。

因为脾气相投的原因,我和胡工比较熟悉,下班后经常在一起聊天,打台球。上班的时候,他们维修组的工作间就在我负责的区域旁边,上班时我也经常到他那里看看。多接触几次,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也了解了一些,了解越多也越感到吃惊。

设备维修组主要负责整个部门的设备的定期检修,同时现场的设备工程师不能处理现场设备故障时,他们也负责进行设备的维修。前面给大家讲过,T公司的生产设备比起国内的同类型设备来,其自动化程度、设备的可靠性、效率都不知高多少。但我在工作中才逐步了解到这些设备是T公司六七十年代自己研发的,到现在都已生产了三十多年,从日本到台湾再到厦门,都已搬过几次家,但这些设备的效率和自动化,经过和成都国内工厂的对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的感觉。想起在成都工厂时,绝大多数的管理人员还觉得自己的设备是全国最好而沾沾自喜,有时真感觉悲哀。另外我还感到震惊的是这些设备经过了三十年,性能还这么好,到底他们有什么好的管理方法呢?我是下定决心要学习他们的维修和管理方法。

经过我的观察和查找资料,关于设备管理的方法也逐渐清晰起来。其实这些方法说起来也不高深,每个工厂里的管理人员都能看到,但真正去了解设备管理的人不会很深入,而要真正全面了解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总结。

设备的管理首先是现场设备管理。前面现场管理包括了现场设备工厂师和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现场维修和改进,同时现场管理也包括了对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前面已给大家介绍,这一点很重要,T公司的现场生产设备在安放时整整齐齐,一点都没有乱的感觉,生产设备的每一条电线,每根排气管,都安放得有序,每个组长会指定人员进行清洁和检查。这里就不多介绍,关键的就是大家的坚持和认真。

这样的设备状态和现场状况,确实令人心服。现在有一件事情我还记得很清楚:一家国内非常出名一家大型家电工厂在对我们的送样产品进行确认后派人到T工厂来进行考察,在早会上经理进行了通知,叫大家准备一下。有什么准备的呢?原来是要我们办公室的人员精神些,座上的用品再弄整齐些。我想现场也没有再多准备,最后考察得结果,那家客户被折服,不但现场就认可了T公司,而且同时要求我们提供他们能用的所有元件样品进行承认,这样一来我们部门有增加了一个大客户。
在车间现场时,天天看到胡工在维修车间和几个维修的同事在闷头干活,维修车间里总有一两台正在维修的设备。开始的时候我还纳闷,整个部门的现场管理和现场的设备管理都井井有条,员工们基本都按照要求在操作设备,怎么天天都还有那么多的设备在维修?经过观察和胡工的介绍,原来他们正在按计划执行设备的定期维护。

整个部门共有大型的自动化设备共有二十多台,其他中型的自动设备也有一百多台。大型的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且精度也非常高,生产的效率惊人,保证整个设备能力的最关键的就是那些大型的自动化的送料机,这些送料机工作中有一定的磨损,特别需要进行维护,其他的自动化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所以设备的定期维护维修特别重要。

据胡工介绍,他们维修人员进行了分工,专门有人维护那些大型设备,还有人专门维护中小型设备。对于那些大型的自动化设备,设备课按照惯例,制定了所有设备的定期维修计划,每个月要对两台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维修计划显示在看板上。我注意到维修室的墙上有所有设备的维护半年度计划,计划显示了部门内大型自动化设备的检修计划时间、检修状态、检修前后设备的效能变化等。中小型设备由于数量比较大,专门有设备维护状态表进行管理,项目和看板的内容差不多,他们课长经常都回来检查。

进行设备的全面维护时,维修人员会提前一个星期通知生产课设备的定期检修时间,以便生产课做好停机准备。到时,他们会将周转设备运到现场,将生产中的设备停机用周转设备进行替换,然后将替换下来的设备运到维修车间。设备维修时,他们将整台设备全部拆解,每个机件都进行检查、清洗、上油,然后重新组装。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机件磨损超过规定,就要将该机件进行更换,换上新的机件。对于那些长期动作的机件在维修时都要进行更换的。重新组装完成的机器,进行调试,调试正常后,用这台维修完成的设备去替换下一台需要检修保养设备。

在检修设备前后,设备工程师还会进行这样的统计工作:在一台设备检修前,记录该设备运转的稼动率,一个月平均时间损失率等数据。设备维修后重新安装上线后,也会统计相同的数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设备维修的效果。要求在设备维修后,设备的稼动率不低于维修前,当维修后的稼动率低于维修前的数据,他们会对设备进行再检查,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同时总结维修经验,便于下次检修时注意。不管是大、中小型设备,只要进行这样的定期检修都会进行这样的统计。这些统计数据会显示在相关的报告中,并且还对应每台设备的主管维修工程师,这些报告会定期上交设备课的课长,有课长对工程师进行能力评估。

据胡工讲,检修过程中,主管还要求他们记录设备检修的记录。记录设备的机件的更换、磨损状况等,要求维修工程师定期进行总结经验。由于有这样的要求,胡工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设备到完全了解和能独立对这样的设备进行检修,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也感慨有这样的进步。


六.旅游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38 | 只看该作者
每年,T公司都会有一次旅游的机会。T公司根据经营的状况,会给每位员工提供一定金额的旅游费,每位员工的金额是一样的。这笔钱只能由部门制定一个旅游计划,计算所需费用,根据预算,才能领下来,但钱不能直接发给员工,旅游完成后部门需提交总结报告。一次没有用完,还可以下次再用,直到钱用完为止。

一般在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想出去玩一下。那年五月,正是花开之时,到处是花团锦簇,旅游的大好时节。我们部门的小姐们都向课长经理意见出去玩一下。经理同意了,委派我们技术课陈课长作为这次活动的总负责人,陈课长召开的各课主管的筹划会议,征求大家的建议。于是各课主管都开始活动起来,询问员工们的建议,这时大家可就热闹得很,纷纷说起自己的建议来。建议统一起来,省内各个旅游点的意见都有,考虑到生产进度和时间,最后旅游的目的地定在一个著名的海滩风景区,这个风景区离厦门三四个小时,风景优美,据说可以睡在船上看大海。

景点确定好之后,下面就是准备的事。这件事就交给办公室的几个助理小姐身上,由她们负责联络、准备计划了。她们先是选择出行的方式,方案有两种,一是将整个行程包给旅游社,有旅游社负责一切事物;另一种就是自己负责行程。经过她们的筹划,还是觉得自己组织省钱又好玩些,自己负责行程还可生下一笔钱还玩一次(这次旅游真没花多少钱,剩下的钱在秋天的时候部门又组织了一次烧烤活动)。经过讨论,陈课长同意了她们的建议,决定自己组织旅游活动。每个课的助理小姐就成了每个课的旅行负责人。她们经过策划,决定这次旅游玩两天,星期六上午出发,星期天下午返回,在目的地休息一晚早上可以看日出。随后联络挑选了厦门的一家旅行社,租下二十多辆豪华旅行车作来回工具。随后又派人到风景区一个大度假村定下了整个部门所需的房间。整个旅游计划定下来后,她们又写了一个计划书,交经理批准后可以到公司领钱了。出发前,部门为每个员工买了保险。这样,定下一个周末的时间旅游去。

我们部门要出去旅游还真不是一个小事,部门总共八百多人,一齐外出,注意事项可不能少,周密准备不能少。首先,每个课的主管开会,陈课长宣布注意事项,并将八百多人按客车数量分配每车的人数,每个客车的活动车长(基本都是每个课的主管和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并安排整个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宣布要注意环保清洁,并将这个要求由每个车长来组织。下来后,每个课就准备起来。技术课、设备课、生管课、人事等办公室管理人员分配到一个车上,还包括经理和台湾课长。出发前,助理小姐们购买了计划好的足够清洁袋分发到各车长,清洁袋有大有小,用处各不同。一切准备OK,等待出发。
到了出发的星期六早上,二十多台大巴车停在工厂门口,颇为壮观。部门的几百人都基本来到了厂门口的操场上,今天的人都穿着便装,特别是那些姑娘们穿的花枝招展,个个都漂漂亮亮的,另外大包小包的都带了很多的零食。部门所有人员集中后按照事先分好的次序上车,我们上车的时候部门助理发给每人二个小袋子,说是装垃圾的。上车后大家都座好了,助理又在车子的前面架起了一个带盖的大桶,装上的很大的一个垃圾袋。然后车长给大家再次讲了车上的注意事项。

我坐在车子的后面,旁边还坐了两个生产线的小姑娘,她们的组的车座位不够,我们车上有刚好两个,她们课长就安排她们到这边来坐。一般的一个员工时不愿到一车都是他的上级在一起的,但她们还是过来了,其中一个小姑娘还特别乐意。这个小姑娘姓郭,长得乖巧、可爱,而且还很活泼。

一路上,车上组织了很多的节目,有游戏、猜谜、指定节目,总之很丰富。在活动中,有人大方,有人害羞,不过节目还基本能继续下去。想来这是个展示自己的一个小舞台。车长有经理、台湾的二个课长和技术课长等,在这种场合的积极表现,也许就是一种机会。办公司的人都还是小心的。这时那个生产现场的郭小姐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她不怯场而且很会唱歌,声音很甜美,同时还能自告奋勇上前主持节目,一路下来,让每个人都记得了她,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经理还好几次赞扬她唱的好。旅游后,每次在路上见到她,她都会给我们打招呼。下半年在进行职位调整时,郭小姐被经理指明提升为组长,叫人很是感慨,机会啊。

车上欢声笑语,大家有吃有喝,产生了很多的垃圾。不过于一般的旅游车垃圾满地不同,车上的每位员工都很自觉的将自己产生的垃圾放在随身的垃圾袋中,小袋子装满后,走到车前面把垃圾放到大袋子中,不小心落在地板上的垃圾自己会把它捡起来放在袋子中,车子到了目的地,车长叫人把大的垃圾袋卸下,找到垃圾场丢掉。二十多台车,每个车都是这样,下车后,车上干干净净。第二天回程的路上也是这样操作,到了公司,每个车上扛下来一个大大的垃圾袋,这样的安排和所有员工都能这样的自觉遵守规定,保持这样良好的车况,不光是感动了我,而且也感到了车队的师傅们。旅游结束下车后,我们车的师傅对我们的车长说,你们工厂员工素质这不错,一趟旅游回来车子不用打扫还是第一次。

在风景区,我看到了生平见到的最美丽的海滩,还看到了日出大海的美景,真的在床上听到永不停歇的海浪声。那白云飘飘、帆船点点、蔚蓝天空、甜美海风的美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回忆起这次旅游过程,感触颇多,除了那美景,更让我记忆忧深的他们的组织和员工的整体表现------


1
.产品分析

从进入工厂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的将从事的工作并能胜任,我就不断的学习。部门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在一间大的办公室里,没有通常写字间的格子挡板,按每个部门并排安排座位,一个部门一排。每个部门的文件都统一放在办公室的四周,平常上班的时候,每个部门的文件都可以拿来学习。每个部门的文件由部门的助理进行保管,文件柜中的文件按种类放列,每个文件都作好标示,清清楚楚的,非常容易查找和存档。

首先从本部门的资料开始学习,作为质量技术课,公司的程序文件和相关的作业指导书都有,在资料贵中还整齐排列着各种技术资料,分析报告、材料更改报告、改善报告、生产异常报告、客户投诉处理报告、工程更改资料、不合格品报告、每月的质量月会报告-------通过学习这些资料,我也很快的了解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和容易产生异常的原因以及处 理方法,在学习资料时,一份技术分析资料当时把我震惊的目瞪口呆。

那时我进T公司不久,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了一份产品的比较分析报告。现在我还清楚得记得当时我 的感觉:震惊、背上还冒出冷汗。那是一份不同品牌产品的分析报告,这种产品正是我在成都时进行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报告中产品品牌包括当时最出名的,还包括国内其它电子元件厂的品牌,其中就包括了成都工厂的产品。分析内容从产品的外观开始,然后是常规功能比较,进一步分析产品的结构、产品内部尺寸比较、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工艺水准的比较分析、产品所用的关键材料的对比分析、然后进行产品的可靠性对比分析等。报告的内容非常得详尽,把影响产品使用的所有性能都分析到了。报告分析也很到深入,比如从产品外观的文字的丝印的清晰状况和文字排列的整齐程度,分析了各厂家的设备能力、工艺控制的水平都分析到了。产品内部结构的分析那更是将影响产品功能之处分析得透彻,同时通过产品内部结构尺寸,还分析了不同产品的材料成本。通过可靠性分析,更是将不同产品的优缺点表露无疑。报告的结论给出了不同的产品的性能比较、成本多少,给出了哪些产品是主要竞争对手,哪些产品是潜在对手,那些产品不用理会------

看了这份报告,我冷汗直流的原因是,想不到T公司作了这样一份报告,想起在成都工厂生产的产品的各种指标,在T公司能分析得这样透彻,其中可靠性指标由于测试设备的关系,在成都工厂得到的数据还没有这里的详尽。在成都工厂时,我们也作了一些对手产品的分析,但分析出来的结果和数据与这里的相比,简直------ 唉看了这份报告,我仰天长叹-------。何时我才能将这样的感受和信息传达给那些闭门造车还自以为是的人(不过在T公司的时候,我一直将这报告内容告诉任何人,直到现在)。

看完报告,我还从我们主任哪里得知,这份报告的结论还应市场部的要求发给了市场人员,他还说,这样的报告定期的各部门的质量部技术课都会做,报告要上交给质量保证部,以方便公司对对手的了解,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这份报告和当时的感受,我铭记在心。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45 | 只看该作者

2
QC工程图

对于产品生产流程的熟悉和了解,我先是通过产品的生产QC工程图来了解的。在熟悉阅读工程资料时,发现QC工程图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版本的内容比较简单,只列出了生产流程、生产设备、控制方法、责任人员、相关记录等,而另一个版本的内容就很详尽,除了上述的内容外,还包括了生产中所有的参数数据、详细的控制方法、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发生问题时的责任人员、检测方法等。看到这样的两份文件,开始时我不知道问什么有两份文件,我们技术主任告诉我:简单的那份,是给客户或其他的外部人员看的,详细的那份主要是生产和质量管理用。

对于这份文件,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以前一般就只有生产的作业指导书,但都是关于单个的生产步骤的,这样一份非常清楚了列出了详细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一份文件,还从没有见到过。拿到这样一份QC工程图,整个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用设备、控制方法、所用到的表单、容易发生问题的工序都一目了然,我不但了解整个工艺要求,以前工程师的经验都很好的遗传了下来,很有用的一份文件啊。有了这份QC工程图,好员工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资料不是很好的解决了。

我看到QC工程图的制作人员不是我们质量技术课的人员,看签名应该是生产课的人员,这就奇怪了,这样的文件,想来肯定是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制作的,在这里怎么是制造部人员来制作呢?我想弄清楚,经过了解,原来体系策划时是这样来考虑的,生产现场的工艺调整经常都会发生,一些小的工艺参数更改、生产产品的步骤都会随现场生产的改进进行更改,这些改变,制造部的管理人员都会及时了解,通过他们来管理这份文件,能更好的进行更改控制。制作这样的文件,需要及时、详尽并懂得质量文件的编制,又生产管理人员来做,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的意识和遵守生产工艺的意识。文件制作完成后,交到质量技术课进行审核后交质量技术课的课长批准。(还好,T公司的生产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工程师出生,对于制作QC工程图一般都能胜任------

制作QC工程图,需要和生产实际工程一致,QC工程图确定后,生产一定要按照它的规定来执行。生产课长、质量技术课的审核人员、公司质量保证部的审核人员经常都会进行现场审查,如果发现了实际现场和文件不一致,会找现场的管理人员问清楚,同时会记录下来在质量会议上进行报告的。

记得我刚接手yuangtong产品的质量管理不久就参加了该产品的QC工程图修改的审查会,因为生产中一些工艺和设备的调整改进,制造部对QC工程图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动,参加审查会的人员有我(品管工程师)、技术主任和课长、生产主管、课长等。审查会由该产品的生产课长主持,他介绍了文件更改的原因和更改的主要内容,然后大家根据QC工程图,对每个工序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对QC工程图提出了不少的修改建议,同时对生产中的一些小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也找到了改进的方法。还好,由于事先由准备,讨论时我也发表的不少正确的建议。会后,再由制造部对该产品的QC工程图进行整理,第三天,新的QC工程图就发到了我的手里。

3
.异常管理

1
作为公司的质量技术工程师,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分析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和不良品分析、改善工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品质数据分析,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产品的异常分为生产中的工艺参数的异常,生产中产质量量的异常和不合格,还有成品检验中出现的异常和不合格。对这些问题,公司安排了专门的质量技术工程师来进行处理。

在整个品质体系中,T公司规定了详细产质量量目标,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生产中的检验,当生产检验数据表示产品的过程的不良率超过规定的目标数据时,生产检验人员就会开出生产异常处理报告,报告交生产现场组长审批签字后,生产异常报告就会有生产课的文员交到我们工程师手上,品质异常处理的程序规定:当出现这种状况,这批产品就会暂时停止生产,待处理建议出来后再进行加工。在这点上生产现场的生产工人、检验员、线长等管理人员都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会超程序工作,为什么能执行等则这么好,原因我向大家已知道了。不过有时当产品的外观部不良时,当过技术工程师的组长会一边开出报告,另一边叫员工进行外观选别。但当产品异常不是外观不良时,那一定是会停工的。

每当出现生产异常报告时,报告会以最短的时间交给我们,我们工程师也会以最快的时间进行处理,不会有一般工厂拖延的现象,问为什么,因为程序中规定异常处理的时效,规定了不同的异常和不合格处理调查的时限,如果超过了时效,生产现场可以进行投诉,同时到月底进行统计时,这样的报告会反映到质量会议上(质量会议在后面的章节中重点介绍)。如果连续出现这种事,课长找人谈话。哪个人都不会愿意出现这种事。

由于产品的订单多,生产量大,因此在我的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处理这样的报告。程序规定的异常处理的时效规定很严,因此工作量很大。由于处理报告多,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基本上了解得差不多,但是,在原因分析和签处理建议时,还是都会很谨慎。我们将报告填好后,报告要交给课长进行审核,课长认可后由技术课文员及时交生产课相关人员,生产人员会按报告处理建议进行处理。课长对报告会很仔细的进行审查,当发现有什么不对时,会将报告返回给工程师重新进行分析。课长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做质量技术工程师,分析一定要仔细,稍不注意,就会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电子元件产品有时表现的不良现象一样,其实原因各不相同。不管对产品有多熟悉,当拿到不良品时,我们都会按照产品分析操作流程对产品进行分析,一点都不敢马虎。

一次我将报告写好后,交给了课长就回到作座位上,课长看后,就我到他那里,问我问题在那里,我将分析结果告诉他。他试着问我,可不可能会是另外的原因,然后叫我在分析一下,我拿着不良产品再次分析时,果然发现了另外的不良,我赶紧修改了报告,重新交给了课长,告诉他分析的结果。课长没在说什么,可这件事后,每次再分析产品时,我都告诫自己要小心些,分析再仔细些------

2

还有一项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是进行成品检验出的不合格品的分析。

部门生产的产品的有5大类,产品系列非常的多,订单批数非常的大。部门内设有一个检验组,所有产品的成品检验都由检验组来完成,同时检验组还承担生产中巡回检验的工作。整个检验组的成员的都是女性,而且年龄都比较小,记得一个姑娘的年龄还不到17岁,不过这些检验员的水平不低,真个检验组内的测试设备种类不少,操作都还比较复杂,不过她们使用都很熟练。检验组长是个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产品测试速度极快,所有检验测试设备的用法非常熟练,给我们这些产品工程师很大的帮助。

检验组的检验员一般都是从生产线抽调起来的,检验员的技能考核也很有点意思。除了她们在生产线的工作技能熟练外,在抽调成为检验员前,必须进行检验员纠错能力的考核,方法是做一张考卷,考卷内容大概是在规定时间内从一堆数字中抽出错误的数字,主要考核检验员的纠错能力,很是有趣。不光是新进检验员须进行这样的考试,检验组的成员每年都要定期再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给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还没有通过就会退回生产线工作。考试是由公司质量保证部主持,很是严格。我记得有一个检验员平时表现很不错,但在进行复考,考试时就她一个每人没有通过,公司质量保证部通知她补考,补考前她很是紧张,害怕再考不及格,检验组其他人都安慰她,叫她不要紧张,这才让她轻松起来,补考及格后买了一堆小吃的来庆祝------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52 | 只看该作者
检验工作非常严谨,各种检验的标准由质量技术部制定,很完整,各种检验设备的操作说明也很清晰。检测设备的各种校准标准件也很完备。每天测试前,检验组长都会用标准件来校准测试设备,合格后才能进行测试。

成品检验严格按MIL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当检验批不合格时,按程序规定必须开出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书来。当有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书时,检验组长会把报告书及时送到我们的座位上,按相关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规定,不合格批成品的调查处理一样规定处理的时效,而且规定时间很短,不但规定了我们工程师处理的时效,还规定了课长复审和经理批准的时效(不合格成品处理措施还需要经理批准),部门上下大家都按着规定的时效来工作,因此报告被拖延的情况很少。当决定下来后就会按相关建议进行处理,当需要退回生产线进行返工,生产线会必须在相关的记录上记录返工的工作时间,每月都会进行相关的统计和报告。每批不良产品的处理得记录都会记录得非常清楚,这是程序要求的,大家执行的也非常好。

对了,成品检验不合格处理报告书上,除了须填写相关的分析内容,处理建议外,还非常清楚的规定了质量工程师、相关课长审核、经理批准的时限,也提醒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工作,每个签字的人员都会签上本人处理的时间-------
异常管理(3)

生产过程关键参数的调整也是质量技术工程师的职责,虽然整个生产大都是自动化的,产品也比较成熟,但设备的控制参数也会根据材料性能的不同需要进行微调。当材料有变化和生产中不良率超过规定的比例时,来料检验部门和生产线主管会及时通知质量技术部,由质量技术工程师进行材料确认和生产分析调查,确定新材料使用的最佳控制参数,以及生产不良的原因,当需要进行参数调时,进行试验,确定新的过程参数。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请假回家,我暂时代理他负责产品的质量技术工作,期间产品的涂装材料刚好来了新的批号,这种原料用于涂装产品,需要在涂装后进行干燥,干燥的时间和温度影响产品的最后性能以及生产效率。新的批号的原料到厂后,说明书上规定的干燥温度和平常的不一致,因此需要进行生产过程参数的调整确认。这个任务就刚好落在我身上,同时课长安排了另一个同事和我一起进行试验确认。

我们开了新产品试验确认的申请单,我们课长确认后然后到主管生产课长安排生产线,同时交经理批准,申请单交生产线进行试验准备。我们到仓库领了新批号的材料,然后到生产线上线进行试验,按照说明,配制了涂装料,用生产线进行涂装生产,涂装完成后,常温进行干燥,等待一定时间后,送到烘炉进行固化干燥。烘干炉是一条长长的烘干设备,产品进炉后,随输带送经过不同温度的区域,完成固化干燥,成为成品。烘干炉的温度设置和输送带的速度就是影响产品固化效果的关键参数。

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我们经过计算设置了带速和不同干燥区域的干燥温度,然后将涂装后的产品送入干燥炉,同时随产品将测定温度的测温线一起进炉,用于测定烘干炉内的实际温度。在干燥的同时,记录显示温度,以便计算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的差值以用于设置设备温度。第一次按材料说明的参数进行试验的结果不理想,从烘干炉出来的产品的固化效果没有达到产品的要求,只好重新进行试验。这时已下班了,为了保证能尽快确认烘干炉的控制参数,保证生产能正常进行,我们俩要加班(因为这种产品的产能非常大,一天下来会有几十万产品等着干燥固化,时间不能拖延)。

我俩赶紧到食堂吃了饭,回到办公室,查找资料商量改进的温度和带速,确认方案后,我们重新进行试验,把产品送入烘炉后,需要等上近两个小时产品才能出来,车间里太吵,我们回到办公室等待。呆在办公室又不太放心,不时到烘干车间看看,由操心不知最好效果会怎样,真实坐立不安。最后还是做了两次试验才得到满意的效果。实验完成后,按照公司初回品管理的相关程序要求,填写了相关的试验报告和各种确认表格后才完成了新材料的确认工作,这是时间已过了晚上十二点。等第二天上班后报课长批准试验结果后,按要求填写工程更改通知交制造部进行参数更改,新的参数再实际生产中很好的满足的产品质量的要求。

4

在产品生产中,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产品的合格率控制方面,部门有专门的人员用控制图进行控制。那时由于控制软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在SPC的应用方面,主要是用人员来进行测试、计算和制作控制图表。这样的人员主要是各生产组的助理,专门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统计图表的应用。

一般的,在生产过程的策划时,会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设置关键的参数包括产品性能方面的关键参数,对于这些关键的参数,会规定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来分别进行控制。所有的这些要求会在QC工程图中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统计技术的应用也规定了负责的人员。

制造部的助理人员一般都是姑娘,她们一般都是中专或技校毕业,进入工厂后公司对她们进行培训,使她们都懂得了SPC图表的制作和使用。平时都由她们根据QC工程图和产品作业指导的参数,根据规定得要求数据,计算当月各控制参数的控制界限,然后在图表中制作控制线。每天根据时间频率的要求到现场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的数据填到控制图表中,连成线,就得到了生产的实际表现。当发现生产中的表现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她们会立即报告生产组长,生产组长会马上进行处理,如果组长不能处理的时候,他们会填写生产异常报告书,交给质量技术工程师进行处理。我们收到报告后也会立即对图表中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找出解决的办法出来回复制造部门采取措施。

我所负责的产品在生产中,由于材料的原因,产品的性能控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有比较多参数需进行SPC的控制,所有的图表的制作都是由一位助理小姐负责。所有的SPC图表制作完成后都会贴在生产小组的看板上或者机台的旁边。我负责产品的参数的SPC测量的频率一般为上下午各一次。每天我都会看见她在现场进行测量,作图然后将数据填在控制图表中,每天我都会到现场通过控制图表看看生产是否正常。通过了解,她不光要负责制作控制图,还要根据课长的要求,统计生产中的各种数据,每周、每月底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将所需的数据整理好,做成固定的图表交给她们的课长。我问她们做这些控制图和数据整理的工作好不好做,她说刚开始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虽然经过培训,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做多了也就熟悉了。

一天我刚到生产现场,生产组长就叫到我,说正巧产品的破裂强度测试的控制图出现异 常,刚好开了一张异常报告,请我好好分析一下。我看看控制图,发现上午的时候控制图都还正常,产品的破裂强度在要求之上,下午的测试结果出现了异常。通过调查,发现下午生产中产品进行焊锡的时候,一台焊锡机的温度出现了异常,经过调整后恢复了正常,但在进行抽样进行产品测试时,刚好这批抽到了这台机生产的产品,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我提出了将这台焊锡机焊锡温度出现异常之前的产品挑出,然后进行重新测试,如果产品的破裂强度不合格,那这些产品就进行报废处理(因为客户对此特性要求很严格)。最后生产线按照我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处理,报废了几千个产品。

(5)客户投诉处理

投诉处理的过程需要好好给大家聊聊。

我所在的质量技术课里,还有一位专门的质量主任,专门是负责部门体系审核的,包括内部审核以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跟进,客户投诉的分析改进也是由他负责的。公司的投诉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所有投诉信息都是直接由营业部收集的,营业部收到客户投诉后,直接填写客户投诉报告处理单,交到公司质量保证部,由品保经理根据投诉带来的损失及投诉问题的严重性来判定处理的方式。当损失达到一定金额或投诉问题很严重时,公司品保部会直接同责任部门进行分析改进,由品保部进行直接跟进。一般性投诉由责任部门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并由质量体系主任验证后交品保部回复客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0:28:5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客户投诉,公司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会针对所有的投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措施。整个投诉的分析改善的流程是非常明确的,所有的客户投诉都必须回复公司品保部和客户,不管客户是否有要求。记得那时投诉报告的回复内容大体如下:首先是致歉词,如本次投诉为客户带来困扰,深表歉意等。然后会根据客户投诉的内容,对投诉批的产品进行追溯,查找该批在生产时的质量状况,追查生产相关所有相关记录,包括成品检验、半成品检验、过程检验、控制图、产品的生产的不良率、生产的相关记录等等,并将这些记录进行整理,写在投诉报告中。然后会到成品仓库进行追查,查找仓库中是否还有该批产品存货,如果还有该批产品,会从库存品里抽样进行检验,将检验的结果也填写在投诉报告中。所有相关记录信息收集完成后,体系主任会根据收集到信息进行分析,得出产品不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如果在分析中,涉及到产品特性方面的原因或体系主任不能分析到原因时,他会向质量课长报告,请质量工程师协助调查。我们得到投诉分析任务时,也会尽快的对投诉进行分析、试验,找到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客户投诉的处理也是由非常明确的时效性,收到投诉后必须在几个小时和客户有一个沟通的过程,在得到不良样品后回复客户发生的原因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最终的问题解决和措施的实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每个时间段都很明确,相关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月体系主任都会进行统计和报告客户投诉的状况给经理。同时也要报告给公司质量保证部,如果部不能按时完成投诉处理,一定要进行说明的,否则个人会有人找你谈话。
15#
发表于 2011-10-27 00:29:06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记号~楼主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4 19:28 , Processed in 0.0537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