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43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1992.4.29 朱镕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4 15: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一下,目前没有这篇讲话,,相机不在,不在公司没法扫描,以下是偶一个键盘一个键盘敲下去的,特分享给标准下载的朋友们

-----------------------------------------------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

*背景:1992年4月27日至30日,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品质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委员会主管品质工作的副主任、技术监督局局长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这是朱镕基同志在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

我就加强品质工作讲十点建议。



这次全国品质工作会议,是我们抓经济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去年一开始是清理三角债,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企业难以正常运转。要清理三角债,必须抓限产压库促销,否则,企业的包袱很重,效益很低,无力偿债。在抓这些工作以后,大家都感到目前不抓品质不行了。正好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这个谈话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求在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引下,把抓好品质作为贯彻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

这次会议,我们请了各省区市经委一位主管品质工作的副主任,以及一位技术监督局局长来出席。但是有的地方经委副主任请不来,只来一个副处长。如果主管品质工作的经委副主任都不来,全国品质工作会议的精神怎么贯彻下去呢?我觉得不少同志对品质工作兴趣不够大。如果说今天开这个会是分钱、分项目,不要请就来了。为了一个项目,可以跑北京几十次;抓抓品质工作,都没时间了。我们大家都可以反躬自省,包括我自己,我们是不是那么重视品质?抓品质,不想抓速度,抓项目那样热火朝天。所以,我必须强调一下,我们这次会议是贯彻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邓小平同志很重视品质工作,关于提高品质问题,他讲过多次,大家应该好好学习。不讲品质,国民经济是搞不上去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13:55 | 只看该作者
我过去讲过,厂长不重视品质就不能当厂长,市长布重视品质就不能当市长,经委主任不重视品质就根本不能当经委主任。品质工作应该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品质第一”嘛!我在上海当市长时就提出一个口号:“品质是上海的生命”,是考虑到上海的特殊情况。,从全国来说,提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总还是可以吧。今天我讲把品质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恐怕也会有些争议,那就说摆在重要地位总是可以的吧。我确实感到,现在在许多方面还没有把品质问题摆在重要地位。

我们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产品不仅面向内国市场,还要进入国际市场。现在国外产品已经大量进入了,因为我们的工业企业太缺乏竞争力了。如果我们再不把自己的产质量量搞上去,企业低负荷生产、亏损严重的状况会愈演愈烈。我们的对外贸易,已经不像改革开放的初期只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到2%,现在已经占到5%了。我国几百亿美元的商品出口了,如果品质不行的话,国家的形象就给破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品质问题不仅具有经济意义,甚至具有政治意义,品质本身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总之,我们必须树立全民品质意识,大家都要认识到“品质是企业的生命”,并且真抓实干,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品质工作做好。





谁都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品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不管是什么产品,尤其是市场上的商品,大大的丰富了,品质也大大的提高了。这个成绩要肯定,不然,我们就没有信心。但却是也要看到,现在品质问题还是相当严重。一方面,来自群众的反应。当前,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呢?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是“中国品质万里行!”课件,群众对品质问题何等关心。产质量量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现在的产质量量问题很不稳定,很多东西的品质都比过去品质下降了。价格涨了,品质却降低了,谁能不关心这个问题!所以说“中国品质万里行”搞得好,为老百姓说了话,撑了腰,敢于把问题暴露出来。老百姓讲“中国品质万里行”应该是“中国品质天天行”。

另外,用户方面反映:“中国品质万里行”对一些消费品曝了光,但对大东西还没有曝光。这次会议提出要抓大型装备的品质。如果抓不上去,我们永远不能独立自主。发点设备花了很多钱引进设备技术,可我们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目前品质问题还是很多。大化肥设备已经进口21套了,现在还要进口。各地都发展乙烯,但是乙烯所有装置都得进口。另外,基础件、元气件,如液压件、密封件等的品质,多少年过不了关,这也是影响大型装备品质上不去的重要因素。这些东西品质不好,原因有技术问题,有设备精度加工达不到的问题,重要的还是品质意识和管理水平的问题。像水暖器材、建筑五金的品质也搞不好,这总不是技术问题吧,是不重视品质造成的。大家都有这个体验,家里不是水龙头漏水,就是抽水马桶漏水,或者电源插头、插座不通电等等。元器件的品质不好,材质也不行,造成用户和群众多少损失、多少烦恼啊!

产质量量问题,实际上存在着“信誉危机”,大家对品质不相信了,没有信任感。产质量量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零件、一种材料品质不好,可以影响一大片。如果大家都放松品质,后果不堪设想。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14:01 | 只看该作者
在目前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和行政措施都不能偏废。当然,考验品质首先靠市场的竞争,企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生产,靠市场竞争压力逼迫企业改善它的产质量量。过去品质为什么搞不好呢?是因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萝卜快了不洗泥”,多少年都是卖方市场,东西少,市场需求大,生产什么都有人要,所以品质上不去。

改革开放以来,产品越来越丰富,大多数的产品市场都变成了买房市场。但是,买方市场并没有解决品质问题。我想,这是因为我么还没有一个真正完善的市场,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的转变。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市场非常起作用,哪个产质量量不好就销不掉,那个企业就有可能破产。在我们这里,市场固然有竞争,这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产质量量不好,销不掉,还是照样生产,东西可以放到仓库里去。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机制、银行风险机制还没有转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相信市场的作用,以为可以放松领导,取消行政干预和政府监督,是要吃大亏的。利用市场就要赶快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即使有了市场机制,有了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如果我们不抓企业的品质管理,产品的品质还是会搞不好的。我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政府的行政干预、舆论的监督还是十分必要的,绝不能放松。


我还要特别讲一下舆论监督。过去,舆论监督对提高产质量量也作出了贡献。但是,最近的“中国品质万里行”活动,确实在比较集中地、有意识地为品质工作造舆论,让大家提高一点品质意识。我想,“中国品质万里行”不但深受群众的欢迎,而且确实也成为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企业的“万里行”,对它们帮助很大,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品质。这个活动的发展方向总的看是健康的,起了很好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此都肯定。所以,舆论监督要继续搞。


政府的监督,最主要的是要继续把国家品质监督抽查这个制度真正完善并坚持下去。有些同志担心,现在强调企业的自主权,很多企业都把品质管理机构、品质检验机构取消了。同志们,这是不行的!企业有自主经验的权利,但是还必须有国家宏观的管理,不是说企业随便可以把品质管理机构、品质检验机构取消的。国家还有法令,明文规定企业必须有这方面的机构。

有些同志有一种误解,说“日本的全面品质管理”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产品的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是体现在每一个生产过程中间。”因此,他们就说,那就可以不要最后的品质检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把品质问题解决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其实在日本,照样有最后的品质检查,而且是非常严格的。在目前情况下提倡“自主检查”,是不合时宜的,不符合当前的企业状况,那样做会乱套的。根据目前的企业纪律状况,提倡“自主检查、自主装配”,产品部经品质检查就出厂,根本不行。所以,质检机构不能削弱,更不能撤销。各道工序品质检验要加强,最后的成质量量检验也不能取消。

国家规定的品质监督抽查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对品质监督抽查结果认真处理。如果光检查不严肃处理,检查多少次也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要适当的扩大抽查面,但也不能扩大的太多,因为经费没那么多。如果要扩大到面向企业收费,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允许那么做。所以国家的品质检查抽查制度,只能作为一种威慑力量,要求企业提高品质。我在这里重申:第一品质监督抽查不合格,亮“黄牌”,限期整顿;整顿期满进行第二次抽查,如果再不合格,厂长免职,这里指的是免正厂长的职。厂长不管品质,管什么?一定要严肃这项制度。关于这项制度,过去已经做过规定,国务院批准了这个规定,国家经委原来已经实行过,免掉了几个厂长。现在要继续严格的执行这个规定。不然的话,光靠市场,光靠机制,品质是抓不上去的。当然,我希望品质监督抽查不要重复进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已经搞了产品抽查,各地就不要再搞了。一个厂,不要今天国家去查,明天省里去查,后天县里又去查。抽查就是一种威慑力量嘛,要搞突然袭击,使企业感到每天都有被抽查的可能。这样,企业才能天天注意品质。品质监督抽查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检查样品外,不允许向企业收费。抽查费用从哪里来?希望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增加一些品质监督抽查费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14:07 | 只看该作者
一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和这次会议的文件,各地要制定一个品质工作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对今年怎么抓好品质工作起步,作出具体部署。然后,请各省市区政府集中研究一次,把品质工作抓上去。

二是号召企业开展品质大检查,普遍都要查。但是,我强调企业自查,不是要各级机关组织很多检查组下去查。要号召企业对自己的产质量量进行大检查,自己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解决品质问题的措施。由企业结合转换经营机制自己搞,拟定一些具体措施来攻关,把品质工作抓起来。同志们,品质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需要企业发动全体职工自我解剖、自我革命。

三是加强品质的监督抽查,要搞“突然袭击”式的品质监督抽查。各地区经委和技术监督局的同志,都要去了解一下哪个工厂搞得好、哪个工厂没动。对那些没动的企业,搞一次品质监督抽查。一次不合格,“黄牌警告”,限期整顿;整顿期满,再搞一次突然袭击的抽查,仍不合格的,把厂长免职。

四是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品质工作。这次会议提出了抓四类产品,这不仅是国家进行品质监督抽查和整改的一个重点,也是各地重点。第一类,主要原材料。钢材的品质不高,是做不出合格产品的。现在钢材产量上得很猛啊!我希望重点放在品质、品总上面。第二类,大型装备,特别是发电设备与基础件、元器件。这些东西都至关重要的,应该也是监督抽查和整改的重点。第三类,是耐用消费品。老百姓买这类产品不容易,品质不好太坑人,要把这些产品的品质抓好。第四类,影响人生安全、健康的产品。品质问题一经发生,要从严处理。夏天马上就要来了,不少饮料历次抽查的都是三分之一左右合格,三分之二不合格,里面的大肠杆菌超标,那怎么行呢?这不但坑人,而且是害人嘛!像这类产品,要作为重点进行抽查并整改。对产质量量差,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甚至于掺假害人致死的人,一定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从严处理。

五是实行“品质否决权”和品质分配挂钩。结合经营机制的转换,在企业里只要实行这两条,品质一定要搞得上去。就是要动真格的。要实行“品质否决权”,不能说只要把工业发展速度搞上去了,把产量搞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这个不行!品质跟分配挂钩,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件半成品、零部件,谁生产的产质量量不好,只要检查出来,就应减发谁的奖金和薪水。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两个办法。这方面我们应该多写一些文章,做一些调查,对那些典型事件严肃处理。

根据民航抓正点的经验,我认为品质是可以抓上去的。他们首先严格规定征点统计方法,出了事故认真处理,一丝一毫都不放过。东方航空公司对晚点事故的处理,是很不容易的。过去对机长那是碰不得的,骄娇二气厉害得不得了。这次由于不正点,让一个机长停飞一年、降一级薪水,一下子把整个公司都整动了。今年第一季度民航的正点率从过去的70%提高到86%,许多外国人跟我说,这件事提高了我们的国际威望。我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都认真抓一抓品质工作,把尽头使在这方面,争取今年见效、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14:13 | 只看该作者
这项工作也要动真格的,特别是舆论界,希望能够对这个问题很好的配合宣传。这次会议后,大家回去后都好好的研究下,如何认真地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因为假冒伪劣产品所造成的危害,比品质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大得多。严格的讲,假冒伪劣产品不能算是个品质问题,它本来就是想骗人。如果不采取严厉的措施来打击,跟品质工作混在一起,“信誉危机”就更严重了。这个问题上,大家反映很多困难:一是执法部门打击不力;二是回扣盛行;三是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明明知道有人是在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却认为这是致富的一种方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是法制不健全,对如何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五是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不力。这次会议上,要讨论这个问题。会后,国务院要颁布一项关于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对拿回扣的问题,大家倾向的建议是,现在完全禁绝有一定的困难,但要重新回扣绝不能落入个人腰包。如果是经销假冒伪劣产品拿回扣,就要以贪污、受贿论处。对此,国务院将作出一个规定。我希望商业部门要抓一抓这件事情,百货公司应该把假冒伪劣产品赶出去。有些商品进来时,明明知道它们是假冒伪劣产品嘛,但是你收了人家的回扣,就让进来了。对于这种现象要严肃处理一批,才能把这股风刹住。至于地方保护主义,大家首先要提高认识,这么保护怎么了得呢?全国没有统一的市场,市场机制怎么会形成?至于有关部门配合不力问题,要大家共同努力来解决。有些同志埋怨,很多案件送给法院了,法院受理只有10%。我想,这个事情不能完全责怪法院。我认为很多事情可以采取行政法规来处理,可以罚款嘛,罚得他倾家荡产,不一定要通过法院。有的人还可以撤职嘛,谁收回扣、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就把谁的经理、厂长职务撤了。对于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或者造成很大损害的,把这些人送到法院里去,就要他坐牢,或者枪毙。凡是查出来时假冒伪劣产品的,一律把他们销毁,就像“扫黄”一样,拿拖拉机把录像带都碾掉,然后一把火烧掉,不要再去折价处理,否则会害死人的。只要这样,采取坚决的措施,才能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有些同志提出,各地品质工作的管理体质上还没有理顺,对开展工作有影响。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上,我讲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说,我到国务院生产办以后,为了加强品质管理工作,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由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兼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分管品质工作;二是在现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国家技术监督局品质管理司再挂一块“国务院生产办品质管理局”的牌子,由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双重领导。实践证明,这样对加强品质管理工作是有利的。所以,我现在认为,这样一种体质是好的。我那次讲话以后,武汉市就这样做了,上海市技术监督局的品质管理处也同样挂上了“上海市经委品质管理处”的牌子。当然,国务院有规定,机构设置不强调一定要上下对口,但这种体质可供各地参考。另外,如果部门之间工作存在矛盾和问题,要提倡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直接交换建议,例如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局长每月碰头一次。经验证明,只要从工作出发,部门领导出面协调配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14:19 | 只看该作者
品质进步,归根到底还是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没有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品质也很难上新台阶。有些同志反映,搞品质工作没有钱,缺乏“硬”手段,希望能划出一笔资金又品质的部门掌管,用来支持一些急需解决的品质问题。我认为i,现在国务院生产办和各地经委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科研方面所立的项目,其目的都是直接和间接为了提高品质、发展品种。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各地经委、计经委、生产委要认真考虑品质管理部门提出的建议和项目,优先安排为提高产质量量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项目,并摆在投资重点第一位。




有的同志提出,应该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激励企业提高产质量量。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激励机制,要把品质同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挂钩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产质量量上去了,打出了名牌,建立了信誉,企业效益就好了,这是最好的激励。各地要在自己的实践中使之具体化。如果把激励机制理解为要恢复评优、升级活动,那么我在这里郑重宣布:评优、升级活动再也不要搞了,把“评优”转向“治劣”嘛!





我讲各部门、各地区、各战线,包括工业企业、非工业部门的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都要把产质量量抓上去。行业管理部门不仅要管国营企业的产质量量,也应该管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产质量量。对于这一点,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同志也同意。大家共同来管嘛,共同把品质工作搞好。如果管?一是要通过政府监督、媒体曝光和行政干预等手段,二是要靠市场。制造部门与流通部门,特别是商业部门和经贸部门,要搞好协作。产品不但包括国内的产品,也包括出口的产品,大家共同管好。流通部门不管,不把关,工业企业的产质量量也很难提高。另外,就是产业部门要同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商检、公安、司法、监察、审计、法院等各方面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把产质量量抓上去。


----------------------The End Thanks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3 07:10 , Processed in 0.0417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