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6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电子报摘---台湾就业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6 14: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非所用 大放光芒

台湾的失业人口高达51万,在这群无助的脸孔中,除了肩负家计的中高龄失业者感到惶恐外,另一群不知所措的庞大失业大军,其实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根据主计处6月份的统计,这群22万大军占失业人口比例高达43%,远高於中高龄30~44岁的34%与45~65岁的2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年轻、高教」的失业现象将愈来愈普遍,为了抢到求生的工作机会,「学用合一」不再必然,「学非所用」成为年轻失业大军必须学会的新适应力。

当中高龄失业者有政府多元的政策救济与支援,相较下,年轻失业大军似乎更显弱势。尤其对毕业自文、法、社会学科,对所谓「冷门」「弱势」的学历者而言,面对严苛的市场挑战,失业阴影更甚於往。

「冷门学历」该如何对抗失业阴影?当「所学」与「市场所需」产生巨大落差,你选择勇敢跨过?还是继续悔恨当初选错科系?念错学校?
《CHEERS杂志》为你归纳,如何成功跨越冷门学历限制的6大策略,让你在职场「学非所用大放光芒!」

文/刘凤珍 CHEERS杂志35期 2003/8/1

对许多人来说,「台大中文系」毕业的学历看似耀眼,但是对 61年次的简秀芳而言,这个光环却无法给她额外特殊的就业保障。
刚毕业时,简秀芳几乎「凭运气」找工作,两年内换了4个工作。
第一个工作是到广告公司担任AE,但不到一个月她又转到建设公司当起「法务专员」,做的其实是一般行政助理的工作。
半年後,她又转到鸿禧会馆担任园区导览接待员,不到一年时间,她又到台湾科技大学做国科会研究助理。
简秀芳回忆那一直在做「新人」的头两年:「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麽,等於一碰到瓶颈就换。」
「冷门」的学历背景,似乎让人无法有太多选择。後来她下定决心去考外贸协会人才养成班,因为与其一直盲目摸索、被动等待市场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如从头学一个比较符合市场迫切需要的专业。历经2年的训练,「面试机会增加、选择空间也变大了,」简秀芳回忆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後来的4年里,她在凌华科技从行销专员做起,工作舞台也随着凌华上柜後不断变大。半年前,她主动向公司举手想调到产品部门,扩大学习范围,她也是凌华科技第一个兼具行销背景的产品企划课课长。
对於自己的未来,简秀芳觉得当拥有的专业符合市场所需时,「对未来才是真正的保障!」
面对当前条件严苛的就业环境,毕业自文、法、社会科学、甚至部份商科、理科学历者,往往首当其冲。因为市场供需极端的不平衡,常让怀抱希望的「冷门学历者」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严苛的就业市场

若以教育部粗分的统计数字观察,这群人口,近3年占毕业人口的比例高达53.4%左右。但是对照市场里所提供的就业机会,70%以上属於资讯科技类,学历碰到就业现实的「强势」与「弱势」处境,高下立判。
在政治大学哲学所念博士班的王冠生,他的同学境遇便是如此。大一时一班40人,到大二时却一口气转系(学)出去15人。除了他一路留在哲学领域发展外,其他同学大多早早转行、在茫茫职海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座标。
「学非所用」几乎是多数文、法、社会科学系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难题,碰到整体大环境状况又不利年轻人就业时,被排挤的处境更显弱势。

大学教育责无旁贷

对负责培育人才的大学教育而言,近几年承受的压力无疑愈来愈沈重。
位於彰化县大村乡的大叶大学,和许多大学一样,每年也针对学生推出「就业保证班」。就业辅导组组长黄茂荣认为,未来大学对学生就业的辅导角色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因为教育部今年6月初首度发文,要求各大学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而且开始研拟将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审核补助经费的评监标准。即便是学术龙头台湾大学,也不敢轻忽这样的压力。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台大近两年的校园徵才活动改成采开放全校、不分年级都可参加。
不仅如此,毕业生就业辅导室主任刘美红指出,台大每年更会特别针对「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三院所谓「求职不易科系」的毕业生,举办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
刘美红因为深知市场需求的巨大落差,连带让她对於18岁的儿子在今年大学推荐甄选时选择历史系就读,「内心感到很冲突。」因此从5月份放榜後,她几乎每天都对着儿子念:「你一定要早点思考第二个喜欢的专长,以防万一,因为我知道文科学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准备,」她说。

冷门学历如何翻身?

大环境固然不利非理工科系背景者,但是「冷门学历」者只要态度正确,想在职场翻身机会仍然很多。
以资讯通路龙头联强国际为例,加值业务部里的63名员工中,大约有七成以上不是来自资讯相关科系,举凡政治、社会、或是商学领域都有。
负责该部门营运管理的协理陈学文大胆启用高比例的非理工背景者,在於「态度」才是影响他择才的关键。
他分析能力的三要素不外乎「专业知识」、「执行力」与「学习力」,但面对当前产品周期一再缩短的市场竞争趋势,後两者的重要性「反而大於IT专业知识。」
陈学文分析,非理工背景者,若还能善用自己原来所学的基础,在工作上反倒可以创造出加值的效果,例如法政科碰到政府机关的客户或是商科背景者碰到金融业客户,在提供谘询时往往可以更深入。
因此想要缩短所学与市场所需之间的巨大落差,如果过度看重学历的影响力,可以选择的空间自然小很多。反之,如果懂得善用一些策略,反而可为自己的未来争取到更大的空间。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45:44 | 只看该作者
翻身策略1:认清自我、转行要趁早

就业市场的严苛条件固然限制了冷门学历者的机会,但是让许多人对自己处境抱憾的关键,归根究底不在学历因素,而是因为「不知自己可以做什麽?」导致比别人浪费了更多蹉跎时间。
61年次,毕业自东海大学社工系的黄正安,目前在宝侨家品(P&G)业务部担任区域经理,在偏爱MBA的宝侨文化里,他的学历算是「少数」。
大学时,因为常参与系上活动,黄正安觉得自己与人互动的能力颇佳,刚好在自我探索过程中,他从管理书籍中发现国外的总经理有70%~80%都是从业务升上来,「我的理想就是要做到总经理,所以当时就清楚知道自己要走业务!」
在进入宝侨之前,他的职务空缺已悬缺半年多,因为人选一直被淘汰。没有耀眼学历的他,凭的便是对生涯清楚认知的热情,打动了主考官。
面试时,他告诉主考官一个个人经验,大三时他为了修到只开放给商学院学生才可以修的证券投资课程,主动跑去说服开课老师收他,结果没修过太多基础商学课程的他,期末成绩反而是全班前三名,打败商学院同学。一门课自此改变了他的生涯。

翻身策略2:培养职场「通识」能力

在现代职场中,英语已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通识能力。毕业自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的蒲菁菁,目前是泰统连锁餐饮事业管理部经理,第一个工作在必胜客,只花了两个月内就找到。关键在於她从大学时期就刻意培养的流利英语能力。
她先从翻译教育训练教材的助理工作开始,然後升专员、主任,5年後待羽翼稍微丰厚些,她才跳槽到现今的工作。
刚开始对学历没信心,她把学习姿态摆得很低,「影印工作照做,」她说。另一方面蒲菁菁也加入各种人资专业协会,主动向先进学经验,从教育训练、人事规章到薪酬管理,一步步扩大专业范围。

翻身策略3: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

初入职场者,最常被企业主管指责「稳定度低」、「不够专注」、「好高骛远」……等等。
原因说穿了,往往是出在对专业自信心的不足,让许多人在工作的前三年内,往往和同侪有强烈的「比较心」——比学历、比工资、比头衔、比公司知名度与规模大小,什麽都可以拿来比!
冷门学历者,如果过度在乎这些外在条件,要真正累积新的专业来翻身,无异缘木求鱼。
在必胜客担任营运经理、掌管全台分店业绩、手下带领约400-500名员工的高爱丽,她的学历可以说是「弱势中的弱势」,但仅有高职学历的她却以「只跟自己比」的挑战原则,打破必胜客用人的学历限制、开创出让人惊叹的事业舞台。
民国76年育达商职毕业後,高爱丽以工读身分进入必胜客,不到一年便被拔擢为主任,之後一路晋升副理、经理、区经理到现今位子,速度一再打破公司惯例。
晋升速度飞快,为了弥补管理专业上的落差,她不断为自己安排各种进修课程,从行销、人资、财务等课程她都不放过。
「我的所有花费除了孩子外,最多就是花在自己的学习上,」高爱丽目前也在空中大学进修资讯管理,等明年取得学士学位後,她就有条件再进修EMBA。
另一方面,克服英语障碍也是高爱丽挑战自我的目标,尤其必胜客内部规定在晋升前,要先通过英语笔试。
高爱丽回忆第一次升主任考试时,所有的操作手册都是英文,「当时我一句话常常只看得懂一两个单字!」
和外籍老板沟通,她笑说也是「用单字拼凑出来的」。因此工作头三年,高爱丽投注相当多时间与毅力克服语言障碍,「大部份时间都在家用力、努力的K,一个单字一个单字的查,」如今回想起那段历程,高爱丽自己都觉得莞尔,靠着自修的毅力,现在她的英文已经呱呱叫。
当时学历问题也曾困扰过她,但如今高爱丽以过来人的经验看,她觉得那些比来比去的外在条件,「其实大多只是自己内心的冲突!」
现在在必胜客里,已经很少有人记得高爱丽是高职毕业,因为她的专业表现更令人印象深刻。

翻身策略4:想进入潜力产业,先建立核心能力

资讯产业是台湾最热门的行业,也是许多人想挤身科技新贵的重要管道。冷门科系固然机会较少,但只要在技术以外,建立该产业也运用得到的能力,要转换并不困难。
文化大学戏剧系毕业的董春吉目前在数位联合电信(SeedNet)担任系统整合部总监,学经历的组合看似「突兀」,但是董春吉毕业後在整合行销所累积的实战经验,让他在每次关键机会出现时,得以一步步靠近资讯产业的大门。
退伍头两年他创过业、也在广告公司做过摄影助理,後来他到中广负责当时红极一时的两性交友节目「甜甜圈」的整合行销工作,让他在4年内累积出行销上的专业能力。
之後资策会需要推广网际网路的行销人才,董春吉过去的行销专长恰好派上用场,而他也利用这段产业萌芽期间,大量吸收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与知识。
当他转到数位联合电信时,他仍然抓住「行销」的核心专长,先从教育推广的工作做起,然後再以做中学,逐步承接牵涉技术判断的系统整合业务。
如今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第二专长,今年他考上辅仁大学资讯管理硕专班,「为的是希望逼迫自己往更专业的方向前进,」他说。

翻身策略5:选择培育人才的企业,从头学起

许多企业对於人才培训有一套缜密的投资计画,冷门学历者想转行,可以选择类似的企业作敲门砖。
以华航为例,过去机师主要来自军方飞行员,但在人才培育制度改变後,目前送到国外培训的驾驶员达40%以上。值得冷门学历者注意的是,这些培训人才的学历有不少来自人文社会学科,如体育、音乐、广告、戏剧、哲学……等等,此外,五专学历所占的比例也不低。
54年次,目前在华航担任正机师、同时也是华航最年轻飞行员教官的袁沛贤,便是在这套制度中顺利转换人生跑道。
毕业自正修工专机械科的他,原本是华航空服员,为了突破工作的瓶颈,恰好公司启动内部机师培训计画,袁沛贤立刻跑去报名,在美国受训了近三年,在飞机第一次在自己手中离地时,他的人生自此开始扭转。
现在因为兼任教官的管理工作,华航又把他送到澳洲进修有关飞行的MBA,举凡行销、财务、後勤管理的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新的视野。
这两次重大的转换过程,都是袁沛贤自己主动举手,「因为我怕落後,」他说。

翻身策略6:勇敢筑梦、大胆投资

在华航还有许多自行培训的女驾驶员,年纪大多仅有30出头,目前共有13位。 61年次的陈爱伦是其中之一。辅大广告系毕业的她,在进入华航之前,还自费到美国飞行学校进修了四、五个月,拿到小型飞机的驾驶执照。
原来在中正机场做塔台管制员的她,每天看着飞机起飞,最後心底浮现一个好奇:「从驾驶员和塔台的角度看天空,一定很不一样!」
当这个渴望越来越强烈时,陈爱伦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实施她的存钱计画,「我几乎卯起来加班,最多一个月领到9万多,」陈爱伦说,那段时间长期体力透支,甚至让她在家里昏倒过。
到了美国後,别人平均花一年到一年半完成课程,她为了累积足够飞行时数,赶快拿到执照,「几乎每天从早飞到晚,没时间吃饭,就买了10几桶冰淇淋放在冰箱,一下来就吃,吃完再上去飞,」她描述那段心急的学习过程。
但是当时急着实现梦想的陈爱伦,对於自己未来的工作却是「很没把握、甚至觉得很渺茫。」後来碰到国内航空公司陆续开放女性驾驶员,她才比较有把握至少应该可以取得国内线的工作机会。後来她也是华航第一批招收女姓驾驶员时,唯一的一位女性。
在念飞行学校投资的160万,陈爱伦觉得:「我投资的不是金钱,而是敢不敢的勇气问题,」然後她又俏皮微笑着地说:「当然赌运也不错就是了!」
四年前,当她第一次驾驶737飞上天时,在机头拔起的那一刹那,她心中也出现一个声音:「我是真的达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4 14:39 , Processed in 0.0374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