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14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解析三星(精装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12:5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经在论坛上看过关于三星管理的一篇文章,
因为看到里面写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三星“, 看了1分钟, 就退出了,
但今天翻页时看到“他“有那么多人眷顾, 不禁手开始发痒,

让我来也写一下吧, 看看效果如何????

三星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看以下几点:


顶紧日本
很难使用韩国人具有霸气这种含混的答案,来一语带过三星的成功。这家成立于1969年,只比英特尔晚一年的公司,目前半导体事业规模仅次于英特尔,排名世界第二。英特尔当年铩羽的DRAM,三星如今却把它经营成最赚钱的产品。英特尔以设计和制造内存芯片起家,曾拥有15年繁荣,直到1986年被日本众多后起之秀(东芝、日立、NEC和三菱等)围剿,才忍痛退出。日本厂商接手后,也有10年风光。一直到1996年,三星率先开发出全球第一个256兆位DRAM内存,终结了“大和王朝”。
盯紧日本,是韩国一贯的策略,比如扶植大财团的发展;而盯紧日本企业,则是三星过去一贯的策略。三星成立第一年,就和三洋合作,后来又陆续和NEC、东芝、夏普往来,目前三星高层仍保持每年和这些日本企业交流,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和副董事长尹钟龙都曾在日本留学。
虽然日韩曾是世仇,但双方对彼此文化最熟悉,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就像去年共同合办世界杯足球赛。如果无法从日本取得技术,三星也会想办法向美国买,不计血本从美日引进技术后,再大举投资,快速建立起桥头堡,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市场。在三星34年的历史中,处处都有这种“诺曼底登陆”式的蛮劲。
1983年,三星派出8名技术人员到美国,向美光科技(Micron)学习半导体技术,这是美光用来牵制日本业者的招数。这批人员学成回国后,全部成为三星建设晶元厂的主力军。有一件事可以说明三星成功绝非偶然,当时三星从美国运回半导体显像设备,由于机器精密,它的工作人员开车从机场以30公里慢速前进,快到工厂时,才警觉有一段4公里的路没铺柏油,当焦急的工作人员把车开到时,才发现早上还坑坑洼洼的路面,竟已整理好并铺上了柏油。原来是留在工厂的员工注意到这个问题,自发动员起来铺路,还用大型风扇吹干了路面,一个早上就完成了工期。


别以为韩国人只会蛮干
2000年,美国Rambus公司制定新一代DRAM规格,生产DRAM的三星、德国英飞凌和美国美光,都被要求缴纳专利费才能使用这项技术,由此导致这几家公司联手控告Rambus。但三星愿意支付3年4500万美金打官司,却不愿耗费时间在诉讼流程上,它宁愿另外支付专利费给Rambus,取得更多技术信息,让DRAM研发领先别人一步。2001年,Rambus败诉,三星等企业因此不须付专利费,但三星却因起步早而主导了后来的Rambus DRAM市场走向,目前全球占有率超过一半。
虽然三星公司已称霸DRAM产业,但是外界仍然认为它只是一家“很会做半导体的公司”。真正让三星脱胎换骨的关键,在于掌握品牌和技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三星的产品体系非常庞大而且复杂,从电视、冰箱、音响、微波炉、吸尘器、DRAM、SRAM、映像管、显示器、个人计算机到无线呼叫器等,就像一家杂货店,由于缺乏营运重心,1997年它出现了极大的亏损。
1998至1999年,在CEO尹钟龙和所有一级主管预先写下辞呈的大改革中,三星破釜沉舟整顿34个事业部和52项产品,以及海外12家亏损的分公司,并把原来持有的韩国惠普(HP)股份全卖回给美国惠普,专心经营本业。
技术为王
三星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前,由于台湾厂商占据着全球三分之二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三星很难有机会切入。陈大济(三星电子数字多媒体网络部社长兼CEO)要求研发人员开发新的款式,要比“索尼”的Vaio更轻更薄,然后毛遂自荐寄了一台给戴尔公司。戴尔看了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到韩国了解细节,随后和三星签下160亿美金采购合约。
三星迫切需要这种有见识、胆识和经营能力的经理人。自1997年后,三星每年都到海外招募一流名校的MBA毕业生,录取后加入三星的策略小组,专门规划公司长期发展方向。三星董事会目前有3位外籍董事,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三星所规划的4个事业部,涵盖了关键零组件到终端产品,销售模式则包含接单代工和自有品牌。三星的策略,是持续投资研发关键零组件(像DRAM和TFT-LCD),公司藉此拥有尖端技术与竞争对手区隔而获得较好的利润。三星有1.7万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有1500名,2001年获美国专利1450件,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5。
索尼、微软、诺基亚和戴尔,在各自领域和三星竞争,但都向三星买芯片或液晶面板。“三星已占据许多重要位置,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可能跳过它。”IDC资深副总裁费尔宾这样评价三星。
另一方面,三星舍得花大钱树立品牌,以拉抬三星的高质量形象,让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过去,三星的微波炉曾经整船运到美国,然后堆在“威名百货”这些低价连锁店的货架上降价求售。“三星以前是那种你买不起索尼或东芝时,才会考虑的品牌。”美国《时代》杂志比喻。廉价的形象,一直是三星心中的痛。
1990年,三星找来在加州长大,拥有软件、电子产品、财务和营销背景的韩裔美国人金姆(Eric Kim),担任三星的全球销售总监。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收回三星各事业部交给55家不同广告公司的工作,全部拿给知名的FCB公司规划,以统一三星形象。随后,他每年都列出大笔预算打广告,在2002年就撒下4亿美金,还赞助盐湖城冬季奥运等重要活动,透过各种渠道把三星推到全世界消费者面前。而打响品牌最有力的,是广受年轻人好评的三星手机。三星投入无线通讯的时间很早,1992年就做出第一部移动电话,10年来累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韩国的电子产品走向类似日本,偏好轻薄短小,当手机从讲话工具摇身变为时尚产品,三星的机会跟着就出现了。


设计和品牌并重
三星结合工业设计和技术研发能力,这两年推出的“贝壳机”和“皇后机”都是市场的热点。三星避开低价手机市场,刻意进攻中高档市场,多款手机定价甚至高过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同等级产品。“要不是因为竞争关系,我也想买一部三星手机。”优派亚太区营销副总经理汪志谦说。优派和三星在显示器市场是竞争对手。
三星200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高达4200万部,市场占有率上升到10%,落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之后,排名第三。明基营销总经理曾文祺认为,由于三星手机畅销,带起三星的高价品牌形象,其他产品再放到这个品牌下,价钱就可以定得高,这种用明星产品拉抬品牌,再用品牌拉抬其他产品的策略相当成功。
为了彻底摆脱便宜货形象,三星在美国陆续撤出低价商场,进入“席尔斯”百货等中高档商场。2001年,三星在美国卖出的各种产品总额高达28亿美金,是1999年的两倍以上。
从事工业设计的纽约Smart Design创意总监哥蒂分析,三星能打入美国市场,在于设计加上品牌。三星在韩国有设计部门,但是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却不惜花钱请美国的设计公司重新设计外型,以贴近当地市场,让消费者觉得三星是亲切的品牌,而不是突兀的外国产品。
三星的另一项优势在于批量生产能力。三星也接单做代工生意,像帮GE电器代工微波炉、帮戴尔代工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IDC资深副总裁费尔宾指出,代工促使三星不断强化它的采购、生产和供应链效率,压低成本,和对手竞争,三星通过代工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等到生产售价高的自有品牌产品时,获利空间就更大。
“关键零组件、品牌和批量生产能力,是三星竞争力的三只脚。”费尔宾强调。也因为三星拥有关键零组件和批量生产能力,因此它被其他对手取代的可能性很小,即使三星的品牌在市场上和客户竞争,许多客户还是向三星下订单。“我们做过比较,茂德生产DRAM的成本比三星低,但是三星的毛利率还是比茂德好,因为它量大且产品多元,客户愿意多付一点钱向它买。”茂德科技营业处处长林育中指出。三星去年占有全球DRAM市场3成,却赚走整个市场利润的6成。
三星的繁荣能持续多久?这很难有答案,但三星自己则信心十足。2001年,一位三星主管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胆说出2005年三星将超越索尼,成为亚洲最知名的世界品牌,索尼董事长出井伸之看到报导非常生气,尹钟龙还专程飞到日本向他道歉。今天,三星已不避讳公开谈这件事,彷佛这离开香槟的那一刻已为时不远。
2#
发表于 2011-11-10 12:54:3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一些数据与事实都是最新的,看来作者对三星非常关注颇有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2 19:08 , Processed in 0.0486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