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打算对部门内部质检人员进行考核,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部门分为三部分:一是成品验收,主要负责对公司各贴牌厂生产的成品的入库验收;二是原材料验收;三是体系管理
现在遇到问题就是对成品验收的考核,我们用两个指标,一个是每10万产值顾客反馈不合格的次数,二是对生产厂验收开箱的不合格品率的变动,前者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后者,因为人员都固定针对哪个生产厂的验收,但是有的厂一个月产量很小,有时一个月就一批产品(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检验仍是按百分比进行,但是不是检出一个不合格品就算批量,是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这个不合理我们知道,在这暂时不讨论),由于前面讲的我们的抽样的原因,不合格率是要受送检产品数量多少影响的,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所以我们对质检考核的第二个指标就有不合理性,现在我想知道怎么避免或减少这种不合理的存在.
举个例:第一个厂六月送货10批,每批量为120套,我们每批5%抽检6套进行检验,那么这个月的抽检数为60,如果不合格品数为9套(有2批3套不合格品判为批量不合格,另外3套不合格品分别为3个批每个批检出1个不合格品),其中包含2个批量不合格,那么其不合格品率为15%;第二个厂六月送货2批,每批60套,按前面5%抽样每批检验3套,这个月共抽检数为6套,发现不合格品数为2套(每批1套不合格品),其中无批量不合格,那么其不合格品率为33.33%,但是不能根据这个判断第一个厂的质检的工作没第二个厂质检的工作做得好,他检出了2个批量不合格
[ 本帖最后由 hyalite 于 2006-6-21 15: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