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曝光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6 13: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批评类报道在《第一时间》栏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在单日的报道量中,各类批评报道题材一般在1/3至1/2左右。以2006年3月3日至7日的报道为例,5天一共发稿112篇,其中各类批评类报道47篇,占到总量的42%左右。
《第一时间》每天接到的热线电话有1000多条,其中反映各类社会问题,要求进行曝光或者通过报道来解决问题的至少占到80%以上。而事实上,通过我们的报道,很多社会丑恶现象得以向大众公开,很多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些相关责任人得到了处理,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了维护。久而久之,很多观众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有问题找《第一时间》、有关部门难解决的也找《第一时间》。为了保证批评报道的品质,不扭曲批评报道的作用,《第一时间》对批评报道采编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
栏目通过业务会、《每日点评》、双周座谈会等机会,经常性地结合具体作品对批评类报道进行讲评,不断向采编人员灌输这样的观点:批评报道是栏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栏目的核心质量构成成分,是体现栏目特色树立栏目品牌的重要手段。但批评报道的根本目的是打假保真、贬恶扬善,帮忙而不添乱;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而刻意去追求轰动效果,要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全体采编人员的共识。
《第一时间》目前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很多,但采访力量有限,所以必须对相关线索进行筛选,选出那些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又适合电视报道特性的线索进行采访。现在栏目里专门设立了策划岗位,由从业时间较长、采访经验相对丰富的6个采访组长轮流担任,他们每天负责筛选线索。由于采访组长战斗在一线,采访过的题材很多,也十分了解采访的过程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他们筛选的线索一般可操作性比较强,完成采访的成功率比较高,从而避免了因选题不当而浪费人力、财力甚至影响节目播出的事情发生。当然,这只是线索把关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制片人审核,经批准后,线索最终交给记者进行电话核对,在确保线索准确的情况下,制片人再根据题材精心选派记者进行采访,明确采访任务和注意事项,同时要求记者查处有关的资料,做好采访前的知识储备和相关工作。第三步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制片人和策划会与记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掌握采访进程,帮助前方记者对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整采访主题。这样既能准确把握采访方向,同时也对采访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其它不正常现象发生。

《第一时间》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能啃硬骨头会啃硬骨头的记者队伍。但是术有专攻,有的记者善于分析,有的精于提问,有的长于暗访,制片人因此会根据要采访的内容选派不同的记者,以保证每一条报道都能准确到位,达到预期的效果。
今年春运期间,桐城汽车站和部分车主相互勾结、违反规定乱涨票价,当地价格、运管部门均熟视无睹。接到线索后,栏目指派一名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记者赶到桐城,采取了暗访和公开结合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刚到汽车站,便遇到个别车主阻拦采访并暴力抢走采访话筒的突发情况。记者没有慌张,一面报警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暴力阻拦采访的问题,一面按照既定思路对车站乱涨价行为以及监管部门不作为的事实展开调查。报道播出后,反响强烈,最终省市主管部门对此进行了查处。这条报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派出的记者经验丰富,临危不乱,没有受不法车主的干扰。
2006年7月22日,《第一时间》播出了长达30分钟的调查报道《炮手之死》,反映灵璧县矿山安全管理混乱,8年死亡14名炮手,当地政府隐瞒不报的情况。这篇报道的素材来源是一份来自民间流传的死亡名单表,上面说,这几年灵璧县矿山死了40多名炮手和工人。那么,这份名单是否真实?名单背后是否埋藏了血的秘密?栏目派出了一名老记者赶赴灵璧县,走村串巷,依据名单逐一核实,最终得出结论是:死亡14人,当地政府隐瞒不报的情况也基本属实。这篇报道成功之处很多,尤其是记者与一位村干部的对话十分精彩,体现了记者的成熟、细致和冷静。
对于每一个投诉者来说,他遇到的问题也是他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情绪。但是如果记者也被这种情绪传染,从而带着一种激动或者愤怒的情绪投入采访,往往就会因为自己选择事实主观判断失之偏颇,而导致报道失误。尽管这种事情目前栏目还没有遇到,但是栏目还是规定:无论事实的表象如何,记者必须通过自己的“望闻问切”,全面了解事实;同时在采访中,记者必须采访到当事人双方,让双方都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一方故意不接受或者拒绝采访,记者也要在稿件中进行说明。现在在《第一时间》,这种尊重采访对象,客观报道事实本身的做法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有时现场采访不到一方当事人,记者回来后,总是千方百计和他取得联系,说明记者的立场,运用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弥补,力求最大程度的客观真实。久而久之,很多新闻当事人包括被曝光的一些单位和个人都十分认可栏目的公正立场,认同栏目的公信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多面性的,有其复杂的存在因素。如果我们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生硬地、简单化地“套”进事实主体,“不合身”的地方当然一目了然,大家也可以因此进行道德评价或者谴责,但是被批评对象有时并不服气甚至反诉。这类现象并不少见。
比如《第一时间》曾经多次报道过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老师体罚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大部分被体罚的孩子并不遵守纪律、成绩差,而老师出于“挽救”的想法进行处罚,此时如果我们简单地报道事件,对老师进行批评,要求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进行处罚,会伤害了老师的好心,甚至会助长一些校园不良风气。
针对这些情况,《第一时间》要求记者牢固树立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观念,在报道中一定要把握住“度”,软硬结合,既要旗帜鲜明地指出其不合法的地方,同时也要摆出实际存在的矛盾,对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善意的意见。
栏目在实践中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个县或镇被曝光之后,这个地方的观众会“群情激愤”,投诉会大量涌来。这时候,如果栏目再对这个地方进行曝光的话,当地政府的舆论压力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也会对这个地方的形象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栏目做出规定,对正在采访的问题,要深挖,不留余地,但是在报道出来后的短时间里,不要再对该地方该行业进行批评曝光,而要缓一缓、歇一歇,给它整改或提高的时间和舆论空间。
此外,对于全省各地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栏目一般不会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报道,而是选取几个县市几个地方进行调查采访,这样不仅报道更加全面,而且也不会把矛头刺向一个地方。
实践证明,栏目的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不仅把存在的问题报道出来了,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做到了“帮忙而不添乱”。
只要有批评报道,就有说情的,《第一时间》也不可避免。对此,栏目认为,各个单位、人都是一种社会自然角色,既然利益取向不同,社会角色之间自然会产生冲突,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角色间冲突过于激烈也不利于栏目的长远发展。因为如果听之任之,矛盾会逐渐积累,冲突会逐渐加剧,最终会使栏目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导致外部发展环境恶化,严重的还会直接威胁到栏目的生存。因此,栏目必须寻求一种“平衡术”,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与其躲说情、招呼,不如敞开大门,欢迎被监督单位上门解释情况,进行沟通,在坚持报道原则的前提下,共同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一时间》开播至今,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为老百姓说话,但也欢迎职能部门发表建议,提供双方沟通渠道。
第二,重视职能部门和关键人物的建议,灵活使用“让步”艺术,避免态度过硬导致稿件被毙;
第三,适当地对问题报道的“重灾区”予以正面报道方面的照顾,寻求平衡;
第四,在“两会”、地方党政换届等特殊时期给予特殊对待。
可以说,《第一时间》能够发展至今,保持了发展环境的相对平衡,也取决于它巧妙地处理好了角色间的冲突。据统计,栏目开播以来,上门进行沟通的单位和个人达300多人次,在经过坦诚的沟通后,很多人虽然“遗憾”地没有把报道压下来,但是却带着“理解和满意”离开。栏目和社会也实现了高水平的和谐互动。

《第一时间》反对一曝了之的报道方式,而是十分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和最终处理结果,这也是栏目社会责任心的体现。栏目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充分回述”的做法——就是在后续报道中对以前的报道内容进行充分的回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尊重观众收视习惯。无论你看过或者没看过前面的报道,回述让你再一次熟悉事件,帮助你收看下面的报道;二是大大地强化了监督力度,回述一次也等于是再曝光一次;三是造成一种拖不得赖不得的心理压力,促进被监督单位早日解决问题。
引用上面电视台的作者所说,我们一直在关注!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0-27 07:31 , Processed in 0.0413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