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7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破解“品质”迷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5 10:5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品质不是“好”而是“符合要求”

如果给品质下个定义,可能10个人会有12个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品质就意味着好,是奢侈的东西、闪光的东西或者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是无形的、难以衡量的东西,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也因此认为的确存在一种“经济”品质,即一分钱一分货;而且还认为,所有的品质问题都是由一线的职工造成的,品质部门必须要为品质问题负责。但是,“零缺陷”的创始人克劳士比曾给品质简明有效地定义为:“符合要求”。

南方有一家生产零部件的企业,有一次接到日本大阪一家大企业的一张很大的订单。这家企业老板拿到订单非常兴奋,产品做好后,发往日本,老板考虑到船要在海上航行许多天,湿气又大,为了让客户满意,决定额外自己掏钱再订做一些密封包装。突然,有一天,对方打来电话,指责说:“你们看一看,谁让你们封起来的,查查合同,查查要求,我们有没有要求密封!知不知道我们的能效用秒来记?所有的损失你们赔。”原来,这批货发到日本这家企业后,他们手头找不到剪刀,打不开包装带,耽误了许多时间。于是,这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急急忙忙搭飞机,赶到日本,把集装箱的货全部打开,给人家弄到工作案头。事后,他们才明白:品质是符合要求,符合客户与市场的客观要求,而不是企业自己主观认为的如何好。

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忙于应付“风车大战”,而且学习大量的发现和解决“雀斑”的方法,却没人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实行品质管理,品质管理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同时,很多企业把管理改进和品质文化建设这种“一把手工程”交给一个部门去做,这就是把管理变革摆错了位置,就如同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去养了。许多CEO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专门的人员,还通过了国际认证,品质还是老出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公司抱着寻找“灵丹妙药”的心态,希望能从琳琅满目的管理工具库中找一些用于自己公司的管理,今天是TQM,明天是ISO,后天又是6σ,殊不知再有用的品质改进工具与方法,如果不能和公司文化的变革同步并持续地进行,其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许多人都有用信用卡消费的体验,在富丽堂皇的商场里,怀揣着卡可以任意选购商品,还会很潇洒地对售货小姐说:“请给我包起来。”因为他知道,卡里即使钱不够,也是可以透支的。但如果改用现金,让他拿着一摞现金去购物,当他一张一张地数着付钱时,他还能如此潇洒吗?

其实,卡就好比成本,是允许花的。而每个人只有伴随着数钞票的心跳的感觉,才能真正体会到成本的“三味”。

克劳士比说:品质是免费的。企业只要按已达成的要求去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才是成本的真谛。而常规的成本中却包含并认可了返工、报废、保修、库存和变更等不增值的活动,反而掩盖了真正的成本。第一次没做对,势必要修修补补,做第二次、第三次。这些都是额外的浪费,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统计表明,在制造业,这种代价高达销售额的20%-25%,而在服务业则高达30%-40%!目前处在利润干涸的年代,原料在上涨,而市场价格却在下降,两头挤压,企业基本上只有很小的生存空间了;加上许多行业的进入门槛又低,竞争趋于恶化,更加让人们对存在的巨额浪费瞠目结舌!不要再哭诉着说“成本下不来”了,取消信用卡,使用现金吧!那样就会让心跳的感觉变成工作中的品质意识。

如果企业在服装生产线上,把工人扔掉的布头的统计数字或指数用“溯源法”折返回去,用实物醒目地贴在墙上:1块布头+1块布头=1件内衣;1块布头+1件内衣=1件衫衣……这就是在教员工们数钱。如果在电子产品生产线上,企业把墙上的缺陷率、什么什么率换成一目了然的实物或钱:比如,1个零件+1个配件=1个微型收录音机;1个配件+1个微型收录音机=1个随身听……这也就是在教员工们了解真正的代价。

一旦企业认识到“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识别和确认要求了解和改进过程上,从而设定有效的目标以符合已达成的要求。因为要求和过程越清楚,越有可能把事情做对;要求和过程越明确,才越有可能“第一次”就做对。否则,做得越多,代价越大;做得越累,成本越高。这正是“缺陷预防”的态度,也正是“零缺陷”管理的心态。因此,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用代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这种品质管理的语言教育每一个人,上下达成共识,使用共同的语言。如是,方可使品质成为获利的“最后的机会”,成为“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

如果哪个企业家只想到要派几名成本会计去外面学习几天,回来后就想用别人的模式和资料建立自己的“品质成本”制度,然后品着咖啡,静待下面的“成本”自动地削减殆尽。那么,他等到的只能是基层的试探的电话、“润色”过的数字以及狡黠的笑容。

“零缺陷”不是说人不可以犯错误,而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即对待工作必须有一种坚决第一次就做对,符合所有要求的决心和态度。品质的改进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员工的思想的转变,形成以预防为主而非事后把关的品质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品和服务不合要求的现象。一个企业如果大力表彰“救火式”的英雄人物,就不会有人甘做默默无闻的“预防式”的英雄,整个企业就会陷入救火和危机管理之中。而要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预防在先,无火可救。
2#
发表于 2011-11-5 10:57: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那里做的如何?是按你说的那么去做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3 13:15 , Processed in 0.0886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