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ecklist是个束缚的东西,只是个大的准则,引导性的,关键还要看审核人员本人对其的审核对象的了解程度.
2.当然,为了将内容呈报,还不得不完成checklist;
3,Checklist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体系的,一种是针对产品的,侧重点不同;
4,单纯针对体系的恐怕难以保证后续产品的稳定性;
5,针对产品的,有可能保证后续的稳定性;
6,针对具体产品的审核重点应该说没有定法,根据个人对产品的理解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靠经验的累积以及知识的补充.
7.仅仅一个审核,有些时候并不能够完全保证,过程的监控显得更重要一些;
8,是否能够进行过程的完善监控,是衡量其是否能够保证后续持续符合的一个条件.(无论谁来进行监控过程的稳定性)
9,还有很多细节了,比如加工:产品精度如何?所使用的材料?供应商的工艺?制造产品的工装设计?设备的加工精度?作业指导书执行状况?检验设备的状态?精度?..................很多很多.
10,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了,确实该供应商能通过审核.很多时候,供应商不能通过审核,但是种种原因,供应商还是算通过了的,这样,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产品后续品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