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9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员工的质量意识讲解(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05: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资料是我自己给员工讲的 归纳整理!大家如果需要的话

可以直接给我发mail

不要给我留你的mail 那么多人我记不住。

如果不怕花费金币 也可以到http://www.6sq.net/viewthread.php?tid=212855&extra=直接下载

谢谢





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说一下质量意识方面的东西。



大家可能对质量理论听的太多,也可能没记住什么东西,毕竟大家和我一样都不是研究理论的,对这些枯燥的理论也不是太感冒。



那我们就变换一种方式,从大家切实关心的问题出发,来共同探讨一下品质的回答。



今天也谈不上什么培训,我也不是老师,并不比大家知道更多,但又可能比大家多知道一点,那么就把这一点端出来,一起来品尝一下质量的味道。





今天的这个资料的内容是我工作这几年的经验总结,不成系统,只希望抛砖引玉,能给各位一个引导,想想我们公司实际工作中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或者那些东西没有做到位(包括领导者和个人的工作行为)


回到正题:


第一张幻灯片:我想以提问的方式来展开,那么就把这个资料定义为“探求品质的回答”。

第二张幻灯片:
这些问题是大家可能密切关心的“品质是什么?”、“品质是怎么来的?”“品质关我什么事?”“QC老找我的麻烦?”“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工作中时常考虑的。那么品质是如何来回答的呢?

先看一下“品质”这个字眼。


第三张幻灯片:
从结构上,质是“厂”头 一个 “” 号,底下是一个“贝”,我们可以把厂看作是我们公司,贝是古代的货币,那么要建立“质” 必须有贝作支撑,这里引申为成本的概念。“量”既是“数量”也是“监视测量”的含义。
那么综合起来考虑,在我们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是需要靠有市场的产品并且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努力的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利润。
企业的发展这个方式方法也是最基本的。


第四张幻灯片:
“究竟什么是品质?”还要从其定义出发:ISO9000中的定义:品质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里强调一下“固有特性”和“要求”。
“固有特性”是指 事物或产品本身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我们公司的电池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其本身能够能充放电,容量等就是它的固有特性。
和固有特性相对的就是“赋予特性”,它不是事物固有的,是后来人为定义上去的,如电池的价格等。
这两个特性有时候可以相互的转化,例如有的服务行业要求有及时性,送货的及时性是物流行业的一个固有特性。

关于“要求”:


明示的是需要规定下来,例如在合同或者采购协议,针对产品来说一些尺寸的规格,等就是明示的要求。
隐含的是不需要特别的规定,是一种常理或者一种常规的做法。

必须履行的:是指
法律法规的要求
或者一些强制性的要求。如食品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法等。





第五张幻灯片:
看一下这个品质环,首尾相接:品质是可以测定的、品质无所不在、品质可以学到。
品质是可以测定的:
1:很多企业现在都施舍 目标方针管理,并且目标在制定上有一个原则就是是可以测量的,任何的目标的设定最好能够去量化。因为模棱两可的目标既实现不了,也不能给人以说服力。
2:监视和测量 只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该是在产品实现(特性)的各个阶段进行,以确认产品要求得到满足。(策划的结果是否得到了满足)
品质无所不在:
1:品质发展的阶段:品质检验阶段,统计品质控制阶段和全面品质管理三个阶段。前面的2个阶段不多说,就全面品质管理阶段进行一下说明:所谓全面品质管理就是以品质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实现相关方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从TQ“C”到TQ“M”更突显了“管理”的重要。
2:全员参与。品质管理原则的一个内容,全员参与,包括高层 中层 基层和一线的员工共同参与到品质管理之中。
3:ts16949。这个体系综合了QS9000
AVSQ
VDA 精益生产等等方面的精华,从人力、设备、环境、信息到产品、内外部顾客,供方,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对影响产质量量的人员(作业者或QC)提出能力的要求。我们公司的作业员要持证上岗 并且还要不断进行考核和培训。
品质可以学到:
1: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如六西格玛管理,TPS精益生产,或者同行业先进的管理方法。
2:在个人方面:我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择业要做品质管理方面,(有个品质人的说法啊)就要学习品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不管是企业行为或者是你的个人行为,学不是简单的模仿,学以致用是要到达的目的。

第六张幻灯片:
这个幻灯片的内容也是我自己的总结。(对与不对,大家就不要追究了啊)
我把它定义为品质三步曲,并不是朱兰三部曲啊。
一个旋转的楼梯,台阶下面是“思维品质”,台阶上面是“行为品质”,最上面是“结果品质”。

这个楼梯呢,也不是直上直下的,有些旋转。寓意是,走的路并不是直来直去,会有很多弯路要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么就这三步曲进行逐一的展开: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5:07: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张幻灯片:“我们该怎么思维?思维什么?”
罗列了很多的词汇:方针、政策、策划、资源、过程、培训......
1:方针
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方针,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总体指挥思想和方向。如我们企业的方针是:顾客满意,品质第一、求实创新,持续改进。品质方针在体系要求方面 可以写进品质手册,并且方针还要让企业全员都能够了解熟悉。
2:政策
和方针紧密的结合,不谈政府行为,也有它阶级性的一面,也是一个根本。不多说,我们每个人可以去体会,我们公司对各个管理层次的政策行为。
3:策划

PDCA循环,也叫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个也是品质管理活动的一个精髓原则,任何的品质行为都可以按照这个进行。那么策划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没有策划,行动就会忙无目的。

听起来这个词汇和大家有些发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策划,比如买一件衣服,你要事先想 要花多少钱,什么样的牌子,款式 颜色,等等,这些 就是你买衣服做的策划。只要有人为的行动,我们就要策划。
在品质上,更需要策划。如 产品实现过程,过程之间等等。
4:资源
资源有很多 如设备、原材料、劳动力、信息、厂房,社会环境的应用也属于资源的范畴。制造业就是整合这些资源的综合经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利润。
5:过程
输入 过程 输出 任何一个行动都可以归纳为这个模式。每个过程还可以包含子过程。任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动作我们都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
(1)
产品实现过程 如技术部的产品开发 制造部的生产步骤

(2)
支持过程 如采购 管理部的人员招聘等

6:供方 客户
这两个部分是一前一后,在品质体系中有2个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 与供方的互利的关系

这也是2个关注。
供方 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内部供方就是上道工序。人机料法环各因素的提供者都是供方。
客户:也可以是内部和外部,内部顾客就是下道工序当然 老板也可能是客户,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为顾客,视接受一件事物的归口。最大的客户就是社会或政府,因为我们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如我们的废液的排放要符合天津环保局的相关污水处理的规定等。
7:要求。前面已经讲到了。不多说了。
8:领导
有时候我们还可能思考我们的领导,这个是一个组织内部经常谈起的,某个领导如何如何,体现的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
9:目标
大家都切身体会过目标,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日产量就是个人的工作目标。达成率等。
对于目标不给大家说太多的理论,只要大家要明白本部门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了。
10:标准
标准是标准化行动的产物。
每一项活动都要有标准作为衡量的标尺。
11:关键品质特性
这个是产品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日常品质工作最最关心的一个部分。
特殊特性可以理解为 如果某项性能超出了规定的要求(负面的影响),会造成整个产品失去其功能或者对安全有致命的影响。
如电池的容量,内阻都是关键品质特性
12:职责与义务
这个很好理解。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你日常工作中只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
13:培训 最后说找个
实际这个也是一个行为。但是我们要提前思考。
“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日本人石川馨的名言。
我不喜欢“教育”这个词。感觉还是培训好一些。对于质量人员、基层作业员(特别是关键品质特性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岗位人员,都要进行培训并且考核合格上岗。

这个也是“我们思维什么?”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回答。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为了生活品质

以上这个都是我们思维的,我只总结这些,大家还可以展开,继续深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2-8 06:51 , Processed in 0.0427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