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40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勃定律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 00:3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分的报纸突然涨了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块,甚至500块,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有头脑的人会利用贝勃定律为自己减轻阻力做事的.小到商家的产品价格调整他们会小幅度上涨,在人们都接受以后再加价更多;大至谈判的技巧,一般有经验的谈判专家都是在谈判临近结束时才提出一些棘手的条件,而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也就不怎么在意后来才知道的那些缺点了。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勃定律在作怪.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对方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而当你们相恋许多之后,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你也会觉得平淡如水了。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所以,变了的不是事实,而只是你的感受变了。
我们的感觉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会蒙骗我们的眼睛,也会加重我们的感受而迷失理性.所以,不能太自以为是,我们应带着谦卑的心对待万物众生,才可以少犯错误,积累智慧。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
2#
发表于 2011-11-2 00:35:29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说做事第一是一直做好,第二是一直不太好有时候要好,第三是开始比较好后来一般?
3#
发表于 2011-11-2 00:35: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例性病,国家竟然没药治,现在呢,满大街。。。。
第一例爱滋,全国震惊,现在呢,拉拉手,好朋友
第一你海盗,油,米都拿走了,然后呢?麻木了。
4#
发表于 2011-11-2 00:35:40 | 只看该作者
人的思维除了加和性的线性思维外,还有乘除之类的比较性思维。
5毛钱的例子不就是比例问题吗?
第二个问题有个假设:陌生人无需对自己好,而自己的妈妈必须无私的爱自己,等陌生人说完话后就变成了陌生人无需对自己好,而妈妈可以向陌生人一样,他们是可以站在同一个起点比较。所以我怀疑这个例子是编的,其实不过喝多少碗面汤,最后有事情相信的不还是自己的母亲吗?另外,父亲节,伟大的父亲们万岁。(母爱如海,博大的包容一切;父爱如山,厚重的给了你最好的支撑,给了你最好的支点,想想我几乎是踩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
第三个例子是趋势性的问题,也就是人们直觉上对线性系数K的感觉,第一个人是K为负数,第二个人是K为正数。人们从小不就是被灌输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吗?预测性的认为第二个人将来会比第一个人更好。而类似第一个人的人在小说里可是害人无数的(岳不群)。所以不过是自我保护而已。
最后证明:大众的群体性智慧有时候是盲目的
5#
发表于 2011-11-2 00:35:4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真正的高手仍是极少数
明事理 观点客观的人寥寥无几........
6#
发表于 2011-11-2 00:35:52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学习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4 06:23 , Processed in 0.0390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