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6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数品质管理失败十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11: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缺少远见

远见是指洞察未来从而决定将要成为什么样企业的远大眼光,它能识别潜在的机会并提出目标,现实地反映了将来所能获得的利益。远见提供了企业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制订行动计划以及企业实施计划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系统的顺序。缺少远见就导致把品质排斥在战略之外,这样企业的目标及优先顺序就不明确,品质在企业中的角色就不易被了解。要想从努力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转变其思维方式,创造不断改进品质的环境。

二、没有以顾客为中心

误解顾客意愿、缺少超前为顾客服务的意识,虽改进了一些工作但没有给顾客增加价值,也会导致品质管理的失败。例如,传递公司着迷于准时传递,努力把准时从42%提高到92%,然而令管理者惊讶的是公司失去了市场,原因是公司强调了时间准时却没有时间回答顾客的电话和解释产品。顾客满意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变化的目标,要想品质管理成功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顾客的期望,开发的项目要满足或超出顾客的需要。国外一家公司声称对不满意顾客提供全部赔偿,公司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收入却直线上升,员工的流动率也从117%降至 50%。

三、管理者贡献不够

调查表明,大多数品质管理活动的失败不是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所有的品质管理权威都有一个共识:品质管理最大的一个障碍是品质改进中缺少上层主管的贡献。管理者的贡献意味着通过行动自上而下地沟通公司的想法,使所有员工和所有活动都集中于不断改进,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只动嘴或公开演说不适合品质管理,管理者必须参与和品质管理有关的每一个方面工作并持续保持下去。在一项调查中70%的生产主管承认,他们的公司现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改进顾客满意的因素上。然而他们把这些责任授权给中层管理者,因而说不清楚这些努力成功与否。试想,这样的品质管理能够成功吗?

四、没有目的培训

企业许多钱花费在品质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因为太多的品质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员工们学习了控制图,但不知道在那里用,不久他们就忘记所学的了。可以说,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的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也是品质管理失败的一个因素。

五、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

许多企业既不计算品质成本,也不计算改进项目的利益,即使计算品质成本的企业也经常只计算明显看得见的成本(如担保)和容易计算的成本(如培训费),而完全忽视了有关的主要成本,如销售损失和顾客离去的无形成本。有的企业没有计算品质改进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例如,不了解由于顾客离去而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等。国外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 35%~85%。

六、组织结构不适宜

组织结构、测量和报酬在品质管理培训、宣传中没有引起注意。如果企业中存在烦琐的官僚层次和封闭职能部门,无论多少品质管理的培训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的角色很不清楚,品质管理的责任常常被授给中层管理者,这导致了品质小组之间的权力争斗,品质小组缺少品质总体把握,结果是争论和混乱。扁平结构、放权、跨部门工作努力对品质管理的成功是必须的。成功的企业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了全过程的沟通,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研究表明:放权的跨部门的小组所取得的品质改进成果可以达到部门内的小组所取得成果的200%到600%。

七、品质管理形成官僚机构

在品质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品质管理授权于某品质特权人物。品质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品质报告成为正常。这个品质特权人物逐渐张大渗透,成为花费巨大而没有结果的庞然大物。品质官僚们把自己同日常的生活隔离开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反而成为品质改进的障碍。

八、缺少度量和错误地度量

缺少度量和错误的度量是导致品质管理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不恰当的度量鼓励了短期行为而损失了长期的绩效,一个部门的改进以损失另一个部门为代价。例如,选择合适的价格改进了采购部门的绩效,但给制造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品质问题。企业没有参考对比就如同猎手在黑夜里打猎物,其结果只是乱打一气,偶然有结果,更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公司需要与品质改进有关的绩效度量手段,包括过程度量和结果度量。成功的公司都是以顾客为基础度量和监测品质改进的过程。

九、报酬和承认不够

战略目标、绩效度量和报酬或承认是支持企业品质改进的三大支柱。改变观念和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改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承认和报酬制度的影响。企业如何承认和回报员工是传递公司战略意图的主要部分。为使品质管理的努力富有成效,企业应当承认和回报有良好绩效者,从而使品质改进成为现实。

十、会计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品质管理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它歪曲了品质成本,没有搞清楚其潜在的影响。例如,与不良产品有关的成本如担保,甚至没有被看成是品质成本;废弃,返工被看成是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
2#
发表于 2011-11-1 11:32:30 | 只看该作者
老贴,但写但不怎么样
3#
发表于 2011-11-1 11:32:4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看!!!!!
4#
发表于 2011-11-1 11:32:51 | 只看该作者
老帖,以前看过,关键是对品质的认真,品质好才能让企业长期发展,持续发展。
5#
发表于 2011-11-1 11:33:01 | 只看该作者
太笼统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统的概念对实际操作指导效率有限,不过,还是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2-2 18:36 , Processed in 0.0386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