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25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学习”中走向毁灭的老板们(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10:3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毛小民

题记:学习的确是企业老板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学习过度和不恰当的学习却反而导致企业走向毁灭的深渊。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让学习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无疑是企业界一句时髦的话题。许多企业老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惜重金到处去听课和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及从市场上买回大量的培训光盘来学习。结果钱花了不少,但是企业经营却越来越糟,甚至走向破产的境地。难道是学习错了吗?那么由于学习而导致企业走向失败的现象都有那些呢?

学习变成了企业折腾
许多企业老板,喜欢学习,喜欢到处去听课,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学习完后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做一些改进,而是拿一些学来的东西去折腾企业,事情就有点麻烦了。

曾有一个在企业担任营销副总的朋友准备辞职,探问原因居然是老板太爱学习了,折腾的实在受不了了。原来该企业的董事长每个月都要到上海、北京等地去听几次专家的课,而且简直成了几个专家的粉丝,只要得到他们要讲课,就是再忙也要赶过去去听。听课到无所谓,但是每次听完课,还没有到家就要通知召集主要部门领导开会,美其名曰自己学了习要给大家分享,而且要命的是这个老板是个夜猫子,很多时候都是深夜了他还在兴趣盎然的大讲特讲自己的学习心得,有光盘的还会组织大家看光盘。讲完了后,大家还得写学习心得,要写出自己部门学习完专家的课后部门要根据专家的讲课内容拿出部门的整改方案。

由于老板每个月基本上都要出去听课学习,所以基本每个月大家都得写学习心得和整改方案。不同专家讲课所站的角度和参考的企业会有差异,所以就会经常出现才拿某个专家的讲课内容做出的整改方案,董事长听了另一个专家的课后就要更改,很多东西都自相矛盾,搞得大家不知道那位专家才是“高人”了,反正变来变去,搞得大家疲惫不堪,正常的工作无法进行。

刚开始时,曾有人对老板的这种做法提出意义,并意见老板在听完课后,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去作一些调整,而且不要老变来变去。但是老板马上就训斥他“难道我去学习错了吗,我学习后给大家分享错了吗,如果你有专家的水平,我就听你的,行不行?”。后来就没人敢再提反对建议了,反正人家是老板,企业是人家的,要折腾大家就跟着折腾吧。

东施效颦,照搬模式
企业的运作需要建立模式,也需要向先进的企业学习好的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模式在所有的企业都适用,企业在学习别人模式并建立自己模式的同时更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因为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和环境,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去照搬别人的模式,其结果给企业带来的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曾有一家食品企业A在前几年比本省的另一家食品企业B运作的还好,但是近几年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方已经成为行业前五名,而自己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所以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就很苦闷,希望能够找到原因。为了能够找到原因,该董事长不惜代价从对方公司买来各种制度、资料,并且请对方的公司高管到公司讲课。经过这一系列动作,董事长好像有点醒悟了,原来自己公司与对方公司的运作模式上不一样,既然别人这么快在超越自己,那么说明对方的模式就是正确的,是有效的。

于是一场照搬对方企业运作模式的运动就开始了,董事长亲自在员工大会上做了动员。对方企业的组织构架、薪资体系方案甚至各种制度只不过是在文件的开头换成了自己公司的名字就开始照搬了,然后开始在公司强力进行推进。

但是公司运作却越来越混乱,业绩反而下滑非常严重。开始该董事长认为一开始大家还不适应,慢慢大家适应了就好了,但是事情却事与愿违,情况反而越来越糟糕。

其实对这两家企业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A企业之所以在本次学习B企业模式中失败。是因为B企业的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的运作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慢慢积累和提炼出来的,是与B企业的现实情况高度吻合的。而A企业无论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环境都无法有效支撑从B企业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照搬的运作模式。

变化无常,企业失去方向
一个企业的战略得以实现,需要企业在确定了以后需要用时间来持之一恒的做下去,但是如果企业的战略处于飘摇不定、经常切换的状态,那么企业就离死亡不远了。

某饼干企业,在九十年代抓住当时饼干企业少,饼干市场快速发展之际,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迅速在全国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万吨,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大量的饼干企业进入市场,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很难实现企业的再次突破。

企业的不利局面使该企业董事长如卧针毡,急希望能够找到企业的突围之道来改变企业现状。

在一次听某品牌专家的讲课中,该专家讲到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来至于品牌,没有品牌的企业将只能经营愈加困难,只能赚取很微薄的利润等等。该企业董事长听了课后,感觉如同醍醐灌顶,认为自己企业之所以局面如此不妙,原因就在于自己的产品品牌不够响亮,产品的附加值太低所造成的。

于是,该企业打造品牌的运动便开始了,为此企业专门聘请了咨询公司负责企业的品牌运作,在组织构架上设立了城市市场营销部门,成立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办事处;在产品上为了支撑高昂的费用,就把原来的产品价格进行了大幅提升,在新产品开发上模仿一线品牌企业的产品;在品牌运作上,从银行申请贷款在央视和省级卫视大量投放广告,高调参加全国糖酒会实施全国招商,花钱去买名牌产品称号等等。

一开始企业的烧钱运作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大量的经销商被开发出来,企业的回款大量增加,生产车间陷入忙碌状态,形式似乎一片大好,但是没有半年,问题却接连出现,一是企业的资金无法继续支持这场昂贵的造品牌运作,不得不撤下电视广告,而且企业的所产生的利润也根本无法消化巨额的费用开支,而且更严重的是,由于企业的产品不适合市场,大量的市场出现了退货现象,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已经关闭了大门,还催促还贷,没有办法,企业就只能靠拖欠员工薪水和经销商政策来艰难度日,花钱买来的名牌产品称号和证书也并没有如企业所愿能够跟企业带来滚滚财源,企业的现金链陷入断裂的危机,经销商队伍和员工队伍人心惶惶,出现大量流失。

面对日益冷清的工厂和抱着名牌产品证书,该企业董事长重新陷入了苦闷之中,烟量和酒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能够找到企业的破解之道,董事长又开始学习了。

在一次听专家的课后,该董事长课后与该专家进行了深度沟通,该专家向他意见,应该确立像方便面行业的白象、华龙等企业的“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再占领城市”的企业战略和发展路径。该董事长听后感到重遇知音。

紧接着企业开始调整战略,撤销了运作城市市场的营销部门,主动放弃城市市场,把企业的营销中心向三四线市场转移,开发适应三四级市场的产品,渐渐的企业的现金流开始顺畅起来,银行的贷款也还了一部分,企业的运转开始进入正常状态。

日子才好过一段时间,企业邀请一个一线品牌企业的高管到公司讲课,该高管在介绍了自己所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并大谈特谈企业的经营之道和品牌理念。该董事长听着听着,觉得对方说的有理,对方企业的饼干吨售价超过3万元,而自己的产品吨售价才8000元左右,这样做下去前途好像不太光明。然后他分析了自己前次运作品牌和城市市场的失误之处在于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并不是战略本身有什么问题。

于是该董事长就以高新和股份邀请对方加盟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并且让他来组织公司的经营团队。

企业的战略又一次开始大规模调整,产品售价恢复到2.5万元/吨,放弃原来的产品,重点运作城市市场,原来运作三四级市场的团队遭到清洗。

前段时间,我听说该企业已经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其他公司。

干扰企业运作,越管越乱
许多企业经理人不怕老板知道的少,就害怕老板学习能力太强,一天一个点子,半天一个想法。而且往往还会以下属执行力不强,悟性差,越过直接下级进行直接指挥,灌输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使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有效进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凡是都是老板在做,部门负责人处于被动,无权威的状态,企业的运作体系一片混乱,从而导致企业老板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却乐此不疲,企业的决策频频出现失误,并最终使企业陷入长不大或经营日趋衰败的境地。
2#
发表于 2011-10-13 10:38:42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是会水土不服滴
3#
发表于 2011-10-13 10:38:4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学习的错, 而是随意决策的错, 更是家天下的思想在作怪.
4#
发表于 2011-10-13 10:38: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公司老总每周都组织学习,也要学习心得,不知道最后结果会不会也和上述说的一样,呵呵.....
5#
发表于 2011-10-13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企业才能真正的成功。
6#
发表于 2011-10-13 10:39:06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句话太精辟了,要真正融会贯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发表于 2011-10-13 10:39:12 | 只看该作者
遇到过,但没这么严重,感觉确实是不能生搬硬套,当时有些是做了,但是不是不能坚持长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7 12:45 , Processed in 0.040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