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去年十一月发表《无血汗校园运动---我要干净电脑!中国电脑工业劳工状况调查报告》,揭示了电脑业工人所面对的问题,包括不合法规的薪水和工时、欠缺劳动合同、不人性的管理(有工厂曾以工人谈恋爱为理由向工人征收100元罚款)等,有个别工厂(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塘尾村的永宏电子厂,戴尔电脑组件的外包工厂,下文简称永宏厂)更因赶货而聘用童工;在电子业工厂宽大、簇新的厂房之内,电子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并未能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改善,高科技产业并未能为产业工人带来高素质的工作环境。
归根究底,跨国企业不负责任的外包制度,肯定是造成工人目前境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去年被揭发使用童工的永宏厂为例,戴尔(DELL) ─── 作为外发订单到永宏厂的全球第一大电脑品牌;跨国生产的最大利润持份者,并没有为永宏厂做过任何整改,戴尔只是停止发订单到永宏厂,以图跟永宏厂划清界线,逃避社会责任,这种做法令人愤怒,而且严重违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
层层外包,层层压低
广东省的东莞市是全世界电子业生产的集中地之一,在全世界的IT业内盛传“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说法,在东莞,现时有超过三千三百家有规模的电子厂( 参考中国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网页:http://www.3cexpo.com/chs/infoCenter/tour&cate.asp?version=2),大部份电脑品牌公司(OBM),均有将其组件或零件外包到东莞的代工厂(OEM)生产。
然而,跨国企业的外包行为并未能为当地工人带来工作条件的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反而因为跨国企业追求盈利为最高目标的外包模式下降,工人不断地加班加点,面对长时间过劳工作、低于劳工标准的薪水和各种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大部份工人连最基本的劳动合同也未能拿到,情况令人担忧。
以本报告调查的戴尔外包厂为例,我们发现虽然有戴尔的直接外包工厂的薪水工时能做到比较贴近劳动法规的要求(并未能完全符合),但工人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层层外包的结构下,戴尔第二层外包工厂的工人面对着更可耻的待遇,本报告将会详细展现戴尔将劳动密集工序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从中谋取最大份额利润);第一层外包商再将利润更低的工序再外包到第二层外包商,最后将所有压迫推到工人肩上的血汗图景。
今日,大部份先进国家或地区视为必需品的电脑,正是由本报告所描述的一些来自农村的中国工人生产,他们忍受着过劳的工作,微薄的收入,职业安全建康没有保障,以青春血汗,换来我们的电脑,为一些如戴尔的跨国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中国工人为我们带来高科技的资讯的世界,可是工人的血汗并未能为他们换来有尊严的劳动条件,跨国集团当然有责任改善其生产的问题;但作为消费者,在享用工人为我们带来的产品的同时,亦有责任一起监察跨企业的行为。
电脑业的生产链 ─── 一个复杂的蜘蛛网
一部普通的家用电脑,须由1800到2000件零件组成,这些电脑组件的制作和组装涉及庞大的生产组成部份,部分品牌公司会占据着生产的核心高端部份,以维持其最高的利润,也有部份品牌会完全不做生产工序,将所有的生产(连同生产有可能带来的劳工问题)外包到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的地区,形成一个复杂的外包网。
在外包网中,代工厂分为多层结构,在上层者,多数是一些负责零件或组件合成的工厂,在下层还有大量生产零件或低回报组件的代工厂。上层的部份,因为涉及电子安全,而且产品价格比较高,品牌公司一般都会直接采购该部份产品;上层代工厂的资金多是来自南韩、台湾、日本等地的,其生产线则大多数都会设在薪水成本较低的中国大陆。
本报告将会提及的台湾光宝集团(Lite-on)正是上层代工厂的一个例子,光宝集团现时拥有十一家上市公司,是台湾第一家电子业的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影像产品(Imaging)、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机壳产品(Enclosure)、LED等产品。光宝科技在东莞设立了东莞长安光宝电子有限公司,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建立了一厂和二厂,生产电源供应器,主要的客户是戴尔。
下层的供应商生产的则是一些相对低价的部份(例如键盘、滑鼠的外壳等),上层的代工厂会将比较低增值的制造部份,再分判到第二层的代工厂,这些工厂的劳动条件一般都比第一层的代工厂要差。然而,正是这些第二层的代工厂,以降低劳工待遇的手段,将成本压低,一些如戴尔的跨国集团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最高的利润,正如电子业杂志Wired Magazine指出,透过生产外包,一些品牌公司省回了75%的劳动成本。
本报告将会描述的旭基电子厂,是光宝科技属下的工厂,作为世界第一的电脑键盘代工厂,旗下有联成、陆和、双之诠、昱通、名扬、嘉益、信国、建兴、美泰、隆友、旭田、滨川、旭骏、泰瑞、百升、精星共十六家再分判代工厂,我们抽取了其中一家分判厂「东莞泰瑞塑胶电子厂」作深入调查,发现其劳动条件之差令人震惊,不但薪水工时等都严重违规,工厂亦未能提供劳动安全保护给工人。
电子业生产行为守则(EICC)与再外包生产
其实,由于关注劳工的民间团体和消费者团体持续揭发电子业生产的劳工问题[例如: CAFOD, SOMO, LABOR ACTION CHINA, SACOM等本地和外国劳工团体自2003年起发表了多个有关电子业劳工待遇问题的报告,其后,多个民间团体更组成了GoodElectronics联盟,监察电子业的劳工状况],为了企业的形象,一些电脑品牌商,包括Celestica、Dell、Flextronics、HP、IBM、Jabil、Sanmina SCI 和 Solectron等,在2004根据了世界人权宣言(UDHR)、国际社会责任(SAI)和道德贸易行动(ETI)等标准联合起草了一份名为Electroinc Industry Code of Conduct(EICC)的守则[
EICC_Chinese.pdf
(3.94 KB, 下载次数: 125)
],该守则详细列明了有关工人劳动条件的标准,成为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可惜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品牌公司的第一层代工厂本来已是有相当议价能力的大企业,他们会将低增值的制造部份再分判到下一层的代工厂,所以,当品牌商沾沾自喜地公布其第一层代工厂已能达到某某劳工标准时,问题只是移到再下一层的单位,而并非解决了问题。
我们就上述情况访问过一家台资第一层电子业代工厂的高层管理人员,他指出:“电子业厂商的竞争非常激烈,客户(他所指的是品牌公司)的订单价位从来不上升,反而会随着科技老化而下降,要实行生产行为守则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加强公司的产量,实行大量的机械化生产和提高工人的效率,第二,一些无法机械化的和一些劳动密集的工序要再外包到一些小工厂做,保持工厂的竞争力,否则死路一条”,他同时透露:“劳工成本相对零售价,其实并不占据很高的比例,一台电脑的劳动成本估计才占不到零售价的3%,其实已经是低无可低的了。”
当我们问及该位管理人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时,他的回应很直率:“管严一些不就可以做得快一些了吗?”
我们将会在下面以光宝科技直属的代工厂光宝和旭基为例子,为大家阐述这位管理人员所指的“管得严一些”是怎样进行的。
以上所说的,并不包括工厂的造假情况,一般品牌公司会委派第三方认证公司,到其第一层代工厂做劳动条件调查。然而,部份生产商为了应付品牌商的价格和货期要求,会制作大量假文件(如假薪水单及工时纪录)蒙混过关,但实际上又会让工人超时加班,并任意压低薪水,我们将会在下一份有关电脑业工人的劳动条件调查报告中再披露其中资料。
戴尔的直接生产模式对工人的影响
戴尔,一家在技术上不占任何优势的公司,从1984年以注册资本1000美元成立,从一家手作坊式的小型企业,在短短23年间,成为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2006年财政年度,戴尔的生意额已高达55,908,000,000美金,这中间的高速增长,是如何达致的呢?
据大量的研究显示,在搜查网站键入“戴尔的直接生产模式”可以找到二百万条以上的资料”,戴尔的成功,不在于其技术的领先,而是在其独特的“直销模式”,据一位在戴尔电厂公司采购部工作的研究生论文所述,戴尔一直坚持以下两个营销原则,以降低生产成本(或称为将成本转嫁到供应商身上,最后由工人承担):
按单生产BTO---Build To Order和成品零库存
这是戴尔的最重要的盈利策略,亦即是所谓的“直销模式”戴尔不会预先生产任何电脑成品,戴尔的每台电脑,都是接到客户的订单(一般家用电脑由互联网订购)后,于36小时内完成生产装配,从收到订单到送货到客户手中不会超过5天,所以,戴尔的电脑不会出现因为滞销而折旧的情况,然而,由于市场千变万化,客户的要求人人不同,戴尔需要完全地控制其代工厂,令代工厂能适时将生产电脑所需的零组件送上,无形中,市场波动的风险由代工厂承担。
零件库存控制
戴尔最着重的是其库存控制,其零件库存平均只有4天,在电脑业界,戴尔的最接近竞争对手也有10天以上的库存,由于电脑零件库存每周会有约1%的贬值,因此仅低库存一项就使戴尔的成本比其竞争对手低了8%。然而,为什么戴尔可以做到如此低的库存量呢?这就不能不提及戴尔的采购模式了。
戴尔在不同的市场区域会设立自己的组装工场,由各地来运来的零件,都会在组装工场合成,戴尔自己不会设立仓库,但在每个组装中心的附近(例如中国的厦门),都会有一个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营运的供应商货运中心(Supplier Logistics Centre, SLC),SLC的零件的所有权都是代工厂的(当然包括库存成本和风险),戴尔收到订单后,只须在SLC马上付款买货就可以了,于是戴尔完全不需为零件库存烦恼。
低库存的管理概念其实一直都是令生产线劳工超时工作的原因之一,由于代工厂要及时生产市场所需要的货品,令本来已经很难控制的工时变得更难控制,而戴尔这个电脑业全球最短(4天)的零件库时间,正是建基于对整条生产线的严格控制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