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3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质人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 13: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夜了,依然睡意全无!
回首过去,一事无成,毕业6年了,没有存款,没有爱情,时常反思:这么多年我在忙碌什么?在为什么漂泊?我的未来在哪里?
Time Company Background Dep. Job Title Salary Notes
2003-2005 苏州/台资,世界第一大电脑主板制造工厂,世界500强企业 主板&笔记本事业部 PE 1500-3000 公司有良好的流程,工作单一,工作轻松,厂区环境好不过工作环境差,无压力,薪水主要靠混加班,所以薪水浮动大
2005-2006 苏州/韩资,世界500强企业 笔记本电脑事业部 FA 2500 工作单一,技术为主,轻松,环境不错,不用偶尔加班(有偿)
2006-2008 天津/台资,大型制造工厂(在台湾电子制造行业也能进前20) 能源事业部 SQE 2500 公司有良好的流程,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对外接触很多,有机会和国外的supplier交流,不过大多是通过mail的方式,轻松,工作环境比较好,压力不太大,加班不多(有偿)
2008 青岛/集体制企业(国企改制),中国最大的白电供应商,据说最好世界排名500零几 通讯事业部 SQE 5000 流程不健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经常加班(无偿),工作环境一般
2009-今 天津/台资,较大型制造工厂 连接器事业部 SQE/DQE/PQE/CQE 3000 流程不健全,工作压力不大,强度一般,有一定挑战性,经常加班(无偿),工作环境差

08的金融危机,对现实的过度乐观,盲目的辞职,经历了6个月的寻找下一个offer的过程,到了现在这家名气不大,工资不高的公司(起码相对于之前的公司工资几乎减半)做qaulity engineer,习惯了大公司的process,习惯了做大SQE的强势,来到这里确实有些不习惯。无奈,我只能选择暂时留下,庆幸遇到一位还算不错的主管,至少人品能够得到我的认同。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他的尊敬,虽然他有时候提出的要求我很不赞同,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和公司的现状,这已经是相对不错的做法,至少他务实,能和下属同甘共苦听取建议,作为一个刚刚跨入qaulity行业的manager来说,他还没有从技术上转换到管理上,换位思考我能理解他的迷茫和迫切想改变现状的心情。
但是要想做好品质谈何容易呢?众所周知,世界上推行标准下载最好的公司之一Motorola mobile在短短的几年间的没落,从全球销售额占有率的20多个percent下降到连10个percent都不到,甚至排在Sony Ericsson之后,甚至一度有关闭关闭中国做大的制造工厂的想法。让很多人反思,品质,路在何方?品质人,路在何方?在此我并非毫无贬低Motorola的意思,反之,我对他还是很欣赏其在品质领域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我目前的做事风格和品质管理知识几乎大部分得益于Motorola的一位SDE的言传身教,其专业程度和出色的沟通能力让我十分钦佩!所以人家能拿到20W/Year的salary。当然,Moto Mobile的没落,不完全是其品质的失败,也许是说运营上处了的问题。比如设计的缺乏创新的Design,几年间moto也就只会做个刀锋系列,遥想V3当初的市场占有量可想的知,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Nokia则在不断的创新,从当02年的蓝色风暴8250到现在的N系列;比如对市场的定位和后续国内二流和山寨厂的冲击,而其企业文化决定其的高的cost,加之08金融风暴的奇袭导致供应链失衡等因素。或许motorola正是看到这些,而从处于战略的角度考虑减少手机部门的投入,从而转向其他领域,比如半导体行业,了解Apple笔记本的朋友可能知道,apple的notebook用的就是Motorola的CPU。或许若干年后Motorola成为了和Inter&AMD并驾骑驱的半导体行业的巨头!因为其具备相应的开发实力和有有一套良好的流程做基础。就像二战时候的日本,50年代初的日本制造被称为垃圾,而先在,日本的汽车,电器在世界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起起落落不管是对国家,公司和对人都是很正常的,不能以一时的失败而定论。对于一个国家,他的历史是几千年几百年,对于一个公司可能只有几百年,而对于一个人只有短短几十年!中国也有曾经辉煌的过去,也曾经让很多其他国家顶礼膜拜,不是说你中国以前走在世界的前列,你就永远在前;海尔也是从一个几乎破产的公司成长为一个让很多世界知名公司学习的案例,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他不会面临破产,世界知名雷曼兄弟银行,谁会想到一夜破产,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曾经以800W撬动170亿被人奉为传奇的东星老总兰世立,短短数月可能面临囹圄之灾,你能说他失败吗?
纵观企业高管层或者说高薪阶层,几乎都具备高学历或者人脉。
拿唐俊来说吧,几乎众所周知,请看唐俊的简历:他在加入微软前就在自己创业了,他读完了博士自办了美国双鹰公司,然后人家在微软研发部门做了3年,“工作特别出色”,被提拔到技术中心总经理。人家打工打了10年,又出来自己创业了。所以唐同学很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他的目标很明确,我甚至认为他在微软的经历只是他老骥伏枥的过程。这个经历对他日后在中国的发展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如果他在美国经营10年皮包公司,也会有钱赚,但是再想进入中国发展,很难。所以他“利用”微软的平台和资源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成熟的网络和人脉。这是在坛子上看到一个网友写的,在此引用,只为佐证!
再看看《血色浪漫》中的李援朝,要不是有父辈的人脉,他也不可能那么成功!如果你说是小说,那么看看大连实德的老总徐明(某高干之女婿),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薄一波之子)等等,无论从商从政,都有良好的教育或者父辈或者自己积累的人脉,可能高干子弟能做成事情往往普通人得多花上百倍上千才能做到,或许一辈子也做不到,哪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能也有些人说,中国也有很多摆手起家的农民企业家啊,这我不否认。但是只要细心和善于总结的人都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发迹于80年代,在那个250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期,国家的法律还相当不健全,靠着8-90年代的国有资产改制大发国家财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且也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况且,这些农民企业家的创业路是走的多么曲折和坎坷,付出了多少努力?记得海尔张瑞敏先生在介绍自己的创业初期的时候,曾经为了某个德国技术的转让而三下北京,那时候的交通远远不如现在,上路之前他总是随身带着小马扎。况且其含金量无法和实德这样的财团相比拟,而且数量也是相当的少!或许你还会说,美国还出了个黑人贫民总统奥巴马呢!那好,你看看人家奥巴马的学历!况且人家是美国,中国的国情是决定了是不可能的,至少就目前的形式来说!
看看人家,再看看一下自己,学历低,造就了起点低,造成了眼光的局限和几乎不可能帮助你提升的人脉。看看我的工资,6年来几乎没有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6年前1000就够纳税了,而现在2000才够纳税。6年前北京的房价均价也不过4-5K,看看现在,五环也过W了。中国的经济已经泡沫,或者说接近泡沫了,通货膨胀,房价的疯狂,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到时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而中国,只是世界级的工厂,而相对于印度,越南,已经没有低成本的优势了,中国的制造业形式不容乐观。
我的想法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做一定的原始积累。像我们这种低学历做工厂的人来说,已经到了瓶颈,我认为提高学历和职业培训是必须的,这样不仅对自己是个锻炼,而且就打工来说,获得高薪的机会就相对多,而且可以积累些人脉,不论是以后工作还是创业都有好处。准备以后往项目管理和市场方面发展,毕竟中国制造业的qaulity management的环境太差,除非做到很高的职位。
网上查了些关于在职研究生的问题,费用大约需要5W,光学费。也有些人说国外远程MBA不错,不知道可信度怎么样.咨询了稍微些朋友,说都是唬人的。希望坛子里面的高人们给点意见或者指导,是否有必要。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45:17 | 只看该作者
PS:海尔那是还是国企,叫青岛冰箱厂,他本人也不是农民,而是从机关单位过去的,人家的背后还有个政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5 13:52 , Processed in 0.0430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