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6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时代品质管理动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12: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信息时代,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技术改造、产品研究、设计、开发方面;次重点是产品生产、品质提高、成本降低等生产管理。在任何企业中,生产管理都是桥梁,而品质管理则是连接点。本文将从品质管理动向、现代管理手段等方面探讨品质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举措。
一、品质管理的变革动向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顾客对产质量量的期望越来越高,顾客满意的内涵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迎合经济的发展趋势,管理的"速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越来越灵活,信息时代的企业更注重服务与生产的个性化,强调多元经济,利用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信息远程控制。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品质管理发生了以下变革。
1、零缺陷著名品质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对"零缺陷"的解释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日本企业是推广"零缺陷"的受益者和成功者。早在1985年,日本录放机厂就要求其零件的不良率为一百万分之一。1991年则提高到二千万分之一,基本实现了"零缺陷"."零缺陷"的另一层含义体现在售后服务。法国安镜纽光学公司认为,"一个高品质的产品,将使售后服务降到最低,而零缺陷的产品根本不需售后服务".日本的许多名牌家用电器产品和德国的电子仪器设备,都是这类不需售后服务的优质产品。所以,"零缺陷"的产品对顾客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2、品质管理柔性化
(1)虚拟企业的品质管理在信息时代,随着虚拟公司的崛起,虑拟经营与管理随之产生。虚拟企业的柔性和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使地点和时间、企业功能、市场、员工和工作流程等传统的界限全部消失。在这样一种全新合作方式下,企业的虚拟经营与管理应运而生,虚拟品质管理也随之产生。
虚拟品质管理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品质管理的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一功能的组织机构。这种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找到合作伙伴并组成联合体,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一旦达到目的联合体就迅速解散,其品质管理以品质合作的方式实现,即合作伙伴以分散的方式完成各自所应承担的品质责任。如果发生问题,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合作伙伴之间一般不进行生产现场的直接控制。新型波音777宽体客机的零部件就是由美、英、法、加、日等国的大公司联合生产,其设计、图纸个性和品质鉴定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协调,各种零部件的尺寸都达到高度精确,使最后组装顺利完成,而没有达到高度精确,使最后组状顺利完成,而没有出现一次返工。这是开展品质合作的典范,各个合作伙伴在制造过程中不强调统一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必要的品质控制手段,但不排除相互支持。
(2)从全面品质管理的设计、设备、生产布局角度进行柔软性管理品质问题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甚至在生产经营过程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企业的品质管理指融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面品质管理。产品设计是产质量量的动因,设计方案不同,品质实现的程度就不同。因此,应采用一种产品基本型、多种变形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从企业整体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产品柔性设计。在传统的生产系统中,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生产过程提供给市场的产质量量之间存在矛盾,在信息时代就要通过设备柔性化来解决,如在产品设计时考虑加工问题,发展多功能设备,使之提供满足各种市场需求的加工能力。多功能设备要领的发展,形成了弹性制造系统(FMS)和生产布局的柔性化。传统的生产布局是:产品由一组相同的设备加工之后,转入后续工序的另一组设备进一步加工,直至完成全部加过程,其操作人员只是担任其所在工序内特定设备的操作。现代管理的生产布局则采用制造单元的方式,,它容纳了一群设备,将这些设备按次序排列,以便从事不同的生产作业。每种产品都在一个制造单元内生产并完成,每个制造单元只负担某种产品或某类产品的生产任务。在这里,分配到各个制造单元的操作人员接受了多种训练,能够操作所在制造单元的各种设备,是全面的、多技能的"多面手"
(3)从顾客角度出发进行柔性品质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顾客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只占15~25%,而对于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的需求占了75~80%,导致企业的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品质管理从机械化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单件、小批量的灵活生产方式,即应变能力强的柔性管理。例如:"摩托罗拉"设在佛罗里达州的BP机厂,能在80分钟内制造出符合顾客特殊要求的BP机,并于当日或次日送到顾客手中。这种生产方式,对品质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需的知识涉及面不断扩大,控制过程更复杂。因此,企业必须迅速灵活地对生产过程进行品质管理,适时调整和协调产质量量,以达到用户满意并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
3、按照ISO 9001:2000标准建立品质管理体系近年来,品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世界各国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品质评价、监督的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中外企业认证的事实表明,贯彻ISO 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发展经济、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通过认证的企业在与国外合作,开拓、占领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ISO 9001:2000标准并非最高标准,有些企业的品质管理体系高于此标准,有些企业则达不到,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因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或提高要求,以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
二、现代管理手段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
在动态、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两个重要基础。对于制造业,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将当代信息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有机地集成和统一起来,开创了制造工业发展新时代。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采取新管理技术和方法,以适应生产技术的变革。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企业生产全过程的人、技术、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以达到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和灵活生产的目的。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弹性制造系统(FM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CIMS使企业的各部分成为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整体。CIMS的发展,品质管理贯穿其中:
①生产柔性化,适应了市场消费的个体化;
②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更高,希望系统为品质管理提供优越、准确、方便的信息;
③CIMS使企业生产高度自动化,大量需求高层次、多才能的人才,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使品质管理具有人才优势。
2、适时管理JIT以市场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也称拉动式生产系统),即企业以定单的要求为出发点,由后向前全面安排生产。后一道生产工序决定前一道生产工序的内容,其实质就是保持物质流与信息流在生产活动中同步,实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在恰当的时刻进入恰当的过程,生产出恰当品质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JIT系统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是供应商必须及时提供物料并保证品质可靠,如果物料品质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系统处于停顿状态。所以,JIT系统的各环节需要在全面品质管理的条件下才能协调一致,把好每一个环节的品质关,尽力实现"零缺陷"
3、制造资源计划MRP II是将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有机融为一体的辅助管理系统。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为需求,将市场分析、经营决策、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工艺设计、车间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等环节与财务活动紧密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有效地运用。MRP II的核心理论是"物料独立与相关需求理论",它将计划工作细化到零件级,各级零件按照需要的时间、数量与品种实现合理衔接、配套,生产和计划准确计划到需要时才进行,企业必须层层氢关并根据系统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品质管理系统。由于MRP II要求管理系统化和企业整体优化及信息共享与信息集成,作为生产管理连接点的品质管理便对MRP II提供品质方面的信息,并根据MRP II的其他信息使之融于整体并不断改进完善,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我国品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已意识到品质管理的重要性,一批优秀企业严格品质管理工作,使产品占领大部分市场并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主动把握市场动向及顾客要求,品质问题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1、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营者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的领导不转变思想,主要精力忙于应付各种会议、检查和评比,热衷于精力忙于应付各种会议,检查和评比,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一些人为了使自己在任职期间多搞些"实惠",不顾企业的长久发展。由于经营者自我满足、固步自封,对企业的"家底"心中无数,导致管理混乱。品质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2)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一部分企业不懂投入科技开发,超前意识弱,如把其他企业淘汰的设备当作先进设备引进,其产质量量远远落后。在产品设计、产品结构方面没有创新,研究开发欠缺,产品根本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
(3)现代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2、应采取的措施
(1)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企业快速灵活地调整产品的品质,创造"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经营者要为企业的长久利益考虑,从政策的制订、产品概念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设计直到生产一线的各岗位,都应建立全面品质管理观念。应该强调,品质是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 的。
(2)改变方法。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厂品质控制关向前移,把配套企业的加工生产过程纳入本企业的品质控制,杜绝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后产生漏检、错检及潜在的品质问题。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24:12 | 只看该作者
(3)采用品质控制分析手段。为了取得产品的品质数据和资料,应在科学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采用图示加工,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方法和工具,暴露品质波动情况,提示变化规律。在原材料检测、制造等检验和控制环节中,采用品质控制图表法,通过品质控制把品质管理由事后检验变为事先预防,是品质管理中最基本、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4)建立品质管理体系。
①产品出厂前加强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工序的品质控制和监督,并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品质证据。
②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实行对顾客的担保。
③贯彻ISO 9001:2000标准建立和健全品质管理体系,是关系全面品质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应制订企业的品质方针和目标,形成品质计划并分析落实,建立一套灵敏的品质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一个综合的品质管理体系并进行考核、评审与评价。
(5)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和发展CIMS,CIMS建设的成功与否,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外,还需要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品质,充分发挥CIMS的综合经济效益。
3#
发表于 2011-11-1 12:24:35 | 只看该作者
好象并没有提出什么新颖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7 14:16 , Processed in 0.0382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