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6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的“白菜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6 00: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南昌到湖北,一路和几个大学生坐一块。经过一番讨论,初步的了解了一下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三个学生都是大三的学生,一个学法律、一个学传媒、一个学计算机。三个学生都谈到了工作的问题,并且一直认为工作很难找。就算有工作,都是很不好的工作,给的薪水很少很少。

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白菜命运”。在三个人之中,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需要多少薪水,。“白菜命运”的事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对于上面的那种思想,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大学生看待问题的极端化,使得自身的能力提升有了一定的阻碍。之前的“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上班再说”。前者使得工作难找,对自身价值评估过高,后者工作工作好找了些,却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其中一位认为,前者社会不认同或者又不认同,大学只有“死路一条”。我一直主张的是平衡,不管是作什么我都要讲究平衡,尽量的平衡。而不是把自己当作“白菜”或者是其他的“蔬菜”。现在的大学生要竟快的离开这个“蔬菜摊子”。
一部分大学生的“白菜命运”已既成事实,怎么使更多的大学生朋友逃离“蔬菜摊”才是问题关键。

舆论对精英社会的过度宣传使学生们走入简单膜拜并追求精英能力的误区,“”,精英能力其实并不值得过分推崇和神化,隐藏在精英能力背后的一种精英素养(实为精英能力之源),才是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之物。

不幸的是,一些大学生因为对前者的欣赏与迷恋,而严重忽视了对后者的观察与思考。

然而,缺乏精英素养,不仅无法让大学生成为梦寐以求的精英,相反,甚至还可能直接将自己变为“白菜”,可谓此消彼长。

所以,精英和“白菜”非但不是天壤之别,两者反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已经造就了今天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恶劣的竞争环境,对于这一由外部因素造就的现状,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改善,尽管扩招势头现已放缓,但“余震”(后遗症)仍将持续,对此,任何关于“大学生是否等同于大白菜”的辩论都改变不了一部分大学生终将不得不接受这一“等价成立”的命运的事实。

作为学生,盲目跟着外界对自己的评判而做“祥林嫂”或者仍旧执着地做着“精英梦”,都是毫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考虑如何把自己救出那个“白菜筐”(之后兴许还能麻雀变凤凰)才是当务之急。

高校扩招使今天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人数之“巨”令人乍舌,因而促成一部分人将大学生这个整体和大白菜这个整体做可笑的比较(由于数量和“价值”的相似)。

其实,高校的扩招并没有改变各个院校在国内的档次或者是他们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扩招后的知名院校还是知名院校,扩招后的三流高校还是三流高校,要知道,在扩招政策实施前,中专、职校或技校才是后者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合理归宿。

而现在,矛盾有二:其一,大家在不同档次的高校继续深造,却拥有了同样的本专科就业心态;其二,由于个体的不同和招工的不确定因素,使非一流高校的部分学生也能够对一流高校的学生产生冲击,尽管他们在高考时的分数可能相差好几十甚至上百。

当然,知名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含金量依然胜出一般院校一筹,这点不容置疑,所以说,我们不要杞人忧天地将大学生一概而论地“白菜化”,有“白菜可能性”的是非知名高校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和知名高校中的一小部分学生。

同时,我们要做的是让处在“白菜边缘”的这两群学生尽可能地远离“白菜命运”,至少,要让他们学着不认可自己的“白菜命运”,即使现状已经无法改变。

不同档次的高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当然,身处不同档次的高校的学生,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是有着较大差异的,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大家“各显神通”,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非知名高校的学生其应试能力较为薄弱。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概念,可以说,他们的精英能力较为不足,其结果是,他们更可能成为所谓的“白菜”,但为什么他们中的一些同学能让名校中一部分自我感觉更好的毕业生“替”自己去做“白菜”呢?因为他们及时培养了自己的精英素养(哪怕是潜移默化地),从而弥补了自身精英能力的不足,而名校里一些优越感强烈的学生,正是因为忽视了精英素养,从而使本将会是自己优势的精英能力的价值无法得到完美体现。

最后,往往就有这样的结果产生:对于同一个岗位,硕士生竞争不过本科生,部属院校的毕业生竞争不过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本科生竞争不过专科生。更糟糕的是,其中的失败者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反以一句“大学生贬值”总结失败,这让“大学生整体等于大白菜整体”这一说法有了更多的“辩论价值”和令人信服的“假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能让所谓的“大白菜”去翻盘的“精英素养”呢,既然能力方面的硬指标不足了,靠虚无的“素养”又怎能填补“硬伤”呢?

其实,所谓“素养”,无非是一些言行准则和为人之道,简单到任何平凡人可以归纳总结并付诸实施,又可复杂到令太多高材生为此不足而盲目感慨英雄怀才不遇。

譬如,你是否在意谈吐的礼貌并擅于真诚地表达感激、赞赏或喜悦之情?你是否懂得合适地表达肯定或否定,而不每每遇到需要你决断的问题时,你却总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你的着装是否合体,表达是否流利,微笑是否自然,眼神是否真挚?恰到好处的一次赞美、一句幽默甚至是一点头、一耸肩也会提升你的(职场)素养。有时,认真的聆听更是一种完美的表达,等等。严谨、诚信、适度的谦虚、儒雅的肢体语言、修饰整洁的面庞……太多太多!

写此文的目的,不是鼓励自身条件尚不过硬的学生在求职时投机取巧,只是想说明,精英能力乃成功之本,而精英素养为实不可缺的成功催化剂,如果两者兼得,那么,最终成为精英的概率将陡增;如果前者的优势不甚明显,那么不妨提升一下后者,至少应该可以使你免于成为“大白菜”。但是,不论两者如何结合,自身的努力进取应该是永不停歇的。

要想走得离“蔬菜摊”更远,大学生朋友们,还是得自己主动。
4#
发表于 2011-11-16 00:45:0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说法!
3#
发表于 2011-11-16 00:45: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都是制度惹的祸
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跟国外的比能力就是有不少差别
2#
发表于 2011-11-16 00:44:3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大白菜不大白菜的。而是自1979年回复高考后人的心态变得比较势力眼。如果是在毛泽东时代谁把大学生当神供着啊!当时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抢着去支边、下农村、下工厂、下煤矿。那个时代的教学品质远必现在的好,那时的学生都是实践的高手。现在的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吃不了苦,还嫌给的待遇低!着有本事的话自己创业是最好的结局,如果没什么能力,就忍着去给别人打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积蓄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7 02:24 , Processed in 0.0413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