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4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品质竞争力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7 00: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蒋家东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28)

[摘 要] 首先介绍了开展企业品质竞争力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义和基本含义。其次,解释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进而侧重分析了企业品质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因素。再次,讨论了企业品质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以及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经济学基础。最后,总结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问题。
[关键词] 品质;竞争力;品质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日趋紧张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任何致力于赢得领导地位的经济体,无论其是地区性的还是国家性的,都无一例外地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价格竞争力的主流地位正在接受品质竞争力的坚强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大力改善其产品与服务品质,以期能以卓越的品质业绩振兴经济。挪威奥斯陆大学Jan FAgerberg教授面对增长乏力的欧洲经济,提出“提高品质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是欧洲经济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美国哈佛大学的David A Garvin教授则将品质竞争力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认为“品质与国家的竞争力密切相关,并且是国际贸易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品质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理解和把握品质竞争力的本质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由于企业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地区和产业品质竞争力的源泉,研究品质竞争力问题就必须首先研究企业的品质竞争力问题。
1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义与基本含义
企业品质竞争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一些研究者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提出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并因此给出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认为“企业竞争力”是“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1]尽管在这类研究思路中,品质因素并没有被单独地突出出来,但是,品质因素被融会到对“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所发生的或者可以形成的各种关系”、“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能够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以及实施战略的能力”和“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者学识”的讨论中。毫无疑问,脱离了品质因素,上述四个方面必然是空洞的和不全面的。但是,由于这类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多数脱胎于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思想,因而研究者关注的核心目标仍然是企业的“产量”或者说“数量”或“效率”问题,而不是“品质”问题,换句话说,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者更愿意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这一研究思路在本质上假定了产质量量的同一性或基本同一性,这与企业竞争力的现实以及市场中实际流通的商质量量的现状是不符合的,甚至是完全相悖的。
另外一些研究者直接从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不同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量,这种力量,从比较角度看是企业之间在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或差距的表现,从企业自身来看是企业的某种能力或素质的反映,从竞争结果角度看是企业取得利润或市场份额的能力。”[2]在这类研究思路中,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不再仅仅就是产品价格(成本)与产量(生产率),品质与服务、技术、领导能力、外部环境、反应速度、销售力量等因素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其他重要决定因素被突出出来,如图1所示。根据这一研究思路,企业竞争力,不但由企业的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决定,而且受企业产质量量、品牌的影响;不但由企业的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决定,而且受企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品质的影响;不但受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影响,而且受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制约。这些因素均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不过使这些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真正变成企业的现实竞争力,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即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家及其组织领导能力。
图1 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品质与服务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被单独分离出来。但这一划分在逻辑上并不是唯一的,从企业经营的实践上讲,品质、成本、价格、反应速度和技术先进性等因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品质、成本(价格)、速度和适应性之间达成均衡,以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也有一些研究者从企业战略抉择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可以选择的不同战略方向,包括专业化程度、品牌知名度、推动与拉动、渠道的选取、产质量量、技术领先程度、纵向整合、成本状况、服务、价格政策、财务与经营杠杆、与母公司的关系、与本国及东道国政府的关系等方面。[3]在这类研究思路中,与品质相关的战略方向包括产质量量、技术领先程度和价格政策,提升了品质在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度。但在这类研究中,对品质的考虑仍然是比较片面的,对产质量量的考虑仅仅是“产质量量水准,包括在选料、规格、耐久性、性能等方面的品质标准。”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高度看,仅仅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不可能因此而获得卓越的品质竞争优势。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品质管理效果的角度,直接研究了企业品质竞争力问题,并提出了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三个变量,即“品质要素”、“部门或职能单位”和“品质意识的阶段”。其中,“品质要素”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每一个品质活动或要素,包括品质成本系统、问题解决、精益制造、持续改进、品质测量、品质与运营战略的集成、顾客满意、员工授权与组织学习,等等。”这些品质要素既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也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接口不同,每一个品质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应用这些品质要素的职能单位或部门及其品质意识水平体现出来的。“部门或职能单位”是指“企业的职权单位或部门,包括生产、品质保证、生产规划与控制、员工授权与组织学习、财务、营销、会计、人力资源、工程与研发,等等。”企业的每一个职能单位或部门对产品或服务品质的影响因它们所完成的活动的不同而不同。而“品质意识的阶段”是指“企业的职能单位或部门执行品质要素时所处的品质意识水平,包括危机管理、觉醒、紧急形势、成熟和维持。”一般来说,品质要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其职能单位或部门已执行的品质要素的品质意识水平。[4]在这类研究思路中,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局限在企业的“品质管理及其效能上”,对企业自身进行品质管理效能的纵向比较是有显著价值的,但由于这一研究思路关注的仅仅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某个侧面,对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根源和不同企业之间品质竞争力的差距的解释能力不足。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企业品质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在品质方面拥有的综合素质。”这一定义就适用于在竞争性市场中运作的企业,也适用于在垄断性市场中运作的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在品质方面拥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它就能够持续地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资料的消费者)提供品质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凸显它在品质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而在垄断性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在品质方面拥有比过去更好的综合素质,它也就能够更有效地向市场提高品质水平不断提升的产品或服务,并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
从全球性和长期性的角度看,竞争是任何企业都不可回避的经营环境,而垄断只能是局部性的和暂时性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义进一步界定为“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在品质方面所拥有的、能够持续地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向市场提高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由于引入了竞争性市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这一定义包含了六层基本含义:
一是企业品质竞争力所涉及的行业或产业,必须是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市场。在高度垄断和完全封闭性的市场中,由于不存在一般性竞争关系,也就不存在品质竞争关系,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横向比较就没有意义。当然,如果将企业的生存看作一个长期的过程,则企业自身的纵向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例如,对我国的一些诸如邮政、铁路、水电与煤气供应等垄断性较强的行业而言,尽管从横向看,与竞争性行业相比,这些行业的品质业绩的改善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从纵向看,其改善还是非常明显的。从现实与长期的角度看,经济资源(包括品质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品质竞争关系是广泛存在的,只是在不同领域或不同地区,品质竞争的强度有所不同。
二是企业品质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较而言在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性优势,可以是品质资源、品质能力和品质现状等方面的单个优势,也可以是由这些单个优势共同形成的组合优势。由于企业成长的路线不同,不同企业所形成的品质竞争力的特点往往是不同的,有些企业可能在品质资源的某个领域优势特别突出,而在另一个领域劣势特别突出,如新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可能在制造设备和设施等品质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品质管理与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劣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新企业在品质管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可以随着学习效应的出现而得到弥补)。另一些企业由于长期奉行品质优先战略,因而在品质方面的所有领域都具有比较优势,这类企业就必然会在总体上表现出品质竞争力。
9#
发表于 2011-11-7 00:08:26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性很强
导致看了几段就看不下去了
等水平提高以后再来慢慢看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8:20 | 只看该作者
forward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meanings of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Secondly, it interprets the width and density of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and further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analyzing decisive factors and results from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s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8:14 | 只看该作者
结果因素 实物品质水平 企业品质竞争力在产品实物品质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的实物品质水平的高低。 ①实物品质设计水平;
②实物品质制造水平;
③保障与售后服务水平;
④标准与技术水平;
⑤实物品质的技术指标。
品质管理水平 在品质管理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的品质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果的好坏。 ①品质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与运行的有效性;
②品质成本管理的状况;
③工作品质绩效的高低。
科技成果水平 在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①拥有发明专利与一般专利的状况;
②拥有专有技术的状况;
③拥有的独特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或工艺流程的状况;
④新产品开发状况;
⑤产品线的宽度和广度;
⑥技术的领先性。
顾客满意程度 在顾客满意方面的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顾客在购买、使用与处置产品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①顾客对产质量量的满意程度;
②顾客对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
③顾客对企业处理投诉与抱怨的满意程度。
市场适应能力 在产品市场适应性方面的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产品的实际销售状况和市场的成长性。 ①产品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②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③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


显然,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离不开对这些的影响因素与结果的定量测量与评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这类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与企业品质竞争力相关的评价指标。
第二步,构造出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构造的。
第三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各自所占的权重。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由于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总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权重的分配对于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与其他评价指标关系明显的评价指标通常要降低分配的权重,而对于较为独立的评价指标可适当增大分配的权重。例如,在表2中的“品质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之间就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如果给两者赋予的权重较高,实际上就是显著增大了“拥有发明专利、一般性专利和专有技术”这一评价因素的权重,而相对降低了其他评价因素的权重,这在理论上可能并不合理。
第四步,计算出各个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所导致的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计量值,即对决定和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各个评价因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贡献进行综合。在因素分析法中,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评价指标的观测变量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标准化转换。在评价指标的量化中,由于不同评价指标的量纲可能有所不同,要对各个评价指标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单个贡献进行综合就必须为这些评价指标建立统一的比较基准,也就是要选择一种标准化转换方法,使得不同的评价指标均可以利用这一转换方法生成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在进行数据的定量测算。
第五步,对测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判断和技术性分析,从而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现状做出评价。
由此,对表2中的每一个评价要素,要分别列出相应的评价要点或观测变量,并尽可能分解到相互独立的层次。当然,考虑到随着评价因素的逐步分解和细化,在技术层次上提高了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但是也逐渐地剔除了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评价因素,从而使得信息的丢失总量越来越大,由此,我们并不推荐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因素进行太多层次的分解,除非我们能够确保评价因素之间的分解和传递都是围绕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本质因素进行,并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真实信息。
第二种类型是差距比较法(Benchmarking)。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企业与企业直接比较的方法,即假设同类企业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本企业和最优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的比较来评估本企业在品质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这类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选取对比指标;二是比较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在各个对比指标上的差距;三是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之间的总体差距。差距比较法与因素分析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进行详细的因素分析和统计数值的计算,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评分法,侧重于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而后一种方法是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进行对指标的直接对比,而不必进行数值的加总比较,因而可以避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第三种类型是内涵解析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侧重研究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如企业品质竞争力影响因素中的“品质文化”,采取专家建议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而对于易于直接量化的评价因素,如企业品质竞争力结果因素中的“市场适应能力”,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内涵解析法侧重于分析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涵性因素,而不是那些外延性指标。这类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因果关系;二是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建议、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实际状况;三是深入进行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剖析,发现形成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即核心理念贯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的程度,以判断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强弱。
内涵解析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结论比较深刻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缺点是难以对所分析的各个因素都进行量化,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有些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因素本身就是无法在不同企业间进行直接比较的。因此,内涵解析法更适用于企业自身进行纵向品质竞争力的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企业品质竞争力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第四种类型是计量建模法。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各种相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联系,通过在这些因素之间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就可以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从而确定不同因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模式和贡献大小。由于在分析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时,我们无法直接获得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量评价,由此,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中,可能需要引入一些虚拟变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确定虚拟变量与真实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获得明确的结构方程。尽管我们已经从直观上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描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企业品质竞争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式,但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表面的分析结论与内在的影响关系可能是不一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认识企业品质竞争力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式,理解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来源与本质。
与前三类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前三种方法中,评价指标的权重是主观确定的,与实际可能并不一致,而在计量建模法下评价指标的权重是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是由数据自身的规律决定的,依赖于对多个企业的品质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因而需要大量的实证数据的支持。这类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四个步骤:一是选择一批进行品质竞争力研究的企业,并考虑企业的代表性;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评价指标采集定量数据,必要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去除不同评价指标的量纲;三是建立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必要时引入“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虚拟变量,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以便获得有关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量模型;四是对回归结果进行统计检验与分析,确定各个相关因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模式和贡献大小,同时联系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实际,确定重要相关因素的经济与管理意义。
8 结论
企业品质竞争力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理解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来源和本质,以及提升企业品质竞争力对于保持企业的持续成功的意义。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研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助于理解产业、区域乃至国家品质竞争力差异的思路,为解释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区域或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展品质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1]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22~24页。
[2]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65~69页。
[3] [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127~129页。
[4] Ashok Kumar, Kathryn E. Stecke, Jaideep Motwani, “A Quality Index-Based Methodology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Analytic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2002, p7~8.
[5]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梅清豪、张桁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18~19页。
[6] [法]泰勒尔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12~13页。
[7] 蒋家东,《竞争环境下的品质成本理论》,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46页。
[8] 蒋家东,《品质文化及其对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10月,37页。
[9] Peter Swann, Majid Taghavi, “Measuring Price and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A Study of British Product Markets”, Athenaeum Press Ltd, Newcastle upon Tyne, 1992.
[10] 严建修,《顾客的满意度测量》,中国纺织出版社,69~75页。
[11] 周和荣、李海婴,“对经济学人性假说重构的探索性研究”,管理科学,第4期,2004年8月,83~84页。


A Study on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Jiang Jiadong
China Aero Polytechnology Establishment,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ense of studying enterpris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and puts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8:08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密在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时,首先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的思想,后来由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西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罗?萨缪尔森等人对“经济人”假设思想作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描述和精辟的总结与提炼。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主要有三点:一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也是一个“经济人”,其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引发的,总是存在着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行动,并且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利己主义的本性。二是具有完全理性。作为一个“经济人”,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能力来识别相关成本,并作出最优化的决策。这种理性假定认为,企业在做出选择时所拥有的认知系统为它们提供了关于真实世界的模型,或者企业获得的信息能使初始模型得到收敛,因而企业具有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知的完全理性。三是易于处理信息问题。经济世界是无摩擦的,因而企业的交易成本几乎没有。[11]从企业的实际经营与管理活动看,“经济人”假设的利益最大化、完全理性和无摩擦的特点在许多方面是不切实际的,但这些假设一直是认识和理解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的基本前提,因此,研究和评价企业品质竞争力问题就不能不分析企业品质竞争力得以产生的经济学基础,即如何从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品质竞争力现象:企业追求高的品质竞争力是否符合趋利避害的经济学逻辑?对品质竞争力高低的价值判断准则是否符合经济学中的效率原则?追求品质竞争力的经济行为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深入的分析表明,企业提升品质竞争力的努力并没有偏离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的假设。尽管从客观效果上看,企业提高品质竞争力必然能够给产品的消费者带来品质方面的更大价值,增加了消费者的社会福利,减少了企业自身在短期的赢利水平(例如,企业在品质方面投入的短期效果往往不如在广告宣传、成本控制和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相同投入的短期效果显著,企业如果减少在品质方面的投入成本,而增加在广告宣传等非品质方面的投入成本就可以增加在短期的赢利水平),但企业这样做的根本动机还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从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转向了追求长期利润的最大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当然,这似乎存在一着一种悖论:如果追求品质竞争力的提升是符合“经济人”假设的话,那么现实世界中的为数众多的品质竞争力不足的企业的经济行为就必然是违背“经济人”假设的。
另一方面,经济学中的效率原则是通过生产率因素来体现的。在经济学理论中,产量与成本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经济关系,在既定的条件下,企业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追求品质竞争力提升是不利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在产量目标与品质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倾向于追求产量目标的行为是对品质竞争力的背离(由于能够从价格竞争力上得到补偿,这样的做法有时并没有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带来致命的影响),从长期看又是非理性的,这似乎是另外一个悖论。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很小,这两个悖论就不可能调和,但是如果将品质竞争力的存在作为交易无摩擦的内部因素,并且假设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大小与交易成本负相关(这在许多方面是符合实际的)这又是可以解释的:在品质竞争力高低的信息可以充分传递的情况下,只有品质竞争力高的企业才能获得低的交易成本,因而追求品质竞争力的提升就是一种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反之,在品质竞争力的信息无法充分传递,交易成本的高低与品质竞争力的大小几乎无关的情况下,追求品质竞争力的提升并不完全符合“经济人”的假设。
7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
企业品质竞争力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大小进行量化,以便对企业在不同时间的品质竞争力状况以及企业与其竞争对手之间的品质竞争力差距或优势进行跟踪与分析,进而对企业品质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以保持企业的持续成功。然而,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内在性和综合性,即使是企业的外部关系或环境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也是通过企业的内在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对企业品质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就是要使其内在性和综合性尽可能显现出来,成为可感知的属性,同时要对综合性的属性进行分解,并且尽可能地指标化,使其成为可以计量的、简单的统计数值。
企业品质竞争力评价在使内在因素显现化和指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失部分信息。一些内在的因素可能是难以显现化和指标化,例如,企业文化的品质取向尽管是可以感知的,但要找到一个显现且定量的指标准确地反映或描述“品质取向”的强度或大小可能并不现实,尽管这一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必然性因素的决定,而且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并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唯一决定因素,更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唯一因素。因此,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必然含有一定程度的不精确性和或然性。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真实,揭示其内在的属性和本质趋势,但是不可能十分精确地断定企业品质竞争力的量值,更不可能以精确的量值来判断具体企业的实际前途与命运,就像对人体健康程度的评价不能精确地断定具体个人的寿命一样。但是,也正如对人体健康水平的评价可以非常接近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和预期寿命一样,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也可以非常接近地反映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客观状况,并从品质的视角对企业未来的命运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企业制定或调整其长期品质经营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了对企业品质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我们就必须确定一种指标量化与综合方法。尽管国内外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研究还处在成长阶段,直接针对企业品质竞争力定量评价的模型还不多见(Ashok Kumar等人提出了企业品质竞争力评价的指数化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尽管Ashok Kumar等人提出的“品质竞争力”本质上仅仅评价企业品质管理的效果,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解释并不充分,但其提出的定量评价模型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然而,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特点及其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从这一意义上讲,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可以用于企业品质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利弊。概括而言,这些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因素分析法。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法,即从最表面和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的因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越深刻,其效果也越持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机理(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越直接,其效果也越短暂,产生作用的逻辑机理也越简单。由此,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征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因素(假设企业市场地位的形成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发挥作用的结果,即由于企业具有这样的品质竞争力,因而产生了与这种品质竞争力相适应的市场地位)。例如,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及其变化情况的指标直接表明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可以认为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当前的实现状况,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企业当前的品质竞争力的强弱。
但是,这类指标并不能解释企业品质竞争力形成的真正原因,因此有可能并不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而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在因素,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品质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而在这些属性或因素的背后又有着更深刻、更内在的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关系环境又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对企业品质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就会是一组关系非常复杂的观测变量,某些观测变量可能是难以计量的。在前面,我们已分别讨论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因素,如表1所示。这些因素就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要素。不难看出,影响因素就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直接决定因素,也是内在的和更深层次的因素,而结果因素则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显性的和表层的因素,又可以区分为直接的显现因素和间接的显现因素。例如,企业的品质资源、品质能力、品质文化和品质环境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在因素和更深层次的因素,其中品质能力和品质文化又居于更加核心的地位,而企业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品质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就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直接的显性因素,顾客满意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则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间接的显性因素。

表1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要素
影响因素 品质资源 企业所掌握或直接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具有某些竞争优势的各种稀缺的内、外部品质资源。 ①人力资源;
②原材料、设备与设施资源;
③技术资源;
④管理资源和组织资源;
⑤所在地理区域的基础设施资源;
⑥外部技术支持资源;
⑦所在行业的共享性技术资源。
品质能力 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创造更高和更持久的品质绩效的特有能力。 ①特有的品质管理与技术技能;
②拥有的专利和专有技术;
③对品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④品质创新能力;
⑤对环境的适应性。
品质文化 不受品质资源和品质能力直接约束而本身却又能够物化为企业的品质资源和品质能力的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 ①长期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创意、品质理念和品质战略;
②品质激励机制;
③品质管理模式;
④企业文化的特质及品质取向。
品质环境 企业在品质竞争中面临的各种关系、环境或政策因素。 ①所在行业的品质竞争态势;
②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
③企业活动与国家品质政策的关系;
④企业活动与国际品质政策的关系;
⑤社会品质诚信的氛围。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8:0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类因素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顾客(消费者)满意方面的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顾客在购买、使用与处置企业产品的过程中的满意程度,简称为“顾客满意程度”,包括顾客对企业产质量量的满意程度、顾客对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顾客对企业处理投诉与抱怨的满意程度,等等。随着人们对顾客满意概念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顾客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顾客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传统的以消费者为基础的顾客概念已经拓展到包括企业内部顾客和企业外部顾客两个层次,而企业的外部顾客也拓展到包括产品流通网络、购买决定者、实际使用者和整个社会四个方面。从企业品质竞争力研究的角度考虑,这里将顾客概念界定在企业外部顾客的范畴,并侧重考虑消费者(主要是作出购买决定者和实际产品使用者)的问题。
由于顾客的满意程度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品质竞争力,特别是其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而且取决于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顾客满意水平与企业品质竞争力之间不是逻辑上严格的“前因后果”关系。例如,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企业通常直接将商品提供给消费者,顾客满意与商品实物品质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确定,而对于制造型企业,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通常与制造企业自身是分离的,消费者与制造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接触,产品要经由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顾客的满意程度除了与产品的实物品质相关外,还受企业自身无法直接控制的流通环节中的服务内容的制约[10]。一般来说,企业的品质竞争力越强,其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也相对较高,在产品价格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顾客的满意程度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顾客的满意程度较高,则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就不可能太低。当然,从提升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角度看,应该更关注导致顾客抱怨的品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者与产品实物品质不高有关,或者与企业品质管理存在瑕疵或疏漏环节有关,或者与企业售后服务的能力或资源不足有关。
第五类因素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产品市场适应性方面的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产品的实际销售状况和市场的成长性,简称为“市场适应能力”,包括企业产品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等等。市场份额是描述产品市场适应性的最简明的指标,但该指标的技术性较强,对“市场”的不同定义可能导致不同的市场份额。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能为了凸显自身的优势地位而按照自身的意愿定义市场,这就导致不同的企业可能都声称自己是市场中的老大,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尽管这些企业的产品基本是同类,应该归于同样的细分市场中。由此,企业在确定自身的市场份额时,一定要明确对细分市场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清楚企业的顾客是谁?竞争对手是谁?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如何?整个细分市场是在成长还是在衰退?一般来说,市场的成长性是由市场份额的变化率和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共同决定的,但是市场的成长性还与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着明确的联系。对于那些新产品或上市时间不长的产品而言,由于处在成长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成长性,产品价格也会相对坚挺,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而对于那些老产品或上市时间很长的产品而言,由于处在衰退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衰退性,产品价格也会相对疲软,但市场份额可能相对较大。此外,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价格政策往往是不断变化,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的条件下持续波动,从而影响对成长性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适应性是产质量量、价格、交付和服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唯一作用的结果,因此用市场适应性来表达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间接结果。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上述五类结果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从图上不难看出,实物品质水平在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中具有核心地位,它既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因素,也是企业品质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的直接体现因素。市场适应能力是品质管理水平、实物品质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的直接体现,但其与实物品质水平的相关性更强,是实物品质水平的结果因素,因而也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由于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必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适应能力反过来也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决定了企业品质资源投入的可能性和规模,而企业品质竞争力则是市场适应能力的结果因素。由此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因素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并共同发挥作用的,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逻辑界限。我们在此所做的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来源与本质。
图4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四类结果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品质管理水平、实物品质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直接相关因素,而实物品质水平则是三个因素的核心。市场适应能力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间接相关因素,也是品质管理水平、实物品质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的结果因素。同时,在企业品质竞争力与市场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作用关系。
5 企业品质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结合我们在上文中给“企业品质竞争力”所下的定义,不难看出,企业品质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子范畴,企业提高了自身的品质竞争力在多数情况下自然就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反之企业的竞争力越高,则在多数情况下,其品质竞争力也越高。但是企业品质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线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即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反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提高。例如,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品质竞争力,必然要将有限的资源从另外的领域转移到品质方面来,从而有可能在提升了品质竞争力的同时,削弱了企业其他方面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体上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反之,企业要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就必然要对企业资源投入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除非企业的资源投入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对品质资源的投入,从而降低企业的品质竞争力。例如,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在面临紧急的市场形势时,有可能为市场营销部门增加额外的预算,从而减少了用于品质或科技投入方面的预算,从长期看,这一做法必然以牺牲品质竞争力的提高为代价。
对企业品质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分析事实上存在两个不同的视角:一是企业自身的视角,二是消费者的视角。从企业角度看,品质竞争力可能仅仅是其整体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根据自身对品质维度的重视程度设定一个预期的权重,权重的大小本质上就是竞争力中不同维度的重要性差距的比较。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更为重视品质的作用,它就会赋予品质维度更大的权重,从而促进有限的经济资源向品质方面倾斜。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不太重视品质,它就会赋予品质维度较小的权重,从而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品质维度之外的其他方面,如加强成本控制、进行销售渠道建设和扩大广告宣传等。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对企业品质竞争力大小的判断取决于其品质偏好的强度。如果消费者的品质偏好很强,他们就倾向于关注品质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并且更愿意购买由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这些企业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竞争力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实际的竞争力如何,消费者可能并不在意)。反之,如果消费者的品质偏好很弱,他们就倾向于关注价格竞争力、技术竞争力或其他非品质因素的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就是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尽管由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实物品质可能仅仅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
企业品质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这种不完全一致性,使得企业追求品质竞争力成为必要。由于消费者对品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好,提升品质竞争力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持久的回报。一般来说,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的品质偏好越高,凸显品质竞争力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将其有限的经济资源重点投入到品质方面,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品质竞争力(当然也就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对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而言,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是高的);反之,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的品质偏好越低,凸显品质竞争力特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投入到非品质方面,从而显著提升它在价格、交付、营销或售后服务等非品质方面的竞争力(这也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对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而言,尽管该企业的产质量量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由于这些消费者关心的是品质维度之外的其他竞争性维度,因此,这个企业的竞争力也是高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品质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便捷。企业及其产品在品质方面的任何缺陷或错误都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迅速传遍整个世界,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采购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品质偏好不强的消费者也开始关注产质量量问题,品质维度在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品质竞争力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范畴。
6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经济学基础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7:5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上述四类影响因素在概念的内涵上并不是截然相互排斥的,外延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而且在这四类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可转换性,甚至不过是从不同侧面对企业品质竞争力想象进行观察而得到的不同映像。尽管如此,这四类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是比较清晰的,品质环境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或是削弱企业的品质竞争力,积聚或是耗损企业的品质资源,并在一定的范畴内对不同企业具有可共享性;品质资源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专有性和可复制性;品质能力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根源和核心,具有专有性、不可复制性、开拓性、有形性和对市场的自适应性,企业拥有了品质能力的优势就自然拥有了品质竞争力;品质文化在企业中是无形的和抽象的,具有专有性、不可复制性、创造性和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物化为企业的品质资源和品质能力,并成为孕育企业有形的品质能力的土壤和温床。从短期效应上看,品质文化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得产品的设计品质、生产品质、安装品质、服务品质以及企业员工的工作品质、企业品质环境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并最终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好的经营业绩。从长期效应上看,品质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来源于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企业内部发展的自然需要,二是外部竞争的压力。前者体现为品质文化的内在变革性要求,具有自觉性。后者体现为企业适应外部品质环境变化的能力,具有逼迫性[8]。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上述四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上不难看出,品质文化居于品质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最里层,品质能力和品质资源居于较外层,而品质环境则居于最外层。企业要打造自己卓越的品质竞争力就必须在协调处理好品质环境、品质资源、品质能力和品质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适应品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配置充足的品质资源,培育卓越的品质能力,打造积极的品质文化,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品质竞争力。
图3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四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品质环境在最外层,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对所有同类企业都有影响,品质资源、品质能力和品质文化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只对特定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有影响。其中品质资源是基础性影响因素,而品质能力和品质文化是决定性影响因素,品质文化在最里层,是企业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是企业无形的品质能力。
4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
从本质上讲,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大小是由其影响因素决定的。由于有些影响因素自身是相当抽象甚至是无形的,要确定这些影响因素与企业品质竞争力之间的明确关系往往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或产出因素,以便理解企业的不同品质竞争力状况的实际表现。从逻辑意义上讲,结果因素是影响因素发生作用的体现,是影响因素的“果”,而影响因素是结果因素出现的原因,是结果因素的“因”,但有时对影响因素和结果因素的上述划分可能并不合理。在实践上,某个因素可能是因果一体的,既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前因”,也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后果”。例如,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既可以看作是企业品质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企业品质能力在产品实物品质上的物化体现,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品质竞争力提高的“原因”,是企业改善品质资源状况、提高品质能力的经济基础。例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企业,必然会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经营业绩,从而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品质资源的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其结果是增大了企业的品质能力,而企业品质资源的改善和品质能力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改善企业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持久适应性。在这种不断强化的正向循环中,“市场适应能力”就是一个“因果”一体的因素。
在理论层次上,可以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划分为如下五类:
第一类因素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产品实物品质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的实物品质水平的高低,简称为“实物品质水平”,包括企业产品实物品质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保障和售后服务水平、企业研制与生产过程中的标准与技术水平、企业实物品质的技术技能指标,等等。实物品质水平高低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强弱最直接的体现。一个实物品质水平不高的企业不可能拥有卓越的品质竞争力,从这一意义讲,实物品质水平作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结果因素之一,是企业品质竞争力高低的“指示器”,实物品质水平高的企业的品质竞争力通常较高,而实物品质水平低的企业的品质竞争力通常也较低。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英国学者Peter Swann和Majid Taghavi等人开展了一项以测量产品(商品)的实物品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研究,系统测量了当时英国市场上的18类主要商品的品质竞争力状况,分析了“产质量量竞争力作为影响英国对外贸易平衡的非价格因素”对商品出口的积极促进作用[9]。
第二类因素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品质管理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的品质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品质管理经济效果的好坏,简称为“品质管理水平”,包括企业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企业品质成本管理的现状、企业工作品质绩效的高低,等等。从理论上讲,品质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产品类别,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而产品标准、技术规范、合同条款或法律、法规中规定产品要求则是千差万别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品质管理体系要求可以看作是产品要求的补充。如果品质管理体系要求在企业中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则企业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不会很高,这样的企业也就很难有什么品质竞争力。反过来,一个企业的品质管理体系即使运行得很好,如果它的实物品质水平不高,这样的企业仍然是缺乏品质竞争力。由此可以说,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仅仅是企业具有品质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品质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从理论上讲,企业品质成本管理的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品质成本总量的管理。很显然,企业在品质成本方面节约的每一分钱,都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净利润。如果考虑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效率,则企业在品质成本节约方面的价值要大于其同等数量的收益增长方面的价值。另一个层面是品质成本结构的管理。根据传统的品质成本理论,企业的品质成本是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和品质保证成本组成。由于不同的成本项目对企业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的促进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对成本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企业可以在降低品质成本总额的前提下,提高品质成本的产出效率,提高产品的实物品质水平。传统的品质成本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品质成本的短期优化理论,其优化结果是在产质量量合格率(符合性品质水平)与品质成本总额之间达成短期均衡,这一点与现代品质管理追求零缺陷的思想已经不太协调。在考虑品质投入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品质竞争关系,企业可以形成实物品质水平与品质成本之间的长期均衡,并因此形成追求零缺陷品质的品质成本长期优化目标。
第三类因素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在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直接体现因素,表现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简称为“科技成果水平”,包括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与一般性专利的状况、企业拥有专有技术的状况、企业拥有的独特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或工艺流程的状况、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状况、企业产品线的宽度和广度、企业技术的领先性,等等。科技成果与企业品质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情况下甚至无法区分。一个科技成果丰硕的企业必然具有出色的品质能力,而一个品质能力出色的企业也应该拥有丰硕的科技成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品质创新能力不足和核心技术缺乏是我国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品质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在新产品研发上,我国企业更是模仿多、创新少,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慢,产品实物品质水平长期徘徊不前。世界500强企业每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为5%~10%,电信和医药行业更是高达20%,而我国500强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1.38%,电信和医药行业的比例也仅为2.5%左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我国微型计算机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央处理器、硬盘驱动器、只读光盘驱动器和操作系统等关键部件或软件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计算机配套用显示器基本上被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垄断,约占7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汽车工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也大多依靠引进,至今不具备在高级车身和高级涂层技术上的自主开发能力。国产洗衣机的电脑芯片、可控硅、进水阀、牵引电机、电容器和变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也几乎完全依靠进口。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的经营环境中,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很难保持长期的繁荣与发生。因此,提高品质竞争力说到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丰硕的科研成果。
当然,企业对其科技成果的关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方面,即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绝对数量的多少,拥有科技成果数量越多的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就会越强;二是“品质”方面,即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的内在“含金量”,一个发明专利的含金量可能远远大于十个甚至上百个实用新型专利的含金量。类似地,企业对其新产品的关注也应包括数量方面和“品质”方面。在品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包装物或包装形式的简单改造或对产品辅助功能做一些表面的修改而开发出“新”产品,并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宣传这些“新”产品,达到拓展“新”市场的目的。在如今品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一定含金量的实实在在的新产品才能历经市场的考验,并传递出其对消费者的价值。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7: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类因素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创造更高和更持久的品质绩效的“特有能力”,简称为“品质能力”,包括企业特有的品质管理与技术技能、企业拥有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企业对品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企业的品质创新能力、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等。品质能力是企业获得品质竞争力的本质因素和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先天性品质竞争优势。拥有品质能力的企业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品质资源的效率,从而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品质绩效。
品质能力是企业品质竞争力中的核心因素,既是企业品质实践活动的长期效果,也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管理、技术与文化财富。与品质资源不同,品质能力在短期内是很难复制的,即使在长期内,如果企业没有制定系统的品质振兴规划,或者虽然制定了类似的规划,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那么企业在长期内也很难获得品质竞争力。换言之,企业可以买到充足的品质资源,却买不到卓越的品质能力。
第三类因素是不受品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又能够物化为企业的“品质资源”和“品质能力”的“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简称为“品质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创意、品质理念、品质战略、品质激励机制、品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特质及品质取向,等等。从本质的属性来看,“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品质能力,但这种能力相对于一般的“品质能力”而言,更加抽象,且常常处于无形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第二类因素所对应的“品质能力”称为企业有形的品质能力,而把第三类因素所对应的“品质能力”称为企业无形的品质能力。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如果具有很强的“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它就会很快培育出有形的品质能力,因此,具有强势的第三类因素可以成为企业品质能力孕育的土壤和温床,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反之,如果企业具有很弱的“品质意识、知识和文化”,那么即使它现在的品质能力很强,也会逐步的衰弱下去,最终失去在品质能力方面的比较优势,而退化成为一个没有品质竞争力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类因素就成了腐蚀企业品质能力的湿气和霉菌,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具有负向的激励效应。简单地说,第三类因素与第二类因素的关系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关系。
第四类因素是企业在品质竞争中面临的各种“关系、环境或政策因素”,简称为“品质环境”,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品质竞争态势、企业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企业活动与国家品质政策的关系、企业活动与国际品质政策的关系、全社会品质诚信的氛围,等等。具体来讲,企业的品质环境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企业所在行业的品质竞争状况。由于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不同,在竞争相对激烈的行业中经营的企业通常面临着更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处于这类行业中的企业就倾向于培植更高的品质竞争力,而每一个企业努力的结果都进一步强化了该行业在品质方面的竞争,这样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的品质竞争力反而越大。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品质竞争力也相对较高,这可以从近几年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现状得到验证。
第二,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包括与供应企业、需求企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供应链角度看,处于供应企业地位的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受需求企业经营战略和品质采办政策的影响,如果需求企业在零部件采购中,倾向于执行价格优先的政策,则供应企业就会更多地关心价格因素,从而将价格竞争力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反之,如果需求企业在零部件采购中,倾向于执行品质优先的政策,则供应企业就会更多地关心品质因素,从而将品质竞争力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当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实物品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即使是那些更注重价格竞争力的企业也不敢在品质方面掉以轻心,因为品质方面出现的问题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借助于互联网传递给广大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从而给企业的产质量量带来负面口碑。
处于需求地位的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则受到处于供应地位的企业的影响。如果供应企业提供的零部件实物品质水平不高,则即使需求企业拥有较高的品质能力,其总体的品质竞争力也不会太高。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企业就会调整它的零部件采办政策,并将其对零部件的品质要求明确地传递给它的供应企业,以便改善自身的品质资源优势。在现代经营环境中,企业要赢得持久的成功,并获得品质上长期稳定且不断提高的零部件供应,就必须与它的供应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从而通过提供稳定的采购合同激励供应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有时,一个企业可能同时担任着供应企业和需求企业的角色。这可能是由三种原因导致的。一种原因是,企业是一个中间制造企业,例如一个汽车发动机公司,既是那些曲轴制造企业的需求企业,也是那些汽车总装企业的供应汽车。另一种原因是,企业是一个多角化经营的企业,在一个领域它是一个供应企业,而在另一个领域它又是一个需求企业。最后一种原因是,企业既是一个中间制造企业,也从事多角化经营。对于这三种类型的企业,它的品质竞争力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或多或少要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此外,企业的品质竞争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应链上同类企业的影响。如果供应链上的其他同类企业的品质竞争力较强,则企业为了维持其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就必须相应提高其品质竞争力。反之,如果供应链上其他同类企业的品质竞争力较弱,则企业就会在供应链上维持相对优越的品质竞争力地位,从而给同类企业带来生存压力,并可能迫使同类企业或者提升品质竞争力或者提升价格竞争力,以应对品质竞争力不足带来的挑战。
企业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材料供应商SS1、SS2和SS3在供应链上处于单纯的供应企业地位,制造商S1和S2在供应链上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总装企业E的需求企业,也是材料供应商SS1和SS2或SS2和SS3的需求企业,而总装企业E在供应链上处于单纯的需求企业地位。如果将批发与零售商在供应链上的角色考虑进去,则总装企业E也具有双重角色,即它还是批发与零售商C1和C2的供应企业。材料供应商SS1、SS2和SS3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造商S1和S2之间的关系则是同类企业之间的关系。
图2 企业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关系:总装企业(E)作为一个核心企业将供应商(S)、子供应商(SS)与顾客(C)、子顾客(SC)联系起来,物流由供应商流向顾客,资金流由顾客流向供应商,而信息流则在两者之间双向流动。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包含着品质竞争力及相关因素的权衡与决策过程。
第三,企业活动与国家品质政策的关系,包括国家的各项品质法律法规、品质促进政策、行业或区域性品质准入条件,等等。例如,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客观上促进了机械电气行业内企业产品实物品质水平的提高,改善了这些企业的品质资源配置状况和品质能力,提升了这些企业的品质竞争优势。北京市于2005年1月全面推行的欧Ⅲ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规定,只有达到欧Ⅲ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产品才能进入北京市汽车交易市场,这就要求所有想进入北京市汽车交易市场的汽车生产企业显著提高其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品质水平,确保达到北京市的品质准入条件。这一区域性品质准入条件的设置必然会对整个汽车制造业带来积极影响,促进我国汽车行业产品实物品质水平的提高。
第四,企业活动与国际品质政策的关系,包括国际性的品质促进政策、品质准入条件、技术壁垒、反倾销政策,等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传统界限已经日益模糊,企业要取得长期的品质竞争优势,仅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并处于国际品质政策和贸易对象国的对外品质政策和品质法律法规的制约之下。例如,如果企业要将自身的产品打入欧盟成员国,则企业通过ISO9001品质管理体系的认证就是必须满足的准入性条件之一,而如果企业要成为国际航空工业领域的供应商,则通过AS9100品质管理体系的认证就是必须满足的准入性条件之一。
第五,全社会品质诚信的氛围。如果全社会的品质诚信氛围较好,品质信号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相对较强,企业对品质竞争力的重视程度就会提高。当消费者的品质偏好较强时,品质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因此获得品质溢价,从而形成“优质高价”的良性循环局面。反之,如果全社会的品质诚信氛围较差,品质信号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就会减弱,价格信号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就会增强。消费者在无法辨别商品的实物品质水平时,可能倾向于购买那些价格更便宜的替代性商品,而只有那些实物品质水平较低的商品才会定出较低的价格,从而出现“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现象。
对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企业而言,它们对产品实物品质水平的了解显然比普通的消费者更充分,这就使得某些品质信用不高或具有败德倾向的企业通过发布虚假的品质信息或直接制定高价的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其后果是,消费者对价格所传递的品质信息不再信任,为了降低自身在购买商品过程中面临的品质与经济风险,只好转向购买那些价格水平相对较低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品质竞争力相对较高的企业反而没有“竞争力”,只好采取“降低产品实物品质水平以便削减品质成本并降低商品销售价格”的应对措施,促使整个行业的品质投入不足,行业规模减小,并最终萎缩成一个主要由低档品组成的“大路货”市场。当前,我国许多传统行业不断走向消亡和萎缩的现实似乎验证了这一结论[7]。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0:07:44 | 只看该作者
三是企业品质竞争力还体现在消费者(顾客)价值(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和企业自身(赢利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从动态和长期的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是同一的。只有对消费者有价值,受消费者欢迎(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也才能从品质竞争优势中获益;反之,企业只有从品质竞争优势中获益,才能维持生存并获得更大发展,也才能持续地向市场提供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四是企业品质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品质方面的长期存在状态,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因此,影响企业品质经营现状的一些短期的和偶然的品质因素可能同企业品质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尽管一些偶然的品质因素之所以会发生作用有企业品质竞争力方面的深刻原因。例如,作为企业品质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供应商偶然存在的品质问题或遇到的经营困境尽管不会对企业自身的品质竞争力产生长期影响,但如果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如伙伴关系),企业又不能对供应商的偶然性困难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那么这种偶然性品质因素就会演变为长期性的必然因素,成为制约企业品质资源优势发挥作用的瓶颈。
五是企业品质竞争力是由企业在品质方面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相关的决定和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常常发生交互作用。换言之,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企业的存在状态发生作用的。由此,我们在分析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别因素的分析,而忽略对品质竞争力全貌的理解与把握。
六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由企业自身的努力完全决定的。企业是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竞争性环境中运作,它不可能脱离开关联企业和竞争对手而孤立的存在。因此,企业在打造自身的品质竞争力的同时,必须考虑关联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在竞争性市场中,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采取了强烈手段大幅度地提升了自身的品质竞争力,那么企业的比较优势就会消失,甚至变成比较劣势。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品质竞争力提升,自然而然地抬高了行业的比较基准,使得企业在行业中的品质优势下降了;二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之间的比较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它们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对消费者或市场的影响力或控制力的发挥。
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品质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之一,其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不断彰显。但是,品质竞争力毕竟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唯一决定因素,而且企业经营的成败也并非由其竞争力唯一决定。例如,市场条件(特别是市场的非经济性垄断和封闭)的恶化、外部环境的偶然性变动、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后果等也会对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产生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时,一定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从保持企业长期成功的高度着手,研究企业品质竞争力中的本质影响因素。
2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
研究企业品质竞争力的问题就必然要涉及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范围与强度问题,即企业在多大的范围内具有多强的品质竞争力,或者说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如何。所谓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实际上就是“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范围。”这一概念显然与我们所界定的产业或行业范围有关,涉及到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具体比较对象包括谁的问题或者说和谁比较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中,界定产业范围是一个重要前提。例如,如果市场份额或市场占有率是评价企业品质适应性的一个指标,则只有确定了“市场”或者“产业”的范围,才能计算出市场份额的高低,在领域很广的产业或市场中,即使是规模很大的企业其市场份额也不会很高;而对于一个高度细分的产业或市场,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也可能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从理论上讲,产业范围是由“产业”定义确定的,但产业定义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定义。根据市场营销理论,产业和市场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产业本质上就是若干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这种相似性对顾客而言是通过效用可替代性来界定的,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或功能上的一致性。有时,由于存在密切的依赖性,某些互补品的生产也被归在同一产业中)的企业的集合,它们也是产品的卖方,而市场则是若干购买相同或类似商品(进入市场的产品)的顾客的集合,它们也是产品的买方。[5]而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研究产业组织其实就是研究市场运行,但其边界并不明确。因此,在一些产业组织理论中,总是假定市场是被明确定义的,它或者涉及相同的产品,或者涉及一组有差别的产品,而这些产品至少是该组产品中的一种产品的很好的替代品(或互补品),只与经济社会的其他部分发生有限的相互作用。[6]尽管这些定义在本质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但是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要对产业范围进行精确的描述和测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品质竞争力所体现的产业面越宽,即企业能够在很宽的产品系列中表现出其品质竞争力,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越高。当然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多角化经营的企业可能在多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企业的品质竞争力必须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的各个领域与相应的产业联系起来,企业的整体品质竞争力是其在各个领域的品质竞争力的综合。如果企业在某个领域的品质竞争力不足,将会对其整体品质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制约其整体品质优势的发挥。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密度”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中所体现出来的品质竞争力的强度。”一般来说,企业品质竞争力所体现的市场细分化程度越高,即企业在产品系列中的某些细分化的市场中集中表现其品质竞争力,则可以认为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密度越高。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密度越高,表明企业的专业化能力越强,具有显著地差异化市场力量;而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宽度越高,通常表明企业的规模实力强大。
在企业品质竞争力的评价上,“宽度”和“密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可能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在本质上是由品质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即一定的品质资源的投入无法同时在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上形成优势。但两者在性质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例如,企业在品质文化方面的特征可以同时对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产生影响,积极的品质文化可以同时形成两方面的优势,而消极的品质文化也可以同时形成两方面的劣势,由此,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企业完全有可能在品质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上皆处于劣势地位,也完全有可能皆处于优势地位。前者往往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而后者往往是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一个企业要成为具有卓越的品质竞争力的企业,其成长路线通常应该是先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中有所突破,获得密度方面的优势,再逐步拓展到更宽的业务领域,获得宽度方面的优势。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在较宽的领域中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也有可能同时在所有领域中同时提升自身的品质竞争力,从而获得密度优势,只是这样做的难度较大,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彻底改造和资源的巨大投入,这对于一个业务领域宽广的企业而言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分析或评价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时,不能将宽度和密度混在一起。一个企业可以在多个领域中经营,规模很大,从而涉及到非常广的产业领域。例如,我们可以极端地将我国所有的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都联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其规模自然非常大,但其品质竞争力可能并不大。从比较意义上说,这样一个集团公司的品质竞争力事实上应该是其所包含的所有单个企业的品质竞争力的平均化,必然要高于其中较差的企业而低于其中较好的企业,这就是大未必强的道理。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个企业的品质竞争力时,就首先必须对其宽度和密度进行界定,这实际上就是确定评价范围和比照对象,由此获得的品质竞争力才具有比较的意义。
3 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根据上文对企业品质竞争力所下的定义,企业品质竞争力与其获得赢利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从这一意义上讲,影响企业获得赢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通常也是影响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因素。为了深入理解企业品质竞争力的本质,有必要对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作深入分析。由于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总是整体性地发挥作用,当我们基于研究的需要对这些紧密结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主观划分时,要避免绝对主义的理解,以免人为地割裂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论层次上,可以将企业品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因素是企业所掌握或直接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具有某些竞争优势的各种稀缺的“品质资源”,包括企业外部资源和企业内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设备与设施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和组织资源;外部资源包括企业所在地理区域的基础设施资源、外部技术支持资源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共享性品质资源,等等。品质资源是企业品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但是,企业拥有了具有优势的品质资源,并不必然意味着就有品质竞争力。如果企业拥有了一流的品质资源,却不能充分发挥它们对品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那么这些“稀缺”的品质资源就只能是“沉睡”的资源。我们有许多国有企业,拥有不少相当出色的品质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但却不能提供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源于人力资源的品质优势就不可能形成。
对企业而言,品质资源的优势并不是品质竞争力中的核心因素。在短期内,不同的企业可以轻易地复制大部分品质资源;在长期内,品质资源则可以完全复制。如果企业意识到自身品质竞争力的不足,则只要有足够的财力,企业就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招聘、原材料采购、设备与设施改造、技术引进等手段迅速地更新品质资源,显著提升品质资源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0-26 07:31 , Processed in 0.0490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