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5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讲 良好的质管理念和品质检验的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6 10: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品质检验的重要性
品质重要性:
提高品质,迫在眉睫,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竞争力,首
先必须要提高产品的品质,产质量量的好坏,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
品质意味着产量。
品质检验的重要性:
品质管理起源于品质检验。品质检验随着品质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品质检验永远是质
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品质检验工作肩负着与产质量量密切相关的鉴别、把关、
预防、报告和监督等职能,在产质量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品质保证作用。

做为品质检验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同时,还要当好工人的品质宣传员和技术辅
导员。走进生产第一线,并随时宣传“品质第一”的思想,指导、帮助生产工人进行品质分
析、解决品质问题。检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演进史
到目前为止品质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品质管理阶段;
2、统计品质控制阶段;
3、全面品质管理阶段;
一、传统品质检验阶段
传统品质检验阶段是单纯靠检验或检查保证产品或工作品质的,产品生产后经过检验,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交付客户使用,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返工、返修、降等级使用或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
缺点:
1、传统的品质检验阶段是事后的品质保证;
2、缺乏“预防”的功能,只起到鉴别和把关的作用;
3、全数检验;
4、检验成本高。


二、统计品质控制阶段
在1920年前后诸多品质管理专家致力研究如何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罗半格、道吉以及休哈特等,针对传统品质检验缺乏预防性的问题,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先后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抽样检验方案设计的“统计抽样”理论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质量量特性值分布的“品质控制图”。与品质管理的结合。
特点:
1、数理统计方法和品质管理的结合;
2、出现了“统计抽样”理论和 “品质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品质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
缺点:
1、忽略了产质量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中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强调品质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误认为品质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
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三、全面品质管理阶段
所谓全面品质管理,是以品质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品质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品质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品质奖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品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全面品质管理强调“三全”管理:
1、全员参与的品质管理
要求:
① 全员的培训教育;
② 明确的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品质管理活动;
④ 奖罚分明。
2、全过程的品质管理
对产质量量的生产(产品的设计阶段)、形成(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和实现(产品的使用和售后服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品质管理。
要求:
① 品质策划;
② 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③ 过程网络的管理。
3、全企业的品质管理
要求:
① 建立并运行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
② 确立管理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配备必要的技术、物质资源;
④ 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2、全过程的品质管理
对产质量量的生产(产品的设计阶段)、形成(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和实现(产品的使用和售后服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品质管理。
要求:
① 品质策划;
② 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③ 过程网络的管理。
3、全企业的品质管理
要求:
① 建立并运行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
② 确立管理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配备必要的技术、物质资源;
④ 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品质检验在不同的品质管理阶段所起的作用
1、传统的品质检验阶段:主导作用;
2、统计和全面品质管理阶段:基础,提供数据;
四、产质量量观念的发展的三个历程:
1、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观念: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2、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观念: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3、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观念:
品质是设计出来的;
第三节 品质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品质检验的定义
产质量量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观察,适时进行测量或实验,并将得到的品质特性值(测定值)与规定要求相比较,判定出产品或产品批合格与不合格的一种技术性检查活动。
符合性评价条件:
1、标准 判定的依据
2、检验规程 判定的方法

二、品质检验的主要活动
企业品质检验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产品检验和试验,二是品质检验的管理工作。
(一)产品检验和试验
公认的产品类别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及流程性材料,对于工业企业,产品检验工作经常按照生产过程不同阶段和检验对象不同而划分,包括:
1、进货检验;
2、工序检验;
3、最终检验;
4、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
(二)品质检验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品质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同时给检验人员的工作创造条件,必须做好品质检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1、编制和实施品质检验和试验计划
2、不合格品的管理
3、品质检验和试验的记录、检验状态标识、证书、印章的管理。

三、品质检验计划
(一)品质检验计划的概念
品质检验和试验计划,简称为品质检验计划,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做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二)品质检验计划的作用
检验计划是对检验和试验活动带有规划性的总体安排,它的重要作用有:
1、节约品质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
2、合理配备和使用人员、设备、仪器仪表和量检具,有利于调动每个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检验和试验的工作品质和效率,降低物质和劳动消耗。
3、充分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性,在保证产质量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4、使检验和试验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使产质量量能够更好地处于受控状态。

(三)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形体大小、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特点、批量的不同,品质检验计划可由品质管理部门或品质检验的主管部门负责,由检验技术人员编制,也可以由两个部门合作共同编制。编制检验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
2、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
3、关键品质应优先保证。
4、综合考虑检验成本。
5、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附件或检验计划中作出说明。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
6、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品质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

四、品质检验的主要职能
鉴别职能、把关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
(一)鉴别的职能:
鉴别的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前提。
鉴别的依据: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订货合同的规定。
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品质特性。
结论:产质量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合格,不合格。
(二)把关的职能
品质“把关”是品质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依据检验的鉴别结果,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严把品质关的“把关”职能。
(三)预防的职能
现代的品质检验不是单纯的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
检验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对过程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应用起到预防的作用。
2、通过过程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到预防作用。
3、广义的预防作用。
(四)报告的职能
为了使领导层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品质状况,评价和分析品质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品质控制、品质改进、品质考核以及品质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品质报告的主要内容: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品质状况及合格率
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品率,以及相应的品质损失金额;
3、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4、重大品质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建议
5、提高产质量量和品质改进的意见。
(五)监督的职能
包括:
1、产质量量的监督;
2、专职和兼职品质检验人员工作品质的监督;
3、工艺技术执行情况的技术监督。
监督的职能一般通过设置专职的巡检人员完成。
五、品质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
2、获取检测的样品
送样 抽样
3、测量或试验
4、记录
5、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品质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6、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是否可以“接受”、“放行”做出处置。
对合格品准予放行,作业人员据此将合格品及时传递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不合格品由有关人员按起程度分别做出相应处置。
第四节 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
(一)公正性
坚持原则,以客观的科学的检测数据说话。
(二)科学性
1、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配制能满足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
2、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
(三)及时性
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
以上是作为一个合格检验员必备的素质。
二、样质量量控制
(一)样品的抽取
抽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
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2、认真作好抽样工作记录
(二)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应对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样品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
三、检验工作的品质控制
(一)检测的准备
1、
4#
发表于 2011-10-26 10:08:58 | 只看该作者
basic knowledge,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3#
发表于 2011-10-26 10:08:5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谢你的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08:46 | 只看该作者
样品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
2、 检测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
3、 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
4、 样品、仪器设备及环境状态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
5、 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二)检测操作和记录
1、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
3、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
4、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
1、检测数据发生散布异常 ;
2、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 ;
3、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 ;
4、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样(件)损坏、变质、污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5 02:25 , Processed in 0.0435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