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9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论企业品质文化的变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09: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引 言
企业开展品质管理活动,从改革开放算起,现在已是第27个年头了。其间,企业经过了学习日本的全面品质管理,大规模地开展ISO9000贯标活动,通过认证的企业已经位于世界前列。
但是我们深入企业调查后会发现,不少企业的品质管理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说起来,很多工作似乎都开展过,但具体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眼看新的一轮以6SIGMA管理为代表的浪潮经过峰顶,又要重蹈过去各种品质管理方法的覆辙。不少企业声称开展了6SIGMA管理,但在兴奋地谈论了一些概念,派了一些骨干参加了黑带、绿带的培训之后,眼看一切又要归于平静。一些企业自豪地告诉笔者,他们开展了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丰田生产方式),当笔者到现场了解时,发现对"看板"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每当此时,笔者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著名日本品质管理专家对我国企业品质管理的描述,"中国企业的品质管理总是在概论层面,总是在第一章"。
最近,笔者对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发现相当多数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看起来,企业都总结出了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各种方针等等一应俱全。但是,对于文化的要素如何进行管理,具体如何操控这些要素,很少有企业对这些给与关注。能做到海尔、联想那样,自如地运用各种文化要素和符号,为企业经营提供支持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几句口号的"概论"层面而止步。
笔者通过品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观察我国企业里存在的共同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共性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就企业品质文化建设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品质文化框架的形成
上个世纪初,从韦伯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理论从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方面重新论证资本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必然性,到鲁斯o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o米德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者们对文化模式的探讨,其中,鲁斯o本尼迪克特将人类文化视为"人格的典章性扩大"(Personality writ Large),她的《文化模式》一书被人们称为连接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纽带,同时,她参照了尼采提出的一些概念,将文化划分为"酒神文化"、"日神文化"和"偏执狂文化",更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是她的《菊花与刀》(国内也有的译为《菊花与剑》),通过"恩"和"感恩"、"义理"、"名誉"、"人情"、"日本道德中绝对基准的缺失"、"孩子的教育"、"投降后的日本人"等分析,为联合国占领军政府(A.M.G)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从而基本奠定了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是人们开始关注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理性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将价值观与文化要素的整合,才能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和企业发展起着潜在的且无处不在的重要作用。80年代初,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威廉.大内的《Z理论》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等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从而,构筑起了企业文化的框架。
而品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原理在品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随着被朱兰先生称为"品质革"的日本式品质管理的迅猛发展,很多理念也为人们所广泛传播。例如:"品质第一""用户至上"、"持续改进"、"用数据说话"、"源头管理"等等。随着我国企业学习日本的全面品质管理,这些理念和原则也频频出现在我国企业的工作现场和各种文件中。随着ISO9000:2000的出台,品质管理的八项原则成为品质文化的重要内容,继而,各种品质管理奖评审标准的出台,例如:美国波多里奇奖的标准中的11条核心价值观,从不同角度勾画出了品质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引领着企业品质文化的方向,也逐步形成了品质文化的基本框架。
但这些品质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在我国企业品质管理实践中体现得如何?人们的具体品质行为又如何受品质文化影响的呢?从结果来看是不尽人意的。究其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探究。一是品质文化建设的方法上存在问题;二是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形成符合企业特征的品质文化方面有待于探索。

3、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谈起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瞩目。但具体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相当多的企业,将企业文化工作表面化。
在印刷精美的企业简介上和网页的突出位置上,写上诸如企业理念、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方针、企业愿景、奋斗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阅读,稍加品味时,会很快发现,大多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不少概念之间彼此冲突或相互重叠,不禁让人怀疑企业是否是为了追赶时尚或者是了却一桩心愿完事。
很多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要素层面的设计和运作,有些企业虽然有文化要素,但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方向不是大相径庭,就是毫无关联。
也有很多企业将企业文化的要素本身当成企业文化。例如:企业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他们有企业内部的闭路电视;有企业报和杂志;每年还有文艺会演;每年都召开运动会;每年都召开隆重的劳动模范颁奖大会等等。但是,这些企业文化要素本身并不是文化,企业文化应该通过要素体现出来。例如:闭路电视中办的是什么专题节目?企业报和杂志是如何策划系列文章和讨论的?运动会是否体现了公司的使命?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是否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改变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企业去思考。
广东社会科学院赵琼在《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一文中,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从事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界也应该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承担相应的责任,理论界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企业文化的实践。笔者也检索过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学校的学位论文,发现总体上呈现思辨多,实证少的规律。大多是概念层面的探讨,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关系。真正从实证的角度,利用数据或语言资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或者以可操作为前提,利用问卷、访谈和数据处理(包括语言资料),从而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实属凤毛麟角,泛泛而谈的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其共性,即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根据企业自己的理解,或者看着其它成功企业的样子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而使之然呢?


4、从我国企业品质管理多年徘徊不前看问题
我国企业的品质管理也存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类似的尴尬现象,很多企业的品质管理"总是停留在教科 书的第一章"。
用户第一的理念似乎都很牢固,但是问起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修订内控标准时,却十分茫然;
"用数据说话"在普及TQC时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观点,但直到现在,能从大量数据中发现信息,进而发现统计规律的企业屈指可数;
"不分层不能搞品质管理"是日本著名品质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的一句名言,也是当时普及TQC时大家都很熟悉的观点,但有多少企业能够对数据充分地分层进行分析呢?即便有分层的,能说清分层方案中哪些波动在组内、哪些波动在组间的企业又有多少呢?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共同点,就是浅尝辄止。"差不多"、"大概其"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口头禅。
本来,从整体去观察事物,站在一定的高度统揽全局是一种能力,古代考状元也都要写治国文章。看看现在大学生们写的品质管理论文的选题就可窥见一斑,选题总体上偏大、偏宏观。
笔者参加了近三年全国品质管理奖(该制度直接沿用了美国波多里奇奖的核心价值观)的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发现企业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都很清楚,但往往缺乏方法支持,这种重认识、轻方法的倾向不同程度地都在企业里存在着。
当看完教科书第一章后,概论学完了,认识清楚了,可是第二章以后的内容,从属于定义、原理、基本方法及应用程序、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却不是太清楚。"品质管理起于控制图,终于控制图。"这是当初全面品质管理培训时,培训师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可是,能把控制图用对的企业又有多少呢?为什么没有用好?应用控制图对数据有什么要求?分组时应该注意什么?用单值控制图时,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如何检验?如何能够把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变换成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如何考虑控制图的经济性?控制图的界限能够压缩或放宽吗?……等等,企业似乎并不关心,有的在抱怨说控制图没有用,还有的企业在说我们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难道统计过程控制就是统计产品控制吗?造船厂应该算是小批量了,焊接作业可使大量的;工厂产品是多品种的,可是作业每天都不同吗?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相同作业之间的过程波动都有显著差异吗?企业没有去思考,"大概其"、"差不多",浅尝辄止。问题在哪里?品质管理的概论化,企业文化的形骸化,泛泛而论的文章比比皆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5、管理哲学层面的探讨
从传统文化来看,国人的基本信念就是"中",该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出现,其含义是"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在二者之中。"所以,传统文化中的国人,其思想不是"单轨的",是"双轨的",因而,形成了思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从《易经》的变化观念见其一斑。再经过佛教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执著"的态度。
《易经》中的"易"含有"变易"和"不易"两种含义,"变易"指"动"与"化"的过程,宇宙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易"并非不变,而是"变易"中有"不易",也就是"变中之常"。一切都在变,而变中有常,流中有住。
中国传统重视"常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9:12:16 | 只看该作者
,但还要"持经达权"。经就是常道,权就是变通,在变迁的环境中,随时权宜应变,提倡不执著。而不执著的人应该是一句常道去权变,且变而能通,这就是所谓"中庸"。可见,"不执著"、"中庸"构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框架。
继而,从"不执著"发展到"模糊",于是乎"大概其"、"差不多"的想法也就根深蒂固地植入国人的思维方式之中,使得国人在很多谋略方面经常是"运筹帷幄"、"决胜在千里之外";这使得国人在"识大体、重大局"方面高人一筹。
但是,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音乐是"五声音阶"而不是"十二音阶",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键盘乐器;为什么中国两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马车,为什么现在的汽车也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什么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了基因染色体的层面,而中医还停留在"阴阳"、"五行"没有根本突破?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强调实证,西方管理学强调案例分析;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术论文是从概念到概念,总是停留在思辨的层次上?当西方企业用理性分析去研究人类感官品质的同时,为什么我国许多企业会用感性去应付大量本该理性处理的问题。
现代大工业生产之所以出现在西方,是基于中世纪以后,从天文学和物理学开始的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源于对"精确"的执著追求。现代品质管理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其背后体现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要想深化品质管理,必须考虑从品质文化的层面寻求根本的答案。我们的品质文化除了包括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条款以外,还需要增加些什么,在倡导"先进文化"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传统文化中哪些不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呢?
当笔者在网络上浏览很多企业的网页时,发现很多企业都有"企业文化"的条目,点击后,会出现很多"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方针"、"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但是不少企业写得是内容重叠、内涵重复。"企业文化"这一已被韦尔奇、郭士纳这些世界著名企业家们用得淋漓尽致的管理工具,眼看又要重蹈"概论"的覆辙。不禁使笔者想起改革开放不久,曾经刮过"企业形象"的风潮,很多企业都在大门口醒目的位置,画着一幅幅美丽的迎客松。
3#
发表于 2011-11-10 09:12:22 | 只看该作者
是呀,文化只是文化,没有看到在中国产生力量啊!叹息具备强大文化力的企业太少了.大多只是纸面功夫.{W{W{W{W{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3 04:08 , Processed in 0.0432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