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6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程学(专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0 03: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程学的问世,乃人类之幸事。是过程学让我们找到了创新的规律。
过程学揭示了创新的三原色,即熟悉过程、改造过程、利用过程。一个不懂得三原色的人,是成不了光学大师的。
过程学揭示了创新的七音阶,即缩减法、扩加法、分解法、合并法、调整法、取代法和转向法。一个不懂得七音阶的人是成不了音乐大师的。
过程学揭示了过程的两利用,即不变过程的利用和可变过程的利用。一个不会两条腿走路的人,肯定是走不远的。
过程学的使用很简单,只要按过程学的三大过程去做,就能不断产生创新的思路和构想。欢迎广大网友畅谈和交流学习使用过程学的体会。
下面是过程学的介绍:
过程学介绍
一、过程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什么是过程?《新华字典》解释为“事物变化、发展的经过。”
在《辞海》中找不到关于过程的解释,而在ISO9000中却对过程作了如下定义,过程(Process)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联的资源和活动”。对“过程”的内涵可作如下理解:
(1)“过程“的实质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2)在品质环中所有环节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
(3)为便于对“过程”实施品质控制,可将某个范围较广的“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过程”;
(4)“过程”必须是增加价值(增值),或者是即将增值;
(5)任何组织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6)一个有效的品质体系必须是各种“过程”的总和,是完成品质职能的“过程”网络;
(7)任何企业都存在物流过程和信息过程。
那么给过程学下的定义为: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经过(或称起、止),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科学。过程学研究的对象,一是如何熟悉事物的过程?二是如何改造事物的过程?三是如何利用事物的过程?简称为过程学的三大过程。具体讲就是五论、七法、两利用。

二、过程的存在

我们睡觉,有睡觉的过程;起床有起床的过程;穿衣有穿衣的过程;洗漱有洗漱的过程;吃饭有吃饭的过程;上班、上学、做生意都有其过程。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没有一样东西,没有过程。根据完全归纳推理,由此得出结论: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应的过程。
有人说,“我只要结果,不要过程。”那是不对的,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如从广州到北京去,你可以坐火车去,也可以坐飞机去,还可以开汽车去,但不论你采用哪种交通工具去北京,都离不开去的过程。没有过程,能去北京,那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说,“我只要过程,不要结果。”那也是不对的,因为没有结果的过程同样是不存在的,过程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只是有一些结果,不是你想要的而已。所谓结果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结果可能是起因,有的结果可能是经过。如刚出生的婴儿,是母亲十月怀胎的结果,却是人生的开始。当一个人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的时候,那么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只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段经过。相对而言,小学毕业是小学学习阶段的结果,是初中学习阶段的开始。
三、过程学简史及作用

我从79年开始萌发了研究过程学的念头,94年1月10日在《广州铁道》第四版发表了《过程学导论》一文,后来因工作很忙,一直没有做广泛的推广。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创新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在全国引起了很广泛的讨论,那么这就为过程学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过程学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原创性的科学。过程学有很多新的发现和创新,如对过程的有限性、无限性和改造过程及利用过程的认识都是别的科学所不具有的。过程学的创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过程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之冠,它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可以说无所不在,它将给所有的学科带来新的动力和研究方法,它将架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使所有的学科面目焕然一新。首先在中国掀起过程学革命的高潮,促进中国科学的进步,然后让整个的人类社会走向过程学革命的时代,让人人懂得具备三种能力,即熟悉过程、改造过程和利用过程能力的重要性,并产生众多的过程学专家和学者。用过程学指导研究,将在任何一个领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过程学的指导下将产生众多的分支科学,如市场过程学、管理过程学、物理过程学、化学过程学、安全生产过程学、战争过程学、教育过程学、传媒过程学、破案过程学等等。
过程学对于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艾滋病、癌症的治疗与防治方面,若用过程学进行指导,起码不会偏离正确的研究思路。过程学要求,首先要熟悉艾滋病、癌症的发病过程,再对其过程进行改造,再对其成功的过程加以利用。关于过程学的应用,我相信随着时间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四、熟悉过程

1、为什么要熟悉过程?
古代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伟人毛泽东说:“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熟悉过程是改造和利用过程的前提,只有有效的熟悉过程,才能有效的改造和利用过程。

2、如何熟悉过程?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是解决问题一靠自己;二靠他人。那么熟悉过程呢?也是一样,一靠自己;二靠他人。这个他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是现在活着人,也可以已故的前人或古代人。已故的前人或古代人他们留下的各种资料,如书籍、仪器、工具到等等,都有利于过程的熟悉。
①了解过程的有限性
了解过程的有限性指的是,了解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人饿了要吃饭,从吃饭开始,到吃饭结束,那么这就是一个吃饭的有限过程。而不必去追问人为什么会饿?饿的过程是什么?饭到了肚子里后是如何被吸收?如何被排泄的?由此产生阶段论。
过去一些被认为是错误的观点,从阶段论的角度出发,就变成正确的了。如人是母亲生出的;衣服是从柜子里来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不必非要回答,人是从类猿人演变来的;衣服是农民种出来工人织出来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因为起因前还有起因,如此追溯下去,没完没了,找不到个尽头,所谓正确答案,也都是做了阶段性划分的。有了阶段论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有利于我们节省学习的时间,不必什么事情都要去亲历亲为。
有限过程组成了无限过程,没有一个又一个的有限过程,也就没有了无限过程。
②了解过程的无限性
了解过程的无限性指的是了解事物的起因前的起因,经过中的经过,结果后的结果。如吃饭,我们不仅要了解从
吃饭开始,到吃饭结束的有限过程,还要了解人为什么会饿?饭进了肚子以后是如何被吸收又如何被排泄的过程的无限性。
由起因前的起因,产生溯源论。
由经过中的经过,产生细化论。
由结果后的结果,产生追踪论。
在三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循环论。
过程的存在是客观,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无论你用多么现代化的工具,你也不可能完完全全认识清楚任何一个事物的过程。
③了解过程的质
过程学中质的概念不是哲学中质的概念。
哲学中质的概念是指的事物的属性概念,即这一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属性概念。过程学中质的概念指的是事物中的所有性质,不仅包括了事物的属性,也包括了事物的共性。如男人,不仅具有男人的属性,也具有男女间的共性。那么适合治疗女人的感冒药,也适合治疗男人的感冒。
了解过程的质,一是了解质的共性和特性;二是了解质的全面性、多样性、少样性和单一性。了解质的共性和特性,有利于建立一般过程。如对整个的防治SARS过程进行一般性的提炼,就能产生防治SARS的一般过程,这样对于我们防治SARS的工作将会带来好处。如果对防治SARS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提炼并综合其它传染性疾病的一般预防过程,就能进一步完善传染性疾病的一般预防过程。由质的共性可以进一步分解出质的层次性,即质有大小之分。通常说来,大质稳定,小质常变,大质控制着小质,小质充实着大质。如从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来看,现在已由过去的马车发展到了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但大质位移却始终没变,小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了解质的全面性、多样性、少样性、单一性,有利于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如邓小平提出的“一心一意搞建设”,就是单一性发展战略的选择。
根据事物质的性质,产生质论。
五、改造过程

改造过程的方法主要有7种。
1、缩减法
改革开放之前买什么都要票。如买粮食买肉,即要票又要证,后来不要了。铁路第五次提速,开行了一些直达列车,不仅技术速度提高了,也减少了中间停车站,这种在原过程的基础上压缩和减少一些过程的做法,就是过程的缩减法。有人吃饭喜欢用大碗装,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减少装饭的过程。也有人买米一次就买好几袋,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减少买米的过程。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D→E
↘↙
缩减后的过程 A→C→E
2、扩加法
以前我们的房门只有一个,后来装了铁门,由此开门关门的过程也增加了。
以前入党没有预备期,79年以后有了预备期,后来还有了入党公示和入党答辩。这种在原过程的基础上增加过程的做法,就叫过程的扩加法。在去年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过程中在旅客的旅行过程增加了进站前测体温,填表的过程;在列车乘务员的工作增加了出乘测体温,建立台帐,做好登记的过程。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摊主,把蔬菜洗好了卖,把牛肉切好了卖。这些都是过程扩加法的应用。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C→E
↘↙
扩加后的过程 A→B→C→D→E
3、合并法
以前买火车票不能买返乘票,后来可以了。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讨论时,有人提出把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二为一。象这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程合二为一的做法,就叫做过程的合并法。在广东有人把饭菜合二为一的在一起做,这种做出来的饭菜他们称之为粥。象预备军人就是老百姓与军人的合二为一。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
D→E→F
↘↙
扩加后的过程 A→B→C→D→E→F
4、分解法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3:44:01 | 只看该作者
列车上查票有时是一路查过去,有时候是分两路查。要么从餐车开始向车厢两头查;要么从车厢两头开始查,然后到餐车集中。把一路过程分解为两路或多路过程的方法,就是过程的分解法。列车上卧铺旅客与硬座旅客分开乘车的做法,也过程分解法的具体表现。还有实行分餐制,也是分解法的具体表现。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D→E→F
↘↙
分解后的过程 A→B→C
D→E→F
5、调整法
以前在餐馆吃饭是先付钱,再吃饭,后来改为先吃饭,后付钱或叫埋(买)单。这种对过程的前后顺序进行变化的方法,就是过程的调整法。
调整法在铁路客运工作中经常可以运用到,如列车到站前提前将重点旅客带到车门口,这样可以减少旅客乘降的时间;又如将售票点前移至旅客集中的乡下,为乡下旅客购票提供方便。列车超员电报提前拟定好,遇到超员时将其数字填上去就行了。
英国政府在开发澳大利亚的时候,开始实行在英国本土运人上船后即付钱给船主办法,但船主很黑心,原本只能运200人的船,装上了400多人,一路上又不给乘客喝够水和吃够饭,生病又没有医生看病,船到澳大利亚后最多时死了40%,针对这一情况,英国政府调整了做法,将本土付钱的办法调整为上澳大利亚后再付钱,结果有效的遏制了死人现象。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
↘↙
调整后的过程 C→B→A
6、取代法
以前上班是走路,后来有了自行车,再后来有了摩托车,那么自行车是对走路的取代,摩托车是对自行车的取代。过去春运期间经常使用棚代车运旅客,后来不容许了,一律用客车运旅客。这种用一种过程对另一种过程的替换,就叫过程的取代法。在中国古代人写字用的是毛笔,后来很多人写字改用了钢笔,如今有不少的人写字都用上了电脑。这就是过程取代法的具体表现。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
↘↙
取代后的过程 ①→②→③
取代有两种现象,一是去取代;二是被取代。象自行车就是去取代了走路,又被摩托车取代了。
7、转向法
某地区久旱不雨,使用了人工降雨后,旱情得到了缓解。这种对过程的走向进行改变的做法,就叫过程的转向法。
用符号公式表示如下:
原过程 A→B→C→D→E→F
↘↙
转向后的过程 A→B→C→X→Y→Z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结果后结果的追踪,任何事物的过程是没有终止的,也就是说只有事物过程的转向,没有事物过程的终止。

六、利用过程

过程的利用不外乎两种,一是不变过程的利用;二是可变过程的利用。
过程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而言的。完全不变的过程是不存在的,因为世界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过程。所谓不变过程的利用,指的是起因等于经过,经过等于结果。
用符号公式表示为:A=B=C
如列车员的作业程序,趟复一趟的都要使用到。只要认真地履行其作业程序,就能确保安全、路风无事,服务品质的提高。
所谓可变过程的利用,指的是起因大约等于经过,经过大约等于结果。
用符号公式表示为:A≈B≈C
如当我们遇到新的传染性疾病的时候,就可以从传染性疾病的一般防治和治疗过程入手,然后在实践中摸索,找到不变的过程,再加以运用和推广。
过程的一般性具有层次性。如中国革命战争过程、革命战争过程、战争过程。
由此提醒建立一般过程库是非常重要的。


[ Last edited by jackni on 2005-3-21 at 12:30 ]
3#
发表于 2011-11-10 03:44:07 | 只看该作者
謝謝樓主,又讓我長見識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5-1-23 17:35 , Processed in 0.0438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