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7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较与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1 18: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用哲学家惯用的口气:“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

人们在混沌的世界里穿行,深一脚、浅一脚,试图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连绵不断的有关品质、产量、计划、销售、环境、安全,以及关乎未来行业趋势、经济动态等一系列已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问题,于是乎,目标管理、六西格玛理论、TOC制约法、环境管理、效绩管理、品质管理、社会责任体系、反恐体系……各种手段应运而生,它们就像先哲们在黑暗森林里开辟的一条又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横交竖错,枝枝芽芽,首尾相连,让原本混沌的世界变成密宫,显得更加浑浊和诡秘莫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同的管理体系其形成必有因缘,我们不能因为要推行一套体系而否定另一套体系,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是研究和分辨这些学术派别之间的关联、共性、因果、差异、交点与冲突,对诸多学术做出取舍,借助不同的管理理论打造属于自己的管理之路。

但凡人们要阐述一个道理,往往会谈古论今追根溯源,从伟人事迹,从文化分析,从远古时代,娓娓讲述和寻找解释这一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巧合与规律,人们称之为“普系研究”,那么,企业应如何选择、建立和实施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管理体系呢?我们也是有样板的,这决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抄袭某一个“优秀管理模式”,把海尔的“大脚印”画得遍山遍野,也不是追赶时髦盲目跟风,发动一波又一波管理运动像季风横扫而过。

建立一套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体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时至当代,信息的高度发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学术界兴起“比较学”,将中西方的文化、历史、风俗、民情、观念、科学技术等等进行比较,借他山之石,为自身的理论寻找突破口,因为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制造是公司的立足之本,今,笔者愿效仿先贤,只取一个点作实验,将IPD的“六个阶段”与TS中APQP(产质量量先期策划)的“五个阶段”进行比较,一来阐述IPD项目与TS项目的意义,二来为不同管理体系的融合试做一个比较模型。


对于两个系统,先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

IPD:集成产品开发,它是一套包含产品开发的思想、模式、工具的系统工程,其核心集中在三个重组:一是市场管理,包括优化投资和市场的创新;二是流程重组,包括跨部门协作和开发流程结构化,三是产品重组,包括异步开发和CBB重用,从而达成快速开发的目的,IPD的输出是制造过程的输入。

ISO/TS16949:品质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的特别要求,我们通常将其简称为“TS”或“品质管理体系”。品质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品质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品质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TS通过三大过程的梳理五大工具的应用,以“过程指标”为监控手段来完成对过程的管理分析与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能力,并能够持续改善。

IPD与TS,两套管理系统都重视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在IPD项目推行的过程中,顾问老师先带领我们对现有“活动”进行汇总,再导入IPD管理理论,带领我们对活动的顺序,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优化,最后定义各个活动的交付件。IPD与PLM同时推行,项目的优势在于:当流程以及交付件模板定义完成之后,可以通过PLM系统来实施,应运信息化手段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管理,这样,既给人们导入了一些思维方式、管理常识,开阔了视野,又使人们养成一些好习惯,改变了做事的方式方法,提升了个人能力。

人的行为,企业人的行为,才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所在。

IPD的“活动”对应的是TS中的“过程”,在品质管理体系中,过程的概念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TS导入三大过程的概念,即“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这三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顾客导向过程是鱼,管理过程是水,支持过程是鱼缸”,品质管理体系之所以提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因为“鱼”是公司的利益所在。要把鱼养好,水和缸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良好的环境。

对于过程的梳理,品质管理体系还有一句经典俗语,和IPD的活动梳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证明你所做的是你所写的”。可见这两套系统都是关注过程的,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现状相结合,不生搬硬套作邯郸学步状,即考虑现实又规划蓝图,有过程管理的支持,建立的体系和提出的目标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从新产品的诞生到终止,IPD将其分为“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生命周期管理阶段”;TS体系推荐的工具APQP(产质量量先期策划)将其分为“设计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在IPD与TS两套系统中,产品实现的过程和顺序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各阶段的关注点略有差异,阶段的长度定义也有差别,这说明在总流程中,两套系统的关注点和出发点各有不同,IPD倾向于自主开发,所以对前端市场关注多一些,会进行一些市场调研活动,IPD理论适用于一切产品的开发,包括跨行业、新品类的开辟,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而TS是针对汽车配套供应系统的管理,产品开发需求大多来自固定的主机厂,与整车配套,品类少,产量大,所以主机厂特别重视供应商生产过程的能力及其稳定性,要求甚为柯刻,通常他们会指定一些管理工具要求供应商应用。

以下就两套系统的几个阶段进行比较,给出愚见,作为参考,以便“建设者们”可根据公司的战略以及战略的调整,及时精准的在两套系统中选择“可用之材”,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管理体系。同时,本文也作为笔者自我激励和自我验证的“足迹”、“证据”,待来日回访时,或者解构,或者重建,或者付之一炬。



一、IPD “概念阶段、计划阶段”与TS “设计和确定项目阶段”对应。

在“概念阶段”中,IPD关注前端市场,会收集大量的资料,评价市场需求,以便新产品的选型,选了型,对外要收集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完成竞品分析,对内要收集技术需求,进行制造能力评审,确定自制或外协方案,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与财务结果的预估。然后进入“设计阶段”,完成产品包的最终方案,包括需求分配,系统概要设计,技术方案,项目细化方案,方案评审等。

在这个阶段中,TS的关注点不在市场调研和分析,在“业务计划与营销战略”已明确的情况下,在顾客需求明确的情况下,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品质先期策划的确定,确定设计目标、进行可靠性分析,提出品质目标、初始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等,通过“产品保证计划(APQP计划表)”完成资源与任务的匹配,以期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

二、IPD “开发阶段”与TS“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对应。

与上一阶段不同,IPD将产品外观、结构设计与打样合为一个阶段进行管理,提出产品包的交付物如“测试和验证计划”、“初始产品的评估记录”“详细的产品发布计划”“制造工艺”等,同时提出内部测试与客户测试,这个阶段的实际输出内容,要按企业的开发活动再行确认。

TS将产品设计与实现分开来,成为“产品设计”与“过程设计”,除开发过程中生成的技术资料外,还要求在设计前做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在结构设计的同时确定过程流程图,并完成PFMEA(过程失效模式分析),对于产品设计过程设计要进行验证和评审,同时考虑车间布局,完成CP(试生产控制计划)等,这些要求非常详细。

很显然,无论我们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都可以使用FMEA和CP等工具,以确保开发的成功率。

三、IPD “验证阶段”与TS “产品与过程确认阶段”对应。

进入验证阶段,通常我们会称为“试产”,在这个节点上,IPD的关注点如:审视市场及客户要求,审视产品及财物假设,审视发布计划及销售工具状态,形成最终的产品规格等,并在验证阶段定下一个重要评审点,以里程碑形式证明开发的成功。

在这个阶段,IPD的关注面是非常广的,除了对产品本身的品质进行验证,还会考虑到销售活动、推广活动、利润回报等。TS在这一阶段将关注点锁定在对试产过程进行验证上,跟进产质量量,评估工序状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SPC),产品包装评价等,修改最终的工艺文件和SOP(作业指导书),清点工模具检,执行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以证明新产品的量产能力。

四、IPD “发布阶段、生命周期管理阶段”与TS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对应。

通俗的讲,这个阶段就是“量产阶段”,IPD的关注点是产品的发布以及营销推广,会考虑和策划新产品上市的促销活动,会定期收集产品内外部信息,对产品的销量、利润、客户群等进行分析,并在某一个时间段提出产品的过渡策略。

TS在新产品转量产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化企业内部的持续改善,针对顾客反馈的信息,针对制造出现的异常,针对过程指标不达标现象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活动进行检视,建立健全策划、执行、分析、改善的闭环螺旋式提升机制,把精力投入到下一轮产品的开发。因为与整车厂配套,产品生命周期随客户要求,企业对这一块不用特意规划,只掌握顾客整车的销量就能及时作出反映。


IPD与TS都是系统性工程,不是一遍短文能够涵盖的,学海深远浩瀚,今,只取得一滴,琢磨如是。有幸参加两个项目的推行,为求真正领悟,吾将再接再厉,不辞辛劳,上下求索,若有新得,必接此文,再续。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8:49:1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权限发到原创栏里,一定是我懒,回帖少的原故
3#
发表于 2011-10-31 18:50: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MBA搞管理的? 对这两个系统了解得这么透彻。好文章好内容,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0-28 07:24 , Processed in 0.0441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