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2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质管理的核心是成本和效率之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00: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过过程检查、品质检验、体系审核,发现并确认了不合格、不符合事项,下来就是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了。这里也往往成为流于形式、改而不进的老大难瓶颈。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不承认问题,“那都是正常的”、“以前都是这样子的,文件也没有明确规定”。
2、承认问题,但是拒绝承认自身责任或主要责任。“来料就不合格”(制造部门)、“文件规定有错误或不一致或无可操作性”(制造部门)、“生产时未严格按照工艺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设计部门)、“发货量这么大,检验员不够用,只好萝卜多了不洗泥”(检验部门)、“都检验入库了,我们肯定要作为合格品了”(库房或发货部门)等等。
3、承认问题,但是认为无法改善。“只能做成这个样子了”。
4、承认问题,但是以提出资源问题作为回避途径。“新员工刚上手,出了差错”、“人手紧,货期又急,只好萝卜快了不洗泥”、“工具老出故障,我们也没办法”。
5、承认问题,也承诺改进,但是顾左右而言它,回避根本原因。“教育、培训不到位”。
6、承认问题,也承诺改进,但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以后依然故我。做改进计划,宣布改进开始,然后无人问津。
这些“改进失效”相信许多品质人都遭遇过。

(待续......)

(哈哈哈,我找定一份工作了。)

上面所提问题,一方面显然造成了资源浪费:花费了材料、时间、人力,却没能够按期提供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必然降低了生产合格产品的效率,且带来问题分析和更多交流、沟通的成本耗费,不合格品占用空间资源等隐形耗费。如果还不能取得进展,就成了沉没成本。同时,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被称为“借口”的话语,会发现它们都具有某些方面的“事实”性,这才是它们会被开列出来作为“原因”的根据。那么,我们做个鱼刺图,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也列入呢?为什么一定要否认这些“事实”呢?这时候,是找“可能的影响因素”,既不是追查责任,也不是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所以我们可以不随意否定任何可能的“潜在”影响因素,否则将给后续的工作带来障碍。而这种全面、系统的思路,正是体系八大原则中“系统的方法”的要求,即不能把问题的原因局限在发现问题的区域和层面,而是要排除干扰,在整个体系中追溯它的“力源”。只要它是事件的力源而不是结果,就不对它设限。预设话题禁区将会妨碍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从而妨碍系统改善的机会。
(今日时间有限,先补充一些。待续啊......)
这样,我们就会较为容易的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找到所有的影响因素。然后再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找到关键因素。然后针对关键因素制定多项可能的改进措施,结合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建议和意见确定将实施的措施,对此制定计划,并推进之。在按照策划的结点检查其结果。如果达到预期结果,就进行总结和固化。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就进行新一轮分析循环。
有时候,企业品质系统运行会出现偏差,正如人体可能发生病变。有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会造成信息盲点;有时由于较为密切的利益关联或情面关系,也可能欲言又止,形成信息梗阻;还可能由于领导者或员工的个性特点的差异,产生信息传递和理解偏离原意。所以组织的品质管理体系应被设计成开放式结构,以便借助所有可能的力量,更好的整合资源,完善体系,促进企业的目标。
品质管理体系专家诊断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家和高官们更清楚地识别问题根源,并获得有针对性的系统改进方案意见,使改善更具计划性、前瞻性、可控性,促进预期目的的实现。
朋友们,您还在为层出不穷的品质问题焦头烂额吗?您还在为WTO全面实施可能面临的竞争压力忧心忡忡吗?您还在为难以改善执行力,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殚精竭虑吗?品质专家为您提供望闻问切全面诊断和富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欢迎您预约、光临。
2#
发表于 2011-10-13 00:02:39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到位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期待前辈们有好的解决方法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00:02: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关注。最近忙着找工作,过些日子会续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30 17:31 , Processed in 0.0777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