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安全
查看: 4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0:3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一、“文化”界说
1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3 、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4 、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结合成一个整词,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5 、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中国2006-9-15 2:07:58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注意:基层政法)
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9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0、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2 、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3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理伦理等。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二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简记:认识民族,认识国情,理性继承)
2 、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注意:三个结合很特别,要记住:梳理与分析研习与考察继承与创新)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 、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来研究。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
2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3 、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5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尚书省。
7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
8 、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是吐鲁蕃盘地。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
10、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中国公务网 2006-9-15 2:07:58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注意,江苏卷2001年专门考了简答题)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2#
发表于 2011-11-4 10:33: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开阔眼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标准下载库

GMT+8, 2024-11-26 05:38 , Processed in 0.0390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