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搞不好质量,原因很多:在批量供货前期,你们的品质协议(供货标准,材质/性能/尺寸/外观)就没有界定清楚,
出现不良的后果:客户索赔的分摊率没有界定;
如果每次都是你的老大放水,那么你因该申请修改检查基准书,降低检验标准,不能每次都有你的老大放水,那样你在供方面前威信何存?如何做事?
为什么你去帮供方做检验员?SQE是干什么吃的?你是监督供方,在发现不良时去监督供方的改善措施的实施,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中间沟通很重要!)
还有你门的供方只有这一家吗?可见你们的采购管理体系有问题,开发新的供方巴,竞争的压力应该使你的供方规矩一些,
前期大量库存一批原材料(同你的老板商量好)然后有计划地削减他们的订单,再放出风声砍掉他们,看他们还老实不?
再有利用第三方(你公司的大客户)的压力来 迫使你的老板和供方加强品质要求,(方法嘛你自己想一想,我就不说了)
总的来说你得提高自己得业务能力,多思考,善于沟通,不能一味埋怨他人
这样才不至于被你的老板和供方看不起!
……
以上,就事论事,纯属个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