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转帖] 责任人几个最好
[打印本页]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2
标题:
[转帖] 责任人几个最好
苛希
纳定律
:如
果实际
管理
人员比
最佳
人数多
两倍
,工作
时间
就要多
两倍,
工作
成本就
要多
4倍。
十羊九
牧的
故事
“十羊
九牧
”出自
《隋
书.杨
尚希
传》:
“当
今郡县
,倍
多于古
。或地
无百
里,数
县并
置;或
户不
满千,
二郡
分领;
县寮
以众,
资费日
多;
吏卒又
倍,
租调岁
减;
精干良
才,
百分无
二…
…所谓
民少官
多,
十羊九
牧。
”一则
统计
资料说
,一
个官吏
,汉
代管理
7945人
,唐代
管理
392
7人
,元代
管理
261
3人
,清代
管理9
11
人。我
们今
天一个
干部
管理3
0人
。这些
统计
数字的
可*性
也许
值得研
究,
但官冗
之患
确实日
见其
甚了。
管理大
师杜
拉克举
过一
个例子
。他
说,在
小学
低年级
的算
术入门
书中有
这样
一道应
用题
:“两
个人
挖一条
水沟
要用2
天时
间;如
果4个
人合
作,要
用多
少天完
成?
”小学
生回
答是“
1天
”。而
杜拉克
说,
在实际
的管
理过程
中,
可能要
“1
天完成”,
可能要
“4天完成
”,也
可能
“永远
完不
成”。
这正好
验证
了管理
学上
著名的
苛希
纳定律
:如
果实际
管理
人员比
最佳人
数多
两倍,
工作
时间就
要多
两倍,
工作
成本就
要多
4倍;
如果实
际管
理人员
比最
佳人数
多3
倍,工
作时
间就要
多3
倍,工
作成本
就要
多6倍
。这
条定律
是西
方著名
管理
学者苛
希纳
研究发
现的,故得
其名。
苛希纳
定律
阐明了
一个
道理:
人多
必闲,
闲必
生事;
民少
官多,
最易腐
败。
由于实
际的
人员数
目比
需要的
人员
数目多
,诸
多弊端
由此产
生,
形成恶
性循
环。
苛希纳
定律
告诉我
们:
要想铲
除“
十羊九
牧”
的现象
,必
须精兵
简政,
寻找
最佳的
人员
规模与
组织
规模。
这样
的话才
能构
建高效
精干、
成本
合理的
经营
管理团
队。
谁来管
仓库
有一家
企业
准备淘
汰一
批落后
的设
备。
董事会
说:
“这些
设备
不能扔
,得
找个地
方存
放。”
于是
专门为
这批设
备建
造了一
间仓
库。
董事会
说:
“防火
防盗
不是小
事,
应找个
看门
人。”
于是
找了个
看门人
看管
仓库。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董事会
说:
“看门
人没
有约束
,玩
忽职守
怎么
办?”
于是
又委派
了两个
人,
成立了
计划
部,一
个人
负责下
达任
务,一
个人
负责制
定计划
。
董事会
说:
“我们
应当
随时了
解工
作的绩
效。
”于是
又委
派了两
个人,
成立
了监督
部,
一个人
负责
绩效考
核,
一个人
负责
写总结
。
董事会
说:
“不能
搞平
均主义
,收
入应当
拉开
差距。
”于
是又委
派了两
个人
,成立
了财
务部,
一个
人负责
计算
工时,
一个
人负责
发放工
资。
董事会
说:
“管理
没有
层次,
出了
岔子谁
负责
?”于
是又
委派了
4个人
,成
立了管
理部
。一个
人负
责计划
部工
作,一
人个
负责监
督部工
作,
一个人
负责
财务部
工作
,一个
人是
总经理
,对
董事会
负责。
一年之
后,
董事会
说:
“去年
仓库
的管理
成本
为35
万元
,这个
数字太
大了
,你们
一周
内必须
想办
法解决
。”
于是,
一周
之后,
看门
人被解
雇了
。
这个故
事讲
的是“
苛希
纳定律
”的
现象。
这样
的事例
有很
多。企
业通常
都有
一种不
因事
设人而
因人
设事的
倾向
,造成
企业
机构臃
肿、层
次重
叠、人
浮于
事、效
率低
下。其
主要
表现在
:(
1)机
构设置
过多
,分工
过细
;(2
)
人员过
多,
严重超
出实
际需要
。这种
状况
使企业
难以
摆脱多
头管
理、办
事环
节多、手续
繁杂的困境,
难以
随市场
需要
随时调
整经
营计划
和策略,从
而使
企业难
以培养真正
的竞争
力。
为你的
企业
“瘦身
”
苛希纳
定律
的现象
告诉
我们:
只有
缩减不
必要
的管理
人员
才能减
少工作
时间
和工作
成本
。而惟
有精
简才能
达到
这一目
的。
那么,
如何
精兵简
政呢
?汤姆
.彼
德兹在
其最
近写的
一本
书中提
到了“
五人
规则”
,指
的是营
业额
在10
亿美
元的企
业配
备5名
管理人
员就
可以了
。对
此,他
举了
总部设
在瑞
士苏黎
世的
国际电
气工程
(A
BB)
公司
的例子
加以
说明。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ABB
公司
是生产
发电
机、机
车以
及防公
害设
备的具
有世
界水准
的重型
机电
设备企
业,
年销售
额为
300
亿美
元。1
98
8年瑞
典的阿
塞亚
公司和
瑞士
的布朗
.保
彼公司
合并
时,该
公司
总裁帕
西.巴
奈彼
科将总
部原
有的1
00
0多人
缩减
到15
0人
,而且
他们几
乎都
是负责
生产一线的
管理
人员。
通常
由总部担负
的职能,如财
务、
人事、战略
规划等
都下
放给基
层,
由分布
在不
同国家
和地区
的业
务部门
自行
完成。
该公司
还有
一个引
人注
目的地
方,
就是它
拥有
500
0个
“利润
中心”
,每
个中心
平均
有50
名员
工。各
中心
分别拥
有各
自的损
益计算
表、
资产负
债平
衡表,
与客
户保持
直接
的业务
联系
。这种
利润中
心的
最大优
势是
具有独
立性
,它可
以摆
脱各种
制约
,最大
限度地
接近
市场,
为客户提供
全面
、满意
的服
务,是一种
最能代表顾客
需要
的企业组织
形式。
能够
与市场保持
最紧密
的业
务运营
可以说是精
干的总
部的
最大优
势。
此外,
它还
有很多
优点
,如决
策迅速
、便
于内部
交流
,以及
对经
营资源
的分
配较为
高效。
铲除官
僚主
义,面
对市
场变化
进行
快速反
应和
决策,
对提
高员工
的工作
热情
很有帮
助。
当然,
在改
革之初
,都
会伴随
着某
种阵痛
。如A
BB
公司在
将总
部上千
名员
工派往
各业
务部时
,由
于人员
调动不
可避
免地涉
及到
迁居等
实际
问题,
也确
实产生
了某
种不稳
定和震
荡。
建立精
干的
总部还
有利
于培养
员工
的创新
意识
。大幅
度放
宽权限
后,促
进了
员工创
新素
质和能
力的
提高,
打破
了过去
那种
逐级晋
升的垂
直移
动,取
而代
之的是
以水
平调动
的方
式来磨
练员
工的创
新精神
。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这样
,A
BB公
司作
为一家
大型
企业就
更能
适应未
来世
界市场
的变
化。美
国通
用汽车
公司
(GM
)总
裁约翰
.史
密斯说
,通
用汽车
在欧
洲的事
业取
得成功
,也
正是因
为他
改变了
以往
的做法
,采
取了类
似A
BB公
司精
兵简政
的策
略。A
BB
公司的这个
经验值
得在全世界
广泛
推广。
要想
使你的
组织
更有效
率、
更有活
力,
就必须
先给
你的组
织“
瘦身”
。
确定
责任人
的最
佳人数
苛希
纳定律
告诫
我们:
鸡多
不下蛋
,龙
多不下
雨,
人多瞎
捣乱
。确定
责任
人的最
佳人
数对企
业“
瘦身”
计划
的实施
和提
高企业
效率
至关重
要。
那么
,责任
人的
数量与
责任
人的责
任感
或负责
程度
有什么
内在
的联系
?
19
64年
3月
,在纽
约的
克尤公
园发
生了一
起震
惊全美
国的
谋杀案
,一
位年轻
的酒
吧女经
理在
凌晨3
点回
家的途
中被
一男性
杀人
狂杀死
。这
名男子
作案
时间长
达半
个小时
。当
时,住
在公
园附近
公寓
里的住
户中
共有3
8人
看到或
听到
女经理
被杀
的情形
和其反复的
呼救
声,然而没
有一个
人挺
身而出
保护
和营救
她,
也没有
一个
人及时
打电
话报警
。事
后,美
国大
小媒体
纷纷
谴责纽
约人
的冷漠
。
然而
,两位
年轻
的心理
学家
巴利与
拉塔
内的思
想没
有被舆
论束
缚,他
们对
旁观者
的无
动于衷
、见
死不救
作出
了新的
很有
价值的
补充
解释和
说明
。为了
验证
自己的
解释
和说明
,他
们进行
了下
面的实
验。
他们
让72
名不
知真相
的参
与者分
别以
一对一
和四
对一的
方式
与一假
扮的
癫痫病
患者
保持距
离,
并利用
对讲
机通话
。他
们研究
在交
谈过程
中,
当那个
假病
人大呼
救命
时,7
2名
不知真
相的
参与者
所作
出的选
择。
事后的
统计
显示了
耐人
寻味的
数据
:在一
对一通话的
那些
组,有
85
%的人
冲出
工作间
去报
告有人
发病
;而在
有4
个人同
时听
到假病
人呼
救的那
些组
,只有
31
%的人
采取
了行动
!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因此
,两位
心理
学家对
克尤
公园的
杀人
案没有
人见
义勇为
的现
象得出
了令
人信服
的社
会心理
学解
释,并
概括
为“旁
观者
介入紧
急事
态的社
会抑
制”,
或简
单通俗
地说
,就是
“旁
观者效
应”
。他们
认为
,正是
因为
当一种
紧急
情形出
现时
,由于
有其
他的目
击者
在场,
才使
得一些
人没
有太强
的责
任感,
从而
成为袖
手旁
观的看客。
如果
说巴利
与拉
塔内的
实验
结论—
—“
旁观者
效应
”侧重
从定
性的角
度上
揭示人
多不
负责的
现象
,那么
接下
来我们
介绍
的“拉
绳实
验”的
结论
则侧重
从定
量的角
度上
阐明人
多不
负责的
现象
。
在拉
绳实验
中,
先把被
试者
分成2
人组
、3人
组和
8人组
,要
求各组
用尽
全力拉
绳;
然后,
要求
这些被
试者
单独用
尽全
力拉绳
。不
管是分
组拉
绳还是
单独
拉绳,
都用
灵敏度
很高
的测力
器分
别测量
各组
和每个
被试
者的拉
力,
并进行
比较
。测量
和比
较的结
果是
,2人
组的
拉力只
是这
两人单
独拉
绳时拉
力总
和的9
5%
,3人
组的
拉力只
是这
3人单
独拉
绳时拉
力总
和的8
5%
,而8
人组的拉力
则降到这8
个人
单独拉
绳时
拉力总
和的
49%
。
拉绳
实验中
出现
“1+
1小
于2”
的情
况说明
:有
人偷懒
!而
且在一
起干
活的人
越多
,偷懒
的现
象越严
重!
众所周
知,
人有与
生俱
来的惰
性,
单枪匹
马地
独立干
活,
干得好
或干
得差均
由自
己负责
,一
般都会
竭尽
全力。
可是
当集体
一起
干活时
,由
于责任
分解
到大家
身上
,每个人的
责任相
对小
了,于
是自
然而然
就会
出现偷
懒现
象。当
责任
分解到越多
人身上
,每
个人的责任
相对就
越小
,偷懒
现象
就越严
重。
社会心
理学
家研究
认为
,这是
集体
干活时
存在
的一个
普遍
现象,
并将
其概括
为“
社会浪
费”。
聪明
的美国
人把
简单的
道理
总结成
为定
律:一
个人
敷衍了
事,
两个人
互相
推诿,
3个
人则永
无成
事之日
。这
多少有
点类
似于“
3个
和尚的
故事
”。这
就是
华盛顿
合作
定律。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这一
定律告
诉我
们:人
与人
的合作
不是
人力的
简单
相加,
而是
要复杂
和微
妙得多
。在
人与人
的合
作中,
假定
每一个
人的
能力都
为1
,那么
10
个人的
合作
结果有
时比
10大
得多
,有时
甚至
比1还
要小
。因为
人不
是静止
的物
,而更
像方
向不同
的能
量,相
互推
动时自
然事
半功倍
,相
互抵触
时则
一事无
成。
所以
,无论
是“
旁观者
效应
”还是
“拉
绳实验
”,
都说明
了一
个普遍
存在
的“责
任分
散”现
象。
对某一
件事
来说,
如果
是单个
个体
被要求
单独
完成任
务,
责任感
就会
很强,
会作
出积极
的反
应。但
如果
是要求
一个
群体共
同完
成任务
,群
体中的
每个
个体的
责任
感就会
很弱
,面对困难
或遇到
责任
往往会
退缩
。因为
前者独立承
担责
任,后者期
望别人
多承
担点儿
责任
。“责
任分
散”的
实质
就是人
多不负责,
责任
不落实
。
“拉
绳”实
验说
明:在
主客
观条件
基本
相同的
情况
下,为
完成
某一项
任务
,被落
实责
任的人
数量
越少,
责任
就越容
易真
正落实
,责
任人付
出的
力量就
越大
,形成
的合
力也就
越大
;反之
,被
落实责
任的
人数量
越多
,责任
就越
不容易
真正
落实,
责任
人付出
的力
量就越
小,
形成的合力
也就越
小。
简单地
说,在主客
观条件基本
相同
的情况下,
人越多
越不
负责,责任
人的数
量与
负责程
度和
形成的
合力成反比
。这
深刻地
揭示
了苛希
纳定
律的本
质。
真理
往往是
简单
和朴素
的。
简单和
朴素
的真理
又常
常被忽
视。
早在1
97
8年邓
小平
同志就
指出
:“现
在,
各地的
企业
事业单
位中
、党和
国家
的各级
机关
中,一
个很
大的问
题就
是无人
负责
。名曰
集体
负责,
实际
上等于
无人
负责。
一项
工作布
置之
后,落
实与
否无人
过问
,结果好坏
谁也不
管。
所以急
需建
立严格
的责任制。
”他主张“
任何
一项任
务、
一个建设项
目,都要实
行定任
务、定人员
、定
数量、
定质
量、定
时间
等几定
制度
”。
作者:
梅花三弄
时间:
2011-11-7 02:33
邓小
平同志
深刻
而通俗
地指
明了解
决名
为“集
体负
责”实
则“
无人负
责”
问题的
办法
。迄今
为止
,这个
问题
还没有
完全
解决。
所以
,我们
必须
克服人
多不
负责的
现象
,建立
和完
善各种
科学
而严格
的责
任制。
当然
,这并
不是
否认“
人多
力量大
”的
存在,
不是
主张一
切工
作都只能由
一个人
负责
,也不
是主
张一切
工作的责任
人越少越好,而
是要以
实际
情况为
出发
点,确定责
任人的
最佳
人数。
确定
责任人
的最
佳人数
是解
决苛希
纳定
律现象
的根
本方法
。(
摘自[
英]
诺斯古
德.
帕金森
等著
苏伟
伦
苏建军
编译
《不可
不知
的管理
定律
》
作者:
天天哈
时间:
2011-11-7 02:33
好东西,我先学习了,抢个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一壶清茶
时间:
2011-11-7 02:33
哈哈,有道理。。
支持一个1111111111111111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