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品質當自強--十年质量工作的一点感悟 [打印本页]

作者: 分丝    时间: 2011-11-6 09:59
标题: 品質當自強--十年质量工作的一点感悟
从事质量工作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对这项工作的理解现在看来还只是九牛一毛。“质量”二字浩瀚入海,而且新知识、新方法又在不断涌现,越做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许多差距。然人必擅总结才能进步。借此平台和机会,及时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想进行总结,以期后续可以少犯错误,同时也希望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能得到相关领导、同仁的关注、完善和指正。

质量当自强之一――必须勇于担责。
谈到质量工作,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检验试验、是程序文件、是统计、是监督处罚、
计量管理、供应商管理、样品评审、异常处理、纠正预防还是.....。事实上这里面还只是很少一部分,许多工作还没有深入展开。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呢,这里面充分体现了质量工作的繁杂程度。
质量部门的职责有很多,究竟有哪一项是其核心职能呢,我个人认为既不是体系建设、也不是异常处理、更不是计量管理,就是“检验和试验”。
质量部门首先是一个执行部门,其基本任务就是检验和试验。什么是“检验”,一般定义如下: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对检验工作,目前有两个存在的认识误区必须澄清:
一个是认为“产质量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降低了重视程度,甚至有所放松。
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诚然,产质量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品质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美国著名品质专家J.M.朱兰说过,它是符合“品质螺旋”上升规律的,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品质检验部门的品质职能,何况检验本身也是属于制造的范畴;这个概念其实对误导质量部门最为严重,特别是因为错漏检造成异常并要追溯责任的时候,这句话往往就被拿出来当作了挡箭牌。因此,我所要强调和提醒的就是 — 各位质量同仁,不要忘记“你同样也是产品质量的制造者”。质量当自强,第一条就是必须勇于担责。
二是认为全面品质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认为检试验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
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预防为主是相对于单纯只进行事后把关来说的。因为单纯的事后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预防”和“把关”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它们的目标和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预防”是针对正在生产或尚未生产的产品而言的,“把关”通常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来说的,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所以预防和把关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因强调“预防”就可以忽视“把关”。

质量当自强之二――在产品检测技能方面成为专家。
正是由于上述第二种观念的误导,公司和质量部门自身对检验工作的位置都没有摆正。品质检验曾是保证产质量量的主要手段,统计品质管理和全面品质管理都是在品质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认为,品质检验是全面品质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TQM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我们的质量工程师许多都是从技术或服务部门调入的,原因主要是这部分人员熟悉产品,上手比较快,但我们同时却让这些有产品专业工作背景的质量工程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异常处理、跟踪、验证、统计和分析,做了大量没有技术含量,不会增加附加价值的工作,基本放弃了对“根”--检测专业的研究,结果是造就了一支数量庞大,质量专业化程度却严重不足的队伍。
我们的很多技术文件内不光对检验判断标准,甚至连检测方法、抽样方案都要设计或工艺人员制定;我们的质量工程师、检试验人员常在抱怨“什么都是设计说了算,质量永远只是配角”,那至少在检测方法方面我们为什么说了不算呢,为什么不能成为主角呢,原因就是你对产品的检测标准、方法没有去分析、研究和实践、你没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当然就没有发言权。
这个现象据我了解在很多公司都有存在,并且已经对质量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人在此欲振臂一呼,必须要进行管理改善,让跟催、验证、统计、提报等低价值活动通过管理自动化和改善OA软件来实现,让质量工作者有机会研究其主业,在产品检测技能方面成为专家。

质量当自强之三――从体系工作中解脱出来钻营主业
质量部门现在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负责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过去我们建立管理体系,主要考虑标准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随着企业的发展,按照标准来建立的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需要,比如:用户对“交期”的抱怨应否按照用户质量异常同等对待,这个涉及公司整个经营体系的问题究竟该由谁牵头解决、公司的经营目标如何分解跟踪及纠正预防、环境和职业健康问题、品质成本与财务统计的关系等等问题,现有体系是无法解决的。
近两年来我开始接触《GB/T15496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这个标准并参与了该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说实话直至今年上半年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采用这套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的益处,它可以真正从企业经营层面来综合考虑并构建管理框架,而之前我的思路基本被禁锢在ISO9000标准的范围内。
我逐渐认识到质量管理必须服从公司的经营需求,为经营绩效服务。质量管理者必须懂得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拥有战略的思维,为经营者出谋划策、咨询诊断。这就对质量部门管理者的管理知识领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足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方可胜任。然而我个人认为提这样的要求往往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作为一个现场部门的管理者,我们同时还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当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型企业,单是这些不断更新的产品知识已足以令人应接不暇了。如果说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体系,质量部门还可勉强胜任的话,为满足经营需要而建立管理体系,质量部门是很难承担的,只会令质量部门牵扯过多精力并导致丢失主业。因此,应当将这部分管理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研究、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部门,让质量部门腾出手来钻研主业,才能在其专业上不断积累、做实做强。
“质量(部门)当自强、(产品)质量自当强”---最后用这两句话作为结束语。值此辞旧迎新之际,顺祝吾辈同仁鼠年吉祥、幸福、安康。
2008-01-28

[ 本帖最后由 yanker 于 2008-1-29 10:36 编辑 ]
作者: 漂亮蓝影    时间: 2011-11-6 09:59
很不错的文章!
总结性的文章对新人和老人都有助益!!!
作者: 提米拉苏    时间: 2011-11-6 09:59
拜读楼主此文,还是相信"产质量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作者: geleny    时间: 2011-11-6 09:59
关键还是领导重视与否啊~~~~~~~~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