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几点品质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1-11-6 08:33
标题:
几点品质经验
共享几条品质管理经验
随着我国企业的改制和日趋国际化,我们企业的品质观点和品质模式也有新的变化,这几天,我静下心,认真回顾我们公司这几年的品质工作和变化,觉得这几点非常重要,现在提供出来,供同行讨论。顺便说一下,我们公司是做数控机床的。
1、 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以前对这个概念,理论上的多于实际的,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操作和效果来看,其对品质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公司是在两年之前实行装配工序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以前只有机加工才有加工工艺,装配基本是靠老员工的经验执行和带徒弟进行传递。同时员工装配基本上是“一竿到底”也就是从零件的部装一直到总装结束都全部由一部分人完成。实行新的流程后,我们要求员工只装配某个工序,这样除了增加员工的熟练程度提高效率外,更重要的是员工对其装配的工序更加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心里更有数,对其装配的工件也就更有品质的保证。现在机床一有问题,我们就能很快找出源头,而以前由于标准化不够,异常因素也比较多,出现问题后,品质分析也比较困难。
2、 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的过程控制的实施
在品质管理的八项原则中第一条“以顾客为焦点”,我们往往把顾客理解为外部顾客,而往往忽略了我们企业内部的顾客即下道工序。下道检验上道的控制方法,除了减少检验的工作量外,更主要的是增加装配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公精神。我们要求不仅对自己本道工序负责,也要对前面的工序进行检查和反馈,因为随着批量的不断增加,仅仅靠增加检验员的数量已不能解决问题了。那么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在我们公司,我们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户,(突然想起,海尔公司张瑞敏曾经提出一个相似的口号)下道工序的操作者也就是上道工序的最直接的客户,上道工序就要装配出让下道满意的产品,下道才接手,所以他们检验上道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制度来保证下道敢于对上道工序的问题的暴露。
最后,我还想说说品质部门职能的转变问题,过去我们很强调检验员的作用,这是因为过去那种把关式品质控制的结果。其实我最近感觉企业越重视检验员的作用,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品质越有问题。那么我们品质部门的职责如何转变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多外企现行的模式已经告诉我们。那就是预防,我们的品质部门要学会如何根据目前的品质状况,预测我们未来品质可能情况。在问题到来之前就消灭他。
作者:
dfwqwe
时间:
2011-11-6 08:33
说的好。可惜我的领导就告诉我要管理,但生产不能影响。一个字,难。
作者:
梦水牛郎
时间:
2011-11-6 08:33
还要加上一个要点:员工对质量的认识的心态:cool: !!!
作者:
小帅哥
时间:
2011-11-6 08:33
中国式管理就是重视事后检验,而不是事前预防!
作者:
风鱼
时间:
2011-11-6 08:33
关键是人员素质要提高,意思要提高,执行力要提高
作者:
所向无敌
时间:
2011-11-6 08:34
"可惜我的领导就告诉我要管理,但生产不能影响。一个字,难。"
有同感呀!
作者:
寒冰
时间:
2011-11-6 08:34
关键在理念,管理者的理念。
如果管理者的理念不对的话,怎么要求作业的员工正确操作(实施)呢?
作者:
简单晃
时间:
2011-11-6 08:34
生产和品质两者之间一定要找个最佳值,这样才能做好品质
没有缺陷的品质管理不一定就是好的管理。否则要品质部门做什么
作者:
沸水
时间:
2011-11-6 08:34
说得很好~很有道理,值得学习哦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