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关于漏检责任鉴定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凌晨
时间:
2011-11-5 06:30
标题:
关于漏检责任鉴定的问题
我司有一批采购的物料,按照既定的抽样规则,我们进行了抽检,判定合格入库;但是在生产过程使用时,发现了较大比例的不合格品(约8-10%),根据我司的管理规定,这就是检验员发生了批次漏检;
但是,综合来看,检验员可能有些冤枉,因为他是按既定的抽样规则,随机抽样检验的,理论上抽样风险已经通过检验标准放在了公司层面,不是检验员一个人的责任;
关于此事我也很矛盾,理论上讲,如此高比例的不合格品理应抽样获取,但实际上亲自去检,也得到了检验员一样的结果,大家讨论下如何界定这个问题?
作者:
扁豆
时间:
2011-11-5 06:30
首先,如果确实按抽样比例来都没有发现不良品/合格的话,那么要考虑我们的检验标准是否与生产线的实际要求一致?其次要考虑生产线的比例是否有比较集中的体现,以及是否有水分?最后,可以不考核检验员,但供应商难辞其咎 !
作者:
五哥
时间:
2011-11-5 06:30
不知道批次进料是多少?是否可以考虑下提高抽样比例呢?
作者:
飞天
时间:
2011-11-5 06:30
检验员按照标准进行抽样检查合格,生产实际使用不合格率达到8-10%
LZ首先应该调查的是抽样标准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分散型抽样
如来料不良位分散型不良,找SQE去供应商处分析不良原因进而解决
只要检验员按照标准去做了,怎么说都不应该找检验员的麻烦
作者:
天龙
时间:
2011-11-5 06:30
检验员按规定要求作了就不应该承担责任,至于抽检合格但是批量使用不合格的问题,应从抽样方案的设计中查找原因并予以纠正。
作者:
加糖的咖啡
时间:
2011-11-5 06:30
楼主,有个基本概念模糊。。。既然抽样检查就没有什么“漏检”。。。
作者:
北极星光
时间:
2011-11-5 06:31
如果检验员按照标准去做,并严格的按要求进行样本的选取,完全不是检验员的问题,
但在这里似乎有二方面的原因:标准的制定肯定有问题!检验员也没有正确的执行抽样过程。
作者:
胡吊
时间:
2011-11-5 06:31
可能在抽样检验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批量过大,可能发生误判;AQL值可能过大;抽样分层过于粗放等。
不过,不排除供应商故意将不良品埋放包装底部等情况,所以,每批产品抽样的位置和检验员都需要经常变换,不能形成习惯性的规律。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