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设备制造公司品质控制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忧郁者    时间: 2011-11-2 23:15
标题: 设备制造公司品质控制交流
刚从一个生产消费品的公司转到一个设备制造公司做品质管理;
有很多东西还真不一样。有没有从事这方面管理的朋友来交流一下呢?
如何对品质目标进行有效管理?
1)来料总类太多:一台设备差不多2000个零件,而且每种用量都少
2)制程工序繁多但重复性少且都是手工制作
3)供应商总是不能及时交货
如何收集相关品质数据?

我的做法是
对于来料选择一些关键性的材料进行抽检,其他不检查
制程控制:制作SOP,制程组长监督SOP执行,IPQC抽查
大家多交流!
作者: 寒冰    时间: 2011-11-2 23:15
不能仅仅对关键性材料进行抽查,否则万一其他材料有问题,而又是供应商耽误不少时间才送货的,这样你会死的很惨。应该对材料进行分类,对每类材料制定进料检验重点。并统计进料品质指标及制程使用品质指标,以长期指标状况调整检验方法方式。
对于制程控制,一台设备总可以分成几个模组吧,大可能还可分成小模组,每个模组定SOP及checklist,checklist项目依据每个模组的重点及模组功能。总装调试、测试这些也需要使用checklist。后工序的要对前工序的关键点进行检查,并作为考核前工序的手段之一。
作者: 加糖的咖啡    时间: 2011-11-2 23:16
主要控制出供应商的来料问题,加强日常供货业绩考核。
对于过程应建立几个IPQC进行控制
作者: 忧郁者    时间: 2011-11-2 23:16
说的非常在行!
谢谢!
作者: 蓝臭臭    时间: 2011-11-2 23:16
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分清楚那些事主要材料,那些是次要材料,
用表格进行统计。对主要材料实行的检验,和次要材料实行的检验区分开。
掌握供应商为什么不能及时供应
作者: 青野    时间: 2011-11-2 23:16
认同这种做法。可否还可以在抽样方案上做些调整呢?我觉得不太重要的可用S-4的水准进行抽样,省力,又可有效规避风险。
作者: 软件    时间: 2011-11-2 23:16
和我们的产品一样。
1)首先划定在这个设备上的关键零件,就是在厂内装配部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也不能补救的造成整机功能失效的主要几个零件,再重点控制其中的“定制”零件;关键尺寸+抽样就可以了;
2)努力学习各个零件的技术要求,并把你的IQC人员能力提高起来;
3)过程上要注意关键点,一般都在测试那个位置;
4)看紧新的供应商和新开发零件,参考汽车行业的APQP和PPap
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参考。
作者: 往事随风    时间: 2011-11-2 23:16
大家说的都不错。
现有个问题想问下楼主:当初你在面试到这家新公司时,他们没介意你转行业吗?也没“关心”下你对进入新行当有什么想法吗?你自己当初有什么打算呢?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