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大人物和小人物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13    时间: 2011-10-30 04:10
标题: 大人物和小人物
品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哪?他们是怎样产生了关系哪?我们以一个厨师做菜的例子来说明。

一个技术不错的厨师,他炒出的菜,能让50%的顾客满意,于是老板要求一个雇员在把该大厨炒出的菜端给顾客前,要先品尝,若不好,要让厨师返工。但是这个雇员毕竟不能等同于顾客,即便经过他品尝,厨师返工,顾客的满意度也就在60%左右,于是厨师和品尝人员之间天天吵架,厨师说既然他尝过了,顾客还是不满意,就应该是品尝的人返工,品尝的人员工说我不会做,于是厨师说我可以教你做。最终解决只能成为两个,要么不设这样的检验人员,要么就是把这个检验人员变成厨师。当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板比较了一下,还是厨师重要,于是把品尝的人炒掉,留下厨师,以后一切照旧。

老板考虑再三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找来一个顶级大厨,让大厨给厨师做培训,并写出做菜的流程和标准,于是版本1就出现,为了验证这个厨师是否按照自己写的标准和流程操作的,就委任一个细心负责的店员,去检查,店员一步步地核对,发现大厨这次增加了一步,经过细致地问,因为原因A的发生,大厨增加一步,于是版本2出台了,以后就不断换来换去,不断地更新版本,检查的人被搞得晕头转向,大厨更是被诸多幼稚的问题问得心烦意乱。到了后来,居然发展到,检查的人员制定一个版本的流程对大厨说,对不起,只能按照这个版本做,因为这个版本的顾客满意度是90%,比其他都要高。大厨抗议,但老板肯定了检验员的建议,大厨忍气吞声去做,检验员还不断告诉他,盐3克,油10克等等,用一大堆数据来衡量,顶级大厨火冒三丈,心说:“小样儿,走着瞧。”结果顾客满意度90%的菜,变成了顾客满意度10%,原因是太咸了。

于是老板火了,问检验员和厨师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厨师说我是依据标准作的,我不清楚,检验员把各项记录查了一遍,也没发现异常,然后就逐一开始查原材料,折腾了n久也没找到根本原因,期间大厨是你让我做什么实验,我就做什么实验,你让我怎样改,我就怎样改,结果是越来越乱,越来越找不到北了。看到问题悬而未决,老板震怒,于是再次把检验员开了,于是菜的味道莫名其妙地好了,大厨告诉老板,他琢磨了很久,应该是肉一次腌的数量太少了,于是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老板对大厨大家赞赏,把所有标准一把火烧了了事。

被炒掉的两个检验员碰到一起,也想开个餐馆,但是两个人都不是厨师,于是就找来n个二把刀的小厨,分工序按照标准炒,最后让品尝出身的检验员去尝,经过努力,他们还是达不到顶级大厨能让90%顾客满意的水准,但也能让70%的顾客满意。5年后,这种口味大家开始有点腻了,但是顶级大厨随意惯了,也不想做出改变,10后,那家很火的店变得门厅冷落,5年后,检验员开的店发现了顾客口味的改变,因为分工细化的结果,改变变得相对容易,于是积极进行了变化,10后检验员开的店,变成了有30家分店的全国连锁经营店。

两个检验员回顾了一下,感叹:“原来肯德基,麦当劳成功的秘诀是,顶级的餐厅要有顶级的品质管理而不是顶级厨师。”在餐饮业,他们的店就这样另类地生存和发展,并不断被大厨们当成笑柄来笑谈。

我撰写本文只是为了简单明了地告诉大家,品质是做什么的,品质和技术是什么关系,和国人对这种人的看法以及排斥的态度。其实根本用不着去分析什么公司,你看看大街上随便横穿马路的人群,想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名言,就会明白在中国搞品质管理到底有多难。

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例子就是中国的足球,因为这是一个不肯能依据个体的提高而出成绩的项目,那么中国就不断地去学习技术,巴西,德国,斯拉夫,英国等等都学了一个遍,最终还是被起步比我们晚的日本,系统地去学习巴西足球的日本,给超过了,并且这个距离越来越远。在中国有哪家公司有CMMI5级的水平?而印度那是一大批,我记得05年摩托罗拉大中国区的软件研发中心,只有印度是CMMI5级。为什么?搞技术的理念是不同的,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不同的。技术要发展,技术要累积,但是这一切的过程要在监控的状态下完成,而不是失控的状态下自我发挥,出了问题,是技术人员要负责研讨问题,而品质人员要监控改进的过程,再根据更新的标准去监控,但是我们有多少技术人员习惯在监控下工作哪?能100%努力吗?能心态平和吗?
作者: 红与黑    时间: 2011-10-30 04:10
好的 品质工程师是重搞技术的转变来的
作者: 北风之神    时间: 2011-10-30 04:10
坐下来,慢慢看!!!!!!
作者: 旅游美人    时间: 2011-10-30 04:10
写得很好,值得一读
作者: 碧云轩    时间: 2011-10-30 04:10
好的質量工程師必須熟悉技術,好的技術工程師必須理解質量。
作者: dkgsb    时间: 2011-10-30 04:10
精品服务于大众,极品服务于个人!如果极品来服务于大众,可行吗?!
作者: 漂亮蓝影    时间: 2011-10-30 04:10
赞同,公司里很多部门的人都不喜欢品质管理的人,自由惯了,总觉得他们在找茬,问题出现几率依旧。
作者: yang13    时间: 2011-10-30 04:11
因此戴明同志是电子学大师,机械工程大师,汽车制造大师,塑胶大师...,朱兰的墓碑上被刻了10000多个大师头衔后,只好以...作罢,这哥们儿太牛了,干嘛嘛精,上帝说,阿门,他总算可以安息了。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