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论坛

标题: EMI电源滤波器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未知的人鱼    时间: 2011-10-21 10:17
标题: EMI电源滤波器知识
--------------------------------------------------------------------------------

概念:
电磁干扰(EMI)电源滤波器(以下简称滤波器)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无源器件。实际上它起 两个低
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衰减差模干扰。它能在阻带(通常大于 10KHz)范围内衰
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很少衰减地通过。EMI 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干扰和
辐射电磁干扰的首选工具。

(一)、EMI电源滤波器关键参数:

1. 插入损耗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是不加滤波器时从噪声源传递到负载的噪声电压与接入滤波器时负载上的噪声电压之
比 。插入损耗衡量EMI电源滤波器电性能的重要参数。
干扰方式有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两种,其定义为:
共模干扰:叠加于火线 、零线 和地线 之间的干扰电压。
差模干扰:叠加于火线 和零线 之间的干扰电压。
因此插入损耗又分为共模插入损耗和差模插入损耗。
2. 泄漏电流:滤波器的泄漏电流是指在250VAC的电压下,火线和零线与外壳间流过的电流。它主要取决于滤
波器中的共模电容。从插入损耗考虑,共模电容越大,电性能越好,此时,漏电流也越大。但从安全方面
考虑,泄漏电流又不能过大,否则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尤其是一些医疗保健设备,要求泄漏电流尽可能
小。因此,要根据具体设备要求来确定共模电容的容量。
3. 耐压测试:为确保(交流)电源滤波器的品质,出厂前全部进行耐压测试。测试标准为:
火线与地线(或零线与地线)之间施加频率为50Hz的1500VAC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
火线与零线之间施加1450V直流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
(二)EMI电源滤波器的选用
根据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工作频率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不要
取的过小,否则会损坏滤波器或降低滤波器的寿命。但额定工作电流也不要取的过大,这是因为电流大会增
大滤波器的体积或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为了既不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又能保证滤波器安全工作,一般按
设备额定电流的1.2倍来确定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根据设备现场干扰源情况,来确定干扰噪声类型,是共模干扰还是差模干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用滤波
器。如不能确定干扰类型,可通过实际试探来确定滤波器型号,这种方法往往是一种既实际又有效的方法。
根据设备最大泄漏电流的允许值来选择滤波器,尤其对一些医疗保健设备更是如此.

(三)EMI电源滤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1. 电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要靠近电源入口处,尽量缩短引线长度。
2. 确保滤波器外壳与机箱外壳良好接触,外壳接保护地。
3. 滤波器耐压测试标准是(线-地)1500VAC,(线-线)1450VDC,时间一分钟。由于这种测试对内部器件带
有一定损伤,用户测试次数不能过多,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降低滤波器的寿命,甚至损坏滤波器。
作者: 美堂    时间: 2011-10-21 10:19
“电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要靠近电源入口处,尽量缩短引线长度。”
这个长度指的是哪一个长度呢?
我目前的接法如下:


进入 经电源滤波器OUT 进入
220VAC电源线----------- 电源滤波器IN-----------------------------------开关电源220VAC


我现在做的是将:电源滤波器out 至 开关电源220VAC 这之间的线尽量短,而220VAC电源线 至 电源滤波器IN 这之间的线不做长度要求,不知正确否,请指教
作者: 清新的影子    时间: 2011-10-21 10:21
致敬!!!!!!!!!!!1
作者: 星光依旧    时间: 2011-10-21 10:22
电子、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还可能影响其它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关系到电磁环境和保护问题。国际上有影响的欧盟CE、北美的FCC等很早就对电磁兼容认证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CCC认证也从2002年开始对部分相关产品实施EMC强制认证。但是,从现在国内企业普遍存在问题来看,在EMC测试过程中,很多产品在测试初期不能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往往经过多次修改后才面勉强通过。探究其中关键问题,就是很多产品设计只注重性能,而忽视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电磁兼容的问题,导致产品最后电磁兼容不符合要求,从而使推向市场速度大大降低.
作者: 苦丁茶    时间: 2011-10-21 10:24
终于知道什么是EMI了,谢谢!




欢迎光临 标准下载论坛 (http://bbs.bzxzk.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